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大周女帝(GL)>第84章 秦王刘勉

  刘勉的爷爷是皇帝,他的父亲是贵妃所生,所以当时就封了秦王,封地在咸阳,这个地方是当年秦朝的首都,充满了铁血的气质。

  到了刘勉这一代,因为父亲没有嫡子,他是庶子降级继承爵位,他就变成了秦国公,封地少了一半。

  他的父亲当年是有可能当皇帝的,因为当时的皇后无子,贵妃的儿子自然最是高贵,但是皇后竟然将一个低级嫔妃的儿子记在了自己的名下当作了嫡子养大,这样的身份自然让那个孩子成了太子。

  因为这个渊源,刘勉的父亲在世时总是愤愤不平,每次从汴京城里传来了什么皇帝的新动向,他总会说,这就是没有让他当皇帝,如果他当了皇帝,他一定做得比现在在位的那个小子强。

  可惜啊,父亲当皇帝的兄弟死了,兄弟的儿子当了皇帝,然后儿子的儿子又当了皇帝,慢慢的,到刘勉这时,已经跟皇室的关系远了。

  可是刘勉还是觉得,皇位应该是他们这一支的,他是多么的聪明多么的睿智,他能文能武,若是他当上了皇帝,他一定可以让大成王朝中兴,让北方的辽国和夏国俯首称臣。

  更何况,他更自信他的男性能力,就看他那三个儿子就知道,汴京城里皇室那一支人丁凋敝,一看就不是天选之子。

  新一代的皇帝又登基了,那个得叫他叔公的小男孩据说有胎里带来的弱症,走两步就喘,权柄还落在那个讨人厌的元氏手里,他们刘家男人多的是文武全才的,何须一个妇人在那儿牝鸡司晨。

  今年天灾特别多,他的封地都干旱异常,为了显示他爱民如子,他允许佃农们明年再交租。

  从来天灾都是执政的天子的过错,天子都应该下“罪己诏”的,现在元氏牝鸡司晨,今年的天灾都是皇天上帝的示警,告诉世人,元氏应该将皇家权柄还给他们刘家了。

  刘彦那黄口小儿坐不稳皇位,那就退位让贤嘛,他这个叔公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西南地区的茶农带头起义,刘勉便觉得机会来了,正好临近的夏国跟他联系,他便联合夏国一起打汴京,许诺当他当上了皇帝,便要给夏国这样那样的回报。为了更有保障,他还忽悠了东边的堂兄晋国公跟他一起干。

  皇天上帝保佑啊,元氏带着刘彦小儿从汴京城出逃,他已经占据了半个大成,不过现在也不好自称皇帝,总得要刘彦小儿自己禅让,这才名正言顺,所以他自称秦王,恢复了自己父亲的爵位。

  只是,元氏竟然让她的侄女元锦来当禁军的指挥官,他一个七尺男儿,如何好意思跟一个小女娃子打仗,那不是欺负人家吗?

  所以,他的秦军便跟朝廷的禁军一直胶着在了汴京城的西边。

  刘勉没有想到,他控制的境内竟然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书册。

  手下人给他搜罗了一批上来,他真是越看越气。

  所有的文字仿佛都在怒斥着他,一个个的剧目都在嘲讽着他。

  说他是一个投机分子,说他是一个不合礼仪的蠢蛋,说他不配拥有皇族的姓氏。

  若是薛知景知道他是这么想的话,估计还会哑然失笑,这些剧目分明是给他秦王府邸的文人、官吏、地主、商人等等识字的群体看的,是为了将这些人拉到朝廷这一边,哪里是给他秦王看的。

  还将他看吐血了,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看来他也不是不要脸嘛,只是有些盲目的自信。

  “来呀,给我把晏海叫过来!”刘勉气得满脸涨红地说道。

  晏海是一个身形挺拔的中年男子,面色沉静,看起来像是一个读了多年典籍的文人,或者一个儒商。

  但其实,他是刘勉手底一个地下组织的负责人,因为早年刘勉的父亲对他有救命之恩,所以一直到现在,他都在为秦王府做事。

  这个组织名为福佑院,晏海以自己的名义收养了大量孤儿或者家中贫穷无法养活的孩子,孩子们都管晏海叫父亲。

  晏海会教他们读书习字,也会教有天分的孩子练武。

  等他们长到十几岁,便能能读会写的孩子送到秦王刘勉手下的各个店铺里面做学徒伙计,若是有本事,甚至可以做掌柜。

  除此之外,那些练武的孩子,便组成了一个隐秘的地下杀手组织,总有那么些富贵人要做一些隐秘的事情,这个组织便有了用武之地。

  收入颇丰。

  晏旖便是晏海唯一的女儿,不过那个有着无感情症的孩子估计根本就不清楚他们之间的父女关系,还当自己跟其它的哥哥一样,都是“父亲”捡回来吧。

  无感情症大概还帮了晏旖不少,她还是福佑院的金牌杀手呢。

  “晏海,你看看!”

  刘勉将那些书册扔到了晏海的面前,晏海早就习惯了刘勉这样高高在上的模样,平静地捡起了这些书册,翻看了起来。

  刘勉则在他面前气呼呼地来回走动。

  “我已经让人去全部搜剿这样的书册了。给你的任务是让你手下书铺的伙计,给我也写,把我写得英明神武,要让我们整个区域的人都知道,我是天命所归的帝王。”

  晏海眉头微微一蹙,“殿下,这个书册明显是有人花了很长的时间,反复琢磨编练出来的,我们这边的伙计怕是一时半会儿写不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来。”

  “那我不管!”刘勉高声说道,“三天,三天之后,我要见到书。”

  晏海将情绪收了起来,他知道刘勉就是这样的性子,尽量做吧。

  “是。”

  ……

  薛知景在宫里碰见了司天造办处的一个小太监,她便顺嘴问了一下阿伊拉的情况。

  小太监说道,“薛尚宫,我们处正最近一直都在宫里我们司天造办处的驻地没有出来,她好像情绪有些不佳,饮食都渐少了。虽然见她似乎在研究新的船,但她以前也不这样,她从来不会减少饮食的。”

  看来这小太监是个有心的孩子,薛知景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去干活去了。

  去看看阿伊拉吧,最近遇到什么事儿了吗?

  司天造办处在皇宫的一个角落,这里以前应该属于国公府的外府的一个小院子,着实有些逼仄。

  薛知景找到阿伊拉的时候,她正在一间小屋子里倒腾她的模型。

  薛知景四下里看了看,这个房间估计是阿伊拉的操作间,架子上有不少成型或者未成型的模型,大方桌上是各种木匠的工具,大到刨刀锯子,小到雕琢用的细刀不一而足。

  整个房间都是木料的味道。

  她进来时阿伊拉抬起头来,见着是她,淡淡地说道,“来了!”

  薛知景点了点头,然后便见着阿伊拉又沉浸到自己的事情里面了,顿时也觉得好像阿伊拉真的有些心情不好。

  “你这做的什么?”

  “漕船的一部分。”

  漕船也就是内河的平底船,专门用来做漕运的。所谓漕运就是把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从生产地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等各大城市。

  就算现在京城转移到了经济中心区域的建康,漕运也没有消失,漕船自然也要不断地改进。

  薛知景跟着看了一会儿,也问了一些问题,阿伊拉也答了。

  果然,今天的阿伊拉不对劲。

  她像是整个人的精气神没有了一样,心里又压抑着什么似的。她就是这样,从小到大心里压抑着什么时候的,就会将自己用一层壳包裹起来。

  见过她前段时间青春活泼的样子,此时的那层壳就更加明显。

  “听说你最近饮食很少,我想着今日正好有空,请你出宫吃点东西呀,我最近知道一家酒楼,炒菜很好吃。”

  阿伊拉看了看她,毕竟是薛知景的邀请,她便答应了下来,若是别人,她理也不会理的。

  出了宫,乘了马车前往酣畅楼。

  东家晏旖不在,也不知是不是又被赵梧桐喊去比武了。

  要了个二楼的包房,薛知景带着阿伊拉上去了。

  伙计上来了茶水点心,薛知景点了几个菜让他们去做。

  帮阿伊拉倒了杯茶水,薛知景温和地问道,“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可以跟我说说吗?”

  薛知景的气场还是包容和妥帖的,有一种大海一样的感觉,她的这个话问出来,阿伊拉的整个人都松下劲儿了。

  其实她并没有想跟别人说起的,毕竟这件事情当她自己想清楚的时候,都觉得有些被吓到了,告诉别人,不是找死吗?

  但是薛知景不一样,薛知景跟太后娘娘一样,对她都极好,是她们两个给了她新生的机会。

  “是有一些烦恼,失眠多日了。”阿伊拉取下面纱,喝了口茶,说道。

  “可以跟我说说吗?帮不了你也能给你当一个树洞,应该会好些。”许是习惯了,现在的薛知景见着阿伊拉不带面纱的面容,也能平和以待了。

  阿伊拉见着薛知景笑得温和的面容,缓缓地说道,“前段时间,太后娘娘跟我说,想为我寻一门夫婿。”

  薛知景表情惊讶。

  阿伊拉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薛知景知道?

  “那你怎么回的,确定了吗?”薛知景问。

  阿伊拉摇摇头,“我拒绝了,我说宫女二十五岁才能出宫婚配,我才十九岁。”

  阿伊拉也是个极聪明的人,她跟薛知景专注的专业不同,但是智商都是极高的,观察了一下薛知景的反应,她便问了出来,“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了?”

  薛知景温和地笑着,缓缓说道,“在你没有告诉我之前,我什么都不知道,若你告诉我,我也会当作我什么都不知道。”

  阿伊拉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哎~小景,我可能是爱慕上太后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