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游戏竞技>轮回之魔神>第六十五章 血色黄昏(下)

更新时间2010-8-11 19:25:12 字数:10840

 1846年3月,克里米亚战役终于结束,以俄罗斯战败,英法联军获得最终的胜利而告终。。。

  1846年3月5日

  因逐鹿中原无果,金辰回到了首都绍京(绍兴)。建国节日庆典也如期举行。。只是气氛太过压抑,效果平平。。

  两日后,也就是3月5日,金辰一人来至义士墓,静坐一天一夜,滴水未进。。

  坐在义士碑前。。望着远处不断有无名义士的骨灰坛合入墓中,不断有名字被刻在新建的数十个三丈长的石碑之上。。。

  此时此刻,金辰觉的,这工匠们每刻一个义士的名字,便如刀剑刺入他的心脏。。让他颤抖。。让他痛苦。。。

  三年征战,虽收复江苏,解放千万百姓,却迟迟不能攻克淮南,以至于耗损人力、物力、财力无数,戚戚而归。。。

  当他归来,望见沿途百姓沉默无语满脸悲伤的样子,心中升起一股无言面对江东父老的羞愧,甚至让金辰有自杀的冲动。。。。

  是在是太惨了。。。太惨了。。。

  “哎。。。”

  此次战役,最终汉军总结阵亡人数多达五十万人。。其中,跟随金辰征战多年的老部下,死的死,伤的伤,残的残,几乎让大半个浙江的家庭里没有了儿子、兄弟跟父亲。。。。

  他焉能不羞愧,焉能不惭愧?

  虽然相亲父老们什么都没说,甚至也没有怨恨他金辰。。。可金辰怎么可能不怨恨自己呢?

  当初,金辰以为北伐,必定十拿九稳。可金仁病逝,王通战死。让他十拿九稳的北伐计划出现了变数。。。

  没有了王通的飞虎军,就如同没有了翅膀的老虎,虽是山中老虎,却在无飞天之力。王通就是金辰手上最犀利的奇兵!往往都能够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若不然,金辰也不会忌惮鞑子骑兵,不敢分兵冒进,只能于鞑子在淮南城外,空耗兵力。

  而没有了金仁的汉国,始终让金辰无法放心将手中大权交予臣下。

  同时,金辰也醒悟到自己在淮南犯下了几个本可以避免的昏招。。比如说,他根本就不需要跟鞑子硬拼,依靠着先进步枪和犀利大炮,他完全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点一滴的将鞑子大军推出淮南地域,进而图谋中原。

  可他没有这么做。。。

  他就好像走火入魔了一样,非要将鞑子主力完全歼灭,然后一举鲸吞中原!随后,便可挥军北伐,一战而定乾坤!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鞑子人的狠辣,完全超出了普通人承受的心理极限!鞑子不但抓壮丁入伍,还驱赶百姓为炮灰!

  汉军攻的越猛烈,鞑子抓的壮丁和驱赶的百姓就越多!越密集!

  当时的情况,身为汉军统帅的金辰,一心想依仗着步枪和火炮的犀利,试图将鞑子的主力消耗干净,接着便可以顺利逐鹿中原,北伐灭胡!

  然而,鞑子却完全不顾忌代价,用尽一切办法,丧尽天良,连驱赶百姓堵炮眼的残酷手段都用了出来!

  而汉军也同样入了魔,根本不管是那个是鞑子,那个是百姓,同样也完全不顾及后果,心里头就剩下一个念头!

  杀无赦!

  这三年的杀戮,可以说将安徽杀成了人间炼狱!杀成了荒野墓地。。。。。

  这鞑子驱除百姓固然禽兽不如,而汉军毫无顾忌的射杀无辜百姓,也同样是禽兽行径!

  以五十步笑百步,双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鞑子毫无人性。而汉军虽是禽兽,却也知,有饥饿,方有杀戮。

  这一战造成的浩劫对整个华夏形成了无法想象的后果。。

  汉国还算好,金辰威望深厚,汉国百姓也绝对拥戴金辰。故而,虽然伤亡达数十万之巨,依旧没有动摇汉国的根基,只是伤了元气。

  要知道,对整个汉国超过亿万的子民来说,数十万的壮丁也不算太多。而且江苏的光复和安徽的难民,也让汉国又增加了两千多万的人口。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很显然,鞑靼人这种禽兽不如的行为,已经极大的刺激了民愤。本来鞑靼人的残暴统治已经到了某种极限,现在这种不把人当人看,不分青红皂白,强行驱除百姓充当炮眼,强征壮丁充当炮灰的行为已让整个鞑子的根基彻底腐烂。。。。

  一些原本站在鞑子这一边的读书人和地主们也开始动摇了,他们毕竟是读过所谓圣贤书的人,而不是禽兽,更何况,鞑靼人连禽兽都不如!

  一股风暴已经在鞑子内部蔓延。。。

  而鞑子王爷将强征来的大部分壮丁放回去之后,这股风暴彻底爆发了出来!

  1846年4月

  河南人马景连在许昌附近的某个乡村举起义旗,爆发起义!

  3日后,被驻守在许昌的守将残酷镇压,马景连和一干义军头目的头颅被悬挂在许昌城头的旗杆上。。

  1846年5月

  陕西人蒙武,在白水聚集五百马贼宣布起义,三日内攻陷数座县镇,聚首数万,直逼咸阳。

  1846年6月

  山西、山东、湖北各处陆续爆发小到百人、多到数千人的暴乱,人们愤怒的操着菜刀、扁担等粗陋武器,杀进衙门和小户富人家里,见人就杀,就女就淫,见财就夺,见房就烧。

  1846年7月

  鞑靼人除东北三省之外,其余各地烽火连绵,狼烟滚滚!各地汉人总督非但没有就地剿灭叛乱,反而保持了沉默的状态,即不支持,也不反对。

  而鞑靼总督纵然有心剿匪,可不出几日,不是被神秘的刺客割掉头颅,便是被不知道那里冲出来的乱民擒拿,当街凌迟处死!

  更甚至受到汉国诛邪令德影响,只有在起义的地方,义军跟鞑靼本族人的争斗就没有停止过。

  义军固然仗着人多势众,而鞑靼本族人也仗着深厚的地方根基,依靠于同族的相互支援和堡垒、家奴抵抗义军的进攻。

  一时间,整个中原大地腥风血雨,鬼哭神嚎。。

  当这些越来越糟糕的情报终于隐瞒不住被传到鞑靼朝廷时,鞑子皇帝大为震怒,同时也暗自惊恐。他完全没有想到平日里软弱的如同绵羊一般的汉人,为何会如此残暴行径?

  这完全不符合他生平的认知。

  在他的认识里,汉人就是奴隶,就是猪,就是个狗。而鞑靼人就是主人,主人杀猪杀狗,让猪狗去送死,完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猪狗突然造反成了主人,将鞑靼人当做猪狗一样虐杀?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于是,他立刻召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然而,让他心惊的一幕发生了!

  往日里那些忠心耿耿、争吵议论的汉臣们集体变的哑口无声,沉默以对。。。

  而鞑靼大臣们本来就没有几个有本事的,如今没有了汉臣们的提议,他们似乎也没主义了,也同样没有话说。。

  这种沉默,很快变成压抑。。。而压抑,很快就变成压力。。。

  “说!你们平日里不个个都自语孔明在世,智计百出吗?今天怎么了?全部变哑巴了!啊!”

  鞑子皇帝在龙椅上大发雷霆,怒声咆哮。

  本来有几个忠心的汉臣正准备打算说话,却被鞑子皇帝这么一吼,也不敢站出来说话了。。

  “废物!全他们一群废物!”

  说罢,鞑子皇帝疏散满朝文武,自个往太后所在的寝宫奔去。。

  1846年7月

  相对于鞑靼朝廷的沉默以对,整个汉国高层却空前活跃。鞑子残暴,大后方失火,民心尽失,此乃汉人驱除鞑靼,光复华夏最好时机!

  用狄杰的话来说,此乃天意!

  事实上,自1846年4月份河南人马景连的起义之后,汉国的密探就开始留意到鞑靼国的异常。

  金辰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为振奋,布置了一系列的绝密计划,其中就包括收买鞑靼国各省汉将、支持各地爆发的起义行动,甚至扶持一些亲汉的起义军。

  随着时间的流逝,星星之火,终于燎原!整个鞑靼国似乎一夜之间,燃烧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被鞑靼王爷抓去当壮丁,打着侥幸和庆幸的心里回到家乡后,却发现家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乡亲父老死伤大半的情况!

  这些人大多数都发狂了,因为幸存的乡亲告诉他们,当他们被抓走后不久,一队官军(鞑靼兵)冲进村里,杀人放火,**掳掠,将整个村庄弄成一片废墟,人员伤亡大半。一些胆敢反抗的村庄,更是被连根拔起,男的被抓到战场成了炮灰!女的被抓到军营充当军妓,老人和孩子甚至被他们随意杀死。

  听完乡亲们欲哭无泪的倾诉,这些在战场上见过世面的壮丁们沉默了。。。有道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在毁灭。

  一些人强行忍下了,而一些人却无法在忍受了!

  这才是鞑靼国爆发大规模暴乱和起义的火种!

  这场波及整个鞑靼国,动摇鞑靼根基的叛乱,让汉国高层看到了真正覆灭鞑靼人的机会!

  1846年8月份

  金辰在动身前往江苏之前,在绍京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在会议进行的开头,金辰率先开头做了自我批评。

  “此次北伐失利,罪在我金辰错误的估计了鞑靼人的人性,他们已经没有人性可言了!就因为他们不在有人性,我汉军征战三年,将士伤亡人数多达数十万人。此过,乃我金辰之过也!”

  “然,如今鞑靼人后方暴乱,人心不稳,正是吾辈光复华夏,驱除鞑靼,戴罪立功的天赐良机!”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验证和修改,此次北伐的行动将采取奇正相和的战法!”

  “重点就在山东!这里,这里,跟这里,从临沂至枣庄、济宁、菏泽鞑靼人布置了严密的防线,山东多山,这三年来我军数次企图突破这道防线,都因地理的原因均被击退。所以,强攻这条路不好走。”

  “可是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了,山东总督虽然是鞑靼人,但是如今乃是非常时期,山东境内已有多次暴乱,并且得到我汉军的援助,只要他们冲开鞑子沿海防线的一道口子,我军便可登陆作战!然后前后夹击以临沂为首的山东南部防线,到时,山东可定!我军便可以山东作为跳板!横渡黄河!北上伐胡!”

  “如今,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张龙、曾全听令!”

  “将军有何吩咐!”

  “现命你等二人速去江苏,我已备好兵马,你二人各自领兵三师,在连云港候命。”

  “遵命!”

  “蒋明听命!”

  “是!”

  “现命你调遣第二舰队,前往山东黄海一带密切关注,尤其是青岛、日照一带,若发现异动,便可派遣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作战,确保我军运兵船及时抵达!”

  “遵命!”

  吩咐完命令后,金辰猛的站起来,用火辣的眼神徐徐扫过众人。。众人见此,亦是猛的站立起来,无不用热切的眼神回视金辰!

  “驱除鞑靼,光复华夏,就在今朝!”

  “驱除鞑靼,光复华夏,就在今朝!”

  金辰这充满激情的一声大喝,众人无不挺起胸膛,齐声附和!

  “碰!”

  话落,金辰的拳头狠狠的砸在了会议桌上那副战略地图的山东半岛上。。。。

  “解散!”

  众人离去后不久,孙铭却转身后走了回来。

  金辰正准备离去,见孙铭又回来了,有些奇道“我的内阁大臣为何去而复返呀?”

  孙铭一愣。。。

  有些无语的看了金辰一眼,说道“前些日子,将军让臣下办的事情已经有些进展了。”

  “我知将军是忙,若不提醒势必忘怀,故而特来禀告一番。”

  金辰听言,似乎想到了什么,点了点头,说道“你继续说。”

  “是这样的将军,你提议的军人养老会已经在数月前组织完成,目前运转良好。军人养老会主要针对那些战死士兵的善后处理问题,以及残疾士兵的工作岗位问题,最后是服役士兵们的战利品、军功等问题,将军提议的军政分离,已经通行,目前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整理、完善。”

  孙铭说完,金辰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汉国的士兵们为汉人的崛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若不能进行有效的补偿,我汉国不能久矣。这件事情就暂时就有你来处理,至于军部的问题,你可以和李义多多协商,没事的话,我要出征了,这可耽误不得。”

  说话间,金辰已经到了门口。

  孙铭赶紧开口道“将军!征战非一日之功,何须如此匆忙?王后为将军生下一男一女,**嫔妃也多有将军子女,出征三年,将军却连家也没有回。这几个月来,将军不是在义士墓,就是在参谋部,却没有一次回过家。王后多次带着年幼的王子和女儿要求觐见将军,都被将军以军务繁忙为由给予拒绝!王上,请恕臣下直言,家和万事兴,王上当以江山社稷为重!”

  说道最后,孙铭的语气已经非常的严肃,连王上都叫了出来。事实上,金辰如今贵为汉王,但凡汉国军民,都因称他为大王或者王上才是,他也应该自称寡人才是正理。

  然,金辰非寻常人,完全没有一般人的虚荣和对名声的贪婪。在他的眼里,光复华夏,驱除鞑靼才是重中之重,儿女私情,礼仪名声对他而言,不值一提。

  “孙爱卿言重了,寡人会留意的。”

  说罢,金辰毫无迟疑的迈出大门,直接去了军营,最后还是没有到寝宫走一趟。。。

  对金辰来说,北伐三年,阵亡数十万将士,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却没有达成预料的目标,此等负罪感,如熊熊烈火,不断燃烧刺激着他的心脏!

  可以说,这是属于他金辰的耻辱!

  有道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他迫切的需要完成使命,来洗刷自己的耻辱!不然的话,他每天都会梦到在淮南阵亡的数十万将士,无言的望着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怨恨什么,可金辰知道!这是他的失误!这是他的无能!

  1846年9月

  山东人卞铁,在昌邑发动起义!昌邑县的守军三千余人,硬是被五百多人击败,一时间声威大振!

  占据昌邑后,他发表了演讲,悲愤激昂的陈诉了鞑子的暴行!他的演讲便不高明,甚至来来回回就这么几句,可这几句,却都是真实发生在山东境内,鞑靼人抓壮丁,抢村庄以及往日里惨无人道的种种暴行!

  有道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鞑靼人的残暴统治,很显然已经到了民众恨不能生吃鞑靼人血肉的地步!

  卞铁这一演讲,在暗示了自己背后有人支持后,不出三天,从者云集,人数已超过数千人。

  卞铁见时机成熟,立刻率军南下,直逼青岛!

  卞铁的动作,很显然引起了山东总督的注意,他立刻调派三万步卒,准备用大炮打蚊子的战术斩杀卞铁,杀鸡儆猴!让山东百姓知道于朝廷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两日后,义军于鞑靼军在胶州相遇,此时义军招兵买马人数已经超过万人,武器装备也多有火器,颇为不俗。

  就当山东百姓和鞑靼人认为一场龙争虎斗即将上演时,却发生了另人震惊的变故!

  胶州守将突然宣布起义,便在夜里将赴宴喝醉的鞑靼主将斩杀!同时劝降了数位副将,悄然的打开东门,义军似乎早知如此,秘密派三千士卒潜入城内。将忠于鞑靼主将的兵马,团团围住。

  然后,让那几名投降的副将当着众人的面斩杀几名鞑靼族人作为投名状,在放回城外驻扎的鞑子大营中召集旧部稳定局势。

  到了第二天,一场排斥异己,诛杀忠于鞑靼人的行动便展开。

  一直到了第三天,局势方才稳定。

  搞定这一切后,为了迷惑鞑靼人,胶州守将跟义军在城外演了几场好戏,同时以义军攻势凶猛为借口,将驻守在青海一带的鞑子部队全部调回,如此争取时间。

  要知道,控制了胶州,等于控制了青岛!

  1846年9月中。

  蒋明得到胶州的情报之后,立刻火速将消息传到了江苏总部。金辰得到消息后,大为振奋!

  立刻下令张龙、曾全率军进入大量运输兵船之中,兵发青岛!不过谨慎之余,金辰也将运输兵船分为三股,每次运送两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兵船运送,自然惊动了鞑靼密探,然而当鞑靼密探将这条消息发到山东总督的手上时,为时已晚!

  暴怒的山东总督,立刻飞鸽传信到沿海各地驻军将领,让他们警界备战!

  同时,他又写了两份信,一封写给鞑靼皇帝,请求派兵增援。一封写给驻守在天津塘沽区的海军总督,请求增援。

  然而,还没等信送到一半,就有密探来报,有大股来历不明的军队在青岛一带登陆,而胶州守军似乎毫无动静,而驻守在青岛一带的部队也被陆续调回了胶州。

  如此这般,山东总督那里还不明白眼下的局势,一时间,竟然有些傻了。。

  1846年9月中

  汉军在青岛成功登陆,张龙、曾全二人为左右先锋,各自率领三万汉军,从青岛出发一路扑去日照,一路扑向济南。

  同时在确定青岛被占领后,汉军后续部队陆续登陆青岛,在整编胶州守军的同时,也对左右先锋占领的县镇进行驻防。

  1846年10月初

  张龙率领左路先锋直扑日照,所到之处,各县城望风而降!不出三日,便顺利攻下日照,招降了毫无斗志的日照守军,如此,打通了前往连云港的路线。

  1846年10月初

  山东总督见日照已破,已知山东必定不守,往日里惧他如虎的麾下汉将,神色间也多有变化,以山东总督多年当官从政的经验来看。。。这分明便是暗藏杀机!

  于是,心慌意乱的山东鞑子总督连招呼也不打一声,连夜卷起自己收刮多年的财富,直接坐船从济南横渡黄河,前往河北,可谓逃之夭夭!

  山东总督出逃的事情,数日后终于被有心人发现,被大肆宣传,一时间济南震动,人心惶惶!当然,这里的人心,指的是鞑靼族人!

  作为奴隶主,他们的消息自然要比济南百姓要灵通的多。一时间,无数济南鞑靼贵族打点包袱,争先恐后的横渡黄河,逃离山东。

  数日后。

  汉军于鞑靼军在临沂大战!

  大战持续一日后,有七万余人防御的临沂在士气低落,毫无斗志的情况下,被汉军两面夹击攻破,鞑靼士卒多有逃亡,汉军亦无追赶之意!

  汉军放走这些逃兵自然是宣传汉军已经攻破临沂防线的消息,为的是更加轻松的取下山东,有时候,攻心比攻城更加有效果!

  果不其然,当大股逃兵散落在山东西部,将汉军来犯的消息传播开来后,整个山东震动了。

  无数乡村的汉人百姓欢喜相互奔走告之乡里,一些好事者,更是跑上好十几里路,将消息告知远方的村庄。

  而当消息传入济南的时候,当地百姓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地主老爷们会如此慌张、争先恐后的逃离横渡黄河了。

  此后,汉军几乎没有费多大的力气,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降,到了10月底的时候,大半个山东基本上已经纳入汉国的体系之中。

  而金辰亦将投降的鞑靼部队进行整编,淘汰了并释放了将近二十多万,不愿当兵或者老弱的士卒后,整编出了五个预备师团和十个生产兵团,同时交给教导团进行训练和思想教育。

  1846年11月

  山东被汉军占领后,鞑靼王朝局势再次震动,鞑靼王朝的威望更是跌掉了历史上的最低点,似乎所有人都看出鞑靼人已经离灭亡不久了!

  这意味着所有在鞑靼王朝担任将领和官员的汉人都必须面临重新站队的问题!

  如果说,汉国的建立,让天下汉人内心震动的话。那么江苏光复,淮南血战,就让世人见识到了汉国强大的武力!

  要知道,鞑靼人当初抓的壮丁人数超过数百万人,阵亡的人数,也超过数百万人,而被鞑靼人驱赶,前去送死的无辜百姓,同样也超过数百万乃至千万人。

  一场伤亡人数可能超过千万人的战役,谁来被黑锅?

  即便鞑靼皇帝斩杀了一些所谓“贪官”“违背军令的将领”等来试图挽回大局和人心,也于事无补。这人心都是肉长的,死了这么多人,其是杀几个贪官和违背军令的将领,就可以平息的?

  可以说到了现在,整个华夏的局势已经渐渐明朗起来。

  汉人必兴,鞑靼必灭,这已经是天下有识之士的共识。

  开始不断有鞑靼麾下的汉将向汉国投诚,连带着驻守的地盘也送到了汉国的手上。。

  1846年12月

  这是一个让鞑靼人几乎绝望的年月。。。

  鞑靼皇帝坐在龙殿上,面无表情的听着大臣们的奏折。。不是某某某叛变,就是某某某自立,除了鞑靼人势力比较集中和雄厚的河北诸地外,其他如河南、湖北、陕西、四川、山西等地,都静静脱离了鞑靼人的统治。

  甚至开始有人自立为王!

  这些有野心的家伙,即不服从鞑靼人的统治,也不追随汉国的号召,一时间,整个鞑靼王朝分崩离析,地方军阀无不佣兵自重。

  不过,无论是鞑靼人,还是汉国人都知道,彼此之间才是真正的生死大敌!

  1847年2月

  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和治理后,整个山东已经如铁桶一般,鞑靼王爷多次率兵来犯,全部被汉军迎头痛击,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退回安徽、河南一带固守。

  山东巩固之后,金辰迫不及待的提出了第三步,也就是最后一步的北伐计划!

  这个计划一提出来,就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就连李义都保持沉默,在明面上没有给予金辰有力的支持。

  如今的局面可以说对汉国十分有力,甚至可以不用兵戈就可以收复华夏大部分失地,像四川总督、陕西义军都是可以拉拢的对象,甚至双方已经有所接触,并且派出使者建立了联系。

  眼下的局势其实已经很明朗,鞑靼国表面上还是一个大国,可实际上各地诸侯已经不在为鞑靼人惟命是从,甚至已经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形势已经开始变的混乱和复杂起来。

  淮南之战,鞑靼人不计后果的强征壮丁,烧杀掠夺,已经触及了百姓生存的底线,并且让天下人明确的认识到了汉国的强大和鞑靼人的衰落。

  而山东的丢失,鞑靼王爷的无力征讨,加上朝廷腐败,行政效率低下,可以说,一切亡国的条件都具备了。

  若不是尚且有大部分地主、官僚体系(读书人)的维护,恐怕鞑靼人连河北都无法在维持稳定。

  面对这种情况,汉国只需要动用金钱、美女、暗杀、分化、收买等一系列软攻势,必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可坐等天下归心,光复河山!

  不过,软攻势是慢功夫,需要的时间可能比较久,短则一年半载,长着十年、八年都有可能。

  要知道,湖北有曾国坐镇,短时期内无法攻克!若湖北不能解放,那么汉国就无法坐拥中原,也无法打通前往西北的道路。

  而河南、安徽等地也有鞑靼王爷坐镇,此人又完全不顾及后果,若是汉军还像以前那样强攻,难免会生灵涂炭,尸山血海,于汉人大环境来说,相当不利。

  所以,参谋部曾经总结出了三条计策,第一条,武力剿灭鞑靼王朝,是为下策。第二条,坐等北方军阀割据,拉拢和扶持亲汉军阀,是为中策。上策,可用收买、分化、培养、扶持等一系列谋略来达成一统华夏的目的,代价小,消耗小,收益大,完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只是时间略长。

  此三条计谋,各有优劣。

  下策胜在直接,只要成功,一统天下,舍我其谁!

  中策胜在稳健,以汉国目前的实力,三、五年内必有成效!

  上策胜在老成,没有多大的风险和变数,以雄厚的实力,扶持、渗透地方势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但是,中策、上策虽好,奈何金辰就是不同意。。

  绍京某处秘密军事基地——会议室内

  “不要说了!我意已决!”

  怒气冲冲的金辰,大步迈出了会议室的大门,谁也拦不住,也没有人敢去拦他。

  虽然名义上汉国的决策要通过内阁方可执行,可实际上,只要金辰还在世一天,这汉国就是金辰一个人说了算,无人敢质疑他的权威!

  很显然,汉国内部,那些胆敢质疑他权威的人,除了少数几人,其他人,则早成了一推枯骨。

  事实上,这次会议的召开,并不是来讨论是不是继续北伐的问题,而是金辰在交代后事。

  会议一开始,他便将自己北伐之后,一系列的权利分配、以及可能出现的变数进行了预防,同时还给李义和孙铭二人,各自留了一封密函。

  之后,亲自布置了一些了预防措施就准备前往济南,进行北伐之前,横渡黄河的祭奠!

  只是会议之中,孙铭和几位文官都不同意金辰的冒险,故而双方言语有些冲突,最后金辰交代完事情,就怒气冲冲的离去了。

  就在金辰骑马前往码头的途中,几辆马车,几个卫士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

  金辰略微一扫,不以为意。眼下若是还有鞑靼刺客行刺他的话,那汉国养的间谍和刺客就都是吃干饭的了。

  待他骑马来到马车前,正准备从旁路过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在马车前响起。。。

  “夫君,我是霏儿!”

  金辰听到这一熟悉的女声,浑身一震,转过身来,举目望去,却见一道熟悉又陌生的倩影正静静的站在马车旁望着他。。。

  “嘶。。。”

  金辰情不自禁的停下战马的步伐,静候一旁。。

  这时,方霏也顾不得什么,怀中抱着一名三岁大的孩童快步来到金辰的马前,眼睛开始湿润起来。。。

  金辰望着方霏那张往日里精致、可爱,现在却布满忧愁、思念的脸孔,眼中闪过一丝愧疚。。。

  二人相视小会,直到方霏怀里的男孩动了动身子,方霏才醒悟过来。

  “孩子,快叫爸爸!”

  方霏赶紧让怀里的宝贝叫爸爸。。

  那孩子睁着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嫩嫩的喊了声。。。

  “爸爸。。。”

  金辰内心没有来的一阵激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似乎都变了不少。从刚才的严峻、威严,变的温和、柔色起来。。

  “这就是我那儿子金戈吗?哈哈哈,果然是老子的种,长的跟老子真TM的像!”

  金辰一乐和起来,就开始暴粗口,然后开始用胡须逗弄起小金戈来,话说回来,他已经很久没有暴过粗口了。。。

  “爸爸坏。。爸爸坏。。。。”

  小金戈被金辰粗犷的胡须扎的有些生疼,整个人别扭的转来转去,却又很无助,大半个身体都开始脱离金辰的怀抱,向着方霏的方向伸去。。

  方霏看着有些心疼,但金辰毕竟是孩子的老子,而且这三年自孩子出生到现在才见过一次,实在难得,故而到是很开心的望着正在玩闹的父子两。。

  “哇哇哇。。。”

  小金戈终于忍受不住蹂躏,大声哭了出来。

  金辰见此,大为惊愕,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一股热流就从小金戈的裆部流出溅了金辰胸口以下的半边衣服。。

  “哈哈,兔崽子,第一次见面就这么不给面子,敢尿你老子一身,该打!”

  说罢,金辰故意板着脸将小金戈转过身去,大手轻轻的啪了一下小金戈的屁股,笑着将小金戈递到了方霏的怀里。

  这小金戈刚回到方霏的怀里,裤子里的尿立刻就停了,还对着金辰做凶脸。。。。。

  “呵呵呵。。”

  还没等金辰发飙,杨红捂住小嘴,从方霏身后轻笑的走出来,捏了捏小金戈的鼻子。

  金辰一听杨红的笑声,就知道是谁了,当下有些好气又好笑的说道“我就知道,准是你干的好事,连机密会议都不开,原来是专门带霏儿在这里等我啊!”

  杨红没有马上接话,只顾着逗弄小金戈一会,方才回道“你也好意思说,征战三年,回京半年,都没去过一次家!连自己到底有几个儿子和女儿也搞不清楚,甚至连小金戈长什么样你也不知道!没见过你这么浑的爹!”

  杨红劈头盖脑的一顿说教,让金辰有些招架不住,他心理有愧,也不好回话。。。

  沉默了少许。。。

  金辰突然抬头望向了天空,指着即将落下的太阳说道“时候不早了,我要赶路了,将士们正在等我,我不能久留。”

  说罢,金辰作势欲走。。

  突然!

  方霏猛的向前一步,单手死死的拉住牵马缰绳,泪水无声的从脸颊划过,泣声道“夫君要驱除鞑靼,光复华夏,臣妾不敢阻止。可事由轻重缓急,如今夫君刚刚收复山东,便要再次出征,难倒就不能在家多待几月?陪陪我们的儿子吗?若是夫君有个好歹,你叫我们母女今后如何苟活于世?!”

  方霏的哭诉,让金辰的脸色猛然一变,一时间,无论是跟随金辰的亲卫,还是马车护驾的卫士,都感到气氛变的压抑起来,似有风暴正在聚集,又似洪水正在蓄势!

  “松手!”

  半响后,脸色已然有些铁青的金辰,面对苦楚凄凉的方霏,只是冷淡的说了一句。。

  当下,方霏听言,脸色一白,神色越加凄苦,只是那手却依然没有松开的架势,反而捏的更紧了。。。方霏也不知道她自己会如此大胆,但是内心似乎有一股焦急的错觉,让她一定要留住金辰。。否则。。这很有可能将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有道是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加上无论是那位母亲,生下儿子长达三年之久,丈夫都不在身边,如今好不容易得以相聚,明明可以多待几个月,却偏偏要立刻出征。。。个中酸楚,其能于外人道哉。。。

  “松手!”

  金辰忍不住一阵大喝,怒气勃发!那些文官劝阻他也就算了,现在连自己的妻子也要计算?!

  这个时候的金辰,已经将方霏的表现算在了某个人的头上,比如说孙铭。。比如说狄杰。。

  面对金辰的大喝,方霏依旧固执的不松开,反而闭上了眼睛,抱着儿子,一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表情。。。

  这让金辰铁青着脸,一时间却毫无办法。。。

  “王胜、赵信何在?”

  金辰一声怒喝,身后的亲随立刻走出两名骑兵。

  “属下在!”

  “将夫人拉走!”

  “是!”

  王胜、赵信二人神色有些苦楚的对视了一眼,无奈中下了马,只得向前,可刚走到金辰一旁,却被杨红拦住,神色不善的瞪了他们一眼。。

  当下,他们愣住了。。。神色越加的难看,一时间,到是走也不是,退也不是。。。。。

  然而,金辰可不管这些,见王胜、赵信迟迟不来,转身一看,眉头一皱,神色越加恼怒。

  “呵呵。。呵呵。。。好!很好!非常好!”

  金辰连说三声好,当下气急反笑。

  “今天我算开眼了,不过此次北伐谁也别想阻止我!”

  说罢,金辰跃下战马,头也不会的来到王胜的坐骑旁,飞身上马,大喝一声“驾!”

  说罢,头也不会,拍马离去。。。

  “噔噔噔。。。”

  百名亲兵亦快速跟上了金辰的步伐,王胜、赵信二人相视无语,这下他们真郁闷了,跟也不是,留也不是。。当真是。。。里外不是人啊。。。。。。

  “呜呜。。。”

  这时,方霏在也忍受不住内心的悲伤,痛苦的哭了出来。。。

  杨红神色复杂的望着金辰离去的背影,张口欲言,却什么话都没有来的及说。。

  当下,只得快步来到方霏的身前,将方霏的小脑袋埋在自己的怀里,任其哭泣。。。。

  起点中文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