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游戏竞技>轮回之魔神>第三十四章 雄心万丈之初闻太平军

更新时间2010-7-11 9:30:38 字数:4282

 一转眼,金辰来到绍兴已有月余。

  再过几天,他就要离开了。当然,在离开前,他还要授旗给起义军的野战第一师团。

  自从孙铭到来之后,这半个月来陆续有世家子弟投入起义军的阵营。正如金辰所说的那样,王将诸侯,宁有种呼?

  只要金辰表现出一定的强势和过人的用人之才,那么必然会有一些不甘于现状的读书人来投,自然,那些草莽之辈就更多不胜数了。

  这月来,公务逐渐繁忙。这地盘越大,需要处理的事情越多。文官体系一但组建,以往那些处于半停滞状态的贸易、运输,以及对水果、稻谷、蚕丝等物的种植管理也合理许多。

  战争本身就是破坏,想要恢复战争以前甚至超越战争以前的水平,就不是军人可以办到的了。

  这一切,都多亏了孙铭此人。孙铭异常严肃的提出了以农立国的标准,以商经国的理念。这打战,打战,打的就是钱粮。

  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人才。

  这一点,孙铭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并没有看的多远。他只认为应该成立一个科举体系,来取代鞑子王朝的科举体系就足矣。

  金辰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传统的科举已经落后于现代。眼下,应当成立各种技术学院,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像火炮专业,算术专业,天工开物专业,火铳专业,战争专业,管理专业等等。

  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只有毕业后,才可以进入别的专业学院。学生可以退学,退学后依然可以进入其他技术学院。

  面对金辰这等先进理念,孙铭呆了几天,方才心服口服的为金辰办事。二人商谈了许久的细节,认为只有在起义军的现状稳定下来之后,方才可以办理这些学院,不过在此之前,可以先成立一些简单的军、政学院,教授一些简单的军事、行政知识。

  接下了的大半月来,那堆积如山的奏折,自然被金辰通通送到了孙铭所在的书记内府解决。

  如今的现状就是陆续有世家子弟和读书人来投,书记内府也是一扩在扩,如今已经有了专门的院子来安置书记内府的文官。

  为了树立典型,金辰也不吝啬,直接给孙铭来了个文职都尉的军阶,不能掌兵,现被任命为绍兴府书记官,按照起义军尉、校、将、帅的等级,他已经入了尉级。

  起义军中的官职跟鞑靼王朝不同,起义军的官职,无论文官还是武官,看其品级,乃是以军阶的高低论上下。

  若是没有军阶,就算当了一地知府,也是不入流的角色。一但有了军阶,哪怕是个不能掌兵的文官,也有亲兵可以从军中调遣。

  这是身份的象征,也是金辰特意树立的典型。

  眼下,金辰已将整个起义军领地里的大小政务统统会聚到了绍兴府,再有新成立的书记内府处理。

  书记内府,就相当于内阁。小事情全部由金仁和孙铭说了算,一些有些严峻的大事或者其他方面有些严重的事情,则必须经由金辰审核印章之后方行。

  比如说人事录用,无论大小,最终决定权都在金辰手里。孙铭只有临时的提名权和任用权,若是没有得到金仁和金辰的认可,就连临时任命都不行。

  。。。。。。。。。。。。。

  金辰坐落在空荡的书房内,心下松了一口气,想道“总算初步解决了内务的问题,现在只要专心处理军政就可以了。人才啊。。果然,这打天下,若是双方的首脑水平差异不大,那么拼的,就是双方人才的品级啊。。。”

  正在金辰准备出门走走,想想几天后即将开始的授旗仪式时,杨中堂却从外外兴冲冲的走来。

  “将军大喜啊,将军!”

  如今的杨中堂虽然没有军阶,却也是金辰的幕僚,权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自从他归顺后,整个人改变了不少。对他来说,既然已经上了贼船,也只有一路光脚走到底了。

  前些日子,他被金辰派到江西利用他杨家的身份到处打探情报,大有所获,这一次就是他来禀报好消息的。

  “哦,是吗?说来听听。”

  金辰停住了脚步,再次回到了书座旁坐下。

  “将军,属下带来两个好消息,一则江西我军的战报,二则是关于将军最为关心的情报。”

  杨中堂有些迫不及待,他有些过于着急的表现自己的价值了。

  也确实如此,这半个月来,他呆在起义军中,对起义军里的一些情况也有了初步了解。

  像孙铭这样初来咋到,都可以领了都尉文官军阶。那么他呢?他是不是也有机会呢?无论如何,既然已经上了贼船,就必须在义军中立足,这是肯定的事情。

  更让他有些嫉妒的是这孙铭升至都尉后,可配带的亲兵可不是一般的亲兵,而是金辰亲自从第一师中挑选出的两百名身经百战的勇士!这些勇士可以说除了一些危害起义军和违背军纪的事情,完全听从孙铭的命令!

  这等于是给自己带了一个护身符,他刚投起义军,还没有体现价值,身边也没有高手保护。他又对鞑靼王朝军机处的密探是非了解,深怕自己在半夜里就被人暗杀,所以这半个月来,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推心置腹的为义军办事。

  “将军,属下刚从江西而来,两个星期前,李义将军不但完美的解决了村民、贼寇加入义军人数过多的问题,更是极大的巩固了将军在民间的声望!

  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李义将军接到来至将军的信件后,立刻率领三万兵马前往江西接应李强先锋。他先是快刀斩乱马,将一些人员中混杂的刺头匪类和细作斩杀,在将人员中的精壮编入随军军中,次等和年龄过高的人员则是被编入后勤和工兵、生产营中,总人数超过八万人。便就地扎营在上饶城外,勤加操练,威慑江西!

  一个星期前,李强都尉率领的左路先锋五千轻步兵,从小道轻取鹰潭,大败守军。而右路先锋五千步卒在王虎士尉身先士卒的冲击下,猛攻景德,三个时辰后便大破守军。

  就在属下前来绍兴府的时候,李义将军已经进驻离鄱阳城不远的乐平县外,只等局势稳定,粮草备足便可一战而定江西!”

  “好!”

  金辰大声叫好,虽然他同样收到过此类情报,却也只是纸面上的寥寥所语,没有杨中堂口中诉说的那般详细。

  不过嘛,在他得到的情报中,这杨中堂同样出力不少,不但亲自前往上饶,说服守军投诚,还为李义出了不少计谋,让李义节省了不少力气。

  而今,这个人却不说自己有多少功劳。。看来,这杨中堂,还是有些意思的嘛。。。

  “那第二件事情呢?”

  面对金辰的轻问,杨中堂不敢轻慢,立刻回答道“将军,此次前往江西,属下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方天儒一家就在鄱阳!”

  “什么?你说方天儒一家在鄱阳?”

  面对金辰的疑问,杨中堂点了点头,答道“是的将军,我听说方天儒本想坐船去镇江,在转道去淮北徐州一带落户。却不料,我部攻下景德,另鄱阳城附近大乱,盗贼横行,不少村庄百姓揭竿起义,将鄱阳湖搅了个天翻地覆,谁也不敢再走水路,因此耽误了下来。”

  “将军!本人已将此事禀告给了李义左都尉,左都尉说,只要接到将军的命令,便可先一步将鄱阳围困,在尽数剿灭。

  也许将军对鄱阳城的兵力还不清楚,鄱阳城的兵力尚有三万余人,其中有大半是前线腿下来的残兵,听说南昌城如今被太平军围困。南昌守备拼死抵抗,一时不下。左都尉这里还有一封信,要属下交予将军。”

  说罢,杨中堂上前将一封密函交给金辰。

  金辰微皱着眉头打开了信函,他之所以皱眉,是因为他即将面对太平军,面对太平军的一些情况他并不了解,对太平军的战斗力和对已方起义军的态度等问题,都缺乏足够的了解,故而皱眉。

  李义送来的信件中,大致提起了鄱阳城,南昌城以及杨中堂所做的一些贡献等问题。

  从信中看,这杨中堂还真让金辰有些吃惊。此人竟然大胆若厮,而且在军事上到有些才干。同时,杨中堂还推荐了已故老将耿明英的孙子,耿江。

  如今耿江虽然是都尉军阶,却是个准都尉,实际上统领的兵马还不到一千人。

  杨中堂曾在李义面前大力的推荐此人,说耿江此人,少有英名,勇猛敢战,自幼熟读兵法,比之老将耿明英,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才干,只是一直以来都被他的父亲和他的外公压着,才一直郁郁不得志。

  这一次,耿明英间接死在鞑子王爷的弟弟手上,此人对鞑子的仇恨相当浓烈。

  李义对此人其实也有过考察,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通过杨中堂的推荐,他对耿江的一些作为进行了考察,发现此人帐下,人人勇猛酣战,在对盘龙城张霖之战时,也立过战功。

  故而,他也在信中请示金辰,是否可以运用此人。

  最后,李义还详细的说道,江西多山,地形复杂,若想一战而下,非一日之功。同时,他还提到太平军的问题,是战是和,还需金辰做主。。。

  “来人!”

  “在!”

  金辰一声呼喝,门外亲兵便响应前来。

  “送个口信给金都校,一刻钟后我要会他详谈。”

  “领命!”

  亲兵下去后,金辰忽然发现正望着他,一脸渴望,却又有些胆怯的杨中堂,心下一动,笑道“杨士尉辛苦了,你就先下去休息吧,过会我会让内府的人给送去一些东西,希望你能够满意,哈哈哈。”

  杨中堂听完,心下有些失望,不过有赏赐,总比没有好。这起义军不比鞑子王朝可以用金银来铺路,想要在起义军中出人头地,需要军功方可。

  “下去吧。。”

  “是。”

  杨中堂还没有回味过来,就被金辰斥退了。

  等他走出门外不久,猛然醒悟到刚才金辰似乎在叫他杨士尉?

  “杨士尉?士尉?对了!士尉是位于都尉下的军阶,听说文官能领二十兵,听说书记内府也有几个有才干的世家子弟有过这个文官军阶,莫非?莫非。。。莫非我终于成功了?”

  这一刻,杨中堂激动不已,他迫不及待的回到自己的房间,然后什么事情也不做,静静的等待。。。

  果然,不出一刻,一名内府的侍卫,就将一枚灰色的木制虎符以及一件文官样式的刑天军服交到了他手里。

  “将军说,你可以去第一师麾下第两团挑选二十名亲兵。注意,在城中你最多只能用两名护卫,出了城才可以去城外军营中领二十名士兵护送。还有,将军说,士兵们都是起义军最值得尊敬和最宝贵的财富,希望你善待他们。”

  侍卫说完,便离去了。

  而杨中堂自然一字不漏的听到脑海里。。一直到士尉远去,杨中堂眼角边的一丝银色泪光,方才泄露出来。。。

  “我终于成功了。。成功了。。。”

  杨中堂喃喃自语中,心中似有一股狂热的情绪放浪!士尉意味着什么?

  不是官职,不是护卫,而是意味着金辰对他的态度!

  只要金辰注意到他的才能,就不会无缘无故的刁难他,他的小命才可以最终得到保证!

  “这下,舒坦了。。杨中堂啊杨中堂,你果然是个人才,哈哈哈哈哈哈。。。。”

  磨磨蹭蹭,自恋自语了大半个时辰,杨中堂才命人备来酒菜,自个慢慢的喝着。。。

  如今,他已经解决了自己生存问题,是时候改变自己的环境了。。。。。。。

  “呵呵。。耿家人一定要利用好,务必要让耿江知道自己在背后拉了他一把,自己作为鞑子汉臣的一方,正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以将军的才能,日后必然会有更多的鞑子汉臣或汉将投奔义军。。得好好谋划,谋划,方能在起义军中立足啊。。。”

  思绪中,杨中堂似乎有回到了自己在河北当官的时候。。不同的事,那个时候的他,收钱,用钱。而到了起义军中,钱未必有用,只可作为辅助。。

  看来,需要用情义才行。。。

  “情义。。。情义。。。如何能够施恩惠,又不留痕迹,让那些后来人既知道我的用心,又不会引起将军的猜忌呢。。。。”

  不知不觉中,杨中堂已经深层的睡去。。。然而,他的嘴角边。。却似有一股意味深长的邪笑。。。

  (备注:文职官员最高可领的人数为两百名,孙铭乃是特列,这可以说是将、帅的待遇。尉、校级别,最多领百人。)

  起点中文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