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化神【完结番外】>第26章 赴任

  半个月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林书翰赴任期到,便带了公函坐上马车赶往旧城。

  林母和宋珍珍一路送行到了皇城北门外十里的送北亭。

  在几轮林慈母的临行叮嘱与宋小妹欲语还休的离愁惜别之后,林书翰终于把人送走了。

  正准备坐车离开,便看到官道上出现了四匹快马。林书翰定睛一看,骑马在前的是太子萧彦北。

  为了避嫌,也为了保护林家的隐秘,自从他当堂反告黄家给了监察司开衙第一案之后,两人还没见过面。

  林书翰起身走出送北亭,端正站姿给萧彦北行了一礼。

  萧彦北下马,托起他的双手道:“你我无需多礼。”

  林书翰道:“君臣之礼,不可草率。”

  他在养伤期间,也想了很多事情,其中一件就是萧彦北现在已经完婚,按照帝国的规矩,只要诞下子嗣,就能顺应天意继承皇位。萧彦北现在在太学中的威望渐高,朝中也逐渐掌控了中青年龄层的官员,他已经为登基做好了准备。君臣有别,自己也不能像儿时那样,叫他太子哥哥了。

  萧彦北将林书翰领到送北亭内,两人相对而坐。

  跟在他身后的杜皖和胡奴归也翻身下马,他们后面还跟了匹刚成年的枣红马。

  两人将四匹马拴好,便站在凉亭外,看着寂寥的官道,为萧彦北护卫。

  “书翰,此次去旧城赴任,孤送你匹御马,祝你马到成功,三年后荣归皇城。”萧彦北说道。

  林书翰听罢,再次起身向着他躬身行礼答谢。

  “好了,现在换你太子哥哥同你说会儿话了,你且坐好。”萧彦北笑道。

  林书翰坐在他面前,萧彦北看了看两人坐的小破亭,颇有些感慨地道:“送北亭,送君北去不知归。送北亭,北疆战事不停休。年年送北,年年战,不见儿郎归故乡。娘养儿来十数载,娘盼儿归十余年,十年北望儿不归。”

  这是首帝国乡野民谣,唱的是百姓对征兵征战的怨恨。

  这个送北亭,原来叫送别亭,是去往北地的第一个驿站关口。北疆战事缠绵不休,帝国儿郎征兵不止,这十年间,断断续续与北疆的战事就持续了六年。

  林书翰听他念这首民谣,心中的尚武之气被激荡起来:“太子哥哥,其实,比起文途,我更想入武。我愿从一名小兵做起,为战事出份力。”

  萧彦北摇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算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我怎可送你涉险?你的殿试策论以北疆战事为题,写的真好,不是纸上谈兵。连兵部尚书都赞你是我朝文者言兵第一人。书翰,为战事出力,不一定要上阵杀敌。把你送到旧城,是我和你大哥通气之后的决定。”

  “我大哥?!”林书翰惊道,他已经快一年没见过他大哥了。

  “你大哥和我在沿海刺桐港建有多个火器研制工坊,当初将火器研制工坊设在港口,也是为了隐秘,毕竟你大哥常年在港口督营商贸,而且制造的新式火器可以直接通过林氏商船运往驻军之地。可现在你大哥在南诏,阿炳在皇都,刺桐港的事情没有看管,我们准备将刺桐港的营生都拉回皇都。可皇都周边耳目太多,我们放哪里都不放心,只有那荒废的旧城可用。我们需要一个可靠又隐秘的人去管理他们。”萧彦北将林书翰之所以派往旧城任职的事情,娓娓道来。

  林书翰从来没有想过,他就这样进入了太子与其大哥谋划的大业之中。他问道:“我大哥为何久留南诏不归?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萧彦北摆摆手道:“他已经启程北归了,估计也就月底会回皇都。”

  林书翰听到大哥归期眼前,喜道:“太子哥哥,放心,我一定在旧城看好哪些工坊。他们何时迁往旧城,我要在这个月就确认好工坊地址吗?”

  萧彦北点点头:“时间越快越好,工坊设备和人员,已经坐船在北海上飘了几天了。”

  林书翰听罢起身道:“那我就不敢再耽误了,我这就赶去旧城赴任。”

  萧彦北将急切的少年拉住,站在他面前对他低语道:“还有一事,除了工坊,我还需要你找处可屯兵的隐秘地方。”

  林书翰心中一惊,骇然地盯着萧彦北不敢答话。

  萧彦北低声道:“我跟你大哥,十年的家当都在那十条商船上。他们都将隐藏在旧城,把旧城打造成为一个兵工厂一个练兵基地,你可真要给我们把这事儿干漂亮了!”

  林书翰心中热血沸腾,后背却冒着冷汗。他知道此次前往旧城赴任是有人刻意安排,但真不知道是太子授意,这点连阿炳都没向他透露半句口风。

  而且,任务艰巨又责任重大。他要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太子和大哥的信任。

  他底下头,郑重其事的应承下来,又问:“有多少人?”太子要他找屯兵练兵之地,他也要知道该找多大地方。

  “十万。”萧彦北冷冷地说了个数字,“连太后也不知道。”

  十年商海,十万隐兵,林书翰想起大哥,那位在他看来双眼看钱,一心想赚够天下之财的大哥,居然为太子养了十万的兵。难怪,林家身后就是个商业帝国,林家却事事低调从不露财,不是不露财是完全没有财可露啊,十年经营所得都养兵了。

  林书翰忽觉双耳微鸣,这一刻才懂得大哥林墨谦隐忍十五年沉浮商海为的的是布下这样一个托世之局。

  十万兵,要藏在哪里?林书翰摸摸发麻的头皮,道“现在那些兵藏在何处?”

  “这半年间,分批经海运送往直沽港。原来……”萧彦北欲言又止。

  “直沽港?!”林书翰脑海中立马闪现出帝国疆域图,直沽港是帝国北域第一港,从直沽通往北疆战场只需要三天脚程。“你们本打算奇袭北疆,你们本想了结与北疆的战事?是什么没能让你们成事。”

  “你大哥回来再与你细说,他去南诏也是为了此事。书翰,把他们守好,他是我们最后的底牌。”萧彦北抓住他的手,眼中透着退则身死的慨然之气。

  林书翰知道等他大哥回到皇都,那十万兵就要奇袭北疆,如果成功一举解决北地战事,那么帝国就不用再支持巨额军费,帝国百姓也不会再受颠沛之苦。

  不就是藏人吗,帝国疆域图都在他脑子里,找地方藏些人还不容易。林书翰的眼神从犹疑变为坚定,对着萧彦北拱手行礼道:“定不负重任所托,三日之内,我就送回个可行的方案。我不但要文者言兵,我还敢文者立军令状。三日为期,愈期问罪。”

  萧彦北拍拍她的肩膀,千言万语凝成一个字:“好!”他为林书翰牵来那匹马,胡奴归也牵马跟在他身后。

  “胡奴归随你一起去旧城,有他保护你,我也放心。有什么事,你让他来见我。一切小心。”萧彦北说道。

  林书翰看看胡奴归,抱拳作揖。他们在校场打过交道,互通脾性算是朋友。

  林书翰点点头,重任在身不再多言,翻身上马给萧彦北和杜皖抱拳行礼,扬鞭快马直奔旧城而去。林家给他准备的东西足足装了一大马车,安师傅在他们后面,紧赶慢赶也没能追上,只能自己驾车朝旧城而去。

  看着林书翰离去的背影,萧彦北长长地松了口气。

  “殿下,这样拉林书翰入水,等林家大郎回皇都怕是会跟你翻脸的。”杜皖在一旁说道。

  没有阿炳在场,萧彦北说的话可不一定是事前跟林墨谦商量过的。

  萧彦北摇摇头:“林墨谦不懂他这个弟弟,他这个弟弟不需要他过度保护。而且事到如今只有把林书翰拉进来,林家才能真正为我所用。不能给林家留后路,我怕有后路的盟友。我这个储君都没有后路,跟遑论小小林氏,我在逼他们也是在保护他们。”

  “可是,旧城,可是传说中的鬼蜮啊,那里之所以被弃,都是因为百年前的小天战。不是吗?”杜皖的娘就是萧彦北的奶娘,两人同吃一口奶长大。他们简直就是穿一条裤子的长大的,对于眼前这位既是君主又是哥们儿的人,杜皖可不想他到时候真惹到林家大郎,损失掉了十年的友谊与坚不可摧的同盟关系。

  “怕什么,他跟无尘国师关系好的很,小小鬼域,妖怪聚集之地。对于无尘国师来讲就是小菜一碟。”萧彦北笑道,两人牵了马,准备回帝都。

  杜皖却不解的问:“国师大人跟他真的有那么好的关系?国师放任旧城近百年都不闻不问,还能为了林书翰把那些鬼魅妖怪清剿了?”

  萧彦北伸出马鞭,点了点杜皖的下巴,盯着他那副骁勇的武将模样,叹了口气,道:“平时叫你多读点书,你偏就喜欢拨弄刀枪棍棒。你放心,谁去旧城都不好使,除了林书翰。”说罢他翻身上马,与杜皖一起回程皇都。

  待林书翰与胡奴归骑马入了旧城的时候,才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旧皇都,在一百年前被萧皇复辟成功后被废弃。

  被废弃的传言有很多,其中被传的绘声绘色的就是旧城是鬼魂妖怪集聚之地。之前的林书翰不信鬼神之说,而现在他却有些相信这旧城就是鬼域。

  这座旧城淹没在黄沙之中,断壁残垣的都城墙外,有五六个坐在荒石上麻木望天且衣衫褴褛、双眼看不见光彩的人。两人骑马进了城池,目之所及全是疮痍,楼房瓦舍皆残破不堪。难以想象,与此仅仅隔了二十公里,便是全帝国最为繁华,最为富庶的新帝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