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第3章 给我写信

  小火被及时扑灭,连粮仓围墙都没烧透。

  纵火之人被按在地上,原本要服毒自尽,于是被卸了下巴。

  韩悯回头看了一眼,忍不住摸摸自己的下巴。

  还好,还好好的。

  见他这副傻乎乎的模样,傅询轻笑出声。

  “你怎么在这里?”

  韩悯道:“原本要去城门那边看看的,出来的时候,看见他鬼鬼祟祟的,于是跟过来看看。”

  他弱弱地补了一句:“原来你都已经安排好了。”

  傅询道:“走吧,带你去城门那边看看。”

  他说着便抬脚离开,韩悯连忙跟上去。

  系统也回到韩悯身边。

  “这就是你说的,能参恭王和柳知州一本的事情?”

  韩悯但笑不语。

  随着傅询到了城门口。

  柳州的民兵们举着火把,将黑暗照彻。

  朝廷派来的人也不多,押送的粮食药材,满打满算才三十车。

  韩悯在一辆车前停下,似是随口问道:“这车装的是?”

  傅询站在他身边:“粮食。”

  韩悯揪住车上一个麻袋的一角,准备把它扯开。

  只可惜力气不够。

  傅询会意,朝一个民兵招了招手,拿过他手里的朴刀。

  他把韩悯往后扯了扯:“我来吧。”

  用朴刀将麻袋划破,沙土与米粒混杂着,滚落在地面上。

  韩悯看了看离得近的民兵,有意无意地对傅询说了一句:“王爷紧催慢催,急得从自己那儿省粮食给百姓用,最后朝廷就拨了这种东西来。”

  傅询没有接话,只把朴刀还给民兵,让他下去。

  那民兵下去时,看他的目光,显然带了点儿钦佩。

  傅询也知道韩悯的用意,待那民兵走后,却淡淡道:“我没有很急。”

  韩悯道:“这是舆论战略,王爷不懂。”

  傅询又道:“你若是不急,陪我再等等。”

  韩悯看向他,他还留有后手?

  天色渐晚,飘然下起小雪。

  柳州城城门前的主干道边上,临时搭了一个草棚子。

  四方的桌子前,韩悯坐在长凳上,捧着茶碗暖手,神游天外。

  系统问:“这就是你说的,能参恭王和柳知州的事情?”

  韩悯点头:“嗯。”

  “你怎么知道朝廷送来的粮食会是这样的?”

  “猜的。今冬大雪,粮价飞涨,恭王统筹调度,他手里肯定要盘一半。他手下那些人,比他厉害得多。再加上恭王打定主意,要让傅询栽在柳州,他们多半觉得这趟粮食送与不送都是一样的,所以就。”

  系统感慨道:“真是胆大包天啊。”

  韩悯惊讶道:“哇,你竟然会用成语了!”

  系统一阵无语,韩悯笑笑,最后道:“大多时候,只要钱足够了,什么事情都会有的。”

  系统不再说话,韩悯恍惚听见旁人同他说话。

  他回过神,捧着茶碗,怔怔地看向傅询。

  傅询再问了一遍:“你爷爷怎么样?”

  韩悯答:“挺好的,就是冬日里还有些怕冷。”

  “你兄长?”

  “也挺好的,我每天夜里帮他按按腿,说不准哪天就好了。”

  傅询顿了顿,大约是不知道该与他说些什么,于是又问:“你娘呢?”

  “都挺好的。”

  不想让他一个一个问过去,韩悯便道:“我们家人都好,我婶婶、我三弟都好,谢谢王爷关心。”

  无话可问,傅询便看着他。

  韩悯被他看得有些奇怪,而后反应过来,便问:“那……王爷好吗?”

  傅询矜贵地点了一下头。

  “那、你娘……我是说皇后娘娘?”

  “很好。”

  韩悯再想了想:“我师兄他们呢?从前一块儿玩的朋友们都好吗?”

  傅询点头:“他们都好。”

  韩悯从小在永安城,与城中同龄的少年人一起长大。

  韩家被贬官两年,他也有两年没有见过朋友们了。怕连累他们,素日里也很少给他们写信。

  默了一会儿,傅询问:“你和傅让,常常写信?”

  傅询行三,傅让则是傅询的五弟,为惠妃所出。

  惠妃与皇后交好,情同姐妹。几个兄弟里,傅询也就与傅让熟悉些。

  而傅让与他们的年岁相当,韩悯与他是交好的朋友。

  南下桐州,傅让常常用信鸽给韩悯传信,韩悯也拦不住他给自己写信,便与他纸上闲聊,傅让偶尔也会透露一些朝堂之事给他。

  这回傅询来柳州赈灾,也是他告诉韩悯的。

  韩悯不知道傅询问这个做什么,只觉得他的语气怪怪的。

  他还没来得及回话,温言便上前禀道:“王爷,咱们的人到了。”

  傅询抬眼,韩悯循着他的目光,亦是回头,望向城门那边。

  士兵整肃,护送着车队自城门而入。

  用上等的战马拉车,五个士兵做一伍,护送一辆粮车,其中一人举着火把。

  车队极长,火把连缀,缀成一条火龙。

  韩悯站起来望了一眼,大约有几百辆。

  原来早晨在城楼上,傅询说晚上就到的,不是朝廷的人,是他自己的人。

  韩悯震惊地看向傅询,震撼之情无以言表,默默地向他抱了个拳。

  厉害,佩服。

  傅询轻笑,站起身来。

  韩悯忽然想起什么:“朝廷不是不让你带兵过来吗?”

  傅询走出草棚:“恭王办事不力,本王被逼无奈,调了兵马前来,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韩悯跟上去:“也是。”

  有混着沙土的粮食在前,他这么做,也算是有了名目。

  韩悯又想起一件事:“粮价飞涨,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傅询转头,定定地看着他。

  韩悯一惊,指了指自己,不太确定地问道:“你是想说,你和我一样,把宅子给卖了?”

  他这副模样,实在是有些好笑。

  傅询转回头偷笑,怕韩悯生气,没让他看见。

  “从前在学宫念书,你提过一个兵农合一的法子。我这几年在试,正巧今年有了点收成,原本想抛出来把粮价压下去,结果遇上了柳州地动。”

  韩悯这才想起,原来自己之前,还讲过这样的事情。

  他只是随口提了一句,却难为傅询还记得。

  傅询跨步上前,在一辆粮车前停下脚步,解开麻袋看了一眼。

  米粒莹白。

  傅询一只手捧起米粒,递到韩悯眼前,让他也看了一眼。

  韩悯朝他笑了笑。

  灾乱当前,没什么比粮食更能安定人心了。

  傅询将麻袋重新扎紧,带着他站到路边。

  韩悯抱着手,看车队如流水,自眼前经过,入柳州城。

  豪壮之情油然而生。

  傅询转头看他的侧脸:“多亏你了。”

  韩悯忙道:“我不过是信口一说,还是王爷英明。”

  傅询并不回答,火把亮光之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忽然看见什么,皱了皱眉。

  他抬起手,勾住垂在韩悯肩上、长长的发带。

  韩悯还没满二十,所以总用发带绑着头发。

  原本是看见他的发带落在肩上,想帮他理清楚。

  并无任何非分之想。

  谁知他只多用了那么一点点力气,就把韩悯的发带扯下来了。

  乌发散下来,披在肩上、散在背后。

  韩悯转头,蹙眉看他。

  傅询伸出手,拿着发带在他眼前晃了晃:“还给你就是了,凶什么?”

  韩悯接过发带,背过身去,衔着发带一角,双手拢起头发。

  马车队伍实在是太长,韩悯绑好头发,再站了一会儿,还是不见队伍末尾。

  傅询忽然问他:“从前给你的竹哨是不是坏了?”

  “没有啊。”韩悯摸摸身上,“这次出来得急,落在家里了。”

  傅询从袖中拿出一个竹哨子,递给他。

  韩悯接过,朝天上吹了两声。

  一只苍鹰划破夜空,俯冲飞来。

  韩悯伸出左手,让它停在自己的左臂上。

  苍鹰挪着步子,慢慢靠近韩悯。

  韩悯看见它脑袋上一撮白毛:“还是原来那只?”

  傅询在西北带兵,西北多的是鹰。

  他喜欢养这个,养了百来只。

  傅询摸摸鼻尖,没看韩悯:“嗯,这只是专给你用的。”

  韩悯摸摸苍鹰的脑袋,笑着唤道:“萝卜头。”

  傅询纠正道:“它叫燕支。”

  韩悯撇了撇嘴,小声道:“就叫萝卜头。”

  罢了,萝卜头就萝卜头罢。

  傅询停了停,低声道:“竹哨和鹰给你,你给我写信。”

  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韩悯微怔:“啊?”

  傅询耐着性子解释:“给我写信,和你给傅让写信一样。”

  韩悯这才明白:“……好。”

  正说着话,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还穿着与护送车队的士兵一样的甲胄,扶着腰间佩刀,小跑着走到韩悯身边。

  “韩二哥。”

  韩悯转头,看见他时愣了愣,有些没认出来。

  “卫环?”

  卫环走到他面前,先向傅询抱拳行礼,随后对韩悯道:“我方才远远地就看见韩二哥,走过来一看,果然是。”

  韩悯笑着道:“两年不见,你长高了。你怎么会在柳州?”

  卫环不大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在永安城老闯祸,我哥受不了我——韩二哥也知道,我哥一直是暴脾气。他一生气,就把我打发给王爷做侍卫,然后就跟着王爷来柳州赈灾,刚才跟着车队才回来。”

  韩悯与卫环的兄长是好友。

  卫环看见停在韩悯手臂上的鹰。

  “王爷让韩二哥写信?”

  韩悯一怔:“你怎么知道?”

  卫环心直口快:“嗐,不就是五王爷总拿着你的信,在我们王爷面前晃悠嘛。王爷有时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和惠妃娘娘也悄悄问。”

  “问什么?”

  “问王爷是不是和你关系不好,要不你怎么只给五王爷写信,不给他写信。”

  话都说完了,卫环这才想起,王爷就在边上。

  傅询拧着眉,面色阴沉。

  卫环捂住嘴,往后退了半步:“王爷?”

  作者有话要说:

  傅询:本王文武双全,本王运筹帷幄,本王没有弱点

  卫环:韩悯没给你写信

  傅询:流泪猫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