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三刻拍案惊奇(GL)>第106章 妒火中烧

  喝醉了又没断片是种很奇妙的状态,明明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了,但发生的一切,却还是清晰地映在脑海里,提醒着主人她做过什么。

  袁宵坐在床上,忍不住捂了捂脸。

  她是准备跟卓文君坦诚,而且也抱着几分“酒壮怂人胆”的想法才会喝酒,但没想到自己喝醉了居然那么老实,问什么说什么。

  还好卓文君的脑洞不够大,让她知道另一个文君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仔细想想,说出的内容都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袁宵这才松了一口气,准备起身下床。

  转过身才发现床头柜上还放着一杯水。

  正觉得有些口干的她连忙抓起来,咕嘟咕嘟喝了半杯,才总算是把缺失的水分补了回来。

  换了衣服出门,卓文君早已起了,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

  这个时代,知识的传播还很艰难,在长安常见的书,许多在蜀中根本买不到。用来书写的东西更是千奇百怪,绢帛皮毛都有,其中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刻在竹简上的,需要小心仔细地保存。

  卓文君见到自己没见过的书,就忍不住想买。这些东西很占地方,已经装了一个箱子。

  见她又在看书,袁宵不免又想起自己已经搞过一次的造纸术来。虽然纸质书的重量也不容小觑,但跟其他东西比起来,还是要轻薄方便得多。

  为了能让卓文君更好地看书,看到更多的书,似乎也应该将这项技术再弄出来。

  想到就做,吃过早餐,她就拉着卓文君出门,去找合适的厂房和工匠,打算先把摊子拉起来。

  只是走访了几个地方之后,袁宵十分无奈地发现,虽然现在的她和卓文君手里还算有点闲钱,但要投入到这上面,就不够看了。

  上次能顺利做出来,是因为地皮、工坊、人工和其他东西全部都由阿娇这个土豪来承担,她所做的,只是埋头搞研究而已,所以并不觉得困难。现在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去搞定,才意识到其难度。

  比如在长安城买一块地这件事,对毫无背景的人而言,就很难做到。

  因为这里寸土寸金,还空着的地皮,也早就已经被权贵们纳入自己的手中,再不然就是归属于皇家。想买地,需要的不单是钱,更重要的是人脉。

  袁宵刚刚才燃起的斗志立刻就蔫了,“算了,看起来很复杂的样子,实在不行,就自己弄一个家庭作坊吧。只要够自己用就可以了。”她摸着下巴琢磨。

  “你到底想做什么?”卓文君跟着她转了半天,都还没弄明白她的目的。

  袁宵道,“我想造纸。”

  “造纸?弄这个来做什么?”卓文君很惊讶。

  “不是市面上那种粗糙的纸,是又白又轻,摸起来跟绸缎一样的纸张。用它来写字会方便很多,比其他东西都更好用。”袁宵道。

  “你会做?”卓文君颇有深意地盯着她。

  袁宵挠了挠头,虽然察觉到了一点危险,但还是很勇敢地道,“未来的你也会,我们一起琢磨出来的。”在前人的经验和基础之上。

  卓文君其实已经猜到这个答案了,所以并不觉得意外,若有所思地点头,而后又劝道,“长安地贵,在这里做事没有那么容易。不如你先把纸造出来,别的再说。”

  “也对,就算要说服别人投资,好歹先有个样品。”袁宵点头。

  然后她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卓文君在一边给她打下手,不着痕迹地学,没多久也掌握了这项技能。

  这样,她才不觉得自己比未来的那个卓文君差了什么。

  可惜这样悠然的时光并未

  能持续太久,卓王孙派出来寻找逃家女儿的人,终于一路顺着痕迹,追到长安来了。

  这天,两人终于制出了符合袁宵要求的纸张,正准备出去吃一顿好的庆祝,结果才出了门,就见几个看起来十分精悍的汉子守在门口,身上穿着袁宵非常熟悉的衣物,见了卓文君,就整齐划一地开口,“家主请大姑娘回家!”

  袁宵先被这阵仗惊了一下,然后才意识到是卓王孙的人找来了。

  在原本的轨迹之中,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夜奔,临邛和成都离得近,卓王孙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而且卓文君眼见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也知道这日子过不下去,于是索性带着情郎又回了临邛,故意在卓家对面当垆卖酒,逼迫爱面子的父亲承认她的婚事。

  卓王孙虽然生气,但女儿好端端站在面前,自然也不用担心。

  但现在,袁宵直接把人带到长安,半点消息都没有,也无怪卓王孙一直派人追查,居然找到了这里。

  意识到自己行事有欠妥当,袁宵心下立刻生出几分歉意。卓王孙对女儿的宠爱毋庸置疑,虽然管束多了一些,但也是为了她好,她们这么一走,不知道卓家乱成什么样子了。

  这么一想,就不免心虚起来,在卓文君决定回家时,立刻举双手支持。

  卓文君还在劝她,“你要造纸,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在长安无人支持,只怕十分艰难。回了临邛,有我们卓家在,想要什么都有,反倒容易些。你……”

  话说到一半,她才意识到袁宵已经干脆利落地同意了,不由一顿,“你真的同意回去?”

  “真的真的,”袁宵连连点头,“唉,是我考虑不周,就这么把你带出来,你家里不知道多着急。现在长安也看过了,既然你想回去,我当然不会反对。”

  卓文君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才展颜笑道,“好,那就尽快启程。”

  有卓家的家仆打点,回程比来的时候快了何止一倍。

  回到熟悉的地方,卓文君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想要逃离的想法,反倒觉得在自家的地盘上,非常安全。至少,袁宵留在这里,她的任何动静,自己都能在第一时间得知。就算她想跑,卓文君也有的是办法把人找回来。

  抱着这种想法,见了还在生气的父亲,她自然也能低头认错,诚恳地检讨自己的过失。

  卓王孙本来就是担忧多过生气,又见她居然肯低头,心里的气早已散了,只是又免不了数落几句,“你这孩子,简直没个轻重。你想去何处,告诉阿爹,阿爹遣人跟着便是。你这般跑出去,让外头的人知晓了,只怕又有不少风言风语。你如今孤身一人,阿爹还想给你挑个如意郎君,若传出这种名声,还怎么说亲?”

  “阿爹,我不打算再嫁人了。”埋头听训的卓文君忽然开口道。

  “上回那个司马相如,面上看着不错,其实也是个不知轻重的,将来恐怕不是终身所靠……”卓王孙还在琢磨女婿人选,陡然听见女儿的话,震惊得提高了声音,“你说什么?!”

  卓文君才十七岁就守寡,卓王孙从不认为她应该守一辈子,早就已经开始暗暗留意蜀中的青年才俊。而这一点,卓文君自己也是默许了的。所以此刻她这么说,卓王孙自然十分意外。

  “做了别人家的媳妇,就总有各种规矩束缚着,要贤良淑德,要相夫教子,那样的日子,我过不来。倒不如留在家中自在些,还能帮衬阿爹、教导弟弟,也没什么不好。”卓文君道。

  “胡言乱语!”卓王孙斥道,“女儿家怎能不出嫁?”

  “待字闺中的女子,不出嫁自然会引来闲言碎语。可我是大归的女儿,自愿守贞,谁能说什么?”卓文君道。

  未婚女和寡妇的待遇可不一样。

  卓王孙十分了解自家女儿,闻言忍不住警惕道,“你实话告诉阿爹,你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再嫁之事,你从前也是点了头的,怎么出去一趟,就变了心意?”

  “只是觉得世间男子多是须眉浊物,配不上阿爹女儿。”卓文君傲然道。

  卓王孙又好气又好笑,但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也就不去管她了。

  反正等什么时候出现人中龙凤的青年才俊,文君自然能看到对方的好处,那时又会转变心意,也未可知。若是碰不上,倒不如像她说的,留在家中更自在,至少没人敢委屈了自家女儿。

  连带着拐带了女儿的袁宵,她也不追究了。卓文君性情如此,连个闺中密友都没有,如今有了交好的女性,有人作伴,却不是坏事。

  而卓文君说到做到,果然成为了袁宵强大的后盾,要什么给什么,不多久就将造纸工坊给建起来了。

  卓王孙原本是由着女儿闹着玩,直到一本印刷装订好的书籍送到手中,他才知道两个孩子在做什么,也从中看到了无尽的商机。

  这样的书,就是摆在皇帝的御案上,也完全不会失了身份。

  但最终,卓王孙还是忍住了商人逐利的本能。这东西虽好,但只怕卓家保不住。只要出现在人前,必然引来众多权贵的争抢。既然如此,不如主动将之献给宫中,反倒能为卓家换来更多好处。

  卓文君不同意他的做法,“这不是我们卓家的东西,是属于袁宵的!只有她自己能处置。”

  然而袁宵对此很佛系,“这不是我的东西,是我们的。再说我本意也只是觉得你喜欢看书,总看那些竹简绢帛什么的太麻烦了,所以才想把这东西弄出来。至于怎么处置,我都无所谓。”

  “你……”卓文君恨铁不成钢。

  “如今我也在卓家的庇护之下,卓家得了好处,也就是我得了好处,何必分得这么清楚?”袁宵道,“还是文君你不把我看作卓家人?”

  卓文君瞬间哑然。

  她很快反应过来,咬着牙道,“以后你就是我卓家的人,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要记住了。”

  袁宵有些莫名,但还是点头道,“这当然,我还没到老年痴呆的年纪呢,说过的话怎么会不记得?”

  袁宵如此通情达理,卓王孙十分欢喜。但他也没有占便宜的意思,不但宫中赐下的赏赐尽数交给袁宵,还额外补贴了她不少财物,甚至还送了她一座庄子,连带着庄子周围上百亩的土地。

  于是袁宵一不留神,居然在大汉朝成了个小地主。

  虽然知道自己不会在这里逗留太久,而且毫无根基的她也根本不知道怎么打理,还是交给卓家人来管。但袁宵还是兴致勃勃地让人套车,去那庄子里实地考察了好几天。

  见她喜欢这些,卓文君索性带着她将自家产业都转了个遍。

  最后一程是矿山。这处铁矿,是卓家的根基所在。只要铁矿和冶铁技术还在,卓家就永远不会倒下。所以虽然矿山的环境很糟糕,与光风霁月的卓大小姐格格不入,但卓文君从小受到家族熏染,并不觉得自己不该踏足此地。

  让她意外的是,袁宵似乎也很习惯,甚至脸上还露出了几分怀念的表情。

  这表情她也很熟悉,每当袁宵想到过去,想到她和那个未来的卓文君一同经历的事,就会露出这样的神色来。

  那是现在的卓文君无法介入的记忆,也是让她妒火中烧的根本。

  “怎么,该不会你连冶铁也会吧?”她故意调侃道。

  袁宵一挑眉,“我还真的会。”

  “也是你和未来那个我一起折腾出来的?”卓文君抿唇道。有了造纸术的经验,猜到这一点,实在不太困难。

  “是啊。”袁宵颇为感慨地点头。话说当初她还有些惊讶卓文君对这方面内容的了解,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才是人家的老本行。要不是有文君帮忙,她要上手这种自己毫无经验的项目,还真没那么容易。

  卓文君看着她脸上的表情,忍不住磨了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