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养猫人家(GL)>第75章 窗

  既然放不下……那……那就给你当嫁妆吧……

  邓佳琪自诩信息雷达, 耳听八方眼观六路,除了考试题目,就没有她打探不到的情报, 没想到转头就被“爹妈”蒙鼓里了,肉r体心灵遭到了双重打击, 气得一个劲掐人中。

  徐森淼照旧唱红脸:“我以为小舟和你说了……不过我俩用的是情侣头像,很明显了吧。”

  林舟跟在一旁补充:“我俩还在朋友圈发了合照,衣服、鞋子、帽子都是情侣的。”

  姜宁喝了口水, 转头看见林舟和徐森淼又靠到了一起,黏糊得不忍直视, 嫌弃地翻了个白眼:“可不是么, 她俩都巴不得连体。”

  邓佳琪刚开完跨, 两条腿硬邦邦地戳在地上,一迈步各走各的, 像是刚化形的筷子精, 站起来也没地方可去, 索性又一屁股坐下了, 看看林舟看看徐森淼,末了又看看姜宁,还是觉得自己冤枉:“她俩不一直这样吗?”

  学生身体素质太差,心思又不在正事上, 姜老师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纵着她们在舞房这么神圣的地方点奶茶, 开批p斗会时一人嘴里叼着一根吸管。

  邓佳琪的记忆力在闲事上非常人可及,把淼妃狐媚惑主和林舟差别对待的事情挨个点了个遍, 出完这口恶气她总算舒服了些, 眼睛一眯忽然说:“现在想想, 当年玩密室逃脱的时候,我就看出你俩不对劲了。”

  “密室逃脱吗。”徐森淼嘀咕了一句,那时候怕是她自己都没开窍呢。

  “我哥吓我那次,忘了?”邓佳琪至今纳闷,“那天也是奇了怪了,怎么鬼就逮着我一个人吓。”

  姜宁咬着珍珠,想起来了:“那个……嗐,徐杨没玩过鬼屋,我就去求了鬼别吓她。”

  邓佳琪听她说完,猛地反应过来,脑袋转了一百八十度,气冲冲地看向徐森淼,徐森淼自认为理由正当:“小舟胆子小嘛……”

  邓佳琪爹不疼娘不爱的,可怜成了泥巴地里的小白菜:“偏心眼!气死了!我要闹了!”

  当年密室逃脱还是个小众爱好,翻遍整座林城也就那一家店,要托关系才能搞到门票,小屁孩们玩上一回,能在班里炫耀俩礼拜,等到了这两年。却已经和奶茶店一样遍地生根,在华安市区逛上一圈,拐个弯就能撞见两家。

  邓佳琪掰着手指头算:“都四年了,真快,我哥都订婚了。”

  “哇……”林舟问,“什么时候结婚啊?”

  邓佳琪谈起亲哥,还是当年的欠揍德行:“他倒是想毕业就结婚,可惜他读完本得读硕,读完硕还得读博,还真没空。

  不过听我嫂子说,她想在海边办婚礼,那可太好了,希望他俩十月份办,那时候最适合去海边了,螃蟹肥。”

  邓佳琪乌鸦精转世,小嘴一叭叭,这场婚礼因为各种原因,还真拖了两年,拖到她自己都从托管班看孩子的,变成了林城四中附属小学正儿八经的小邓老师。

  林舟留在本校读研,初心不改,准备再养两年小白鼠;

  徐森淼考上了临省的研究生,虽然和林舟不在同市。但见面只要两个小时,比南州近了很多;

  姜宁家里给她安排了出国留学,她自己没什么兴趣,还不确定下一步的方向,徐杨志愿落榜,遵从调剂,即将去往尽南端的海岛城市。

  邓嘉宇的婚礼安排在六月,邓佳琪喊大家去玩,徐杨照旧以家里有事为由,推开了姜宁伸出的手。

  姜宁已经习惯了,没有挽留也没有挣扎,送别徐杨后安静的收拾着行李箱,选衣服、订机票,独自规划着又一年的毕业旅行。

  正值初夏,窗外的积雨云整日不散,从一个白日连向另一个白日,离校前一天才稍稍放晴,久违的日光打向楼道白墙,冲亮了一整个世界。

  于是姜宁跌跌撞撞,冲上天台,冲进操场,站在堤坝上看着贴近地平线的光亮,看了很久很久,看到天色彻底暗下来,就又放不下徐杨了。

  高中刚入学时,语文老师曾在课上放过一段莎士比亚的短剧,姜宁听不进去,撑着头犯困,下课面对命题读后感无从下手,把“只有一个人的爱情,究竟是不是爱情”的问句默念了很多遍,最后听从本心,无所顾忌的写。

  ——“我始终不相信,一个人能喜欢另一个人很久很久,遥遥相望是学生时代才有的浅尝辄止,目光所致从人到人山人海,得不到回应,那我就去喜欢其他人了。”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姜宁至今不知道,语文老师只是在评语里告诉她,“浅尝辄止”用的不对。

  那时候姜宁十六岁,以为感情可以收放自如。

  她未尝不知道自己执拗又霸道,喜欢什么便要得到什么,也未尝不知道,徐杨要的从来不是浪漫。

  可她还是拨通了电话,一而再、再而三,目光所致,看向徐杨。

  徐杨正在吃晚饭,小口小口抿着勺子,吞咽着白粥和徐丽的不满,赵帆已经治了四年,名医偏方试了个遍。却依旧看不见希望,徐丽也死心了,和徐杨诉说的内容从期待变成麻木,又从麻木变成了换汤不换药的苦难。

  埋怨和剩菜一同摆上饭桌,徐杨闭了闭眼,听见她说:“让你考到家里这边,你也不听,一下子去那么远,一年到头都回不来几次,家里有啥事也指望不上你。”

  与此同时,手机忽然震动,姜宁的信息同步传来:“听说你读研的城市挨着海边,在学校就能看见海,真的吗?”

  徐杨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看不出情绪,只是淡淡开口:“考研不是高考,不是我想去哪就能去哪的。”

  徐丽好不容易等来听众,是不肯善罢甘休的,她呼噜呼噜喝着粥,筷子敲了下粥碗的边沿,一滴汤水溅到了徐杨的手背上:“说白了还是分不够高,再说那高考也没见你往近了报啊,帆帆天天说想姐姐、想姐姐,你要是考近点,家里还能照顾照顾你。”

  徐杨听得出,最后一句话是妈妈聪明,临时改的,她用碗挡了下眼睛,低头打字,回了姜宁一个“嗯”。

  见徐杨不说话,徐丽唠唠叨叨,继续道:“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别天天净想着上学,不是那块料就该干啥干啥,早点上班早点挣钱比啥都强,这要是在家附近找个工作,不也挺好,隔壁婶子她那侄女……”

  徐杨盯着手机不挪眼,姜宁却迟迟没有说话,徐丽还在说着家长理短,徐杨忽然忍不住,开口打断:“到底是家里照顾我?还是想让我照顾我弟?”

  她早就想问了,这四年,妈妈天天说赵帆想她,天天说让她回家,到底是为了她还是为了弟弟。

  徐丽一时愣住了,下意识抬高嗓门:“那照顾你弟不是应该的吗?”

  或许谁也不为,徐杨知道,徐丽只是累了,她只是想和自己说说话,父母与子女之间,无话可说时的想念输出,往往是用开口伤人的方式。

  他们也的确无话可说,只能聊赵帆。

  残疾的儿子、不回家的丈夫、指望不上的女儿,徐丽的日子看不见尽头,徐杨成功顶撞开了她压抑的情绪,让她也敞开肺腑,摊开了岌岌可危母女情,她问:“徐杨,你有什么可埋怨这个家的,啊?”

  徐丽在外和人吵,开了嗓能闹得人尽皆知,这会儿却有些力不从心,说完一句话要缓上许久,才能颤颤巍巍地续上下一句,大概是老了。

  “你爸走得早,我一个人把你拉扯大,家里再难也没缺过你少过你的,当初为了给你找个好学校,全家费心费力送你去徐高,前前后后请人吃饭,就花了小一万……”

  徐杨闭着眼睛,盖过徐丽的声音:“我还你,一万十万,多少万我都还你。”

  “行……行,你出息了,了不起了,有能耐了是吧。”徐丽急火攻心,想站起来却没有力气,“我生你养你,到头来我还欠你的。”

  手机又响了,姜宁问:“那我陪你去看海,怎么样。”

  窗外是一条逼仄昏暗的窄巷,晾衣架彼此交错拦截,遮挡住了本就有限的视线,朝北的窗子四季常开,阳光却无论如何都照不进来,这个家依旧湿冷冷,阴沉沉的,徐杨轻轻摇头,“你不欠我的,是我欠你的,你要多少,我都还你。”

  “好啊,你还、你还、你现在就还啊。”

  徐丽终归还是站了起来,然而没等她走到徐杨面前,赵帆推开了卧室房门,摇着轮椅打断了争执,他问:“妈、还有粥吗,我饿了。”

  赵帆已经九岁了,如果能站起来,大概已经可以够到徐杨的肩膀。

  因为常年不出门,小小少年面色透着不健康的苍白,愈发显得眉目清晰,他也学会了察言观色粉饰太平,不着痕迹地笑着:“姐,你们学校能看海吗,我以后也想考你们学校,我还没看过海呢。”

  于是争执就这样翻了篇,徐丽端来粥递给他:“行,好好上学,等你长大了,也有出息。”

  姜宁没等到回复,还在问:“我陪你去看海,好不好,海边的月亮肯定比楼顶的还要好看。”

  姜宁是太阳,可徐杨是一扇朝北的窗。

  徐杨知道她在说些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忙碌,应该拒绝,像是这些年一直做的那样,她不能再无耻地索取姜宁的爱,不能清醒时推开她,软弱时又走向她,可她还是点了点头:“好……”

  中大就在南洲,徐森淼在自己家门口上学,却经常“三过家门而不入”,放了假就往外跑,甭管陈旭愿不愿意,都成了一盆不回头的水,一心向舟流。

  这会儿大学毕业,眼看着她把行李快递回家,又要不告而别,陈旭忍无可忍,开车去学校堵人。

  徐森淼也不在乎,一路和林舟打电话,高高兴兴地聊着毕业旅行的事儿,陈旭瞥了一眼,她立刻举起听筒开免提:“妈,你要和小舟说话吗?”

  林舟大声喊:“陈姨好——”

  陈旭太阳穴直突突。

  不提出问题就不用解决问题,徐森淼大大方方,从不避讳和陈旭聊林舟,她俩说了什么,玩了什么,桩桩件件,徐森淼可以掰着手指头讲给陈旭听,林舟就是他家桌上的一道菜,一年四季,永远是招牌。

  陈旭也不咸不淡地说过:“这都上大学了,你也交交新朋友,别天天小舟小舟的。”

  徐森淼随口答:“我这不是随我爸嘛,重感情。”

  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装傻扮乖,轻易就把陈旭顶了回去,一旁的徐胜狗屁事不知道,还跟着呵呵乐:“那是,我闺女这随我随的,都是精华,这人啊,就是要讲情义!”

  陈旭简直想乱棍把他打出去,捏着鼻子把闷气咽了,又说:“你这上大学,也该谈恋爱了,有合适的男生就沟通沟通,多聊聊。”

  “嗯嗯嗯,好好好。”徐森淼施展敷衍大法,开始打发人,“这不是没合适的,你把我生这么好看,我这辈子都嫁不出去了,爸你说,是不是。”

  徐胜立刻回:“是,我闺女最好看,嫁不出去咋了,嫁不出去爸养你一辈子。”

  徐森淼敷衍且真诚,陈旭棒槌打棉花使不上力,高血压都快被气出来了,忍不住点她一句:“那人家小舟不找男朋友啊,你俩离这么远,来来回回的跑啥跑。”

  “她不找啊。”徐森淼理直气壮,“不过妈你说得有道理,我也觉得离太远了。所以我考研打算考去蓝医大,挨着华安,见面也方便。”

  陈旭愁的直揉太阳穴:“那蓝医大不是比中大还难考吗。”

  徐森淼把当年她妈劝她上中大的话,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我努力嘛,你不是说过吗,这一天一分,一百天啊就是一百分。”

  徐森淼说到做到,陈旭有办法让她离开,她也有办法回去,反正这一次,已经没有家可以搬了。

  徐森淼和林舟的电话一路打到家门口,徐胜不在家,陈旭也没心思做饭,草草点了几道外卖小菜,准备碗筷时随口问:“你和小舟又要去哪?”

  徐森淼正在拆外卖包装,手还没洗就去捏牛肉片:“去参加邓邓他哥的婚礼,然后把附近的几个城市逛一圈,具体的还没想好。”

  陈旭回忆了一下,大概能对上脸:“当年讲话那小伙吧,真快,一转眼都结婚了。”

  徐森淼本以为她妈又要借题发挥,顺势来一波催婚,正准备洗耳恭听。

  没想到陈旭擦干净手,忽然问:“你和小舟,是怎么打算的?”

  徐森淼手一顿,她知道,天窗早晚是要敞开的。

  陈旭叹了口气,坐下来慢慢说:“你读高中的时候给我看过一些书,也问过我对同性恋的态度,新闻呼吁不要歧视,那我问你,这种歧视消除了吗。”

  徐森淼摇了摇头。

  陈旭又叹了口气:“小舟是个好孩子、模样好家境好,什么样的人找不到,你俩还小,现在图个高兴可以什么都不在乎,那以后呢?

  这喜欢啊,不能当饭吃,不是说两个人手拉手,就能把悬崖峭壁走平坦的,都说夫妻千年修得共枕眠,那大难临头不也各自飞,你俩就真能长久吗?你想过吗?”

  徐森淼想过:“能……”

  陈旭对牛弹琴,无言以对只能叹气,她说不出话,干坐着叹了五分钟,末了开口:“当年我给厂子里每个人都报了体检,就是没想着带你姥爷查一查,说不准早查出来,还能多活两年,我这老想着让你走正路,结婚生孩子,以后还能有人照顾你,唉,算了……”

  徐森淼不确定的看她一眼,听见陈旭说:“你姥爷生了仨,不也一个都不顶用,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说完,陈旭起身去卧室拿出了一个牛皮纸袋,徐森淼偷偷翻家时见过,知道里面是什么,有点僵住了:“妈……”

  陈旭拆开纸袋递给她:“那房子是你奶奶留给你的,卖什么也不会把房子卖掉,我本来想着你俩上了大学,换换环境,也就放下了,既然放不下……那……那就给你当嫁妆吧。”

  作者有话要说:

  姜宁是太阳,徐杨是一面朝北的窗。

  (快完结了,这两天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