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游戏竞技>我在绝地求生当混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当面买卖

  =================================

  在比分的规则上,微博杯延续了秋季赛的规则——

  积分高者获胜,在积分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同分队伍的总淘汰数。

  在同淘汰数的情况下,比较同淘汰队伍的最高总计分数。

  在最高总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爱,比较同总计分队伍的最高淘汰数。

  在最高淘汰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同最高总淘汰数的最后一场Match的淘汰分数。

  如果在满足以上条件下,仍旧有队伍出现相同的情况,那么就比较他们最后一场Match的生存排名。

  “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由......”随着熟悉的声音从麦克风里传出,一袭纯白礼裙的苏依依出现在了主直播间的画面。

  简约的线条和构造的白色裙子以及头上黑色的蝴蝶结发束,衬托出了女性特有的柔美,也绕观看直播的观众们眼前一亮。

  “那么接下来即将要进行的是我们为期三天的大师组晋级赛,这一次,又会有哪些战队成功晋级呢?”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让我们有请参加本轮大师组晋级赛的16支队伍亮相。”

  苏依依的台本读完,导播连就将镜头给切走了——

  一个巨大的队伍对标出现在了屏幕上,在它闪动几秒以后,画面又是一变,变成了队伍成员的定妆海报。

  将定妆海报定格在屏幕上播放几秒,导播这才将舞台的画面给切了出来。

  先是给了一个主视角的拍摄舞台的角度,紧接着场馆内所有的屏幕上开始亮起队伍的对标。

  轮到哪只战队,那支战队的上场的成员就从比赛席里站起来,将自己展示给镜头。

  在轮回了16次以后,这场开幕式才堪堪算完成。

  随着最后一支战队过场的结束,主直播间才逐渐变得正常,每个比赛席正面的屏幕上开始亮起属于自己队伍的对标。

  16支队伍悉数登场,中间是一条很宽的过道,过道尽头是舞台,在舞台的背面,闪烁着属于“weibo”的巨大图标。

  选手们的比赛席都被平均的分配到了过道的两旁,整个场馆闪烁社金黄色的灯光,将整个比赛场地照射的宛若黄昏下璀璨的晚霞。

  之前采访他们早到的原因就在这里,虽然要配合的地方不多,他们只需要根据灯光亮起来的时候站起来就行,但是再简单,该有的流程还是要走一遍的。

  其实这都还好了,相比较之前秋季赛全明星赛的“尴尬”开场动作,这已经算是好的不能在好了。

  于是在现场导演跟他们说过以后,都纷纷点头表示没问题。

  “各位观众朋友们好,我是寅兮。”

  “大家好我是小彤。”

  在赛前的解说席,熟悉的开场白和依旧熟悉的人。

  原本今天搭档的应该是小彤和黄蜂来着,但是因为黄蜂已经答应了以后做全职教练的缘故。

  加上26号才去Z1G的基地,解说安排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的,所以没有办法,赛事方那边只能派寅兮过来顶替一波。

  为此,黄蜂可是狠狠的去海底捞宰了陈枫一波。

  不为别的,就为痛失搭档这件事情。

  当时黄蜂还美滋滋的呆在4AM基地呢,每天直直播,和水友们聊聊天,下播以后整理赛事资料什么的。

  本来他的打算是微博杯开打以后再去陈枫他们基地的,时间上也不冲突,在打完第一天以后刚好可以根据比赛拿数据说话。

  结果因为秋季赛结束以后放假了,陈枫这货直接就找上来了。

  25号和27号连续两天的拍摄,按理来说正常人都会用中间的26号来休息休息,作为联赛结束的平缓期。

  但是陈枫不啊,他直接就杀到了4AM的基地,当着黄蜂的面开始和噶的伟商量黄蜂的问题。

  陈枫当然急啊!微博杯一结束就是世界赛了,两边都很急!!至少世界赛以前能有点东西拿出来,先用微博杯来练练兵吧?!!!

  我嘴上说是去陪跑,但是没打算真的去陪跑啊!!

  每每想到这里,陈枫的心就不能平静,于是在25号起床以后,坐不住的他就搭上了去4AM基地的车,找到了噶的伟开始聊黄蜂的事情。

  当时黄蜂还在嗑瓜子呢,他就在沙发上坐着,看着两个人明目张胆当着他的面决定着自己的走向。

  黄蜂一脸的问号。

  嗯???

  我还在你们面前呢?

  你们能多少考虑一下我的感受不????

  当然,虽然随后陈枫还是询问了一下黄蜂的意愿,虽然很想拒绝,但是看在陈枫一脸的诚挚的表情上,他还是心软了,最终答应了下来。

  虽然很不想缺席第一天的比赛,但他还是履行了承诺,在比赛当天在赛后休息室观看着“赛事直播”。

  是的,赛事直播。

  基本有比赛的场地,在后台都会挂一台可以看比赛直播的电视机,每当比赛开始的时候,屏幕上会推流出主直播间的画面。

  没从,此时黄蜂就在电视下面守着今天的比赛。

  看着不远处......

  好吧,还是稍微有点远的解说席,黄蜂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我感觉上场之前黄蜂看我的眼神不对劲啊~”准备阶段,陈枫突然想起了什么,扭头的赖景天说了一句。

  “你看看解说席就知道了。”赖景天在陈枫身边淡淡的说了一句,简单粗暴的道出了缘由。

  “啊哈哈哈,是嘛?那没办法呀,当时哥们儿是真的着急,女马白勺秋季赛都打完了,队里连个教练都没有,这他妈像话?”

  听到赖景天的声音,陈枫隔着比赛席望了一眼解说席,打着哈哈道。

  真不能怪他,当时情况真的算紧急,陈枫也是处于下策,才提前去4AM基地找了他。

  “确实,让他难受一下吧,大不了晚上训练任务的时候他说什么我不还嘴就行了。”

  似乎是觉得陈枫的做法没啥问题,对于无意被波及的黄蜂,赖景天表示可以补偿。

  “今天就照昨天训练赛说的那样?”

  “都行,用吧,两天训练赛,今天来试试水。”

  听到陈枫的建议,赖景天给了他肯定。

  关于这本书

  ====================

  中心思想:文笔不够,满足不了不了大部分观众想要看的爽文,不过不管如何,谢谢你曾看过我的书。(有点儿长啊,要是不想看的话看到这句话就行了)

  其实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我这个人吧,对于很多事情都不会去过多的去解释,可能是我从小家庭以及成长环境有关吧。

  导致我生活中很多事情也不会过多的去阐述,我只要想了,憋在心里做就行。

  当然不是说我不善言辞,而是我觉得很多事情没必要。

  说说这本书吧,其实最早萌生写这本书的想法的时候,应该是小叮当刚去RNG的时候,或者说因为未成年所以禁播的那段时间。

  因为从那时候开始,职业选手们开始流行玩红包局,我也在其他职业选手的直播间找到小叮当的身影而第一次选择流连于各个选手的直播间。

  当时就被选手之间的氛围所感染了,他们像朋友的那种互相开玩笑,互相嘴臭,耍宝的行为第一次让我了解到原来职业选手也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这是我看了这么多年只能从官博号或者营销号里所了解到的隔壁职业圈不一样。

  这是我最初写这本书的想法。

  后来啊,当曾经我所熟悉或者说有过了解的选手们好多都开始退役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唏嘘,也见识到了电子竞技的残酷。

  当我看到迫于生计放弃职业,只能选择去做主播的那些选手的时候,第一次有了别样的情绪。

  因为这个游戏的受众群众永远是玩家,以及观看直播的流量人群,所以在我能了解到的范围,也就是直播中,他们也不得不选择放弃坚持了很久的FPP模式,转去玩TPP模式。

  这没有贬低TPP模式的意思,就是单纯的很感慨。

  看着他们一边迎合观众获取节目效果,以及时不时认真起来和敌人对拼时下意识切换成FPP模式的时候。

  就总感觉心里堵堵的。

  是啊,那是他曾经一直追梦的过程啊。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会在他们身上看到,也想到,这才是他们被人所熟知的模样啊。

  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会下意识想起,这才是当初在赛场上那个不肯服输的少年啊。

  接着就是PGIS吃鸡赛制的到来

  这打乱了很多战队的运营思路以及体系。

  让本该能在赛场上发挥个人实力的他们开始变得拘谨,变得谨慎,开始患得患失,会想这一波该不该打,要是吃不了鸡该怎么办。

  这不是说吃鸡赛制不好。

  当然了,随着赛事的不断更新与进行,吃鸡赛制也开始逐渐被完善。

  就像是在有了当年蛇队BO10的那以后,被不断完善的赛制终于能够慢慢浮现水面,当年的惨况也不会再出现。

  就像是被赛制淘汰的众多队伍一样。

  或许中间也有为爱发电后继不足的原因。

  但我很庆幸,一直到迄今为止的队伍,他们都能不断的改善自身来迎合赛制,完善自己。

  或许就像吃鸡赛制一样,这才是“绝地求生”吧。

  这是我第二次萌生想要尝试性的写出一本小说。

  一本能够将这些让大家看到的小说。

  这本书刚下笔,哦不对,应该不能说下笔,因为我前面十几章的时候仍然是想要给大家呈现出职业圈的充满生机的一面。

  写到后面随着素材多起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本书注定是不能迎合大众的。

  原因有很多,我文笔的方面或许也有原因,但更多的我觉得还是没有观众想要的爽点。

  毕竟小说嘛,总归是要满足自身愉悦才能有兴趣继续下去。

  但是我不想这样。

  每每我看到其他诸如各种碎片、系统、开挂以后改变自身命运,以及“随便”玩玩就能叱咤职业圈的“吃鸡文”的时候。

  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

  因为这对于每一位职业选手是不友好的。

  我自己本身就是FPS游戏的爱好者。

  像是守望、APEX、CSGO等我有涉及。

  甚至当初为了练好csgo的技术的时候,我也坚持过每天1000个bot,每天1000个死斗。

  练习自己的急停以及定位。

  当然,在高强度的练习下,进步是非常快的,以至于我最初定位完只有白银的水平在后面再一次打开天梯排位的时候,一路打上了菊花。

  正是因为我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练枪的艰难时间,所以对于职业选手,我至少是能深有体会的。

  他们练习的时常是远远的高于我的。

  18年的lionkk,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依旧在CSGO的aimbotz里练习定位。

  Summer也经常在凌晨很晚的时候钻研地图,看看这里有条沟比赛的时候能待,那里有个坑可以踩。

  这都不是个例,而是作为职业选手的他们家常的便饭一般。

  我觉得如果把每个职业选手深夜练习的某一秒抽出来,他们所组成的光亮甚至能将整个上海的夜晚照亮。

  这个过程是很枯燥且繁琐的。

  这也是我第一本书不想偏向无脑爽文的一点。

  我知道我这本书注定不会被大众所关注。

  但是我还是想写一写。

  不为别的,只为了以后在某个地方,某些闲暇至于谈论起吃鸡、谈论起吃鸡小说的时候,能有一个人说一句:

  “有一本《我在绝地求生当混子》,里面全是写职业选手的,写的将就,就是没啥爽点。”

  当然,我也希望这个时候,能有某个听取了这句话的人无意的搜寻一下,在看到它的时候眼里能亮起一丝光。

  好像把自己说的有点伟大了哈。

  抱歉。

  但是我仍旧想。

  在周围的人都谈论吃鸡爽文的时候,能有微不足道的一句:还是有电竞文的,就是写的不咋样。

  就够了。

  作为一个游戏的爱好者而不是圈内人士,我所接触到的实在有限。

  甚至只能从不同选手的直播里汲取到数量有限的信息,来为大家尽量呈现一个比较真实的选手的故事。

  这一路上还有很多是我所不了解的,例如众多的PDL的选手,以及PDL以外没能进入到这一层面来的选手。

  他们都是认真且可爱的。

  作为职业选手,他们日以继夜、不断练习的技术不应该是靠着“系统碎片开挂”就能一笔带过,作为垫脚石一般的存在的。

  他们的刻苦训练,不应该就那样的不堪。

  电子竞技是很精彩的,精彩到你可以在万众瞩目下完成一波又一波不可思议的操作,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

  同样的,电子竞技也是很残酷的,特别是这个游戏,大家都在用爱发电,只有少数队伍能够盈利的时候。

  你能看到上一秒春季赛夺冠的队伍,下一秒就濒临解散。

  你能看到选手还在国外打比赛,回国的时候俱乐部却没了的画面。

  你同样能看到,强如PCS洲际赛的历届冠军,也能够无缘世界赛。

  你能够看到,强如4AM,也有着极大可能进不去世界赛的风险。

  同样的,即使拿下PCS4冠军,甚至马上可能拿下PCS5冠军的PeRo,在夏季赛低谷的时候,也面临过解散的风波。

  这是很多“场外”观众所看不到的画面。

  这或许也是热爱这款游戏的粉丝每每看到便会自嘲的画面。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写小说。

  但可惜我的文笔不够好。

  不能够将他们的故事浓墨重彩的渲染在纸上。

  不能将他们所经历的巅峰、低估、绝境逆袭写的荡气回肠。

  我只能以我平淡的语气,凑合能看的文字将他们尽可能的书写出来。

  暂时想到的只有这么多,后面有想说的再写吧。

  恭喜PeRoPCS5夺冠!!!

  ================================

  咋说呢,恭喜PeRo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两届PCS系列赛事冠军的队伍。

  也感谢截至目前为止,将所有PCS东亚赛事冠军留在中国的队伍。

  那个啥,看比赛,忘更了,明天来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