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金海棠【完结番外】>第99章 帝后大婚

  经过混战在广安盘踞百年的四大家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永宁三年,由于教育重新得到重视思想家再次活跃于政坛国家也逐渐变得安稳。

  宁盛二国原旧臣,有能者皆受到了重用永宁三年春海棠花开之际,帝后大婚布告天下。

  皇帝娶妻,历来为之重即便是一直奉行戒奢从简的新帝,却也没有再这次娶妻上节省半分。

  皇帝的目的有三,一,以君王身份娶妻传为天下人知,二弥补对于爱妻的亏欠,三,借手中权力举行大婚为之后的律法修订做铺垫。

  皇帝的大婚一直从永宁二年冬忙到三年春其中,礼部官员是最为忙碌的礼部拟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六礼流程上凑皇帝得到许可后方才执行负责织造的机构从永宁元年便开始了凤冠霞帔与衮服的织造。

  大婚期间萧念慈居顺京城内的梁国公府纳彩之日,由礼部官员提双雁,与皇帝所备厚礼前往梁国公府提亲。

  纳彩当日,作为天子的提亲使臣,礼部尚书却没有出现在队伍中。

  京城出现了欢呼声,“是陛下。”百姓们纷纷叩拜,自定都后,顺京城迁入不少城民。

  天子立后,不管是男还是女,底层的百姓虽有议论,却也不会过多的在意,然也有少部分百姓,会投去羡慕的眼光,亦或是赞许。

  上行下效,一但天子的大婚成功举行,那么民间必会出现效仿者,自古以来,女子娶妻,并大肆操办婚事者,从未有之。

  抵达梁国公府后,卫曦的出现,让一早就等候在门口的萧敬忠大吃一惊。

  这些年来,卫曦能够统一,后方还是他在做支撑,与异族的对接,军.火的运送,皆是萧敬忠在做。

  或许,萧敬忠起初相信的不是卫曦,而是自己的女儿,他相信女儿的眼光,卫曦也确确实实做到了,没有辜负众人的期盼。

  至于盛国,宁廷后期虽混乱不堪,然萧敬忠曾受宁国恩惠,纵使不愿再帮助宁国,却也不会背叛。

  对于女儿的选择,他是知道的,因为对女儿的宠溺,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当初魏清将他囚于牢中,却迟迟找不到证据。

  直到萧念慈被林俊带了回来,以双亲的性命要挟,魏清这才明白了一切,同时也答应了卫曦将父女二人释放。

  只要船王没有反意,金海便可控,只要稳住了金海,就算京城乱了,也还有回旋的余地。

  这些年来,天子登基时间虽短,然政绩却可见的突出,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挑不出错来,只是在立后上,有诸多男性文官不解以及一部分女官。

  且有官员上疏反对,并以卫宋时期明帝立女后,导致卫宋走上了灭亡之路。

  【“自古以来,阴阳调和,民族繁衍,生生不息,有充足的人口,才能使国家强大,陛下难道要效仿卫宋的明帝,立女后导致无嗣出,引诸宗室子起了觊觎之心,最后因夺嫡之争,皇城兵变,卫宋也因此走向衰亡。”文臣跪在皇帝跟前力劝道。

  “国家走向衰亡,是君王政策之失,引发夺嫡之争,也是君王掌控不力,人口,并非是决定国强的关键,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是要靠整体水平,人文、科技、军事,以及统治者。”皇帝看着官员,“卿觉得,朕与明帝一样?还是觉得,朕不如明帝。”

  “臣惶恐,”文臣叩首,“可是陛下如今登基还不足三载,天下始定,百废待兴,此时…”

  “朕如此决定,自有朕的考量。”皇帝决然道,“谁说天下一定要阴阳调和。”

  “陛下!”文臣还想力劝。

  “够了!”皇帝呵道,“朕实话告诉你,没有人可以阻止朕的决定,如果有,那他必然是死人,朕登基后,除贪官污吏外,从未重处任何一位朝臣,望卿等,莫做表率。”

  众人惶恐,且深知皇帝的脾性与手段,这是一位历经战乱而一统的马上天子,于是都不再做声。】

  她看着梁国公府的门匾,轻呼了一口气,这将是她要改革迈出的第一步。

  “臣梁国公萧敬忠叩见陛下。”萧敬忠领家奴跪伏于君前。

  她连忙跳下马搀扶,“梁国公不必行如此大礼。”

  “陛下怎么亲自来了,这不符合礼节。”梁国公道。

  作为父亲,萧敬忠尊重女儿的一切选择,包括婚姻,对于萧念慈出事暴露身份之后,她的暗中保护,也都被萧敬忠看在眼睛。

  “我还要感谢您的宽容,您没有反对我和念慈在一起。”卫曦十分感激道。

  萧敬忠摇头,“臣为什么要反对,这也是念慈的选择,臣相信她的选择,也相信陛下能够善待与珍惜她。”

  在萧敬忠的眼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女儿的幸福更重要,他也不在乎旁人对萧家的议论,“臣不是为了权与利,臣只有这一个女儿,只要她开心快乐,比什么都好。”

  “我明白的。”卫曦道,“我从来,也只有念慈一个妻。”

  “念慈就在里面。”萧敬忠旋即让开道。

  自筹备六礼开始,萧念慈便回到了府邸,与皇帝已有小半月不曾见面。

  纳彩礼结束之后,卫曦迈着急切的步伐来到了萧念慈的闺阁。

  “六郎?”她有些吃惊,却又不意外她的出现,“六郎怎么亲自来了。”

  卫曦上前与妻子拥抱在一起,“提亲这么重要的事,我怎能不亲自来。”

  “我不嫌弃礼仪繁琐,却还是忍不住的想要见你。”她坐下,顺势将妻子搂进怀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想要见你的心。”

  “等大婚结束,我就能日日伴在你的身侧了。”萧念慈靠在她的怀里说道。

  永宁三年正月下旬,问名,礼部尚书前往梁国公府,将萧念慈的庚书,送往钦天监推算八字。

  永宁三年,正月底,天子大婚行纳吉之礼,由礼部主持。

  二月,应征,由钦天监占卜帝后生辰八字以推算吉日,礼部官员则至梁国公府下聘。

  二月中旬,请期,占卜最终确定的大婚时间,帝后大婚定于三月初。

  帝后的大婚筹备了整整半年,在五礼具全后,终于迎来了最后也是最为隆重的亲迎礼。

  按皇家礼制,天子娶后,当由官员充当亲迎使代为迎亲,以示天子的至尊之位。

  然皇帝却不顾礼部官员反对,选择躬亲,并宣告天下,告诫百姓,想要家宅安宁,夫妻之间,当没有尊卑之分才是。

  天子的迎亲队伍,仪仗加上禁军人数多达万人,从紫禁城出来,其队伍一直可排到梁国公府。

  队伍最前由禁军开道,卤簿仪仗,天子乘坐玉辂,而仪仗队的两侧,每隔几步都有穿着喜庆的红衣禁军护卫。

  玉辂后面跟随的是文武百官,另有卫氏宗亲,天子登基后,百姓方知她是卫氏嫡长,然她却没有分封宗室爵禄,而只安功封赏了一些功臣与英烈。

  天子娶亲的阵仗,比冬至与正旦的祭祀还要隆重,不仅亲迎,还携文武百官,可见皇帝对于萧氏的看重,这在历代也是没有的事。

  亲迎的路上挤满了百姓,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围过来了,想要亲眼一睹这场旷古烁今的盛事。

  久经战乱,饱受战火摧残的九州大陆,已经有数十年没有这样大的喜事了。

  一统后,天子贤德,任人唯贤,体民间疾苦,常躬耕于田,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国家欣欣向荣,见此盛事百姓们喜极而泣,赞颂天子的颂歌在民间流传开来。

  有些人,则在这一场盛事中看到了希望与光明,“陛下这一朝,不但盛世有望,恐今后,你我,亦能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了。”临街的二楼,两名女子紧挨在一起同观这场盛事,看不见的窗户底下,说话的女子牵紧了身侧女子的手,并十指相扣。

  梁国公府内,从一大早开始忙碌,一直到黄昏,天子亲迎,六局宫人多日前就已至国公府,如今正为萧念慈梳妆。

  她并不陌生凤冠,即便背负了数十年,也从不觉得它轻,如今重新来过,她依然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赌注,她的眼里也没有了半分的犹豫,许是上天眷顾,命运给了她们重生,注定要再相逢。

  换上凤冠与祎衣,宫人搬来一面镜子,纷纷惊叹,“殿下的气质卓然,这凤冠与祎衣,就像是专门为您而设的。”

  看着铜镜里的自己,萧念慈轻呼了一口气,“我们的命运,就像是轮回,如果每一次都能够再相见,就算陷入无尽的轮回,我也愿意。”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首桃夭,在围观的百姓中响起,那是来自一群受官府抚养的孤童,他们因为叛军的作乱而失去父母亲人,天子平定战争后,便下令全国,由官府收养这些幼童,以及无所养的老人。

  孩童们的歌声很是清脆,对帝后的祝福,也带动了一些百姓。

  “帝后和睦,国祚永昌。”

  玉辂停在了梁国公府门前,萧敬忠夫妇再次被天子的诚意所感触。

  而此时,萧念慈已立于门后,皇帝身着衮服,头戴朝天冠,迈着稳重的步伐跨进了梁国公府。

  两名宫人持羽扇交叉于皇后跟前,待天子走近,礼仪官道:“请陛下揭帘。”

  羽扇缓缓打开,萧念慈端捧着双手抱于腹前,微一抬头,盛装的二人四目相对,回想初见,皇后容颜依旧,数百年过去,不曾有过一丝变化,唯独那双眼睛与彼时不同,此刻,充满了爱意。

  作者有话要说:

  某些东西在封建旧制不可能存在,所以本文纯属虚构。

  所以抛开可行性,切勿考究~后文会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