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朱宁]并肩>第4章

  “一个心狠的人会怎么对待残疾的仇敌?”

  “那大概是,好难猜呀。应该是让他好好活着,余生用来体会痛苦吧?那这么说,无论心软心狠,这个仇敌都死不了呀!”

  “是啊,死不了,就有机会,做很多事。”不懂有些不想继续想下去。“希望是我想多了。”

  乾清宫里,朱厚照与宁王默契的当作之前的事没发生过,但举止间难免更多了一些亲昵。这日朱厚照兴冲冲的告诉宁王,“小皇叔,治眼睛的药已经有眉目了!我已经安排,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出征瓦剌!”

  【作者有话说】

  

  不懂,宁王,朱厚照都太聪明了。我要是正面描写细了容易把他们写蠢了,这章只能借籽言之口了。

  宁王是一个落入任何境地都不死不休的野心家,还会迅速找到最有利出路的人。甚至在突发事件有灵感乍现的处理。绝不可能是被囚禁的玩物,也不可能双双退隐那么轻松。

  搜索资料时,我理解的朱厚照其实是过于聪明恃才傲物不按常理出牌,搞太监八虎和豹房有培养扶持自己新势力对抗明朝旧弊端的野心,不过没成功。

  所以本文朱厚照阵营,有不懂,无休,巫敌,洛亦等人以及观自在书院的同学。作为对抗旧例的剑,开创盛世。

  本文的不懂感情线按照原剧,有欢喜冤家籽言,与宁王还是好对手 有点惺惺相惜。自设他与小朱肝胆相照没有离开 留下作为奇招在朝堂助力小朱。

  还有关于后宫和王妃问题,都是没有滴。不希望有任何女孩子无辜受苦,所以朱厚照后宫和宁王妃等人都给蝴蝶掉了。郑重承诺,本文唯一受苦女性是码字的作者。

4 口舌

  习武之人,五感敏锐,顶尖高手可摘叶飞花,听音辨位。

  少年时期的宁王,在武场上就是这般锋芒毕露。曾经于宫廷聚会时,蒙着眼和诸位王爷比试射箭。其他人射的都是箭靶,而宁王蒙眼五箭齐发,射穿的竟是刚飘落的柳叶。

  小太子与其他皇族孩子新奇得围过去,非叫小皇叔试试蒙眼能不能精准捉到他们。宁王是最不吝啬在人前表示亲切温和,白赚一个好名声的,当即耐着性子哄这群龙子凤孙们玩。

  他不愿真捉太子和几个小郡王世子,万一男孩们熊起来,就成了他的不是。或者几位王爷以为他捉了谁,是有什么隐晦暗示,反倒不妙。虚晃几下便有意避开他们,反而笑着与几个小郡主嬉戏捉走了事。

  小太子看着宁王离自己越来越远,急得大喊:“小皇叔!别走!”

  朱厚照猛得从梦中惊醒,转头看到宁王躺在身侧,才觉一颗心总算落回了实处,着了魔一般细细盯着宁王的脸看,视线汇聚在他的唇间。这样漂亮带着微笑弧度的嘴唇,能说出世上最尖锐带刺的冷言恶语,可亲上去又是这般甜蜜柔软。直恨不得他一开口伤人,就吻上去封住他的口。可每天只要打开殿门迈出一步,感受到外面的时间无可阻挡的正常流逝,就直接让这强留的幻梦破灭。

  在近乎凝固住的平静相伴时刻,朱厚照却心生涩然之感。他刻意接近我,讨我的欢心,带来贪嗔痴三毒妄念,我又怎能放下。

  想罢就轻轻拿起宁王的手,将下巴靠在他掌心轻蹭,好似小皇叔还如往日一般会摸着他的脸、安抚他的不愉快。

  待手滑到脸侧时,宁王骤然揪住他的耳朵,坐起身另一手拍落朱厚照不安分的爪子,扯住他胸口衣领拉到身前。揪住耳朵那只手继续笼罩到朱厚照的脸上,被他眨动的睫毛轻碰后又移到鼻间,直至下滑捏住了朱厚照的下颌。贴的这样近,近似情人间要低语,可他语气极差的说道:“你的仁心也太多了!”

  朱厚照没有接这句听来莫名的话,行动顺应心声,以口唇封住这条毒舌,气息缠绵如同明日即是末日般忘情激烈。

  宫中近日总有笛声传出,音量不高,但穿透性极强,在包括乾清宫的小半个宫廷的上空若有若无的盘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要是有好奇的宫女寻声找去,大抵是找不到踪迹源头的。

  而江西水域里暗中潜伏的船队中,早就悄无声息的开走了几艘网梭船。

  瓦剌王达严汉连丧成年两子于大明,三子中只余新后满都亥所出幼子,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很明显与大明之仇已结不死不休。近日边关情报,瓦剌兵力集结似有异动。朱厚照闻之早早决定御驾亲临,若瓦剌来犯则一举打退,使北方众蛮族熄了祸心。

  因有英宗先例,朝中唯皇帝亲信兵部尚书巫敌和在礼部历练的新科状元洛少鹄明确支持出征,户部尚书为首率言官们极力反对,开口必谈祖宗家法规矩,户部尚书更是哀哭先帝托梦圣意难违愿以死谏。

  朱厚照大受感动,亲笔御书国之柱石四字,赏户部尚书带去守皇陵亲身陪伴先帝。又另赐忠肝义胆、铁血丹心、 赤胆忠魂等几副大字于几个挑头的言官,令其前往边疆以口为剑保家卫国。

  一番令人膛目结舌的赏赐震慑住了群臣,朱厚照借此之际以雷霆之势下旨,洛亦由吏部尚书调任户部暂代,王阳明由六品兵部武选司主事升从五品吏部考功司郎中。经此一事皇帝铁杆的新生代亲信逐渐上位,就如浓雾也困不住旭日东升。

  而文官间旧的利益共同体也作出反击,民间逐渐传说正德帝喜怒无常行为乖张刻薄寡恩。更有前宁王其实被冤杀,早已鸩酒赐死挫骨扬灰下落不明的流言。

  马上民间传言就逐渐夸张离谱,已演变到正德帝无耻好色,上至八十老妪下到八月婴儿都掠入后宫,更有祸国妖姬吹枕边风挑唆。街边说书人都开始编写游龙抢小孩糖吃、偷看杀猪匠洗澡、吃饭还不给钱的故事,可真微服私访出宫的皇帝听了反而不恼,还给了赏银赞道“有趣。”

  那说书人感激涕零,自惭形秽,极力宣扬正德帝慈和仁爱的事迹以及宽广的胸怀,以致一传十,十传百。流言蜚语只当笑话逐渐平息,凤向又转变为皇帝雄才伟略!不拘小节!爱民如子!

  不懂只觉这几日说话多到口水都要干了,除了安排僧人、学生干活,自己也变装在平民间游走,可算是及时挽回皇帝声望,没被对方扳回这一局。幸亏经此没有硝烟的一役,在民间的喉舌布局也初具规模,口舌间应对之策更是没人敌得过不懂。

  朱厚照亲手给他倒了茶敬上,又拿出尚方宝剑和如朕亲临金牌。不懂一见大惊:“你可真是我的好弟弟!你要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秘密出征,留我在这京城里卖命不说,还要拿这些东西方便我对付那些老古板!哎呀呀,到时候得罪人的坏事都是我做的,那群看我不顺眼的言官还不把我记成明朝第一佞臣才罢休!”说完捂住脸哀嚎。

  “就算他们有命写,那些废纸也要有命流传才行。”不懂从指缝间与朱厚照对视,兄弟二人不约而同的坏笑出声。

  同一日,太后命近侍宫女在外等候,独自进入乾清宫。

  宁王一身金色亲王服,姿态优雅地端正直坐于床前,轻扶玉笛正在吹奏。在阳光照射之下,他栗色的长发显得更浅,脸部棱角也不似原先般凌厉,整个人气质超然恍若谪仙。笛声一顿,他起身开口“皇嫂,好久不见。”

  此刻太后也不由赞道“不愧是侠王,天牢关不住你的气派,深宫也磨不灭你的风骨。即使有伤功力也没退步,一听脚步便知道是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