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历史衍生] 我的皇帝堂妹【完结番外】>第50章 . 我的皇后堂妹 建设

  武婧儿没有想到她竟然能再一次和狄仁杰一起共事。高兴之余, 又感慨帝后二人的用心。

  狄仁杰精明能干,处事练达,擅长处理各种的复杂关系, 能力要远远强于苏庆节。而狄仁杰和苏庆节是朝廷上下唯二能以平常心和武婧儿共事的人。

  “下官拜见永丰公主殿下。”狄仁杰丝毫没因多年未见就变得和武婧儿生疏起来,反而笑着继续道:“多年未见,殿下风采依旧。”

  武婧儿侧身受了半礼,笑道:“狄刺史客气了, 恭贺刺史高升。”十多年间,狄仁杰一路从正七品祁门县令升到了正四品下的泉州刺史,可谓是宦途通达。

  由于长年伏案工作以及外出查访,狄仁杰现在变得圆润了两三圈,皮肤成了黝黑色。

  历史上, 狄仁杰仕途前期是沿着司法的职业路线走的,一路做到了大理寺丞。在初任职的一年内, 他处理了涉及近两万人的积压案件,没有冤枉一人, 因此在后世他享有神探的美名。①

  但这个时空,由于他在祁门担任县令期间勉励百姓开垦茶园、推广占城稻、鼓励发展商业,百姓家给人足, 在行政民生一块做得漂亮。

  上官们一致认为狄仁杰有治民理政之才。于是, 他这几年都是沿着行政民生的职业路线晋升。

  武婧儿通过聊天得知狄仁杰的履历后, 她觉得……也许大概可能这个世界的狄仁杰成不了神探了。

  此次建造泉州港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征发上万徭役。

  武婧儿虽然心中明白泉州港建好之后是造福后代的工程, 但是徭役啊……

  这不同于武婧儿之前在织造局的小打小闹,那时她可以用自己的家财去支撑。然而对于泉州港这样的大工程而言,她的家产只是杯水车薪。

  狄仁杰看武婧儿神色凝重面色不乐,问道:“殿下何故如此?”

  武婧儿答道:“感叹徭役之重。”

  狄仁杰听了, 突然想起武婧儿在祁门时都是花钱雇人建房采茶,心中感慨万千。

  他在想啊,会不会正因为永丰公主是女性才会如此“多愁善感”,才能与服役之人感同身受。

  “若将来百姓服役,朝廷给钱该多好啊。”武婧儿接着道。

  狄仁杰道:“纳绢代役为庸。殿下说的是不是庸?”

  武婧儿摇摇头道:“不是啊,我的意思就是百姓干活给工钱。”

  狄仁杰摇头道:“赋役赋役,自古有之。若无人服徭役,那国家工程的营造怎么办。”

  武婧儿仿佛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绚烂的笑容,对狄仁杰说道:“说不定后世没有田赋徭役,种田反而要国家给补贴了呢。”

  狄仁杰想了又想始终没有想明白,如果百姓不缴纳赋役了,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呢?

  他想起了儒家所描写的大同社会。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希望后世子孙在家祭之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武婧儿坚定道:“会有那么一天呢。”

  说完,武婧儿揶揄道:“狄刺史,你可要把这句话写进族谱。不然后世那些不肖子孙真可能忘了。”

  狄仁杰闻言大笑:“一定一定。”笑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狄仁杰是泉州长官负责征调徭役,将作少监薛亮是泉州港的总设计师,武婧儿则是监造者。

  薛亮首先提出要求道:“我需要一些对海港熟悉的人。”

  武婧儿立马答道:“我已经请一些经常出海的船长海员、海商、熟悉水文地理的学者以及有建造维修海港经验的人过来,这几天应该到了。”

  狄仁杰道:“我也会召集泉州懂这些的人辅助薛少监。”

  薛亮见两人说话做事都极为干练,心中欢喜,道:“多谢。”

  武婧儿提出要求道:“泉州港要以实用、坚固、简洁为主,不要花里胡哨。先拣重要的做,分期完工。”

  薛亮:“工期如何算?”

  武婧儿:“不违农时,爱惜民力。在上面两个要求的基础上做工期预算。若上面问责,我一力担着。”

  狄仁杰:“半个月后,我会给薛少监提供一份可供征调的男丁册子。如果你认为晚的话,我可以提前提供,但男丁的数量可能不精确。”

  薛亮:“一个月后也不晚,尽量要准确。”

  听到“准确”二字,武婧儿眼睛一亮,想起了织造局扫盲班那群学过算术的孩子,说道:“江南道织造局扫盲班培养过一批学过算术的青少年,薛少监你需不需要帮手?”

  “需要需要,水平如何?”薛亮忙问道:“有多少人?”

  武婧儿的课本是依据现代课本改编,不同于传统的算学。

  她想了想答道:“我把扫盲班和晋级班的课本给你一份,你看看就知道水平如何。扫盲班毕业学生两千多人,晋级班毕业有七百多人。你可以出一份试卷,直接考他们,考核及格就让他们过来给你打下手。”

  “极好。”薛亮赞道。

  武婧儿一拍额头,对薛亮补充道:“这么多人里有男有女,女多男少。因为织造局出钱免费扫盲,所以招生政策向女孩倾斜。”

  薛亮一顿,沉吟一下道:“我先看看课本。嗯……如果女子过来做工,港口营造必然人口繁杂事端颇多,你能保证这些女子的安全吗?”

  武婧儿想了想,道:“出钱从征调徭役的地方雇一些妇人过来,利用社会名声约束服役人员。此外,男女分营,加强巡逻。何中郎将会派人过来协助。”

  狄仁杰看着武婧儿问道:“钱从何来?”

  武婧儿叹了一口气道:“从商人身上薅,商人求名就给名声。另外,港口附近的土地交易全部冻结,在这些土地上建房盖仓库,然后或租或买。”

  狄仁杰闻言点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此事交给我。”还是永丰公主搞钱的主意多,以后私下里要多请教。

  三人商量完,各自散去做自己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讨论的有三人,但参加会议的有六人。

  三人各自带了一个僚佐,这些僚佐在三人讨论时不发一言,只将会议的内容记下来。武婧儿当然带的就是云川啦。

  薛亮被派过来还担忧永丰公主不好相处,只能指望狄仁杰。

  狄仁杰曾被薛亮的老上司阎立本举荐,两人有几分香火情。薛亮怀里还揣着他求阎立本写给狄仁杰套近乎的信。

  这次三人开会,却给了薛亮意外之喜。狄仁杰和永丰公主都是精明干练之人,不推诿事情,都能相互帮助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这封信就不用送出去了,将其留给子孙传到后代。老上司阎立本擅丹青书法,闻名天下,这封信可以做传家宝呢。

  而且最让薛亮高兴的事情是永丰公主主动站出来承担这项工程的责任。

  以永丰公主受帝后二人的宠信程度,那就是《红楼梦》里所说的“有人告他们谋反都不怕”。

  薛亮心情激荡昂扬,似欲要建一座伟大雄丽堪比大明宫的港口。

  大明宫的设计者就是曾担任将作大匠的阎立本。

  阎家父子三人都在工程营建之上独具匠心,为隋唐两代所重视。父亲阎毗(音皮)为隋炀帝营造了行宫临朔宫,长兄阎立德修建了李渊的献陵、李世民的昭陵,弟弟阎立本设计了堪比四个紫禁城大的大明宫。②

  武婧儿若知道薛亮的想法,肯定要气得吐血。大明宫那是在贞观之治的积累之上,耗费数十万的民力和无数物力财力才建造完成。

  薛亮看完扫盲班的课本给了武婧儿一张试卷,让她去考核织造局的那群孩子。

  “这些青少年都是良家子,如果有合适的话,我能举荐十多个在将作监担任小吏。若算学好的话,我可以提点他们去考明算科,考上了就能从从九品开始做官。当然,这些都得是男孩子才行。”薛亮补充道。

  武婧儿点头道:“我会转告他们,以后劳烦了。”

  薛亮笑了一声道:“是我要使唤他们,他们工钱怎么算?”

  武婧儿眉头一挑,与薛亮对视一眼,装疑惑道:“钱的事情不都是找狄刺史吗?”

  “哈哈哈。”薛亮闻言大笑道:“对,就是找他支要。”

  最终织造局有六十多人通过薛亮的考核。这些人由制造局的青梅带着护卫一路护送而来。

  青梅见到武婧儿十分高兴,道:“殿下,房司织让我来泉州组建织造局,这下咱们又在一起啦。”

  武婧儿闻言,赞道:“如雪心思敏锐,懂得抢占先机。不过,我现在管着泉州港的事情,不和你们在一起共事了。大家最近怎么样?”

  青梅道:“都好着呢,姐姐妹妹们听说我能来这里都羡慕至极。她们还让我给殿下带了东西呢。”

  武婧儿温和道:“劳烦了。也恭喜你升任司织了。”按惯例每个织造局负责人的职位都是司织。

  武婧儿将青梅等织造局的人引荐给狄仁杰,请他照看。又将通过考核的算术人才交给薛亮,由他带着做事。为了保护这些青少年的安全,武婧儿将身边的婢女派过去照顾这些人。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薛亮设计的图纸终于确定下来,泉州港开始施工。

  狄仁杰从富商大户那里获得了不少钱财。这些钱财和朝廷拨付的钱财归到一起,用于泉州港建造的支出。

  武婧儿每日去港口巡视,以免官吏不恤百姓,更是想法设法提供役力的生活水平。

  武婧儿作为港口建设的监造者,负责工程的各项支出。她将账目记得清晰明了,每隔一段时日就派人去刺史府让狄仁杰核验。

  狄仁杰也是在和武婧儿真正一起共事之后,才明白这位永丰公主善长理财之名不是浪得虚名。她对各种财帛资源的调配恰到好处,做事干练,账务清晰,更没有贪污索贿等陋事。

  泉州港口诸事繁忙,武婧儿忙得脚不沾地,甚至连李贤和李显的婚事都没有时间回去参加。

  只是李显的妻子不是韦皇后吗?怎么是常乐公主的女儿?常乐公主的女儿姓赵啊?

  难道是她这对翅膀扇起来了飓风?但她和长安世家几乎都没有什么联系啊。武婧儿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泉州干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京师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李治和武媚娘改称“天皇”“天后”。

  原来为了以表孝顺,李治和武媚娘为高祖李渊、太穆皇后、太宗皇帝和文德皇后都封上了尊称。

  武媚娘名义上说为了避讳先帝先后,他们夫妇二人改“皇帝”“皇后”之名为“天皇”“天后”。

  许多人听了目瞪口呆,表示还可以这样?

  这哪是什么避讳,分明就是武媚娘加强自己权威的手段。

  很多大臣表示不能理解,但李治和武媚娘二人郎心似铁,众人只得应下。

  众人心中纳罕,李治为什么同意了武媚娘称天后。

  天后和皇后所代表的的意义完全不同。

  皇后是人间帝王之妇。自古以来,女主干政名不正言不顺。皇后垂帘听政始终都有俗世的伦理纲常压制。

  然而天后却不同,它让人联想到神妃仙后,俗世的伦理纲常怎么能管到神妃仙后?男女的性别之分在“神界”变得模糊单薄。

  既然是神仙,那么天后就有权管理天下臣民,就像女娲、西王母、后土皇祇、斗姆元君、观音菩萨那样保佑苍生。

  李治不是不通诗书,他既然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李弘又病了,他需要长时间调理身体。

  李治的风眩也加重了。

  帝国的掌管者和未来继承人都被病痛折磨得精疲力竭,以至于不能正常处理公务。

  改称“天皇”“天后”是李治在为大唐未来政局的稳定做筹划。

  李治制定了一项惊世骇俗的计划,他要将武媚娘推上摄政一位。

  抛开性别,单论能力和忠诚,在李治看来武媚娘比任何一位大臣都适合当顾命摄政大臣。

  经过多年的历练,武媚娘已经精通权势,对朝廷政务十分娴熟。

  再则,武媚娘能够继承李治自己的政治理念继续走下去,打击关陇士族,实现皇权独尊。

  最后,武媚娘是自己的妻子,弘儿的母亲。在李治看来,只要弘儿身体养好了,政权早晚有一天会回到弘儿手中。

  弘儿最差的结果是像秦昭襄王那样被节制。但若换了其他人辅政,弘儿就可能变成被废的海昏侯,甚至性命不保。

  李治性子之中是带有叛逆和疯狂的,这一点很像他的阿耶。

  当年秦王李世民围困洛阳王世充长达八个月,兵老将疲。这时,夏王窦建德率十万大军前来支援。李世民不退反进,亲率数千骑兵,抢占虎牢关,以数千人大破夏军,俘虏窦建德,逼降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