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 王夫人端着茶盏的手猛地一顿。

  是了,她从前也和贾敏偷偷跑出府去玩儿过,细枝末节的事儿, 她已经记不得了。

  只记得那日春光正好、柳絮漫天,她和贾敏拉着手,偷偷跟着送粮的车从角门出去的。

  她还记得, 那日贾敏妃色轻儒, 在宁荣街尽头,笑着将一根糖葫芦塞给自己, 告诉自己特别甜。

  确实挺甜的,说来也怪, 日后着小厮出去买回来的都不及她递到自己嘴里的那一口甜。

  糖葫芦是甜的, 回来后挨的那顿打也是真疼。

  贾敏是家中小女儿,又是嫡女,向来是国公爷和史太君的心头宝, 打了两下手心, 罚跪了一个时辰、回房闭门思过三日便算完了。

  但自己那顿打, 那一身的伤,自己现在想想都还在疼。

  她们为什么会被逮回来?王夫人瞟到了一旁的慈眉善目、因女儿不见了而红了眼圈儿的薛姨妈。

  是了, 是她的好妹妹告诉父亲、母亲自己偷偷跑出去了。

  她的好妹妹还添油加醋的说是看着自己跟一个男人一块儿跑出去的。

  思及此处, 她端着茶盏的手不禁一抖, 随后她语气毫无波澜的说道:“找。”

  “是, 太太。”

  一众丫头、婆子就要往仔去。

  这时, 她连忙道:“悄声些!不能有漏了风声, 外头的人必须瞒得紧紧的,也不许惊动了老太太!”

  “是。”

  荣国府、上上下下翻了天,老太太那头, 平儿已经给鸳鸯通了气儿,让鸳鸯引着老太太去林家新宅子看看。

  本来,贾敏说要搬出去,老太太心中不舍极了。

  林家又没长辈,这马上要迁宅自己当然要去看看的。

  至于贾母如何探宅暂且按下不表,话说,黛玉宝钗几个姑娘在京中走走逛逛,一路来到了城外护城河畔。

  草色茵茵、蜂蝶兼舞,再配上清堤岸柳,实在是个好地方。

  “我见书上说,腐草为萤。要是咱们晚上到这处来,定是流萤漫天,好看得紧!”黛玉提着裙边儿,现在河堤的一处石头上。

  见此,宝钗担忧道:“快下来,当心脚滑跌水里了。”

  “哪儿能呢!”黛玉笑着。

  她很想脱了鞋袜将脚伸进水里,只是这般又实在太过放浪了些,只能站在石头上过过眼瘾。

  “若是掉进了水里,待会儿不许哭。”宝钗道。

  “我算是知道为何哥哥们天天爱朝外头跑了,要让我能出门这样玩儿,我也不乐意在家带着。”湘云衔了一根草在嘴里,那模样不像是长年养在深闺的小姐,到像是行走江湖的侠女。

  探春听了她这话:“不如咱们一块儿去摆摊儿吹糖人儿算了!你熬糖,我吹糖人儿,保证你天天都能出来!”

  “可是你说的!”湘云顺着她的话往下说,“若是抵赖我……”

  湘云的话还没说完,便听到身后柏树林里传来异样的声音,又像女子的哭泣、又像是猫叫。

  此时,进城、出城的人不多,原本爱在河边儿吟诗作对的秀才、举子又都进了贡院,河边儿人便更少了。

  此时,除了远处官道上进城、出城的商队,河边儿不见一人。

  突然听到这么个声音,怪吓人的。

  显然不止湘云一个人听到,几个姑娘都听到了。

  “不会是……水鬼吧?”探春道。

  此言一出,吓得黛玉差点儿没脚底一滑跌进水里。

  索性宝钗怕她掉下去,一直在岸边护着她,见此连忙将她的手臂拽住,这才没让黛玉失足搞个“美人浣浴图”出来。

  黛玉半搀着宝钗,一步三滑的从石头上下来了。

  宝钗连忙安慰道:“哪里是水鬼,水鬼都是在水里的,哪儿能跑到林中去了?”

  “那……难不成是吊死鬼?”探春道。

  黛玉吓得紧紧抓住了宝钗的手臂,宝钗一脸无奈对探春:“你就不能不说鬼吗?□□的,怎么可能有鬼?”

  “应该是人。”湘云侧耳道,“你们细听,在说话呢。”

  几个姑娘噤了声儿,细细听着林中传来的动静:

  “我们走吧……”

  “不……”

  “你父亲……”

  “我……”

  是一男一女两人,声音跟猫儿似的断断续续听不清。

  不过,听到这儿几个姑娘虽说未经人事儿,但也是博览群书,什么事儿都明白了。

  湘云惊讶又有些兴奋的压着嗓子说道:“私通的!”

  宝钗轻轻拍了她一下,面色微红:“姑娘家嘴上怎么没把门儿的?什么话都往外说,也不害臊!”

  “私通就私通。”湘云一脸神秘,“他们敢做这事儿,咱们还说不得了不成?”

  黛玉拉着宝钗的袖子,有些好奇的朝林中张扬。

  湘云听了半天,还是听不清那两人在说什么,她心里急得跟猫抓似的。

  为经人事、不知情爱的姑娘对这种桑间月下之事都是好奇的,平日里戏文看得不少,却没见过真事儿,如何能不好奇?

  几个姑娘包括宝钗在内都好奇得紧,因而,虽说脸涨得通红却没一个开口说走。

  湘云胆子大,听不清楚她心里焦灼,于是她说道:“我过去看看。”

  “哎!越发没规矩了。”宝钗想要阻止。

  湘云已经走到老远了,见此探春紧跟其后,黛玉拉着宝钗也要跟上去。

  宝钗顿了顿脚步,黛玉将她往前一拉,她最终还是挪开了步子。

  平日里一个个娇娇弱弱、千金万贵的大家小姐,此时躲在灌木后头毫无仪态可言。

  “咱们若是被逮了,该怎么说?”探春一边说着担忧的话,一边从灌木缝隙处窥视。

  黛玉脸羞得通红,拿着帕子遮住半张脸,却依旧一眨不眨的往外看:“被抓了,就说咱们是贼。”

  “那到时候人还不得将咱们扭送至衙门?”探春低声说道,“咱们要是真进了衙门,准得载入史册。”

  “那便是值了。”湘云一边儿大胆的探着外头,一边说道。

  “胡说什么。”宝钗低声道,“你当这是什么好事儿?这可是遗臭万年的事儿,还值了?”

  “遗臭万年如何?总会是让人记下了不是?”湘云说道。

  因怕动静太大,让人察觉宝钗也不与她理论。

  仅仅是让人记下,遗臭万年便值得吗?这是哪门子的歪理。

  “人在哪儿呢?我怎么看不见?”探春问道。

  湘云伸手悄悄给她指了指,低声道:“那儿呢!瞅见了吗?那姑娘穿的青罗,你得细看。”

  探春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姑娘身材纤瘦高挑,一身青罗看上去出尘脱俗,周身气派不像是小门小户的女儿,不过……这背影怎么看着那般眼熟,像是在哪儿见过似的,她想了半天,具体在哪儿终是没能想起来。

  “那男的长什么样?看清了吗?”黛玉用帕子遮了半张脸,看了半天没看清人,于是开口问道。

  “太远了,看不清。”说着,湘云想上走得更近些,谁知一不小心踩断了一根枝桠。

  “啪。”一声脆响。

  “谁?!”男子听见动静儿,忙将女子护在身后。

  几个姑娘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笑,还不能笑出声。

  “万一让人瞧见了……”女子急得声音带着哭腔。

  男子原本还想过来探个究竟但听了女子这话,拉着她走到了树林深处。

  黛玉几人气喘吁吁的跑到官道上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青天流云下,几个姑娘笑得开怀。

  待笑过了之后,湘云才道:“原来,戏文里说得竟还是真事儿!”

  “只然得是有其事,人才写得出来的。”宝钗拿着帕子拭着脸上的薄汗,“若无其事凭空杜撰,哪能那般有鼻子有眼儿的?”

  “那姑娘,我像是在哪儿见过。”探春说道,“看那背影,眼熟极了。”

  “我瞧着那仪态也不像是小门小户的姑娘。”黛玉微微喘着气。

  “那身青罗虽说看着朴素,但价值却不便宜,想来是哪家的小姐偷跑出来,私会意中人了。”

  宝钗一边说,一边领着几个妹妹往城里走,天色不早了,此时府上应该翻了天了:“京中勋贵人家虽多,但咱们大多都认识,各家小姐在吃酒的时候也彼此见过,那姑娘多半你在哪次是在宴上见过的。这事儿,咱们看了热闹也就罢了,别到处说,省得害了这姑娘。”

  黛玉、湘云、探春三人点了点头。

  几个姑娘疯跑了一天,如今也累了,正商量着进城后吃盏茶歇歇再回去。

  谁知,刚进城门便被守卫拦下了,几个姑娘没见过这阵势,一时间乱了阵脚。

  黛玉连忙将林琅玉给她的忠顺王府的腰牌拿了出来。

  守卫一看,乐了:“找的便是你们。”

  接着他连忙让人报信儿去。

  黛玉等人还想解释问话,只见两辆楠木锦布小车横在了她们面前。

  黛玉一愣,熟悉的车夫连忙朝宝钗身后躲。

  只见,前面的那辆车,车帘子从里撩开,林如海正坐在里头一脸严肃又无奈的看着面前几个姑娘。

  “林、林姑父……”探春等人瑟瑟缩缩的看着面前的男人。

  如今,黛玉想装死也没办法,只得扭捏着从宝钗身后探出头来,冲着林如海讨好的笑了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