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斗很快就知道关根前辈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了。

  就算他内心觉得自己没有打败博格,但在外界眼里,日德表演赛的第二场,日本队以“6:4”打败德国队是不争的事实。

  这意味着日本队在U-17世界赛中的排名一跃上升19位,从吊车尾的第31名提升至第12名。

  也意味着“伏黑悠斗”这个名字被世界看到。

  表演赛结束后,悠斗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回选手村,而是被斋藤教练带去大赛主办方为选手准备的临时会议室。

  有几家媒体想对悠斗进行赛后采访。

  ……

  采访长达二十分钟。

  等所有记者离开后,斋藤走进会议室。

  他在进来时不小心撞到了门框,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悠斗听到了斋藤教练倒吸凉气的声音。

  斋藤教练的个子很高,总是撞到门框。

  如果他未来能长到这么高,一定要记得在进屋时低头。

  悠斗看着抬手揉额头的斋藤,询问:“您还好吗?斋藤教练。”

  进屋或者出门时撞到门框,对斋藤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他摆了摆手,一边说“没事”,一边将手中的矿泉水递给悠斗。

  “有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吗?”

  悠斗摇了摇头,记者问的问题都很简单。

  他从斋藤手中接过矿泉水,道谢:“谢谢,斋藤教练。”

  斋藤看着拧开瓶盖、安静喝水的小孩,心里感慨颇多。

  在他们几位教练看来,悠斗对上博格,有一定的胜率,但同样有很大的风险。

  悠斗有“虾蟇”,博格有“漩涡的洗礼”。

  两人在面对来球时,都能冷静地应对,理性地思考,用铜墙铁壁般的防守击溃对手精神。

  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区别在于,博格强大的防守能震慑对手,引起“时间的循环”。

  ——对手无法接受现实,大脑出于自我保护,隔断了记忆,从而忘记刚刚发生的事,不断重复已经用过的招式,仿佛陷入时间的循环之中。

  而悠斗的防守没有办法引起“时间的循环”、或者其他任何能打击到对手精神力的招式。

  或许是因为年龄尚小、体格尚未发育完全,所以无法在精神上全方位地予以对手压迫感。

  又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总之,没有“精神力”招式的悠斗比博格少了一件“武器”。

  但悠斗同样拥有博格所没有的“武器”。

  至今不知道极限在哪里的耐力;被监控器偶然拍下、破了世界纪录的速度;以及对“精神力”招式似乎存在着天然抗性,这些都是悠斗的“武器”。

  这些“武器”也足以对抗博格的“时间的循环”。

  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无论哪方取得胜利都不奇怪。

  而双打又给这场比赛创造出了无限的可能性。

  悠斗和关根配合,用“大蛇”打开局面,抢先一步创造出优势,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博格和米卡慢了半拍。

  这里有运气的成分在。

  悠斗打出“大蛇”的成功率不是100%,关根使用“克尔黑洞”的时间上限也只有10分钟左右。

  一旦有一方失误,德国队都能抓住机会,扭转局势。

  好在球场上的“运气”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

  关根在海外集训期间主动增加了体能强化训练,悠斗每天都会进行控球训练,这些努力让“运气”偏向了他们。

  表演赛的胜利无疑是个好兆头。

  但它带来的并不都是积极影响。

  ——本届大赛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打回职业选手博格的成名技“漩涡的洗礼”,并和搭档一起赢下对德表演赛。

  这件事让悠斗成为大赛最具话题性的选手。

  拥有灵敏嗅觉的商人们在他身上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已经有人在联系日本网球协会和悠斗的学校。

  他们是新闻媒体、是想和悠斗签订合同的俱乐部、是想通过悠斗赚一桶金的赞助商……

  而这些都可能导致选手分心,无法专注于接下来的正式比赛。

  一旦在正式比赛中失误,外界风向转变,压力接踵而至,状态变得极不稳定——一个新星陨落的故事可能会就此诞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网协那边用“正式赛在即,等U-17世界赛结束后再和伏黑选手讨论这些也不迟”的官方话术回应所有前来打探消息的俱乐部和赞助商,并让几位教练重点关注悠斗。

  三船觉得网协在杞人忧天。

  [如果意志这么不坚定,那就趁早滚蛋吧。]

  ——这项任务转由斋藤负责。

  斋藤同样相信悠斗对网球和比赛的专注力。

  或许有的运动员会受到名利的影响,但悠斗显然不是这类半吊子的网球选手。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斋藤觉得比起比赛结果,悠斗内心深处更看重比赛过程。

  打出令自己满意的球、像解开难题般破解对手的招式、学习对手身上自己所欠缺的东西……

  这些付出努力、获得回报、仿佛在游戏里一点一点升级的过程是悠斗打网球的乐趣来源。

  至于比赛结果,没有人会喜欢“输”的感觉。

  “赢”无疑是最大的回报,只是比起“过程平平的赢”,悠斗大概更倾向于选择“能让自己有所收获的比赛,哪怕结果是输”。

  挑战精神。

  优秀的运动员大多如此。

  所以斋藤完全不担心悠斗会受到鲜花掌声、金钱名誉的影响。

  哪怕他只有12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悠斗内心深处更看重比赛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看重比赛结果。

  斋藤猜测,这应该是受到了学校网球部的影响,悠斗对“赢”的执着源于团队感和责任感,不比其他人少。

  凭借对悠斗的了解,斋藤没有替他推掉全部采访邀请。

  毕竟“完全拒绝采访”可能会影响悠斗在媒体眼中的形象。

  考虑到小孩的性格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如果未来打算转为职业选手,那现在就要媒体打好关系,除非有很强的自我主义——斋藤从向大赛组委会提交采访申请的十几家媒体中挑选了三家,安排了上面的采访。

  至于俱乐部和赞助商,斋藤也没打算瞒着悠斗。

  “对战德国队的表演赛很精彩,伏黑君,有不少俱乐部和赞助商看中了你的潜力,想和你联系。”

  斋藤一边说,一边观察悠斗的反应。

  ——果然,没有什么特别反应。

  “但现在的重中之重是从明天开始的正式赛,所以我们请对方等世界赛结束后再来联系你。如果有人直接来找你——”

  悠斗学以致用:“我会请对方等世界赛结束后再来找我,因为现在的重中之重是从明天开始的正式赛。”

  满分回答。

  斋藤摸了摸悠斗的脑袋:“你在表演赛中打坏了关根君11支球拍,这部分费用U-17集训营会帮你出的。”

  悠斗眼睛一亮。

  他原本已经做好预支零花钱赔偿的准备了。

  “谢谢,斋藤教练。”

  “不用谢,这部分费用本来就可以报销。”

  斋藤收回手,继续道,“除了俱乐部和赞助商,还有其他人看到了你在比赛中的表现。”

  既然悠斗已经成为目前最具话题性的选手,那么斋藤也不打算放过这个可以调动选手积极性的机会。

  他向悠斗揭示“其他人”的身份:“他们是来自各个国家有实力的网球选手。”

  “如果伏黑君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那么我想——”

  斋藤给小孩画饼:“就算没有机会在大赛期间遇上,他们中也会有人在世界赛结束后前来挑战你。”

  ———

  饼画得很成功。

  悠斗迫不及待地想参加接下来的比赛。

  然而比赛在明天,今天才过去一大半。

  出租车将斋藤和悠斗送到选手村。

  悠斗在下车时想起另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斋藤教练,如果有非日本代表队的人员想进我们住的地方,只要提前告诉前台的工作人员‘会有人来拜访’就行了吗?”

  斋藤“嗯”了一声,问:“有谁要来吗?”

  “我的爸爸和妈妈,他们会在今天晚上抵达墨尔本。”

  ———

  悠斗在前台登记后,背着网球包去了球场。

  他和远山君、越前君、切原前辈约了“一对二”的双打练习。

  ——第三场表演赛的上场选手分别是大曲龙次&远山金太郎和Q·P&A·弗兰肯斯坦纳。

  大曲和金太郎以“2:6”的比分落败。

  金太郎在比赛中开启了“天衣无缝”,却成为Q·P的催化剂,让Q·P的网球得到进一步强化。

  再加上球网对面的对手从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减少了可以得分的路线,这使金太郎在进攻时内心产生犹豫,被对面反将一军。

  下场后,金太郎立刻约悠斗和越前一起进行“一对二”的练习。

  大曲前辈告诉他,双打需要更快地做出判断。在面对两个对手时,如果不能及时做出判断,就会被他们超越。

  金太郎不想再输了。

  他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然而在金太郎和德国队比赛时,切原就已经比谁都更快一步地约悠斗练球。

  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切原预订了悠斗,金太郎就应该去约其他人练球。

  然而不讲究“先来后到”的人出现了——

  斋藤教练突然出现,并带走了悠斗。

  切原一下子失去了练球的搭档。

  于是演变成:切原先代替悠斗,和龙马、金太郎进行“一打二”的练习,等悠斗和他们汇合后,四人再随机组队,进行双打练习。

  悠斗随斋藤教练离开时,听到的安排是这样的。

  但当他来到练习用的网球场后,发现球场上只有越前君和切原前辈,两人在对练,而远山君不见踪影。

  一球结束的间隙,龙马抽空告诉悠斗“远山去找别人练球了”。

  更详细的情况是:

  幸村、不二和白石跟着切原、龙马、小金三人一起来到球场。

  他们想看这三个人要怎么进行“一打二”练习。

  一直到练习开始,切原和龙马才意识到“和自己搭档的这家伙(互指对方)根本没有双打意识”,而金太郎也终于意识到自己找错了练球对象。

  金太郎跟着白石走了。

  正好幸村和不二想练习一下双打,四个人组成双打练习局,留下切原和越前对练。

  而两个被留下的人,打着打着就认真起来了。

  ……

  越前举起球拍:“这一球是我赢了。”

  “可恶。”

  切原运动出了一生汗,汗水顺着发丝滴在球场上。

  越前看向悠斗:“接下来和我比赛。”

  悠斗:“今天不行。”

  已经快七点了,他们还没吃晚饭。

  切原沉浸在又输了一球的情绪中,听到悠斗的声音后回过神:“悠斗……”

  “先去吃晚饭吧。”悠斗提议。

  从悬崖回来后,悠斗养成了在网球包里放一盒能量棒的习惯。

  刚刚看比赛时,他吃了一根,但还是感觉到饿。

  听到“晚饭”两个字,切原和越前的肚子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咕响。

  切原:“……去吃晚饭吧。”

  越前:“……嗯。”

  ———

  选手村除了餐厅外,还有提供各国特色美食的料理店。

  三人去了最近的美式汉堡店,一人点了一份汉堡套餐。

  悠斗一边吃汉堡,一边回忆切原前辈和越前君的对练。

  他没有看到前面的练习。

  根据他看到的几球,切原前辈一开始应该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而在越前君进入“天衣无缝之极限”后,局势被一下子逆转了。

  一方面,越前君在“无我之力”的加持下,速度和力量都得到了提升。

  另一方面,切原前辈的状态急转直下,没有发挥出平时练习的水平。

  坐在一旁看两人对打时,悠斗大致总结出切原前辈状态下滑的原因:

  可能是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

  意识到对手状态在变好,内心产生压力和紧迫感,状态受到影响,随后陷入恶性循环,状态严重下滑。

  和

  “此消彼长”有一点像。

  悠斗能想到的“破局”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回球上,缩小自己的目标,专心打好眼下这一球。

  比起“回球得分”,“回球不失分”的小目标更容易实现,而在实现几个小目标后,应该就能渐渐摆脱恶性循环,找回一开始的状态。

  至于集中注意力——

  柳前辈说过,切原前辈在打网球时拥有非凡的集中力。

  所以切原前辈没问题的。

  悠斗放下心,吃完手中的汉堡。

  ———

  走出汉堡店,切原和越前同时开口道:

  “悠斗——”

  “伏黑——”

  两人像是意识到什么,纷纷加快语速:

  “我们去练球吧。”

  “陪我打会儿球吧。”

  “抱歉,今天不行,我要回酒店了。”很少拒绝练球邀请的悠斗一下子拒绝了两个人。

  他说出原因:“我爸爸妈妈今晚抵达墨尔本,会来酒店见我。”

  “悠斗的爸爸妈妈来了?”切原有些意外,但一想到悠斗的哥哥也来看比赛了,又觉得没什么好意外的。

  “说起来,我还没见过叔叔阿姨呢。”切原无心道。

  悠斗停下脚步。

  他原本应该在“茧·网球”的训练结束后,告诉其他人“甚尔教练”是他爸爸,但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其实,切原前辈和越前君都认识我爸爸。”

  切原、越前:“欸?”

  无论是切原前辈,还是越前君,都接受过爸爸的指导。

  他是不是应该借这次机会,向他们介绍爸爸妈妈?

  悠斗问:“切原前辈、越前君,你们要和我一起回酒店吗?”

  切原对悠斗父母的好奇心已经彻底压过在夜间练球的想法。

  “要!悠斗,我和你一起回去。”

  越前同样好奇悠斗父亲的身份,但他不想表现得像切原前辈那样明显。

  酷小子压了压帽檐:“既然你们都回酒店,那我也回酒店好了。”

  *

  三人回到酒店,前台认出了悠斗。

  她指了指远处的休息区:“伏黑选手,有人在那里等你。”

  是爸爸和妈妈!

  悠斗的头发支棱起来。

  他向前台点点头表达感谢,随后快步向休息区走去。

  被暂时遗忘的切原和越前:悠斗/伏黑就像依赖父母的小孩子一样。

  这个想法让并不成熟的两人产生了“自己更成熟一点”的错觉,并暗自高兴了起来。

  下一秒,走在前面的悠斗脚下一顿。

  走在后面的两人见证了小孩身后的背景从彩色小花变成黑色问号的一幕。

  “怎么了?”

  切原和越前走近,看到坐在休息区沙发上的人。

  ……确实是他们都认识的人。

  但对方显然不是悠斗的父母之一。

  “又见面了,伏黑悠斗。”

  穿着德国队制服的银发初中生放下手中的杂志,目光看向悠斗一人。

  “我有事找你,可以让那边两位先回避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