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养猫人家(GL)>第56章 各奔东西

  姜宁和她说晚安,徐杨把手机翻到背面……

  考完试的前三天, 林舟和徐森淼天黑睡着,天亮便戴了眼罩睡着。

  除了饿醒后翻过两次冰箱, 几乎没有离开过床,林舒恩不是个会喊孩子吃完饭接着睡的妈, 她向来比林舟还没规矩,俩孩子愿意睡觉,她也落得清闲, 压根没有扰人清梦的念头。

  陈旭虽有不满,但想起徐森淼点灯熬油的一整个高三, 也把唠叨咽下去了, 反倒是姜宁联系不上人气的跑来敲门, 冲进黑咕隆咚的屋子一把扯开了窗帘,扯完窗帘还不够, 见两个人没有起床的意思, 又伸手去扯被子。

  林舟的眼罩不知道滚去了哪儿, 无遮无拦的日光晃得人眼睛疼, 她把自己原地翻了个面,整个人埋进了枕头里,给鸵鸟当亲戚。

  姜宁跪在床沿上一通晃:“大夏天的你俩冬眠啊!不是说好出去玩的吗,还去不去啊。”

  “嗯……去。”林舟被枕头憋得透不过气, 只好又翻上来, 抱着徐森淼的胳膊打了个哈欠,“去哪啊。”

  “没定呢啊,不是说考完试再说吗, 小淼, 快起床!你可是说好了要做攻略的, 你答应了的。”

  姜宁闹完林舟又去闹徐森淼,不依不饶,“你敢放我鸽子!不准!我不同意!”

  霸道又蛮横的声音在屋子里盘旋,徐森淼选择性耳聋,沉浸在昏迷状态里不予回应。

  文的不行只能来武的,姜宁撸起袖子去抓两个人的胳膊,这俩人仿佛睡没了骨头,烂泥一般,坐不到三秒就要往后倒,刚把这个拽起来,另一个就又倒了下去,气的姜宁出了一头汗,都想对准屁股来两脚,把她俩踹下去。

  折腾了好一会儿,两个泥巴点子依旧拽不下床,姜宁插着腰站在一旁,放了狠话:“小淼,你不起是吧。”

  徐森淼正在装死,眼皮牢牢黏在一起,忽然听见姜宁清了清喉咙:“小舟——我有事情和你说——”

  她声音甜美,每个字都拖着长音,活生生把徐森淼吓醒了。

  关于毕业旅行要去哪儿,几个人讨论过很多次,听人推荐海边,立刻动心,想着现抓现煮的海鲜最好吃,听人推荐西北,立刻变心,想着相比海鲜,还是羊肉串更好吃。

  后来讨论的内容又延伸到沙茶面、白切鸡、糖油粑粑……

  于是目的地一变再变,每每聊上一回,记菜单的小本子就会多一排菜名。

  都吃一遍是不现实的,毕竟暑假再长,也不过两个月。

  气温忽然疯长,一夜之间从二十八度窜到三十八度的这天,徐杨被姜宁拽去了冷饮店,高考结束了,过往的一切都会随着这个夏天消散,迎接她们的是完全崭新的世界。就连永远游离在人群之外的徐杨,也开始享受朋友的陪伴,开始期待新的生活。

  高中三年,姜宁整日念叨,最期待的就是这场旅行,徐杨知道它对姜宁有多重要。

  于是早早攒了一些钱,虽然不多,但也能去附近的城市玩上几天。

  如果有剩余,还能请几个朋友吃一顿饭,就算是……就算是感谢她们三年来的照顾吧。

  她们都是很好的女孩子。

  除了高三生,其他消费主力军还挣扎在抢人头发的期末复习中,冷饮店生意冷清,一整个二楼都空着,姜宁铺开从文具店街口买的地图。

  想了想,第一笔落在了尽北端的草原之乡,而后抬头看向在座的三位:“满分五颗星,一定要去给满分,完全不想去给零分。”

  徐杨笑了笑,相比想起出是一出的胡言乱语,打分更直观,也更高效,姜宁学聪明了。

  林舟偏过头问徐森淼:“小淼,你想去吗?”

  徐森淼就知道她会这么问,笑她:“一半一半,三星吧。”

  林舟马上跟票:“我也三星。”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林舟和徐森淼,永远在给相同的星星,姜宁对林舟的行为十分不满,喊她跟票虫。

  林舟装听不见,当虫子当的快乐,犯起困来就往徐森淼腿上躺,不仅跟票,还寄生。

  二楼空调不灵敏,无论怎样调控吹出的风都是温温的,林舟打分不费脑子,吃完冰淇淋止不住的打哈欠,姜宁瞪她一眼,笔在地图尽南端停下,坐直了问:“这儿怎么样,我妈之前跑生意常去,据说那边煲的汤特别好喝,还有卤煮、牛杂、烧腊,我妈总说商业街的烧腊做的不正宗,我倒想尝尝正宗的烧腊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听起来很有说服力,徐森淼满分通过,扭头看向林舟。

  睡眠是会有依赖性的,睡得越多反倒越困,林舟揉着眼睛点头:“好啊,邓邓之前去过,说那边到处都是甜水店,半夜十一二点还开着门,咱们晚上不睡觉,可以出去吃夜宵,蛮不错的。”

  “是不错。”姜宁呛她一句,“大半夜不睡觉,然后第二天睁不开眼,打一路哈欠。”

  林舟挨了骂,不好意思的捂脸,徐杨上完厕所回来,听见这句话和徐森淼同时笑起来,柔和恬静,看起来真像是血脉相连的表姐妹了。

  眼看这事儿成了一大半,姜宁兴冲冲的拽了下徐杨的手腕:“徐杨,想去吗想去吗?”

  “嗯?”徐杨坐下来,目光一路向下,看向地图上遥远的异乡。

  林舟和徐森淼打分的标准,依托于美景和美食。而徐杨的标准却是这趟行程的花销,朋友们热火朝天的讨论第一顿饭要吃什么时,她总是佯装应和,心里默算,去一趟要花多少钱?她还剩多少钱?她还差多少钱?

  姜宁的笔尖已经到了地图尽南端,她下意识问:“好远,坐火车要坐一天吧。”

  在徐杨对童年微薄的记忆中,妈妈曾陪着她看过两遍《千与千寻》。

  那时候她还小,小到连动画片都看不明白,只记得火车可以开到海里去,很美很美,可以在火车上看到日出和日落,是徐杨能够想到的,这场旅行最浪漫的事情了。

  “不用……”姜宁摆摆手,“高铁直达,也就八个小时,飞机也是,现在机票很便宜,一来一回也就两千。”

  姜宁说的理所当然,于是徐杨脱口而出的话每一个字都显得拿不上台面,她搅动着已经见底的水果茶,平静的说:“我不爱吃卤煮、牛杂、也不爱吃叉烧。”

  徐杨的声音向来柔和,可此时缓慢的几个字跟在姜宁之后。却透着一股难言的冷漠,徐森淼敏锐地察觉到,不动声色的拿起桌上的西瓜汁填满了几个人的杯子,异样气氛被水声遮掩,溶解消散了。

  林舟坐起来,抓过杯子喝了一口,又把话题绕了回来:“那还是去看海吧,夏天,就应该看海,邓邓说,海边的啤酒最好喝。”

  然后在桌下,敲了敲徐森淼的手心。

  姜宁没点头也没反驳,只是不放心的看了一眼徐杨,徐杨错开她的眼神去拿杯子,咬着吸管不再抬头,姜宁忽然不太敢说话,徐杨离她这样近。可是在某一个时刻,她却觉得她很陌生。

  是因为毕业了吗,可她们不是说好都留在华安的吗?

  怠工的空调终于开始运转,可店里的温度,似乎又太低了。

  “海边吗?”徐森淼拿过姜宁的笔,在地图上圈画了一番,标出了几个选项,每片海的海鲜看起来味道都不错,林舟没了主意,对姜宁说:“你去过的就不去了,去你没去过的吧。”

  徐杨喝完果汁,恢复了正常的神色,语气毫无端倪,也跟着说:“是,你去过的,咱们就不去了。”

  姜宁看着她的眼睛,恍然觉得刚刚只是自己的错觉,她慢慢放松下来,就着徐森淼的手看了一圈:“呃……这几个我都去过了,我妈喜欢看海,国内有名的海都看得差不多了。

  其实我是想出国的,但是出国我爸妈肯定跟着,我妈说我爱去哪儿去哪儿,就是不能出国。”

  “算了吧。”徐森淼朝她打了个眼色,打圆场道:“我的护照还没办呢,而且太远了,我妈也不让。”

  徐杨敏锐的捕捉到了徐森淼的眼神,但她只能装作没看见,也用着同样的理由伪装:“我妈也不让,她说女孩子,不安全。”

  画了一下午星星,最终还是徐森淼拍板,她把笔落在了林城附近的一座海边城市:“去这儿吧,离家里近,趁着分数出来前赶紧去,先短玩几天,等填完志愿,再去远的地方。”

  林舟乖乖说好,姜宁虽然不明缘由,但也看出了徐森淼试图稳定局面的意图,也表示同意,几个人都点了头,徐杨却忽然不想去了。

  旅行太奢侈了。

  即便是邻近的城市,交通费也接近四位数,在外住宿要花钱,吃饭要花钱,逛景点也要花钱,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一天至少二百元,浅浅玩上一周,没有三千元是挡不住的。

  她想起妈妈曾说过的话,啥裙子一条三百啊,有这钱干点啥不好。

  是啊,这三千元,她可以选好看的衣服,可以换个新手机,或是再攒一攒,买一台电脑,要上大学了,她需要一台电脑,电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海却只是记忆中的一张旧照片,为什么非要把钱扔进大海里。

  这不是徐杨想要的旅行,这样的旅行徐杨也要不起,不仅仅是钱的原因。

  当天晚上回到家,徐杨就去和陈旭辞行了。

  陈旭不放心的问:“不是说要和姜宁出去玩吗,怎么这么急着回家啊,手里的钱够不够,不够和舅妈说,你放心出去玩,高考完了,也该放松放松。”

  徐森淼被林舟拉去动物收容中心看小猫,刚一进家就听见这一茬,转身钻进厨房佯装找碗,这是一天中徐杨第二次被徐森淼撞见软处,她费力扯弯嘴角,礼貌谢绝:“不用了舅妈,我好久没回去了,想回去陪陪我妈,还有……还有我弟,都一年没见了。”

  她用同样的理由敷衍姜宁。

  这个漂亮的女孩子天不怕地不怕,永远仰着头,像只白天鹅。

  此刻却束手无措的问:“要不,我们就玩三天,很快就回来,下周你再回去,好不好。”

  徐杨平和地笑着,刀枪不入:“不了,你们玩吧,我妈说女生出去旅游,不安全。”

  妈妈居然有能成为挡箭牌的这一天,徐杨心里五味杂陈。

  “安全的,咱们这么多人呢。”姜宁急忙解释,近乎恳求,“刚刚小舟问了邓邓,邓邓也去,要不让小舟再问问思瑶,或者我去问问何雯雯,肯定是安全的,你能和阿姨说一说吗。”

  徐杨还是摇头:“不了,你们去吧。”

  姜宁头一次发觉,徐杨的决定不容动摇。

  夏日的天总是黑的格外慢,最后一点余光被夜色一层又一层的稀释。却始终没有完全消散,徐杨仍旧背光而站,像是回到了两年前的冬天,姜宁离她很近,一如既往地近,可她却看不清徐杨的样子了。

  微笑的徐杨让姜宁觉得陌生,觉得胆怯,可她没有勇气在阻拦。即便徐杨的说辞千疮百孔,全是漏洞。

  时隔一年,徐杨终于又一次坐上了火车,硬卧车厢里孩子在哭闹,男人在打牌,老太太不想睡上铺,恳求下铺的小姑娘换床,小姑娘不懂拒绝,爬上床又觉得委屈,抽抽搭搭的给朋友打电话,老人则已经睡了,鼾声如雷,和啜泣声混在一起。

  虽然禁烟,但过了午夜空气中仍旧弥漫着沉积的烟草味,附着在人们衣服头发上的气味和空调冷气互相掺杂,徐杨吸进肺里,不知道冷和呛这两种感觉,究竟哪一种占了上风。

  又或许是躲不开的脚臭味、汗臭味、说不清的人臭味……

  姜宁每个假期都要出去旅游,她有坐过这种普通的绿皮火车吗,还是只坐高铁和飞机呢,这不是徐杨应该思考的问题,可是她好奇,很好奇。

  列车晃晃摇摇,似乎是在海上航行,徐杨披了一件薄外套坐在窗边,看着路灯连成了串,飞速倒退,像是触手可及的闪闪星河,手机屏幕上的信号灯缓慢呼吸,未读信息只有两个字,姜宁和她说晚安,徐杨把手机翻到背面。

  长长的路,看不见尽头的长长的路,徐杨轻哼,长长的路上我想我们是朋友。

  这是她的海上列车,通往她终年想要逃离。却终有一日成为了避风港的故乡,车里冷气开得很足,车窗冰凉,倒影清晰可见,徐杨看向窗外,窗外的徐杨也注视着她。

  为了陪姜宁玩密室逃脱改车票,好像还是昨天发生的事儿,当年她因为姜宁推迟回家。

  如今她因为姜宁提前回家,闪烁的呼吸灯,像是她攥了多年的火柴棒,但这一次,是她自己熄灭的。

  她自己选择逃跑。

  不过一年没回来,就连出口的方向都记不住了,徐杨跟着人群往前,不小心走错路错过发车时间,只好拎着行李在路边等下一班车,行李太重,太阳又太大,她被晒得睁不开眼,后背很快就湿透了。

  站台上站了很多父母,可是没有人接她回家,妈妈要照顾弟弟,赵叔不会像舅舅一样担心她摔跤守在路口。反倒是下车给妈妈打电话时挨了几句数落。

  “成绩还没下来呢,这么早回家,之后报志愿写通知书,还需要邮寄,多麻烦,咋不老老实实在你舅舅那儿待着。”

  徐杨在嘈杂的环境中昏沉着,整个人一分为二,一半想着,妈妈,我们一年没见了,你不想我吗,另一半想着,邮寄费用最多十五元,我不会和你要的。

  但说出口的却是:“不方便的,舅舅家毕竟不是自己家,人不能总没皮没脸的在别人家赖着。”

  她说的很慢、很轻,一字一顿。

  她并不随和,也不迟钝,寡言却不好摆弄,有时候也会反击,这些阴阳怪气的暗讽腔调找不到源头,倒像是与生俱来。

  但无人在意,徐丽只是叮嘱她看着点周围的人,看着点包。

  到家时已经过了正午,徐杨一夜未睡,又有些中暑,鞋都没脱就上了床,一觉醒来天已经黑透了,她摸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

  感觉饿的头晕,于是从冰箱里翻出一碗剩粥,就着一角馅饼解决了回家的第一顿饭。

  大概是饭太凉,吃饱后居然有些睡不着,徐杨侧躺在床上,习惯性的打开了学校的表白墙,主角还是那几个,都是熟悉的老面孔,她一口气翻看了十几页,忽然看见了自己的名字。

  是高考前发上来的,简短的几句话,夸她漂亮,夸她努力,连着写了三个加油,祝她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睡衣领口上是玫瑰、薄荷和野草的味道,姜宁送给她的味道,徐杨的眼泪无声无息的滚落在枕头里,闭上眼也止不住。

  手机呼吸灯闪烁,聊天对话框依旧停留在车厢里的夜晚,时隔一夜又一天,徐杨终于回复:“晚安……”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谢谢你,姜宁。”

  谢谢你,谢谢,真心的,关于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