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三国同人]焚香祭酒>第165章 归途(上)

  因为事先已打好了报备, 曹操纵是再不舍,也只能放他们离去——

  奉孝与子琮为他倾尽心力,亦僚亦友, 他总不能狠心地强求命数无多的友臣为他滴尽最后丝一心血。这不仅有违义理,更会让其他有功之士心寒。

  一场送别宴,几车珍赐, 四五个侍医。崔颂与郭嘉全然收下,在与故交好友致别后, 踏上了西行之路。

  离开荆北,进入巴东,崔颂找了落脚之处, 问其中一个侍医:

  “主公可有别的嘱托?”

  那人恭敬道:“只让我等尽心竭力,为郭侯侍疾。除却定期寄送驿信汇报郭侯的病况,并无其他。”

  其他侍医未料到这名同侪竟然如此“坦诚”,俱面面相觑。

  又想到这位叫“任鸿”的侍医乃是曹操新任命的太医令之侄, 曾在宛城替郭侯请脉, 方才所言未必没有投诚之意, 几个侍医的心中各有了不同的想法。

  崔颂将这几人的面色记入心底,与化名为“任鸿”的貂蝉对视了一眼。

  郭嘉见时机已至, 询问貂蝉:

  “听闻巴东乃任侍医的故乡,任侍医在此可还有亲人?”

  “有一阿翁,目昏耳聩,由家中长嫂照拂。”

  郭嘉颔首不语,未言其他, 好似就这么随口一问。

  顶着“任鸿”侍医名号的貂蝉故作迟疑状,埋首行礼道:“鸿离家已久,思念阿翁,可否请郭侯与崔侯赏恩,容鸿归家一趟?”

  崔颂笑道:“孝心可嘉,正该如此。”

  貂蝉再三谢过,在一干侍医歆羡的目光中离开。

  过了小半日,“他”带着一个面容痴傻、口眼歪斜、浑身尘土的老人回来,哽咽道:“前些日子阿嫂溘然病逝,若非邻居心善,予以阿翁吃食,鸿永失至亲矣。”

  他用袖子擦去眼角的泪水,期期艾艾地看向崔颂郭嘉二人:

  “崔侯,郭侯……”

  似有所求,难以启齿。

  刚见到老人这一幕的时候,崔颂差点手抖,把握着的水杯丢出去。

  好在郭嘉一直拉着他,安抚地捏了捏他的尾指,这才让他绷住情绪,没露出丝毫异色。

  被貂蝉带来的阿翁正是诈死脱身的华佗。崔颂心知华佗来见他们,必定会乔装改扮,可没想到华佗的乔装……会如此惊人。

  带着复杂的感想,崔颂对貂蝉道:“知你心诚至孝,便将你的阿翁带上路,好生照拂。”

  貂蝉千言万谢。

  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貂蝉与华佗来到二人的卧房,掩上房门。

  口眼歪斜呈痴呆貌的华佗拿出一根砭针,在脸上几个穴位扎了下,顿时恢复正常。

  崔颂:……

  仿佛见识到了古代黑科技。

  华佗捋了捋胡子,示意郭嘉伸手把脉。

  等郭嘉照做,华佗以指搭腕,凝眉细思了片刻,放开手,示意貂蝉来诊。

  貂蝉同样把了脉,又问了郭嘉近况,只思量了片刻,便悬腕笔书,开具药方。

  等开完药方,华佗审阅了一番,满意点头,还给貂蝉:

  “就按此方来。”

  眼见二人为郭嘉看完诊,崔颂才缓缓开口:“神医曾言道的‘古迹’之所,可否带颂前去一观?”

  虽然华佗当时是误食毒草才意外见到了现代西方医学,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奇遇,但在郭嘉的病没有对症之药的前提下,崔颂还是想去碰碰运气。

  他的目的太过明显,华佗不忍心泼他冷水,但还是事先打了剂预防针:

  “自是可以。但某要提醒小友一句:这许多年来,某一直在寻找‘古迹’,可任凭某踏遍天水万山,仍不见其踪。”

  为了再去奇妙的异境“听课”,华佗甚至再次服用毒草。可不管他横着服,竖着服,躺在原地服,换个方向服,都没能“入境”,还差点把自己真的毒死。

  在多次与死神失之交臂后,华佗只得唉声长叹,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专心给自己破败不堪的身体祛毒。他足足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将身上的毒祛完,还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这还是他从小研究药草,对毒草有一定抵御能力的结果。若换了另一个人,只第一次服用,就能立马蹬腿升天。

  因此,他十分担心崔颂想不开,也去试一试那毒草,介时没找到“古迹”的入口,反而先把自己弄死了。华佗便打定主意,绝不告诉崔颂那毒草的名字。

  不得不说,华佗的猜测其实不太正确。崔颂虽然十分希望找到让郭嘉康复的方法,也抱着撞大运的想法,但他不会选择服用毒草这一条路。

  毕竟根据华佗的陈述,他服用毒草后,撑死了是灵魂离体(假如真的有这东西),成功在现世免费旅游了几天,然后回魂。哪怕崔颂依样画瓢,服用毒草后真的离了魂……也对郭嘉的病毫无帮助。他并不能把现世的成药与手术台带回来,这个“离魂”,还不如他入梦与另一个崔颂面基来得实在。

  是以,在华佗对某株毒草严防死守、充满警惕的时候,崔颂其实对那所谓的毒草毫无兴趣。

  他谢了华佗的好意,根据华佗的指路一路向西北行进。

  一路翻山越岭,进入雍州,崔颂等人正欲找个地方休整一番,突然被一队打马吆喝的部族包围。

  徐濯等护卫按住剑柄,露出警戒之色。崔颂神容未改,却也将郭嘉挡在身后,扬声喊道:

  “我等乃是过路之人,敢问前方部族的几位壮士有何指教?”

  激扬尘土的马蹄渐消,有一年轻的女声响起,脆如银铃,咯吱笑道:

  “我远远打马而过,见你这一行郎君皆样貌不俗、清新雅致,特来抓你们回去,做那压寨相公。”

  崔颂等人:……

  特别是崔颂与郭嘉二人,神情尤为微妙。

  这奇特的画风,怎么似曾相识?

  郭嘉警觉地将崔颂拉到身后,借微高出些许的身长挡住崔颂的面容。

  “敢问前方的……巾帼,可是母日麦族的娘子?”

  “正是。”方才出声的领头少女轻咦了一声,打马靠近崔颂等人。

  在崔颂的眼神示意下,徐濯等护卫未曾拔剑,仍戒备地盯着这些外族者的一举一动。

  站在前方郭嘉淡然笑道:

  “不知姑娘是否识得元娘?”

  那少女轻咦了一声,摘下围着脖颈、遮挡了少许面部的兽毛挡风,露出只有十三四岁的稚嫩脸孔:

  “你识得我阿母?”

  此时,跟在少女两侧,一个年龄稍大,约莫三十来岁的女子仔细打量了郭嘉几眼,打马挨近少女,附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少女惊讶地睁大眼,道:“原来你就是我族的恩人?”

  继而令所有人下马,不失尴尬地道,

  “念娘方才无礼,还请恩人莫要见怪。”

  她以部族的礼节致歉,抬起圆溜溜的大眼,来回打量:“貌美如泉中神女的崔郎也在其中?”

  “貌美如泉中神女”的崔郎:……???

  敏锐地察觉到郭嘉似乎抿了下唇,他借着袖子的遮挡,勾了勾挚友的手指,略做安抚,便从郭嘉身后走出,笑道:

  “姑娘谬赞。令堂近日可好?”

  自称念娘的少女一愣,认真端详着崔颂,久久不能言语:“你、你便是崔郎?”

  她略微别开目光,一丝红霞浮过面颊,小声道,

  “可曾婚配?”

  郭嘉抢答道:“已有家室。”

  还没来得及开口的崔颂:……

  念娘失望地转回目光,在其余几人面上绕过一圈,看到貂蝉乔装的“任鸿”时,眼睛一亮。

  她跑到貂蝉身前,局促地整理自己的流苏帽,鼓起勇气询问:“小郎可有婚配?”

  原本正在看崔颂、郭嘉二人笑话的貂蝉嘴角一僵:……

  好在跟随念娘左右,年龄略大的女子通晓人情,出面解围道:

  “崔郎与郭郎是我族的恩人,还请几位随我们一同回寮,让我们一尽地主之谊。”

  念娘反应过来,忙道:“正是这个理!请几位随我们回去,我阿母也非常想念……”她的视线在崔颂、郭嘉二人身上滑过,“见到几位,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崔颂几人本就准备找个地方歇脚,接到婼羌族的邀请,欣然接受……至少崔颂是欣然的。

  貂蝉已调整好心态——反正她已不是第一次被女子心悦——婉拒了念娘共马的邀请,动作敏捷地踏上坐骑,与部族的人隔开一段距离。

  崔颂正准备上马,郭嘉突然从身后搭住他的肩,作虚弱状:

  “嘉忽觉手脚乏力,恐怕不能单独驾马,能否请子琮载我一程?”

  崔颂:……

  手脚乏力的人,能只靠一只手就制住他前进的脚步,令他无法向前?

  崔颂很想戳破郭嘉的谎言,然而郭嘉故作虚弱的声音让他无法狠心回绝,只得握住郭嘉的手:“来吧。”

  走到马前,郭嘉被“搦朽”大爷狠翻了一记白眼,响鼻警告。郭嘉视若未见,听而未闻,利落地上马,坐在崔颂身后,环住他的腰,将头靠在他的肩上。

  第一次在人前与挚友显现出如此亲密的姿态,崔颂略有几分异样之感。但他素来不为他人的眼光纠结,因而这稀罕的异样感很快便被他打散,变为寻常。

  两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往寮寨行进,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众人看到依水草而居的毡帐,便知晓已到达目的地。

  因为事先有部族之人快马加鞭地回来禀报,元娘已率众人在坡前等候。远远瞧见崔颂与郭嘉,元娘的脸上露出几分喜意;待看清两人亲密无俦的姿态,她心中微讶,蓦然想起十几年前,崔颂曾与她说过的“心上人”。

  彼时听闻的所有描述与他身后的那人瞬间重合,元娘这才恍然大悟。

  作者有话要说:  变装技术哪家强?

  郭嘉:乱发型,污涂面容即可。

  貂蝉:涂黛束胸,安能辨我是雌雄?

  华佗(口眼歪斜痴呆状):&@%

  郭嘉&貂蝉:……

  是在下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