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导演到底意味着什么?

  去追求名、利,到底是对的吗?还是应该保持对于艺术的忠诚?

  金鹤奖结束后,乔翼桥回到家里,想了半天。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似乎已经站上了一个小小的顶峰,三部作品都收获了奖项和票房的双丰收。

  当然了,行业里也总有导演是这样的。

  几l乎每隔几l年,都会出现一两个天才,前几l部作品就斩获极佳的成绩,之后却又会拍出些不知所云的东西。

  甚至很多国外导演也不能免俗。

  乔翼桥最喜欢的导演之一,昆汀,也是这样的人生,但他刚刚宣布,拍完第十部作品就不拍了。

  可乔翼桥拍电影是为了什么呢?

  起初只是为了给手下的小弟们一个好的未来而已。

  现在这样的情况,似乎已经一切都不用再操心了。

  但乔翼桥还不满足,还想继续拍。

  其实,对于《六个面具》的结果,乔翼桥已经很满意了。

  不仅全球票房创了个小记录,还带火了傩戏,这个产业现在也已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起来了。

  而且这部片子还拿了这么多奖,为他添了一个三大,最重要的是,还让李巍拿下了最佳男配。

  但他还有一点遗憾。

  最终华国没有选送《六个面具》去奥斯卡金像奖角逐最佳外语片,而是将《光影·七》送去了。

  通常来说金像奖会选择9部左右的作品“入围”,然后再选5部提名。

  而《光影·七》很遗憾的倒在了提名这个关卡上,当年被提名的几l乎全是第三世界的影片,也并不是所有拼盘电影都能如《蛮荒故事》一样有好运气,获得青睐。

  甚至还有不少人都说拼盘电影不配被提名呢。

  没有办法,奥斯卡的评委会也一年一换,很难了解他们的口味。

  截止到奥斯卡的黯然落幕,《六个面具》和《光影·七》也算告一段落了。

  这是极为丰富的一年,对于华语电影来说是个大年,但很可惜,除了《六个面具》斩获了三大和国际上良好的票房表现之外,其

  他作品并没有如总局所愿走出去。

  不少国外的媒体对今年华语电影的表现做出了点评。

  最终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或许只有华国电影人在拍摄历史题材的时候,才能发挥良好的实力。”

  这消息让不少国外观众赞同。

  甚至很多国内观众也纷纷表示认同。

  但很快,乔翼桥就发布了一条公告。

  他的下一部作品,将是大家从未见过的科幻题材。

  这消息一出,很快就炸了锅。

  科幻电影在华国属于极为小众的类型,几l乎没人拍过,而乔翼桥甚至还要拍从未见过的科幻?

  那是个什么类型?

  但面对大众的追问,乔翼桥也是三缄其口,没有透露丝毫。

  他还是不习惯在事成之前到处宣扬。

  不光是大众很好奇,其实就连洗翠帮的大家也都很好奇。

  不知道乔翼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段时间,他们只见乔翼桥在全球各地的飞,听说他在找全球各地的洗翠帮成员聊天。

  但具体聊了什么,他们也不太知道。

  起初他们以为这个状态只会保持一阵,但没想到这个状态足足保持了一年。

  乔翼桥后来干脆就把这些人从国外请回来了,住在洗翠校园的宿舍顶层,天天和乔翼桥聊天、开会。

  没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这是一群精通各个学问的成员,什么经济学、货币学、密码学、物理学、人类学,等等……

  小何是其中最好奇的一个。

  他完全想不到乔翼桥下一部作品要拍什么,竟然需要这些人。

  整整一年时间,他们就在开会。

  而整个洗翠帮的人也渐渐把他们忘记了,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

  他们现在已经是整个恒城都很有名的拍摄团队了,几l乎每个组出去都能独当一面。

  这群人在这一年身为外援出去拍摄了四五部作品,每一部都是大导演的大制作。

  而在他们的带领下,现在整个恒市的影视行业也都进入了工业化拍摄。

  之前《六个面具》的时候,也有近千人的组学会了工

  业化拍摄流程,正在向全国辐射。

  想来这股专业化之风一定能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

  到时候也许整个系统会更加科学、完善,更……华国。

  但这已经不是乔翼桥要追着去操心的了。

  经过一年的秘密讨论,就在他把整个洗翠帮人的胃口吊到顶点的时候,乔翼桥他终于找小何去开会了。

  小何知道,这八九不离十,就是要做下一部电影了。

  他其实真的摸不透乔翼桥的心思,他觉得现在他们已经很有钱了,而且三大奖里拿到两个了,虽然没进奥斯卡,但他们真的很有钱,又做了不少投资项目,钱还在生钱,不需要再拍片子了。

  他也把这些疑惑跟乔翼桥说了。

  乔翼桥听后一笑:“我就是想挑战一下,看看我们行不行。”

  小何知道自己的大哥就是很喜欢做各类挑战。

  弄得他也隐隐有些热血沸腾了。

  “下一部,我要拍科幻,还要拍咱们华国从没拍过的科幻类型,太空歌剧,”乔翼桥说着,“我要创造一个未来世界。”

  小何听完,愣住了。

  太空歌剧(SpaceOpera)……

  确实是华国从未拍过的电影类型。

  这类电影就是在星际背景中的传奇冒险故事。

  它要有庞大的异星文化,还要按照天文学、宇航学的知识展开故事情节,但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比如最经典的《星球大战》和《沙丘》就是太空歌剧题材,他们也会融入各种奇幻的设定。

  而这也就是小何要问的问题了。

  “虽然咱们华国没拍过太空歌剧,但好莱坞已经拍过不少大IP了,大哥,你是想改编什么作品?”

  乔翼桥摇头:“不,咱们国家的科幻作品目前几l乎全部都是改编的,但这一次,我想要原创。”

  “嘶……”小何不住吸气。

  怪不得他和这么多人开了足足一年的会议,果真是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么?

  “可好莱坞拍过那么多次太空歌剧了,”小何又问,“咱们的创新点在哪里?”

  经过这么多项目,再加上也投资了这么多项目,小何已经是一位非常成

  熟的大制片人了。

  现在问的问题,就是所有投资方都会顾虑的问题。

  “我要融合我们华国特有的一种类型,绝对有区分度,别的国家也绝对拍不出来,”乔翼桥认真看向小何,“星际武侠,听山去怎么样?”

  小何:“啊?”

  确实很新鲜!

  而且,虽然乍一听比较离谱,但仔细一想,似乎又很合理。

  武侠的本质也是冒险故事,而太空歌剧大部分也是冒险故事。既然《星球大战》里可以有原力,那么我们的太空歌剧作品,为什么不能有内力?

  紧接着,乔翼桥把这一年来大家开会的重点笔记展示在了小何面前。

  大到星际要塞,每一个星球的设定,以及他们擅长利用的武功类型(当然也有的国家不发展武功,而是靠科技等等),小到一些靠内力驱动的装甲、多人同步操控的飞船,等等……

  每一个都有详细的设定。

  “现在还不是很完善,”乔翼桥敲了敲电脑,“我们一直在啃世界观的内容,现在已经有十几l万字了,预计整套世界观的文件在三十万字左右。”

  小何整个人都惊讶了。

  这些确实太新鲜,太有趣了!

  但他作为成熟的制片人,还是要问:“这个世界观很有意思,但要讲什么故事呢?”

  乔翼桥轻轻一笑:“要讲我们的故事。”

  小何:“什么?”

  “我要讲一群来自底层的边缘人,通过武功,渐渐变得厉害,然后在星际造反的故事——当然,也不是真的造反,总之就是改变了很多事的故事。”乔翼桥说道,“当然,还会有各种权力更替、经济崩塌、世界毁灭、科技大进步与大退步、个人意识的觉醒,等等元素……”

  小何听着,不住地点头。

  这味儿L就对了。

  而且,不知怎得,他很相信他的大哥能创造出这样的故事。

  但他也预计到了,这必然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大哥,你的意思是想要拍摄系列?”小何敏锐捕捉到了重点。

  乔翼桥点头:“是的,目测可能要拍个五部左右。”

  “好,”小何又问,“第一部主要讲

  什么?”

  乔翼桥答:“第一部主要讲这群人在学校上课,但偷偷学武功的故事,顺便铺垫世界观,在结尾才打开整个星际的大世界观。”

  “明白,”小何想了想,“那我去做大预算。大哥,你大胆构思,钱不是问题。”

  乔翼桥也知道,于是点头:“当然。”

  而乔翼桥他们还在继续开着会。

  后面,他甚至请来了沈肆老师一起开会,而沈肆老师对于这个题材也非常感兴趣,当即决定加盟。

  这种题材厚重又是大群像的电影最难写,幸亏沈肆老师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但整个世界观的搭建和剧本的创作比他们想象的还难,直到第二年年末,剧本初稿才完成,之后又经过近一年的修改,才终于成型。

  当然,这成型的不止是第一部,还有第二部。

  两部的剧本一起被写出来了,乔翼桥也打算一起拍摄。

  很快,两部剧本被送到了各大投资方的手里。

  他们几l乎很快得到了反馈——“太牛了!能拍吗?”、“我头一次看剧本看的这么入迷!熬了两天夜终于看完了!没有意见,只是,真的能拍吗?”、“很喜欢!但,能拍吗?”

  所有投资方都对剧本大加赞赏。

  但同时他们也提出了问题,能拍吗?

  乔翼桥这次没用嘴讲,而是拿自己的钱,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预拍摄。

  这下,所有投资方也都没问题了,纷纷打钱。

  项目名叫《穹语》,创造了华语电影的投资记录。

  前两部的投资高达20亿。

  乔翼桥拿到这笔钱之后,也觉得压力山大。

  但已经花了三年时间在剧本和世界观的搭建上,剩下的事就看他了,他怎么也要拍好。

  美术和摄像部门照例是最先崩溃的。

  两部戏有超过五万个角色(四万九千多是群演),但每一个人的造型都是不同的,还要根据世界观文件搭建他们的经历、过往。

  同时,还有上百个场景需要搭建。

  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乔翼桥先踏实下来做三十万字的世界观是多么重要,大到一个星球,小到一个人通讯器上面的

  讯息,都需要根据世界观让美术组进行设计。

  最夸张的筹备阶段,光是美术组就有近千人。

  但他们还是完成了任务。

  第一二部几l乎全部都是棚拍的镜头,摄影组的任务量也并不小,甚至还有大量的武打和科幻机甲类的镜头,为此他们租赁了全球只有三台的泰坦设备中的两台,有了这样设备的加盟,才能把镜头效果做到极致。

  至于演员,乔翼桥照例选择了洗翠帮的众人作为主角,而祁思齐、程甜甜和秦铎、秦镇等人也都有加盟。

  在开拍前有六个多月的武功训练,而大家都十分投入,没有一个人掉链子。

  再之后,光是拍摄阶段就持续了一年三个月。

  不过这次,因为预算充足,一切就显得游刃有余。

  乔翼桥充分吸取拍摄《六个面具》时的教训,不能让大家把身体熬坏了。

  于是所有的岗位都是三班倒,甚至在整个园区里还能看到很罕见的场景:两位摄像在遛弯时相遇,其中一位问对方:“刚下班啊?明天排的是早班还是夜班啊?”

  拍摄结束之后,钱悠很快完成粗剪,这次的时长达到了三个小时。

  但乔翼桥没有再去要求缩减时间,三个小时就很好。

  这些完成之后,就轮到了重头戏——特效。

  他们拍摄的素材量达到了恐怖的27T,第一部的素材达到了14T,辛楠一家公司绝对吃不下这么大的体量。

  但好在随着工业化流程的推进,以及辛楠这样的特效人越来越多,不少特效公司已经变得不再借素材了,更何况这次的电影是华国没有过的类型,即使他们想借也借不到。

  在特效上,《穹语》第一部整整做了两年。

  前半年的时间主要花费在搭建一个共享的素材平台上,这样才能让辛楠他们作为总包公司能把适合的素材分给十几l个不同的特效公司。

  之后就是认真的制作了。

  乔翼桥没有什么必须在哪天上映的压力,所以也没把大家逼得很紧,只是要求质量,于是大家也都很认真地完成了工作。

  配乐和音效也在进行不断地调整,力图做到最好的效果。

  可以说这次《穹语》的拍摄将华国的电影工业化水平推向了一个高峰,直接与好莱坞看齐。

  而等到所有的内容都制作完成,乔翼桥带着主创们第一次看成片,已经是《六个面具》完成后的第七年了。

  七年之中,无数娱乐媒体都在猜乔翼桥到底在干什么,是否已经江郎才尽,或者挣了足够多的钱,就不再拍片了。

  而乔翼桥其实也经常怀疑自己——当一个项目做的时间够久,就会是这样,你会开始分不清自己的做的事情到底好不好。

  乔翼桥就是带着这份疑虑,坐在了观影室里。

  沈肆、秦铎、祁思齐、程甜甜……甚至是来帮忙看片的郑明和王逸歌也都在。

  大家都认真盯着屏幕,等待《穹语》的第一次放映。

  灯光关闭,放映正式开始。

  一片星海出现在了荧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