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活祭>第1章

  在接触这些事情以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过着朝八晚八的正常加班生活。我所在的城市是全国一线城市,而我所在的商圈是世界著名的商圈,能够在这里上班,被许多人羡慕。

  我不晓得为什么外面的人羡慕我们,我所羡慕的却并非是这样的生活,我总觉得我的生活不该是这样——

  

  “听说XX最近刚找了个有钱的男朋友,两个人准备明年就结婚。哎呀,你不知道他男朋友居然花25000一个月在我们单位附近租了一栋最豪华的公寓。她现在上班都坐豪车来上班。其实从她家到我们单位走路才10分钟,啧啧,有钱人的生活真是不能理解。”

  “我呀,最近特别紧张,每个月要还房贷16000。不过我算过了,我这种还贷方式,前5年比较累,以后15年就过得轻轻松松了,每个月随随便便还个几千就行。”

  “任雪晴的娃娃生啦,听说她公公特别给力,赞助了250万给他们,现在小夫妻两个买了学区房。她可真是为了小娃竭尽全力,听说夫妻两个存了100万都搭进去啦。”

  

  每天我上班坐在单位里,周围全都是这样的声音。

  

  我叫林逍,S市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如果不是那件事翻转了我的人生,估计这一辈子我都要像眼前这一群打工人一样,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奔波忙碌,忙乱,但是虚空。

  我也不晓得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情感上,我谈了许多男女朋友,可是每次恋爱都叫我越来越灰心,我不晓得真爱到底是什么;在单位里,也觉得每天重复一样的日子十分枯燥无聊,我不晓得我忙这些到底意义在哪里……

  我周围什么样的人都有,高端低端的我都见过。身家千万却每天骑自行车出行的低调的富豪我认识,百万粉丝的ins网红是我同事,我手机上有明星的联系方式,我和扫厕所的阿姨混得很熟悉,和楼下快递小哥也是老相识。我自己呢,我说不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总觉得一切都叫我不能满足,按我前任的说法是,我这样的人“最难搞了”。

  领导赏识、收入颇丰、学历亮眼,按理说这样的生活可以叫人满足了,可是我却始终不明白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无论是感情还是工作,都不能叫我满意。

  

  在外资银行工作了两年半,每年月收入稳定增长一两千,14薪。在即将升迁的时候,我忽然向领导递交了辞职信。

  领导仿佛吃了一个咸鸭蛋,她惊奇地看着我,包括她身边的大领导也看着我,问:“为什么这么突然要辞职?”

  “没什么。我就是自己不想做了,没啥意思。”

  大领导叫我到办公室,关起门说:“林逍,你也知道我们这里很缺人。你在我们这里也做了两三年了,我们都觉得你干活仔细。如果你是因为工资低的话,这些我们都可以商量。或者你是出于其他考虑,都能说说。”

  我不晓得她说的话几分出于真心,几分出于假意。但我既然开弓,绝没有回头的道理。我对她说:“我想找一个工作清闲、能够让我腾出时间来的工作,一天只上八小时不加班、离我家半小时路程、中午包饭,最好是跟写作有关的。”

  “咳咳。”大领导吃了个瘪,想想之后委婉说道,“那我觉得这样的工作还是挺难找的。你要不……再考虑考虑?”

  我摇摇头。

  她晓得我的脾气,她叹了口气说:“林逍,我知道你一直喜欢写作,不过我们这里的工作真要离职的话很可惜,你离开之后再回原岗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我劝你慎重。你真想要找一个跟中文写作相关的岗位,我也很支持,只是你自己没有相关的技能,我感觉真的不太好找。这些话是出于朋友身份的劝告,不是站在领导角度哈。”

  

  裸辞啊,这件事原先感觉离我挺遥远。我想我的性格不会裸辞,可没想到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人一下从高紧张的工作变成什么事都没得干,这种落差很难适应。

  我辞职之后马上就开始海投简历,不过果真就像我大领导说的那样,我的专业差太多,好多面试了一两次,最后因为专业实在不对口、没有相关经验就不敢要我。我这个岁数,又在生育年龄,对用工单位来说也很尴尬。

  稀奇的是,我一点也不紧张。这件事我很笃定。就好像心里总觉得很有谱。

  在没有面试的时候,我就去图书馆寻找专业书籍。

  S市内最大的图书馆,被好多电影、电视剧拍过,茫茫书海,毫无目标,我也不晓得那天为什么偏偏走到那一隅,随手从书架上拿下那本书,这一切,都是天注定。

  我原先的计划是因喜欢网文,所以打算去应聘一个网络文学编辑。但后来,就因为这么随手“一指”,竟然阴差阳错真成了一个校对。

  那天,我从书海当中随机拣选了一本书,正是人民日报社校对室出版的常见差错集。当时我对这个领域一点也没有概念,也不晓得人民日报社的校对室有多牛。我只是觉得那书挺有意思的,就耐耐心心从头到尾一个个词看过去。

  

  其间到底投了多少单位我真记不得了,反正就觉得自己再也不想经历这么一个裸辞又海投的过程了,真是艰辛曲折。

  我从一开始的盲目自信,到后来的失望,到了最后我甚至觉得随便哪个单位要我我都准备去了。

  不过当我这样想了以后反而就没有公司打电话给我,直到那家报社给我打来电话。

  接到电话我还有点紧张。那边人事说:“请问你是林逍吗?我们是XX报社,你之前应聘了我们的校对岗位,想请问你这周有没有时间来面试?”

  网上查了一下投递时间,我没有记错,我是在一两个月之前给他们投的简历。手头的这本校对的教材都看完了,他们才给我回音,这可真够磨蹭的。

  紧张感过去之后,我跟我妈吐槽了一通,其实是在舒缓自己这么久都没有接到过一个面试电话的压力:“这都一个月才给我打电话来,中间在做梦呢?”

  我妈也说:“效率真低,一看就是好单位,应该不加班。你去试试吧。”

  

  那时候对网文有一腔火热,总做梦自己能靠写书发财。校对我觉得有点意思,可是跟我预期的网文编辑差很多。

  我没抱太大指望,所以面试时候就对面试官说得很直接:“我知道自己各方面都不符合你们的要求。我之前是银行做的,就是因为没兴趣,所以做了两三年就不想做了。我不想入职又离职,来回折腾,所以我都和你们明说了。每个人每天有八小时在单位里,我想找一个自己有兴趣的工作而已。”

  面试官笑了:“那你对校对有兴趣吗?这是个挺枯燥的职业。”

  “只要不跟人交流,我觉得我都可以接受。”

  “那你倒是挺合适的。不过,我比较担心的是,校对的职业素养要求比较高,需要很专业的水平。之前我们其实已经把你简历筛掉了,但是招了两个月一直没有招到合适的,所以再把你简历调回来看看。我觉得从面试来看你给我们印象挺真实的,但是我还想再试用你几天。”

  我还是头一次晓得“真实”也算是一个优势呢。

  刚好看完人民日报社的校对书,趁着火热全用在试用稿上了。那次改稿改得特别认真,连面试官后来都笑了:“有些地方其实不用改,有些是他们的个人风格,以后大家熟悉就知道了。”

  经过三天试用期,我被报社破格录取,成为了一名校对。   

  我觉得,这事冥冥中自有天意。那天我走在图书馆书架前头,那里面上万册书,甚至可能有几十万册书,怎么偏偏随手指到了这一本最合适的呢?报社那边一两个月招不到人,岂不是在等我吗?这事简直就像张无忌掉猿猴洞里,找到一本绝世武林秘籍,编剧都不带这样编的。

  裸辞两个月后,我找到了完全符合我理想的新工作——每天不加班、离我家半小时路程、中午包饭、跟写作有关。

  连我自己都觉得S市竟然还有这样的工作存在,真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