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历史衍生] 我的皇帝堂妹【完结番外】>第127章 . 圣母神皇 身着帝王冠冕

  这份信念附在一封家书上, 渡过黄河,落在茫茫的雪原之上,点亮了一方天地。

  处理完驸马薛绍的事情后, 武媚娘稍微停驻的脚步又重新迈起来, 大踏步地继续在称帝的道路上走。

  在神都,早已湮没在年长者脑海中的谶言, 重新磨洗,从南方气势汹汹涌来,一时间天下议论纷纷。

  “唐三世之后, 当有女武王代有天下”, “太白频昼现, 太史占曰, 女主昌”“当有女主王者”……①

  当年李渊称帝, 也出现了谶言,“杨花落尽,李花开”。如今形势渐渐明朗, 天下之人将目光聚焦到那位高坐在上阳宫的太后。

  女子, 姓武, 应谶而降。

  在众人聚焦的目光下,武媚娘来到洛水边祭拜洛水水神, 答谢水神送来的“天授圣图”。

  在唐同泰献上铭刻着“圣母临人, 永昌帝业”的瑞石后,武媚娘没过多久就下令,将名为“宝图”的瑞石改名为“天授圣图”, 并且册封洛水水神为显圣,在洛水边为其立庙,

  武婧儿跟在武媚娘身侧, 微微抬头看向洛水女神宓妃神像。传言洛神宓妃是伏羲女儿,在洛水溺亡,于是成为洛水的女神。

  神像是用一整根檀木雕成的立身像,面容秀美温婉,姿态婀娜,手拿如意,身上的衣褶灵动,披帛飘逸,精神栩栩,一痕一纹平畅流丽,超然出尘。

  祭祀结束后,武婧儿跟着武媚娘出了洛水神庙。现在已经进了腊月,寒风呼啸,空气吸到肚子里都是凛冽的,但武媚娘依然精神奕奕。

  武媚娘将瑞石改名为“天授圣图”,而且现在关于她的谶言满城皆知,这位果敢强悍的太后要做什么,已经不言自明。

  武媚娘拜祭洛水,受天授圣图。天授武媚娘以圣图,武媚娘受命于天。

  拜祭完洛水,武媚娘和武婧儿一行回到上阳宫。今天是个暖洋洋的冬日,也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

  武婧儿和武媚娘坐在同一辆马车上,车厢宽阔而温暖,里面弥漫着一股暖香。

  车辆晃晃悠悠,武媚娘正在闭目休息。武婧儿靠在软垫上小憩,竟然睡着了,直到听见外面有人叫才醒过来。

  她一睁开眼,就看见武媚娘正在抚平衣服的褶皱,将要下车。武媚娘看了眼她,笑道:“你睡得还挺好。”

  武婧儿不好意思道:“今日起得早,现在犯了困。”为了赶吉时,武媚娘和武婧儿天不亮就上了马车,往洛水神庙这边赶。

  下了车,已经夕阳西下,橘红色的晚霞燃烧了半边天。一座高大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紫微宫中,最上面的金凤披着云霞,华美异常。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武婧儿看着已经建成的明堂,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明堂不仅是两都最高的建筑,也是大唐最高的建筑。

  不睹皇城壮,安知天子尊?

  这座比皇城更加摄人心魄的明堂,一定会让人震撼于天子的神圣!

  “怎么?想进去看看?”武媚娘顺着武婧儿的目光,面带自豪地眺望着明堂。这座宏伟的明堂是她治下的功绩。

  历代皇帝都在追寻明堂的踪迹,但纵观历史,也唯有她能造成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明堂。

  “怀义曾和我描述说,站在地上,需要抬头凝神才能看清藻井上的壁画。从低层走到最顶层,就是青壮年也要花费半刻钟的时间。”武媚娘仿佛自言自语道。

  武婧儿赞叹道:“很神奇,真的是很神奇的一座建筑,堪称奇迹。”有谁能想到,单凭木质架构就能盖到近一百米,简直超乎人类的想象。

  喜事总是爱凑在一起,人们最好凑个双喜临门。

  武媚娘刚祭拜回来,紧接着就传来好消息。

  明堂今日顺利完工。明堂督工薛怀义穿着一身紫色袈裟,光明正大地站在接见朝臣的宫殿里,满脸自豪地向武媚娘说着明堂这座建筑的雄丽。

  他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分为三层,下法四季、中法十二时辰,上法二十四节气,中有巨木上下通贯。即使离神都百里之远,也能看见明堂。”②

  武媚娘的下首站着大臣,他们也在感慨明堂的壮美,但是一想到明堂会成为太后称帝的工具,心中就传来一阵阵不安和焦虑。

  对,称帝。

  满神都中都是女主王天下的谶言,大臣们即使再躲避,再装糊涂,也都明白了太后的野心,但此时他们已经无法阻挡武媚娘称帝的大势。

  能阻挡而且敢于武媚娘称帝的人已经在最近的几年中都被翦除了。如今武家子弟遍布禁卫军,又有周兴等酷吏磨刀霍霍。

  大臣们的焦虑只能在心中翻滚沸腾,却不敢在外面泄露丝毫。除了宗室,最近也有大臣因为私议还政,被酷吏带走,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而且妻子籍没。

  薛怀义汇报完,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武媚娘,这是他第一次在大庭广众面见神皇。神皇这个样子,与他以前见过的神态相去甚远,让人忍不住膜拜和折服。

  武媚娘对他就像对待其他大臣那般,既不因为两人的关系,而对薛怀义亲密;也没有因为两人的关系,而对薛怀义可以躲避疏离。

  就好像,就好像薛怀义只是她麾下的一名普通的臣子。

  明堂建成。武媚娘定下新年正月初一,要在明堂举行合祀先王的祭礼,即是朝廷大享于明堂。

  既然要在明堂举办祭礼,那除夕之前上阳宫的人就要搬回紫微宫。武婧儿如今还在掌管着宫务,于是命令六宫和内侍省收拾东西搬宫。

  在宫人们抱着东西匆匆来去时,武媚娘已经带着李旦一家和武婧儿离开了上阳宫,回到紫微宫居住。

  明堂高耸入云,远远看着就觉得目眩神迷,走进之后更觉得震撼以及畏惧,仿佛这座穿云宫殿会倾倒砸下来似的。

  武媚娘对改名情有独钟,给明堂重新又起了个名字“万象神宫”,包罗万象,神仙宫阙。

  在武婧儿看来,这个名字确实十分恰当。且不说其他的,这座雄伟的建筑是大唐最高技术和智慧的结晶。

  大明宫麟德殿的宏伟壮丽让人感慨大唐的强盛以及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而万象神宫让人折服于大唐的不可思议和遥不可及。

  麟德殿,是人间至尊的宫殿;万象神宫,则是通天之塔。

  新年的大享压过皇家所有的活动,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件事情忙碌。明堂建成之后矗立在紫微宫中,无论是宫内的人还是宫外的人都忍不住将目光投向它。

  外面飘起了大雪,殿内温暖如春。武媚娘正在试穿一件衮服,头戴冕旒。衮服,乃是天子祭祀天地、宗庙等重大场合所穿的礼服。

  金碧辉煌的团龙纹在烛光的映射下流光溢彩,武婧儿看了又看,总是看不厌。

  武媚娘这件衮服用的是江南织造局供上的孔雀羽妆花云锦,也是特意为这次明堂大享所准备的料子。

  光这匹料子就用数十人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堪堪织成。明黄色的料子,上面用拈进了孔雀羽和金箔的线织成了十二章图案。

  “真漂亮啊!”武婧儿忍不住又赞叹起来。

  武媚娘伸展双臂,转了一圈,额前的旒珠微微晃动起来,笑道:“朕穿这一身衮服可合身?”

  “陛下穿上若是不合身,那天下就没有人能穿衮服了。”武婧儿假装没听到武媚娘口中的那个自称。

  武婧儿说这话时,宫中还有正儿八经的皇帝李旦。若是有人听见了这两姐妹的对话,说不定会将两人看成窃国“妖姬”呢。

  据说每个皇帝喜欢的龙纹都不一样,武婧儿仔细回想,发现这句话还真是有道理。

  高宗皇帝的龙袍料上织的金龙神态庄严,不怒自威。而武媚娘身上的金龙则更加柔和,但神态却异常锐气。

  武媚娘听了,看武婧儿盯着神前的团龙纹,也低下头细看,用手抚摸经纬的细微痕迹,几乎浑然天成,抬眼对武婧儿说道:“江南上贡的这匹料子着实不错。”

  武婧儿笑附和道:“小娘子们心灵手巧。”

  试穿完,武媚娘对身边的尚服说道:“不用改了,你们做得不错。”

  尚服满脸堆笑:“奴婢不敢当陛下夸赞。”

  武媚娘又见一旁的司服手里捧着一叠紫色的衣服,眉头微微一皱道:“这也是……”

  武媚娘现在的衣服以明黄、正红、藏蓝为主,很少穿紫色的衣服,心中纳闷衮服也没有紫色的元素啊。

  尚服连忙道:“这是为殿下准备的礼服。”

  “我?”武婧儿指着自己,突然想起一件事来,笑道:“我确实让你们准备了一件衣服,怎么今天拿出来了。”

  武媚娘此时已经换上常服,好奇道:“拿起来我看看。”

  武婧儿解释道:“我之前吩咐王尚服给我设计一件和大臣见面穿的衣服,颜色要紫色,既要形制参考三品官袍,又要不失女性服饰的特点,也要显得端重。”

  王尚服一边点头,一边和宫女合力将衣裳展开。衣服大致是圆领袍服式样,裁剪合体,胸口处绣着一只孔雀,活灵活现。

  武媚娘看了下,道:“尚可。孔雀改成鹓鶵,会更好些。但现在再绣来不及了,正月初一你就穿这件衣服参加大享祭典。你现在穿上给我看看。”

  “好。”武婧儿依言试穿了这件紫色绣孔雀袍服,冷艳的紫色愈发衬得她肌肤白皙。

  “嗯。”武媚娘点点头,道:“很好看,很衬托你。”

  说完,武媚娘又抚摸着下巴,道:“王尚服,就这样的衣服,你再令人做两件紫色袍服,一件按徽音的尺寸胸前绣青鸾,一件按云珠的尺寸胸前绣鸿鹄。”

  王尚服赶忙应下道:“是。”神皇的几位爱卿,尚服局都留着她们的尺寸。神皇不便擢拔官职,于是经常赏赐她们金银器物或者衣服首饰,以示亲近和信任。

  武婧儿脱下袍服,对旁边等候的宫女说道:“尺寸合适,你们有心了。”

  看见这件衣服,武婧儿想起了这些年她参加祭典穿的礼服来。这些祭典之中,武婧儿印象最深的就是亲蚕礼。

  这些年的亲蚕礼都是武婧儿主持的,她身穿皇后才能穿的礼服,带着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举办祭典。

  前些年,还有官员上书弹劾武婧儿逾制,身为贵妃竟然僭越穿皇后的礼服。但这人很快就消失了,死在了牢狱之中,死在了酷吏之手。

  自此再也没有人敢提武婧儿僭越的事情了。

  说到“僭越”,行僭越之事又何止武婧儿一人?宝座之上的那人才是最应该“讽谏”的。

  正月第一天的大享,对于公卿百官而言又是一次极为僭越的事情,但他们却无力阻止。

  正月初一,天还未亮,宫中就开始忙碌起来。武婧儿穿着她那件紫色的袍服,先来到武媚娘的宫殿,就看到武媚娘已经换上衮服,头戴冕旒。

  上次在殿内,武婧儿只盯着团龙纹看了,这次她发现除了团龙纹,其他的十二章也织得平畅流丽,巧夺天工。

  “走了。”武媚娘脊背挺得笔直,就像茫茫大雪中的杉树,眉宇之间是庄重。一双充满威仪的凤眸看向武婧儿,微微颔首。

  武婧儿的心扑通扑通地跳起来。一身龙袍的女子,有谁见过如此的盛景?

  衮服之上十二章齐全,团龙纹绣成了武媚娘喜欢的式样,冕旒微微晃动,仿佛扭曲了时光和空间。

  武婧儿恍恍惚惚看见缓缓升起来的旭日在慢慢地铺满了整个人世间。

  “你在发什么愣呀?”武媚娘含笑的声音唤回来武婧儿的神思。

  武婧儿揉了揉眼睛,道:“我看见陛下的身后有一轮正在升起的旭日。”

  武媚娘闻言,嘴角忍不住弯起,还未说话,就看到屋内所有的宫女和寺人跪下来高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功绩远迈前人,上天降下吉兆!”

  武婧儿愣了一下,眼睛里充满了茫然。

  这是吉兆?

  武媚娘听到宫人们的贺喜后,心中大悦:“来人,赏永丰绢帛五百匹。殿内每人都有赏赐。”

  武婧儿抬起头,碰上武媚娘意味深长带着笑意的目光,道:“啊……多谢陛下。”武婧儿行礼道谢。

  武媚娘心中纳罕,她这位姐姐平常对符瑞谶言掌控得是得心应手,但和武承嗣兄弟不同,三姐姐很少用这些事情讨她开心。

  即使明知道,她喜欢符瑞之言。

  比如明堂快要建成的时候,武三思对她说,他梦见凤凰往西北飞入上阳宫。

  再比如,武承嗣进献了一只白鹿,就是白色的鹿,说是陛下德行感动天地,因此降下了符瑞白鹿。

  三姐姐真是一鸣惊人,在新年正月初一,又在享明堂之前,说自己身上有一轮旭日。

  武媚娘原本听到这符瑞之言就很高兴,更何况这符瑞之言又是从不相信符瑞的三姐姐口中说出,武媚娘更加欣喜若狂。

  武媚娘坚信她承天应命而生!

  武媚娘来到贞观殿,殿前站满了高官重臣,还有恭立在一旁等待的皇帝李旦和太子李成器。

  此次大享礼先祭祀昊天上帝、其次是高祖、太宗和高宗等先人,再之后则是五方上帝。

  武媚娘完全带入帝王的角色,主持了这次大享。她为初献,身着帝王冠冕,在众人唯唯诺诺的目光中公然行使着帝王的权力。

  李旦这位名义上的皇帝为亚献,十一岁的太子李成器为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