嗨特小说>耽美小说>穿成高俅后我手拿权臣剧本>第31章 建立商会

  林学海惊讶的看向高俅,他是听说高太尉来了大名府来着,可他不知道高俅就住在卢俊义的府上,难道当朝太尉不应该住在府衙里吗!

  “以下犯上,该当何罪!”

  听见高俅的呵斥声林学海才反应过来,他连忙下跪求饶:“草民不知太尉在此,草民该死。”

  高俅反问道:“难道我不在此你就能对着晁府事以下犯上吗?”

  林学海内心肺腑,晁盖无权无势的他当然不放在心上,但高俅权倾朝野他却得罪不起。

  林学海一副哭腔:“实在是找不到李逵那厮我心急如焚啊!我那可怜的儿才十三岁,就被那混世魔王给一刀毙命!太尉您要给草民做主啊!”

  高俅冷哼,他不信眼前之人不清楚他和宋江的关系,只是他既先摆出如此姿态,高俅也不得不给他一个交代。

  “花荣武松听令!”

  “属下在。”

  “向周围各府追发捕令捉拿宋江李逵,若遇反抗直接就地正法。”

  “属下领命。”

  林学海心中无比快意,既然太尉说可以就地正法,那他绝对会将宋江李逵二人凌迟处死。

  高逑一眼就看出林学海是什么心思,鉴于宋江的特殊属性,高逑暂时还不想让他死,眼下把他派去金国那边倒是再合适不过。

  “当然,若有人敢假公济私阻碍朝廷捉拿要犯,你们也可直接将他就地正法。”

  武松和花荣闻言轻轻压了一下嘴角:“是!太尉。”

  林学海抖了一下,高逑分明看的是武松他们的方向,可他从中感受到的骇人气息却是冲着自己来的。

  武松和花荣领命后带了一批手下出门,而高逑没在一开始让林学海起来,他也只能跪在地上等着,他内心嘀咕,这会子高逑应该能让自己起来了吧。

  高逑没管跪在地上的林学海,反而瞥了一眼燕青:“小乙,过来一同用餐吧。”

  “这……”

  燕青看了一眼卢俊义,在得到主人肯定的答复后他从容不迫的坐下。他们俩虽以主仆相称,但卢俊义自始至终把燕青当成兄弟,只不过小乙坚持以仆人自居,卢俊义也犟不过他。

  卢俊义能看出来这高太尉是真心喜欢小乙,这对小乙来说是件好事,小乙是有大才的人,这些年来跟在他身边着实屈才,此番若是能跟着太尉建功立业,才不辜负他一身武艺。

  高逑那边吃的其乐融融,林学海却只能跪在地上叫苦,他林家在大名府地界作威作福惯了,就连前知府梁世杰也得给他面子,如今却在这里坐了冷板凳。

  高俅则全当没这个人,卢俊义准备的早食不可谓不丰盛,早些年还只有早食和晚食,现下即使多了午食百姓们也还是最注重早食。

  大名府作为陪都其饮食习惯和开封府别无二致,只是高俅在看到餐桌上的白米饭时还是不免诧异了一下。

  卢俊义也不避讳,他坦荡道:“听闻太尉喜食稻饭,所以特令下人准备了一番。”

  高俅面露笑意,鲜少有人拍马屁还能如此自然不让人生厌。

  “大官人有心了。”

  “此事还要多谢太尉,水泥路的发展让江浙一带的水稻更方便运过来。”

  高俅没忍住盯着卢俊义看,只见他面不改色的吹嘘着自己的功绩,高俅知道这些全是奉承话,水泥路的制造方法他虽已经下放到各府,但真正实践的少之又少,更何况是两地之间的路。

  不过没人不喜欢听奉承话,高俅如今对这些称赞已经可以做到神色自若了。总之,高俅来到大名府的第一顿早饭吃的是主客尽欢,当然,除了跪在地上的林学海。

  “小乙,待会儿就麻烦你陪我逛逛这大名府了。”

  燕青作揖:“君请尔,不敢辞。”

  直到高俅带着燕青和吴用出府,林学海都没得到一个眼神。

  “林员外,还不起身。”

  听到卢俊义的声音后林学海慌忙回神,他素日里也养尊处优惯了,乍一受罚自是受不住。

  他对着一旁的小厮怒吼:“还不快来扶我!”

  一群小厮连忙动身扶起自家主人。

  林学海直觉脸上无光,卢俊义虽是大名府第一富商,但他的家境也不差,他自然不想丢了面子。

  “卢大官人,某丧子悲痛下这才失了礼数,这就告辞了。”

  卢俊义并未露出丝毫鄙夷之色:“林员外慢走。”

  只是林学海虽说的好听,但他被一众下人抬出去的样子不免滑稽。

  所以等林学海走后,李固上前对着卢俊义道:“到底是花钱买来的次官,同主人比起来差远了。”

  卢俊义平静的脸上第一次出现怒容:“慎言。”

  李固哆嗦一下:“是。”

  “还有,太尉对你多为不喜,这段时间你避着他,凡事让小乙去即可。”

  李固攥紧了拳头,眼眸露出嫉色:“是。”

  另一边,高俅欢欢喜喜的拉着燕青闲逛,宋江一时半会抓不到,先替晁盖立威才是要紧事。

  武松和花荣被派去捉拿宋江,晁盖作为知府不可能一直陪护,所以派了阮氏三兄弟过来。

  他们和吴用昔日是一起劫生辰纲的兄弟,如今再见面身份却大为不同,高俅在前面和燕青聊的火热,他们在后面相顾无言,直到高俅问话。

  “你们在这里可有不适?”

  阮小二最先反应过来:“没…没什么……”

  “本官要听实话。”

  阮氏兄弟皆面露尴尬,最后吞吞吐吐道:“确实和想象的不同。”

  不等高俅复问,吴用先道:“有何不同,你们只管实话实说便是。”

  吴用的问话让三兄弟放松下来,毕竟做过草莽,他们这段时间也没少受气,于是便细细数了出来。

  “从前只道狗官多,如今做了官才发现不容易,繁文缛节众多不说,就是想对百姓好,也不得其法。”

  “那些个礼数也叫人烦闷,稍稍不注意就落得一顿骂,办个事尽是手续,等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

  “最郁闷的是那些个狗眼看人低的家伙,总是拿出身说事,晁大哥明明是一府知府都使唤不动他们。”

  “还有宋兄弟也是,他一心为普通百姓们谋福祉,可别说衙里了,那些个商贾富户也要插上一脚,我不止一次看见宋兄弟自己掏钱给那些小户。”

  高俅听着阮氏三雄滔滔不绝的抱怨后不仅不生气,还心生同感,便是过了千百年有些东西还是不变。

  “没办法,须知做好官和做好人是不同的。正好我也逛累了,我们这就去衙里看看吧。”

  燕青下意识就要回避,毕竟他的主人也属于阮氏兄弟口中的商贾富户。

  高俅拦下他:“一起去看看吧,正好也能将所见所闻转述给卢大官人。”

  燕青心里苦笑:“是。”

  高俅带上他们直往府衙,这可把一众衙役吓坏了,往日里不管上面来多大的官都不会往这里跑。

  高俅坐在上首,晁盖他们奉其左右。

  高俅懒懒开口:“晁府事,你这儿倒是冷清的很。”

  晁盖配合道:“回太尉,宋同知叛逃后职位悬空,陆通判似是腿脚不便,还有几位知县也时常有要事,故此显的冷清些。”

  “那你这里的小吏也个个忙的不可开交吗?本官倒是不知道这大名府兵卒衙役的俸禄这么好领,晁盖,你该当何罪!”

  晁盖连忙作惶恐状:“下官不敢。”

  “哼,本官倒是要看看你这府衙何时能来齐人。”

  有眼色的小吏立刻派人去通知各位官员,高俅就真如所言般在那里等。

  几位官员来的时候头上全都冒着冷汗,那些下面的小吏就更不用说了,腿都是哆嗦着的。他们先前都是跟着梁中书的,蔡京死后梁世杰也被牵连。

  所以对于晁盖这个外来者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只不过听说他的太尉提拔的,大家也不敢太过为难他,只需阳奉阴违,敷衍了事即可。

  而且一部分官吏并不相信晁盖是太尉的人,因为他们就没见过他给太尉送礼,要知道梁中书每年给蔡京送的生辰纲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

  再说了,点卯这种事大家本就心照不宣,就算是梁中书在时也不会太过追究,只可惜事与愿违,高太尉的架势不像是要轻拿轻放的样子。

  高俅见人到的差不多后露出一声冷笑:“陆通判,腿脚可好些了。”

  “回,回太尉,下官已无碍了。”

  “那就好,若是陆通判腿脚不便,本官还要奏请官家重新派遣一位官员过来,毕竟这个职位可不需要一个瘸子。”

  陆程扑通一声跪地:“下官知错,还请太尉责罚。”

  高俅又看向几位知县:“你们呢?”

  几人纷纷跪地:“下官知错。”

  高俅摆足了架子:“晁府事脾气好,本官却不同,这诺大的大名府想找一些能人异士还是很容易的,这批不听话,杀了换下一批就是。”

  这话听的在场之人通通一哆嗦,恰巧高俅手下的禁军还配合的震了一下手中的长枪。

  众小吏更加胆寒,他们怎么会不知道这位的手段呢,血洗阳谷县一事连他们这里都有所耳闻,这下他们可真是惹了活阎王了。

  高俅唱足了白脸后又看向晁盖:“晁府事,你御下不严,该当何罪?”

  “请太尉责罚。”

  高俅沉默了几瞬,整个府衙连呼吸声都忽略不计。

  “本官此次来是为宋江一事,晁盖,若半月之后这里还是这样,本官就亲自出手整治了。”

  高俅语毕后带着吴用他们离开,但却留下了一小队禁军。

  其实晁盖的能力是足够的,他刚来时就通读了大名府的各种内务,奈何威信不够,谁也不听他的。所以高俅此次来是给他撑场子的,换句话说,他就是在明晃晃的告诉众人,晁盖是他高俅的人,若谁敢不给他面子,他少不了要请他喝茶。

  至于其他的就要看晁盖自己的了,若这样了他都不能让人服众,那他这个知府也别干了。

  “学究,你去给晁盖提个醒,不用为了为官特意收敛,有时候匪气还是挺好用的。”

  吴用笑着点头:“我想晁府事这下应该明白了。”

  “没想到晁保正也是个榆木脑袋,当初劫生辰纲的勇气去哪了 ”

  “太尉,今时不同往日,他毕竟还要顾着您的名声。”

  说到这高俅笑了一声,他看向燕青:“小乙,你可听过我的名声。”

  燕青本来高兴的看戏呢,高俅这一问倒是把他问懵了:“这……”

  “照实说就是,本官定不怪你。”

  燕青噎了一下:“太尉,百姓都道您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只不过也有一些墨客说您是挟势弄权的奸臣,还有一些小吏说您行事过于残暴……”

  高俅听了这话并未不高兴:“嗯,他们说的也没错。走,挟势弄权去。”

  “嗯,嗯?”

  燕青稀里糊涂的跟上前去,他还以为太尉会问在他眼里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呢。燕青已经想好了答案,他觉得高俅是个很复杂的人,但他一定是个好人!

  高俅当然不在意那些书生官吏对他的评价,特殊时期行特殊方法,若是按部就班的整顿官场,那等金兵攻到墙下都结束不了,恢复体系的事等和平了再说。

  高俅的午食是在酒楼解决的,他说的挟势弄权也不是玩笑话。

  这是高俅来到大名府的第二个目的,宋江任同知后掌管粮食事宜,结果就发现了不少弊端。

  北宋同样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阻挡不了商业的繁荣发展。早些年,粮、茶、盐等重要商品是牢牢把握在官府手里的,这些年不少商户通过交引也可正大光明的贩卖,但仍不少押送物资的小吏偷换官粮以次充好,总之,私下交易源源不断。

  宋江就是想整顿这种现象但受阻严重,因为这侵犯了那些富商的利益。

  汴京城的商户在天子脚下,又有不少朝廷官员压着,所以不敢做的太过,但其他地方就不同了。

  先不说粮盐是必需品,单论茶叶这一项,一个钢镚大小的茶饼就要一千文,建茶精品一饼就要四十贯,在大宋都供不应求的东西,辽夏更是趋之若鹜,其中的暗箱操作可想而知。

  高俅不敢直接动其根本,但的计划却能提上日程了。

  其实隋唐时期,行的概念已经形成,时至今日,各个商户间来往已是常事,其中为首的那个被称之为行首,这大名府的行首正是卢俊义。

  包间内,以卢俊义为首的十几个大商户互相大眼瞪着小眼,原因无他,所谓士农工商,他们商人的地位低贱惯了,但官至太尉的高俅竟以官府的名义让他们建立正规的商会,这事怎么想都不对劲。

  “水泥路修好之后各府间的流通速度会变快,虽然商品售价受到限制,但交引之事各位就无需为难了,且到时货物可直接交由各位,其间可少不少麻烦。”

  一时间,在场所有商户心思攒动,不少人认为可行。第一,他们都是大商户,货物本就不敢售价太离谱。第二,商户间交流本就平常,太尉提出的商会不过是换个形式罢了。

  更何况太尉言明会解决交引的问题,这可比他们费尽心思去弄方便多了。

  当然,也有不赞成的,比如林学海。他自己卖东西卖的好好的,为什么平白无故要加入这个所谓的商会,而且还有如此多的规矩。要他什么事都和会长商量他可不愿意。

  高俅坐在高位把这些人的心思看的一清二楚,大名府商人多且繁杂,商会的建立有利于官府对商户的把控,尤其眼前这些人几乎涵盖了米茶盐、丝布绢棉、草柴薪等货物。

  只要把控了他们,那其他小商户自然就不必担心了。等商会健全后,百姓们也不会因漫天飞价而苦恼。再说了,商会的健全最得利的还是商人本身,不论是薄利多销还是货物运送带来的利润,他们只会比从前挣的更多,还不用担心官府。

  “商会正式建立后,本官会把香皂的代理权交给各位,对了,香皂你们应该已经不陌生了吧。”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香皂他们知道啊,从汴京来的商户带到这里的香皂礼盒一到这儿就立马售空,连他们这些富商都买不到。

  其中有几个有见识的倒是见过王公贵族用的肥皂团,不过那东西软不拉叽的和香皂比起来差远了。就连最普通的白皂也比肥皂团来的漂亮舒适。

  卢俊义第一个附和道:“某愿意加入商会,还请太尉言明细则。”

  高俅挑眉,他原意是想用手段逼这些商户加入,等时间久了他们自然能看懂其中的好处。

  不过卢俊义倒是聪明,高俅可不信他只是为了卖自己面子才加入的商会,高俅觉得卢俊义肯定是已经堪破了其中的好处。

  有了卢俊义带头,其他商户也纷纷加入。高俅见林学海等几人还在犹豫后开口:“这商会会长本官瞩意卢大官人和林郎君,具体是谁就由你们自己决定吧。”

  林学海闻言眼睛一亮,这商会会长竟不是官府的人来担任,那他可就来劲了。

  “某愿意加入商会,还请太尉示下。”

  高俅嘴角上扬,很好,比他想象中的要容易许多。

  回到卢府后高俅和吴用细拟商会细则时随口提了此事,吴用倒是毫不意外:“太尉,自古商人地位低贱,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我朝的商人虽然可以应试,那也是要拥有田地才行。恐怕那些个商户已经在心里以皇商自居了。”

  高俅了然的点点头,他来这里也有两年多了,虽然他如今已经习惯以高官自居,但阶级身份感受还不深。

  高俅叹气:“哎,任重道远啊。”

  吴用走上前替高俅揉了揉额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俅笑开:“学究知我。”

  二人一番推心置腹后重新投入工作,只不过没一会儿武松和花荣就走了进来。

  “没找到宋江和李逵?”

  二人脸色均是掩不住的失望:“是。”

  “行了,别垂头丧气了,宋江上任后对大名府百姓多有照拂,他二人怕是早出了河南境内了。”

  高俅让二人坐下:“刚温的红豆粥,喝了暖下身子吧。”

  武松和花荣也不客气,他们知道就算推辞也拧不过太尉。

  花荣有些食不下咽:“太尉,现在该如何是好?”

  高俅不急不慢道:“顺其自然吧,不过以李逵的脑袋,他们很有可能回了江州,你们发书给江州知府,让他注意着宋江的动向。”

  “是。”

  “对了,江州知府是谁?”

  高俅感叹命运的强大,时文彬与宋江交好,江州府离郓城那么远他们都能遇到,若是自己不干预,宋江的事业估计还是能畅通无阻。

  “先不管这些,你们只管把文书发下去便是。”

  “是。”

  一连几日,高俅都在屋内和吴用敲定商会细节,而大名府大大小小的商人也听闻了商会事宜,有些嗅觉灵敏的小商人当即找大商户表明加入,更多的散商则是持观望态度。

  等到了起书那一日,商会上来的商户是之前的三倍。

  高俅让下人把文书发给这些商人,内容和他当日说的大差不差,只是多了些细节,所以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等官印落下后高俅看着众人:“大名商会自此建立,这第一届商会会长就由你们投票选出吧。”

  林学海目光激动,这些天他忙着结交各位商户,连丧子之痛都全然不在意了,反正他那么多侍妾,再生几个就完事了。

  只是当他看到吴官人发下来的白纸时不免有些怔愣。

  “为表公平,你们在白纸上写出中意人选就行。”

  半刻钟后

  高俅对着卢俊义轻点头颅:“恭喜卢大官人担任这第一任商会会长。”

  卢俊义拱手作揖:“谢恩相。”

  林学海眼睛里已经快冒火了,他压抑着脾气不敢发作。

  高俅看向林学海:“卢官人一人打理难免有顾不过来的时候,你就担任副会长一职从旁协助吧。”

  “还有,这会长一职三年一轮换,希望各位能尽心尽力,为我大宋百姓谋福祉,本官也私心希望你们能财源广进。”

  众商户通通作揖:“谢太尉。”

  高俅此举也是为了牵制卢俊义,卢俊义也看的明白,但林学海就不这么想了,他觉得自己又行了!

  总有一天他要当上会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