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西游]菩提心>第23章 西去

  哪怕后来悟空曾去找观音菩萨理论过一番,但三藏扯谎哄悟空戴上金箍这件事在两人间似乎便这般揭了过去。

  之后悟空也曾抱怨三藏给自己戴上金箍,也曾哀求他莫要念咒,却始终未再对他嘲讽什么出家人不打诳语之类的话。

  那匹丢失的白马在当日便由观音菩萨唤来了吃掉白马的小白龙替代;后来,三藏也再途中又收了八戒和沙僧两个徒弟,众人都默认了悟空戴上金箍一事,从无人去深究因由。

  三藏在最初关于自己扯谎一事的内疚渐渐埋进了深处。

  如今离初出国境已过了一载,一行四人并白龙马聚集一处,年轻的法师隐隐猜到自己彼时所言的三五年回国已是空谈了,但也没有了最初的慌乱,只促马扬鞭向西而去。

  又值秋日,满山枫叶尽红,展尽凡间秋色,瓜果飘香,一片丰收胜景。

  故而在这秋林尽处,现出一座雕梁画栋的门楼时,三藏便知晓该是一个富贵人家,恰巧天色将晚,当即便同三人商定了要在此间留宿。

  走到近处,才见府门紧闭,只有高处牌匾书“莫府”二字。

  师徒四人在门外等了许久,无人出来,悟空便几步跳入门内,不见了身影。

  三藏如今已知他是个性子急躁的,并不指望自己矫几次他便能改,只隔着围墙训了一句。里头虽无应声,三藏却知悟空听得见。

  不想传来了另一个女子的温润音色:“师父是哪方人士?果然比这个粗莽弟子有礼多了。”

  话音将落,那院门便从里打开,露出了一个美妇人来,再看悟空缩在门内一角,居然难得有些……乖巧?

  三藏收回打量,端正了神态:“施主,我们四人乃是由东土大唐去往西天取经的和尚,路过宝地,想来借宿一晚,无奈搅扰。”

  “既如此,快快请进。”

  三藏奇怪一路招待都是这妇人,颇有些不自在,但也不便询问,直到前厅叙茶,方知自己入了一个遗孀府门,不禁愣在原地。

  不想那妇人出言愈发大胆:“小妇人并三个女儿此番正欲坐山招夫,正巧遇上师父四人,留在此间纵享荣华富贵,岂不好过西行一路风霜?”

  那妇人还在介绍家中富贵女儿貌美,三藏只觉如坐针毡,瞪着眼睛僵着头装傻充愣不知多久,决心要向三个徒弟求救时,手臂先被八戒摇了摇:“师父,你快些回话呀!”

  三藏闻声看去,这个二徒弟的眼中早多了些欲言又止,坐在原地扭扭捏捏。

  再看悟空和悟净,悟净只是怒目端坐,而悟空虽在笑,神色却无这些意思。三藏松了口气,将八戒的手甩开:“出家人心怀众生,岂能贪图于物欲,贫僧并无此念。”

  那妇人笑出声,倒像是怒了:“师父好无礼!我真心实意,倒被骂贪图物欲。你自不愿,也管得了你手下这三个徒弟吗?”

  他着实管不了。

  三藏心中叹气,并不回话:“你们谁愿意,便留下来做她家女婿罢?”

  幸而八戒亦未敢直接应承,三人原地推脱不知多久,那妇人怒起峨眉,转身回后房去了。留着空荡荡无茶无饭、无灯无火一间前厅,三藏却不由松弛了神经。

  八戒说要去喂马便走了,悟空亦要跟去。

  三藏劝他莫要嘲讽,见他点头,方才将人放走。

  悟净不解道:“师父,大师兄应非咄咄逼人之人,何必这般交代?”

  “你来的时日尚短,不知他那嘴便有多可爱可恨的。好听的话说来极顺口,可若有错处叫他拿住,依他得理不饶人的性子,三句话可叫人抬不起头的。八戒又是近凡俗的性子,哪经得他考究?”

  悟净想起先前自己在流沙河同几人争执,归顺后被二师兄念叨两番打斗,倒是大师兄劝说因他们不曾说出取经一事,怨不得他的。

  但如今既听师父此言,他习惯了不加追问和反驳,点头略过了这一话题。

  倒是唐僧突然起了兴致,想起这个三徒弟还未曾了解取经路途,便同他讲起了流沙河前的一路遭遇,也免他日后遇到妖怪时猝不及防。

  悟净不擅长讲,却是个极好的听众。虽然自己身为卷帘大将,多少精怪没见过,此时却也未想到打断三藏,便听他从观音院丢袈裟讲到高老庄遇八戒,又到了黄风岭被擒得灵吉菩萨相助,桩桩件件讲得清清楚楚。

  这般听完,悟净忽就了然师父为何对大师兄略有些怨言了。

  观音院一事皆因大师兄多嘴,后头黄风岭大师兄又被吹盲了眼睛多有二师兄助力,流沙河时更是二师兄同他打斗。如今大师兄又不挑担只管开路,竟颇有些逞能偷闲的嫌疑。

  他彼时在天庭,也多次听过齐天大圣的威名,却从不曾亲眼见识,如今听得此言,亦不知谁真谁假,只得沉默。

  正此时听得屏风后嘎吱一声响,接着便跳出了悟空来,只对着三藏笑道:“师父,喜事,您便要做亲家了!那呆子已在后房同妇人商定了亲事,如今正要提亲了。”

  年轻的法师被他这打趣的话羞红了脸,开口训斥了几句,正要问八戒的行踪时,那门又响了一声,却是八戒回来了。

  三藏对悟空的话仍有些半信半疑,只沉声问道:“八戒,马可喂了?”

  “师父,没有好草,无处喂马。”

  悟空笑出了声:“只怕你是有心牵马,无心喂马。”

  原装作若无其事的人闻得这句,脸从颈躁到了头,低着头半晌不言。

  三藏哪里还不明白?看着低头的八戒有万句指责,如今却觉无心再说一句话。

  正巧此时厅门又开,伴着数盏明灯,先走进数位家仆布置好了佳肴酒品,又袅袅娜娜走进了先前那位妇人来,身后跟着三位女子:“贵客可商量好谁做我家女婿了吗?”

  原本低头的人见着来人,忽又露出了一脸喜色。

  三藏无心再看,任由悟净推波、悟空和那妇人打混将八戒领了进去,食不知味用完了斋饭,叫剩下的两个徒弟各自歇息,只想着取经一事沉沉睡去。

  三藏全然没想到自己会是被八戒的求救声唤醒——

  “师父啊,师父,我知错了……救我一救罢,我以后再不敢了……”

  再睁眼看时,面前是一丛松柏,身后亦是一丛松柏,天光大亮,却全没有桌椅床榻、壮丽高堂了。

  悟空和悟净还在睡,最近一棵松柏上钉了一张一条,三藏走近看时,上头简单交代了此番遭遇,原是黎山老母携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有意点化。

  三藏将纸条收起,闻声寻去,见八戒被困在一棵树上,望见他只是认错。

  三藏虽有万千怒火,此时看着他的悲惨模样也发不出来了,转身见悟空和悟净已收拾行李跟来,便让人将他放下来。

  两人一面解锁放人,一面笑话,羞得八戒面红耳赤,不敢看人,更乐得悟空捂着肚子:“好师弟,着黎山老母为你做媒,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与你结亲,好大的福气啊!”

  八戒更是羞愧难当,却见师父突然拿出一纸条,问道:“你早知是菩萨指点?”

  三位徒弟皆愣了愣神,悟空接过,八戒和悟净过了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问悟空。

  三人围在一处看纸上的交代时,三藏已上了马:“罢了,时辰不早了,尽早西去吧。”

  他似乎也无由责怪悟空,毕竟此事乃是菩萨有意为之。他只是觉得——悟空既然知道,彼时又何必再同那位菩萨一唱一和将八戒推入房中。

  三藏既未开口,三人也就没有深究。师徒四人就这般又踏上了西行一途。

  这一路餐风宿水,不知又行过几日时,只见前头一座巍峨高峰,立在山峰万壑中,好似鹤立鸡群,周遭仙鹤间鸣,云雾缭绕,闻不尽的芝兰生香,看不尽的奇花异草。

  这般景致直将年轻的法师震在了原地,下了马要徒步前行,边走边看时,更被这清幽境地惊得连连称叹。

  而八戒和沙僧虽是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下凡,也不禁交口称赞:“不知这是哪个仙圣的居止,我虽访过众多仙家的住地,繁华更甚者有之,却从未见过这般幽趣之所。”

  悟空观赏时,也不禁赞叹:“着实是个仙家圣地!我幼时游历至今,也只见过一处幽雅之地能胜过此处。”

  八戒闻言笑道:“师兄想花果山了。”

  “听闻花果山的山水皆是一绝,可惜小弟还未曾看过。”悟净闻言也笑,却见最前头的人摇了摇头——

  “不是花果山。”

  两人皆等着悟空往下说时,对方却将一路拿在手中的金箍棒收回耳中,就此打住了话头。

  此山的山势虽高耸,山路却并不难行,不多时四人便行至半山。前头铺出一段石阶,围着松柏在尽头露出一个庄院,里头翠竹幽映,楼阁迭起,叫人忍不住叹一句“福地圣天。”

  顺着石阶走至尽处,只见一道府门,牌匾上书三个大字——

  五庄观。

  作者有话要说:

  怎么说呢?在最开始写的时候我就超级纠结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唐僧,电视里对菩提祖师和唐僧都进行了美化,毕竟原著里的菩提祖师更像一个交代悟空本事的工具人,而唐僧除去心志坚定更像一个普通人。我既然接受了对菩提祖师的美化,也应该接受对唐僧的美化,但是每次写到唐僧的剧情,我想黑他的手是真的忍不住啊……T_T

  然后我觉得,不管了,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大家如果没看过原著又好奇原著的唐僧是什么样的,就去翻一下原著吧,毕竟也是四大名著之一,还是很有意思很值得看的,还会顺便发现一个和印象中不太一样但还是很喜欢的大圣。

  然后说了这么多,再唠叨一句电视剧把帮悟空治眼睛的护法改成黎山老母然后顺便引出后面四圣试凡心的剧情真是太厉害了(每日一吹)

  然后……好了,没什么要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