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应叠至北归>第43章

  开春时节, 北归的病情已经彻底稳定。

  情绪状态也很好,英语的演讲比赛,她还拿到了高中组的第一名。她演讲的视频, 也被学校的英语老师当作英文口语发音的模版。

  一时之间, 北归又在学校出了名。

  学校论坛的帖子,都是在讨论她的。

  不少人说,对她是始于颜值,忠于才华。

  对于这样的夸奖, 北归跟以前那样,觉得不好意思接受。

  现在的她, 会很大大方方地接受别人对她的评价。好的坏的, 她都可以接受。

  路上碰上了跟她打招呼的同学, 她也会坦然回应。

  就算有时候没听见, 她也会直接告诉别人,不好意思,我刚没有听见。

  她没有再去害怕面对人群。

  害怕有时候会因为她耳朵听不见,而逃避跟旁人的相处。

  她知道,不管发生了事情, 她的大姐姐一定会在她的身边, 一切也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在北归忙绿的同时, 应叠也没有闲下来。

  她进入到了封闭式的集训。

  每天都按照教练制定的训练方案训练, 饮食也是统一由是营养师搭配好一日三餐。

  在要去封闭式训练之前, 应叠刚开始还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跟小北归说这事。毕竟先前答应了她,晚餐要跟她一起吃,下了晚自习也要去接她的。

  但要是进入到封闭式训练后,肯定就没办法兑现承诺。

  这让应叠左右为难。

  小北归知道后,连忙说, 不用管她的,要应叠放宽心去参加集训。

  “你不生气吗?我答应你的事情,都没有做到。”

  北归听她这么说,纠正她:“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啊!你如果为了我,而放弃集训,这才是让我生气的事情。你有你的事情要做,我也有我的学业要忙。我们两个人,都要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呀。”

  “我们都要一起加油哇。”

  “而不是说,因为对方而放弃自己的生活。”

  “你觉得呢。”

  北归竟然还做起了应叠的思想工作。

  这让应叠还挺意外的。

  感觉小北归浑身充满了力量。

  “嗯,我知道了。”

  一番交谈之后,在往后的一个月里,两人都没有时间碰面。

  应叠忙着集训,然后在集训过后,就去参加比赛了。

  北归呢就每天好好吃饭,然后认真学习,虽然两个人好久都没有说话,但只要空了,北归都会给应叠发简讯,说她今天吃了什么。

  以及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

  但应叠在集训,手机那些都被没收了。

  不过北归也没有觉得失望失落,她把生活中的点滴,都记录在了手账本里。

  那手账本还是应妈妈送给她的。

  是墨绿色的。

  北归一眼瞧着就特别喜欢,随身都带着。

  应妈妈还送给她一个拍立得,她说,现在小姑娘都喜欢这种小玩意。

  是青草绿色的。

  北归也特别中意。

  应妈妈说,绿色看着会让人心情变好。

  她希望小北归永远都快快乐乐的。

  北归一个人出门逛超市,去街角吃两个人以前一起吃过的美食的时候,都会把拍立得带在手边记录周边。

  最后把照片贴在了手账本里。

  旁边添一下文字。

  都是写给大姐姐看的。

  生活好像一下子变得有意思起来。

  从前满眼混沌。

  但在不知觉中,已经有了新的启程。

  从前潮湿的寂寥内心深处,在此刻,她感觉到自己内心底里的温润。

  她在手账本里写到:

  [我从未如此期待生活的多姿多彩,但因为你的出现,让我觉得,好好活着,其实也挺不错的。]

  对于自己拿了英语演讲比赛冠军的事情,北归一直忍着没说。

  在手账本里也没有写,她想当面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她的大姐姐听。

  但她,还不知道大姐姐什么时候会回来。

  大姐姐是没有等到,却等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北归独居的奶奶,在出门买菜的时候,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当场就晕了过去,还是左邻右舍看到后,帮忙给叫的救护车。

  但因为无法联系上家属,医院也不敢贸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目前做了抢救和身体检查是说轻微的脑震荡加腰摔伤了,需要做手术。

  病人年龄比较大,情况也挺紧急,需要尽快做决定。

  医院没办法联系上家属,只能通过邻居,联系上了北归。

  电话打到学校安保处的时候,北归还在上课。

  得知消息后的她,整个人压根没办法站稳。

  好在同桌扶了她一把。

  她很想说自己没事,但她完全没办法开口。

  最后是同桌陪她去的医院。

  到了医院后,奶奶还在昏迷。

  医生找不到家属,只能跟北归说了大概的情况。

  奶奶原本腿脚和腰就有问题,这次意外的摔伤,加重了情况不说,脑部可能还会受损。

  但目前是腰伤比较紧急。

  需要尽快手术。

  但得先跟家属确认基本情况以及签手术风险同意书,否则后续的治疗,没办法继续。

  北归一遍遍打自己爸妈的电话,却根本打不通。

  她只能去联系她的大伯。

  大伯的电话,一打就通了。

  在电话通的那一刻,北归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大伯一遍安抚她的情绪,一边问她,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北归带着哭腔,把医生的话,告诉了大伯。

  大伯知道这事后,说他马上买票赶过来。

  电话挂断后。

  北归整个人瘫在楼梯口。

  从事发到现在,她想要联系的人,一个也没有联系上。

  父母的电话无法接通,应叠的电话是关机。

  她只能给平常都没有怎么联系的大伯通了电话。

  虽然奶奶摔伤这事,大伯也应该要知道,但在北归而言,她能想到的,就是先联系自己熟悉和信任的人。

  但却都是无法联系上的。

  北归以为自己是个大人了,可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真的很没用。

  说话的时候,整个身子都在颤抖。

  她太害怕了。

  害怕奶奶出了什么意外。

  但更多的是,她没有了底气。

  同桌没有问她任何话。

  选择无声地陪在她的身边。

  北归在此刻有些懊恼,她先前,还对她的同学有点冷漠。可在这样的局面里,她的同桌还愿意帮她。

  承受着她不知所措的情绪。

  “谢谢你啊。”

  尽管从头到尾。

  北归都没有喊过他的名字。

  但对于他来说,能够在她的身边,就已经足够了。

  “没事。是我要谢谢你。”

  愿意让我陪在你的身边。

  你看,年少时的喜欢。

  似乎都低到了尘埃里。

  却依旧渴望开出花。

  -

  大伯买了最快抵达莫城的火车。

  北归看着那个中年男人,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医院门前。烈日灼灼,将他脸颊两旁的细汗照的晶莹剔透,那瞬间,北归忽然有一种,很莫名的感觉。

  她从未好好细看过大伯一家人。

  但在此刻,她看到大伯的容颜,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岁月痕迹。

  大伯没念过什么书,是个养着一大家口子的农民。

  偶尔也会为了细碎的事情,跟街坊邻里,或者是跟大伯母拌拌嘴,起个小的冲突。

  抽抽烟,喝喝酒,激动的时候,还会爆粗几句。

  这些都是北归之前不喜欢的。

  大伯母也是。

  是个很爱斤斤计较,有时候为了一块钱都能跟菜市场的大妈几番拉扯的中年妇女。

  还很喜欢跟左右邻居拉扯家长里短,闲谈村里的八卦。

  这也是北归觉得难以接受的。

  在北归家,她的爸爸跟大伯截然不同。

  北归的爸爸是个文化人,说话有理有据,不爱争吵,冷静沉着。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本科生,后来还去读了研,毕业后,分配到国家铁路工程做工程师。

  然后开始挖山凿地。

  通铁路。

  北归的妈妈也是铁路工程的工程师。

  在北归的印象里,妈妈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她名校毕业,事业心非常强。

  从不沾染烟火气息。

  她在家休息的时候,也是捧着书本看。

  家长里短她从不关注。

  一开始两人都没打算要孩子的,但后来意外有了,也就生下来了。生了小北归后,北归的妈妈并不打算当一个家庭主妇。

  还是选择了重新回到事业的岗位上。

  后来他们打算再要一个小孩,其实就是怕小北归一个人太孤独了。却没想到,被误会成是,他们要抛弃北归。

  见北归强烈反对要二胎。

  他们也很尊重自己的女儿。

  忙于的事业的父母,并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

  就连奶奶的意外摔伤,他们也是等奶奶做完手术后,他们才知道的。

  但也赶不回来。

  能做的就是出钱吧。

  反正,他们也不缺钱。

  每年夫妻俩赚的还可以,而且在那山旮旯里头,也根本花不了什么钱。

  似乎支撑他们往前走的,从来都不是家庭。

  而是他们心中的理想。

  他们既然这么爱他们的理想生活,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北归不知道。

  也不想去知道。

  在奶奶住院的那一刻,北归好像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养活着一大家子人的大伯,在面对手术需要的一大笔钱时,红了双眼。

  尽管北归告诉他说,钱的事情不用担心。

  家里有钱的。

  但大伯还是偷偷抹了眼泪。

  北归说不出来什么安慰的话,但她很感谢这时候大伯的出现。

  让她不再那么害怕。

  有了可以依靠的大人。

  北归也是第一次很诚恳地对大伯说,谢谢。

  大伯有些意外。

  印象里这个侄女可不爱说话,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但现在好像突然就长大了也懂事了。

  大伯连连说一家人,不用说谢谢。

  等奶奶这边确定好住院了,她就叫大伯母过来。

  今天来的匆忙,家里还有孩子要洗衣做饭。

  只能来一个人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北归没有多说什么,她在此刻,能信任的人,只有她的大伯了。

  大伯处理好医院的事情后,就让北归先回学校。

  要是奶奶醒过来,让她再来。

  但是北归不放心。

  大伯态度很强硬,他说,这是大人承受的事情,小孩回去好好念书。

  北归拗不过。

  点点头说,好。

  但离开医院的时候。

  北归不知怎么地,也红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  只要有家里的大人在,好像不管在什么年龄,我们都还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