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昔我往矣>第58章

  看似一直安静不语,太后娘娘实则从方才起就没有歇着。

  她受到了三十载来从未有过的极大的震撼。

  甚至内心的多彩程度已经丰富到堪比史密斯先生喋喋不休的嘴皮子了。

  ——整个大殿上荟萃了大顺最有名望、见多识广的文臣武将,可是所有人无一不对那陌生的西洋话一头雾水。但唯有她自己,一个困在深宫之中足不出户多年的妇道人家,竟然将那一连串奇奇怪怪的字符和音调拼凑在脑海中,而且顺畅地将个中含义理解了个透彻。

  行云流水,毫不拖沓,也毫不费力。

  就好像她本来就将这种语言烂熟于胸。

  皇甫翊暗自蹙眉,百思不得其解。

  她以前从未习过外邦语言,就连如今的万国进贡,也是使臣自学的中原话,无需宗主国刻意下苦功。

  而且自她降世以来,无论是镇国公府嫡长女、太子妃、皇后,还是当朝太后——纵使尊贵万分,也没有哪个身份能证明此情此景的合理性。

  莫非……真的是前世修来的因果?

  皇甫翊暗暗心惊。虽为太后之尊,但她打小就对鬼神之说将信将疑,今日毫无征兆地能读懂洋文,这等天赐福祉,实在是打了她个措手不及。

  然而时不我待,没等她来得及细思,那一张写满了洋文的薄纸已经被呈了上来。雍容的美妇人轻轻将其拿起,手腕微微颤抖,小声喃喃地读出声来:

  "This is a portable timer, an essential packaging for celebrities and gentlemen, and a symbol of loved ones. It is such a great invention - the pocket watch..."

  满满一页凌乱的笔记,让她明白了所谓“怀表”就是那位史密斯手中拿的物件,同时也解释了西洋与大顺截然不同的计时法子,其中道理令历经千帆的太后也啧啧称奇。含义大半已经看得透彻,她刚欲开口,却听下面传来声音:

  “这位……史密斯先生,我等已经明白这怀表是如何用的了。”

  是拓跋铭蹩脚的西洋话。

  金发碧眼的外邦人闻言喜出望外,他回过头去,把身上的怀表解开交到那粗糙宽大的掌中,郑重其事地又冒了一串怪话。

  是在提醒他向在座的众人展示一番。

  拓跋铭点点头,将那块表举过头顶。他本身就高如铁塔,这样一举更是令四面八方一览无余。只听那人粗声粗气却又煞有介事道:

  “正如同我们草原人利用帐篷上的烟筒孔以太阳方位计时一样,这怀表也是西洋人发明的一种计时器物。他们把一日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又会细分下来从而刻在这个表上……”

  保和殿内环绕着他一个人浑厚的声音,他讲的是中原话,明明应该是一代文墨不通的悍将,此刻却硬生生地多了些儒生气。介绍出来的也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令史密斯都不觉连连点头。

  怕也是为了争一场赢下尽了苦功。

  彼时那戈的神色却逐渐阴鸷下来。

  枯瘦的手在桌案上来回抓了抓,仿佛不抠下一层木屑誓不罢休。

  “拓跋铭,你还真是……有些本事。”他暗暗笑了一声,眼神中流露出杀意,兀自咬牙切齿,“不过没关系,磨刀小试而已——下一次,你和那顺国就都没这么走运了……”

  与此同时,拓跋铭的讲解已经落幕。

  迎来了一片叫好声。

  明珠公主鼓掌声最盛:好不容易要扳回来一局,可不得好好犒劳大将军?

  大顺君臣却默不作声,四处弥漫着一股低气压,想着马上就要承受君王的怒火,更是人人自危。

  唉……当初怎么没有出个人放下骄傲,研究一下外邦语言呢?

  然而,正待史密斯要开口宣布结果,千钧一发的时刻,高座上陡然传来了不紧不慢的沉稳女声——

  那太后理了理手中泛黄的纸,笑道:

  “拓跋将军怕是忘了个理儿——”

  “史密斯先生的初衷是想让我等明白这怀表的用途,然而将军说了这么久,似乎……对怎么用这物件只字不提啊。”

  众人一愣。

  ——好像是这么个理。

  只是拓跋将军讲得太过冗杂,他们皆被天花乱坠迷了眼,竟忘了重点是什么。

  拓跋铭顿了顿,正要开口,却又被皇甫翊含笑着打断了:

  “礼尚往来,这用途几何,便由哀家替你补上了罢。”

  话音刚落,底下便有太监从刚拿回怀表的史密斯手中接过此物,呈上前去。

  那转动的指针已停了,之前的滴答声也未有听见。

  “现在什么时辰了?”她慢声问道。

  “回太后,亥时正。”有人即刻回答。

  “……听着诸位,我朝的亥时正,也就是西洋人的22点整,即这两个刻有‘X’‘XII’的符字。”她漫不经心地比划了一下,“这两个黑色的细针名唤‘时针’与‘分针’,如今二者俱已停,调试这表后面的拉环,借用当年擒纵器的原理,同时再旋转……”

  “从而调时。”

  语毕,她三下五除二地动手,片刻之后,清脆的金属声又紧凑地响了起来。

  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众人:“……”厉害了我的太后娘娘。

  半晌过后,整齐的掌声如雷鸣般回响在大殿之上,大顺众人口称“太后圣明”,拜服在地,其余各国使臣也连连点头。

  就连龙袍威仪的帝王,也嘴角微勾,拱了拱手:“母后博学多才,朕今日算是服气。”

  最高兴的莫过于史密斯,他一会儿看向皇甫翊,一会儿看向拓跋铭,在惊叹东方人果然非同凡响的同时,又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匈奴将军讲了计时方式和钟表结构,大顺太后又说了最重要的使用规则,那还怎么评判孰胜孰负呢?

  难以取舍。

  “……依贫僧来看,不如就平局吧。”

  犹豫之中,一道温润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目光一转,便望见坐在天竺使团席中的和尚。天竺也是朝觐大国,他算不得来朝贡的,算是难得一见的文化交流,顺便传弘佛法。

  那人身披袈裟,双手合十,道了句佛号,睁开双眼,笑了笑:“你们中原的围棋有三劫连环之说,如是两方争斗无法得解,倒不如来一场‘和棋’。”

  “佛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史密斯沉默了。

  他虽然没有听懂那僧人语言中是什么意思,但从大殿之中逐渐趋于平和的目光理解到了一二。

  大多数人默认了这个结果。

  “...So, let's draw.”

  那么,平局吧。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出场人物:

  老师:0人,总计9人

  最初的怀表是没有秒针的~

  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前世的影子,基本上没技能的有记忆,有技能的没记忆。比方说太后娘娘就觉醒了英语天赋,而羽掌柜就只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