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侠路相逢>第116章 陆炳

  锦衣卫大都称呼陆炳为“陆指挥使”, 但他的身份绝不仅仅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他还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还是少保兼太子太傅, 大明至今唯一的一位三公兼三孤。

  是以危兰走到他身旁,略一沉吟, 拱手招呼了声:“陆都督。”

  坐在石凳上的人终于回过头,刀刻斧凿的脸庞,显得甚为英武冷峻, 他静静地打量了一会儿对面两名女郎, 眼神里露出几分探究,方道:“危姑娘, 云姑娘, 请坐吧。”

  方灵轻笑道:“你知道我们谁姓危,谁姓云?”

  在面对刚认识的人的时候, 方灵轻兴致来了, 总是喜欢玩玩这个游戏, 让对方来猜测她和危兰究竟谁是谁。陆炳虽然身份高贵,方灵轻却丝毫不怕他,还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陆炳盯着她道:“你姓云。”

  方灵轻愣了一下, 继而了然道:“对,我身上没有佩剑,你当然一眼看得出来我不会是危兰。哎,看来下一次我该也买一把剑挂在身边,再让人猜了。”

  陆炳笑道:“我猜你姓云, 不是因为你没有佩剑。”

  方灵轻道:“那是因为什么?”

  陆炳道:“你和我认识的一个人长得挺像, 他也姓云。”

  方灵轻闻言瞬间想起她初次见到杨栋的那天, 杨栋同样盯着她看了许久, 同样说她长得颇像他认识的一个人,那时方灵轻只当那是杨栋为自己的失礼行为找的借口,并不怎么相信,此刻听了陆炳之言,她才知原来他们说的是实话,问道:“你说的这个人也是锦衣卫?是你的手下?”

  陆炳颌首。

  方灵轻道:“那一定是巧合,我可没有当锦衣卫的亲戚。”

  陆炳笑了一笑,也不再与方灵轻谈这件事,不管方灵轻与那人有没有关系,他都是不关心的。

  他如今最关心的唯有:“两位姑娘刚刚审问赵文元,都问出什么了?”

  假如问这个问题的人是杨栋,危兰和方灵轻虽仍不可能将全部真话告诉于他,但倒是可以稍稍透露一二。然而如今面对陆炳,面对这位权倾天下的当今圣上身边第一宠臣,她们自然更加谨慎。

  危兰道:“我们什么都没有问出。”

  陆炳道:“危姑娘是侠道盟中人,这谎言欺诈也是侠者所为吗?”

  危兰神色自若,坦坦然然地道:“陆都督有什么证据判断我一定说了慌?”

  陆炳道:“如果你们没有撒谎,我倒是可以教你们一个法子,让你们顺利问出你们想问的话。”

  危兰道:“哦?”

  陆炳道:“告诉赵文元,你们已经知道了他去年勾结倭寇,放任那五十三名倭贼横行我大明国土之事,如果他不想你们把这件事上报给朝廷,他就必须老实回答你们的问题,他如何还敢再嘴硬?”

  此言一出,危兰和方灵轻的脸色终于稍微起了点变化,

  危兰道:“陆都督是如何此事的?”

  陆炳道:“自然是有人告诉我的。”

  危兰道:“谁?”

  陆炳道:“两位姑娘既然不肯与我说你们都问出了什么内容,那我又为何要与你们说我是从什么人口中知道这件事的?”

  方灵轻突然道:“你这么大一个人了,也要耍小孩子脾气吗?什么你不跟我说,我就不跟你说?这么幼稚?”

  这话实在是很不中听,对陆炳是非常不敬。四周有数名锦衣卫闻言,都当即对她怒目而视。

  谁料陆炳听了她的胡搅蛮缠,反倒笑起来,道:“好,你们一路保护名册之事,我很清楚,既然你们于国有功,我倒是可以先当开口的人,解答你们的疑问。”

  他顿了顿,接着道:“不久前,我到浙江办案,顺便见了一位我的朋友。是他告诉我,去年那五十三名倭寇之所以横行我大明国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许多江浙皖当地的官员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而证据就在一本册子里。我问他那本册子如今在何处,他说是在江湖中的一位大侠杜铁镜的手里保管,因为他不能随便离开浙江,便派了他的亲兵杨梁与一名精通东瀛文字的先生前去与杜铁镜见面。”

  “按照时间推算,如果一路顺利的话,他派去的人这会儿也该回到浙江了。我思量此乃大事,倘若那几个人在路上出了意外,名册失落,那就悔之晚矣,因此我让他尽管放心大胆离开浙江,与我一道去接应杜铁镜等人。没想到我们并没有接到杜铁镜,倒发现跟着陆廷仁同行的乃是两名渺宇观的弟子,名唤曲枕书与孟云裳。”

  “而陆廷仁和曲枕书、孟云裳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的朋友,我的朋友自然就转告了我。”

  所以,陆炳这才迅速赶来了徽州。

  尽管陆炳始终没有说明他口中的这位“朋友”的真实姓名,危兰和方灵轻还是听得出来:

  ——除了俞大猷,还能有谁。

  危兰和方灵轻心中的疑问解答了一个,紧接着又多出了一个。

  “你和俞大猷是朋友?”

  方灵轻的口吻将信将疑。

  陆炳笑道:“我反倒奇怪,志辅为什么会认识杜铁镜那种江湖朋友。至于我与志辅,同朝为官,本就是同僚,为何不能是朋友?”

  话虽如此,但俞大猷乃是大明朝举世皆知的一位忠臣良将;而陆炳其人,方灵轻不算太了解,只是偶尔听人说起,因他是当今皇帝朱厚熜乳母之子,自幼与朱厚熜关系亲厚,又懂得曲逢上意,才会被朱厚熜宠信,说是一名佞幸也不为过。

  俞大猷会愿意与这种人交友吗?

  方灵轻心里刚冒出这个念头,倏然间想到,假若自己真正的身份暴露,那时恐怕也会有无数人奇怪为什么危兰会愿意自己交友,她一下子便笑了出来。

  也同时想通了一点:

  ——你听到的、甚至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陆炳见她笑得莫名其妙,狐疑地瞧了她一眼,但并不出声发问,只道:“两位姑娘现在可以把这本名册交给我了。”

  这句话里带了几分命令的口气。

  他毕竟位高权重,那种高人一等的气势很是明显。

  危兰将他仔仔细细地注视了一会儿,眼中有微光闪烁,似是在思索着什么事,片刻之后,才忽道:“如果我不想给你呢。”

  陆炳道:“你不信我刚才的话?”

  危兰道:“我信。”

  毕竟陆炳知道的太多,连曲枕书和孟云裳都说了出来,危兰与方灵轻也没什么好怀疑的。

  陆炳正要询问一句“那你为何不愿将名册交与我?就算你想要交到俞大猷的手里,到时俞大猷也必会转交与我”,话还未及出口,他于刹那间想到当初“折剑行动”失败,似与这个小姑娘也有点关系。

  如今侠道盟知晓了朝廷欲对他们不利,每一个侠道盟子弟都必定十分仇恨制定了“折剑行动”的自己。

  陆炳心底浮起不悦,沉声道:“锦衣卫也好,侠道盟也罢,都是中国之人,面对外寇入侵,当勠力同心抗敌才对,倘若危姑娘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得……那我们也不必再谈了。”

  他倏地一挥手。

  两旁骤然站出四名锦衣卫,脚步稳健,一看就是练过武艺的,且功夫绝对不会差。

  “危姑娘,如果你不肯把册子交出来,那就请恕我们无礼了。”

  早就听说江湖侠道盟的少年剑客危兰武功卓绝,虽然年纪尚轻,但绝非等闲之辈,他们便也不敢托大,四人一齐出手,向着危兰猛然攻去,拳风虎虎。危兰原地不动,先看清了他们的招数,在他们攻到自己身前之时,这才霍地拔剑出鞘。

  剑光宛如流星连闪了四下,她连出四招,蕴在剑中的内力连绵不绝,与春风一同朝前疾飞而去。

  只不过几个眨眼的时间,就迫得那四人不得不慌忙避开,他们不甘心地欲再上前攻击,又畏惧那抹凌冽非常的剑光,只迟疑了一瞬,便听陆炳冷冷道:

  “你们都不是她的对手,退下吧。”

  方灵轻笑盈盈地道:“怎么样,她很厉害吧,你们都打不过她的。况且我还没有出手呢,如果我也出了手,你们就更打不过了。”

  陆炳拊掌道:“不错,确实是好功夫。”

  这般好的功夫,这般处变不惊的冷静,在年轻人里的确难得一见。陆炳不禁在心里思索,假若危兰不是侠道盟的子弟,那么即使她是一名女子,就冲着人才难得,倒是也可以想办法安排她进入锦衣卫为国效力。

  可惜啊……

  他接着道:“他们四人确实不是危姑娘的对手,但这里难道只有他们四个人吗?”

  以陆炳的地位,无论他去什么地方,跟随在他身边的手下都是浩浩荡荡一大群。

  危兰依然温和地笑道:“可是我们若要离开这里,陆都督恐怕也阻止不得。”

  陆炳道:“你们要逃到天涯海角去吗?”

  危兰道:“为什么要逃到天涯海角?我和我的朋友一路保护这本册子,也遭遇不少危险,为的乃是我大明朝的太平,现在逃什么呢?”她顿了顿,接着郑重道:“我们也是大明的百姓,也想为大明出一份力,为国出一份力。若是我们将这本名册交给陆都督,陆都督可否愿意与我们合作,让我们也参与办理这桩案子。”

  想要为国出力的确不是虚言。但危兰知道,以陆炳的实力,即使没有自己和方灵轻的协助,他也完全可以将名册上的官吏全部抓捕,再消灭了紫衣社,危兰非要凑这个热闹参与其中的真正原因,唯有方灵轻清楚。

  她是为了调查《六合真经》的秘密。

  而她刚才与那四名锦衣卫的交手,也是为了在陆炳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

  陆炳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饶有兴致地看了她一会儿,不置可否。

  方灵轻倏地道:“陆都督好歹也是我大明朝的重臣,不至于说话不算数吧?”

  陆炳道:“我说了什么话要算数?”

  方灵轻一字一句地道:“我们都是中国之人,当勠力同心抗敌才对。”

  陆炳笑道:“好,既然如此,你们先说说你们都从赵文元的口中问出了什么,我们再商量如何接下来合作。”

  危兰点点头,有条不紊地讲了起来。

  陆炳听罢沉思了一阵,道:“魏祐竟是紫衣社的首领……若此言果真不虚,他也是吏部尚书,九卿之一,算是位高权重,要想拿他,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不能仅凭赵文元的几句话。这样吧,我先回京安抚住他,你们去瞧瞧赵文元所说的紫衣社在各地的据点,尤其是最大的那一个,最好多找一些线索。”

  其实与这两名女子合作,是个不错选择。陆炳这趟出行,没有想过会遇上这么大的案子,身边也就没有带多少得力干将,他正需要武功高强又聪明有谋略的人才。

  他不禁又一次感叹,可惜危兰是侠道盟之人。

  侠道盟有如此杰出英才,是侠道盟的幸运。但他今后想要除去侠道盟,恐怕就更难了。

  作者有话说:

  《明史·俞大猷传》:“大猷先后杀倭四五千,贼几平。而官军围贼已一年,宗宪亦利其去,阴纵之,不督诸将邀击。比为御史李瑚所劾,则委罪大猷纵贼以自解。帝怒,逮系诏狱,再夺世荫。陆炳与大猷善,密以己资投严世蕃解其狱,令立功塞上。”

  这件事是嘉靖三十八年的事,本文目前时间是嘉靖三十五年。

  但“陆炳与大猷善”,说明他俩在嘉靖三十八年之前也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