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其它小说>【全本精校】锦医卫>第1122章

  “秦太保,您是位赤心报国的忠臣,小老儿只求菩萨保佑您多福多寿百子千孙!”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在了地上。

  另一位老人把手伸向天空,痛苦的质问:“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啊……”

  那饶舌的青皮后生,早已涨红了脸,怒道:“朝廷是怎么回事?奸臣,一定是奸臣陷害了秦太保!”

  “奸臣?如果陛下是明君,又岂会被奸臣蒙蔽?”书生模样的人低声叹息着,一句昏君已呼之欲出。

  棋盘街是大明朝各部堂衙门所在地,西面是诸军都督府,东面是六部、宗人府和钦天监等衙门,这时候早已轰动了文武百官出衙门来看。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跌脚叹道:“咦,从来武死战文死谏,到现在张太师无端蒙冤,江陵党能臣干将尽数罢斥,吾等士林中人明哲保身,竟是秦林这个锦衣武臣来死谏,宁不叫人可悲可叹!”

  右都御史吴兑同样愤然作色:“陛下岂可如此一意孤行,殊不知从来民心如流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是啊,民心尽为秦小友所得倒也罢了,若是奸雄之辈,又怎么得了?”陈炌摇摇头,神色颇为郁闷,既为万历的刚愎自用而气愤,又担忧着大明朝的前途命运。

  锦衣卫衙门,刚刚从午门外头回来的刘守有看着这万人空巷迎秦林的一幕,心中实在不是个滋味儿,你们这些笨蛋,难道不知道他根本就没有被打,这都是装出来的吗?

  “散开,散开,都围在这里做什么?”张昭庞清这几位心腹,就带着锦衣官校试图驱散百姓。

  可原本在锦衣官校面前驯服如羔羊的百姓,竟横眉立目的对待他们,人人眼中蕴含着怒火,逼视来的千万道目光,叫锦衣官校心头打颤,不由自主地退了回来。

  谁也没有发现,躺在棺材上“昏死”的秦林,嘴角带着一丝狡猾的微笑。

  

  第六卷 【龙潜于渊】 第七九八章 张宏之死

  

  百姓们眼中噙着泪水,簇拥着秦林回到府中,直到朱漆铜钉的大门缓缓关闭,仍有许多人聚集在府门之外,久久不愿散去。

  随着大门关紧最后一丝缝隙,府中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徐辛夷迈开大长腿飞也似的冲过去,见秦林伤势严重,她丰润的唇瓣嘟得可以挂油瓶,青黛捧着金创药只落后两三步,看着秦哥哥身上淋漓的血迹,小丫头愁得脸蛋皱巴巴的。

  女兵甲一把揪住陆远志的耳朵:“怎么搞的?不是让你们见机行事吗?”

  “打成这样子,怎么得了?衣服都和血肉糊在一块啦。”女兵乙端了盆清水,准备替秦林清洗伤口。

  “幸好我准备了剪刀。”女兵丙嘴里咝咝的抽着凉气,打量着秦林的屁股,准备去剪他身上被廷杖打烂、和鲜血皮肉粘连起来的衣裤。

  小丁也焦眉愁眼的,见女兵丙慌里慌张,急忙提醒她:“姐姐小心点,千万别剪到不该剪的地方……”

  不该剪的地方?我噗……秦林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只觉蛋疼得紧,原本还趴着装死的,赶紧捂着屁股从棺材上跳下来,双手推了推:“别剪,别剪,万一剪错地方,老爷我下半生的幸福就被你们断送啦!”

  “啊?”徐辛夷睁大了杏核眼,青黛秀气的唇瓣也微微张开,怎么刚才还不省人事的秦林,突然就生龙活虎了?

  “秦哥并没有被打,这都是装出来的。”陆远志哭丧着脸,朝女兵甲告饶:“老婆,现在可以松手了吧,耳朵快被扯断啦。”

  牛大力也呵呵憨笑着,把今天的事情约略说了一遍。

  “呼……”徐辛夷拍了拍丰腴的胸口,顿时一阵波涛汹涌:“刚才吓死我了,那么多血,哼,姓秦的你真是太不老实了,都关上门了,还趴在棺材上装死!”

  秦林嘿嘿讪笑,和你们开开玩笑嘛。

  青黛早已笑逐颜开,扯了扯徐辛夷:“不管怎么说,秦哥哥没受伤都是大好事啊,刚才青黛还默祝他平安无事呢,现在这样真是太好了!”

  还是青黛最乖!秦林哈哈大笑,抱着青黛原地转了两圈。

  阿沙和徐文长一起从书房走出来,见此情形就不屑的撇撇嘴:“哼,害这么多人担心,很好玩么?真像小丁姐姐说的那样,被人错手剪到不该剪的地方,那才一了百了哩,嘻嘻嘻……”

  这都什么跟什么嘛?徐文长哭笑不得,把阿沙脑袋揉了两下,赶上去满脸笑容,冲着秦林一揖到地:“恭喜秦太保,贺喜秦太保,一顿廷杖下来,尽得万民之心,从今往后朝野士林凡是心向江陵党的人,都将以您为泰山北斗了!”

  “瞧你说的,好像我抬棺死谏是别有用心一样!”秦林假装瞪了徐文长一眼,可接下来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陆远志、牛大力、甲乙丙丁和众亲信校尉齐齐叹口气,咱们秦长官啊,没治了!

  秦林这顿廷杖,是一定要骗到手的,哪怕冒点风险也值得,所以徐文长替他写的谏章,字句那是相当的火暴激烈。

  江陵党倾覆,旧党粉墨登场,朝廷改弦更张,但江陵党执政十年,根基深厚,哪里是逐出几位大佬,就能彻底扳倒的?无数的门生故吏,仍旧遍布朝廷内外。

  改革新政,利国利民,从朝廷、儒林到民间,都有许许多多的支持者,尤其是清丈田亩、抑制兼并的政策,更是深受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衷心拥护。

  江陵党之所以轰然倾颓,并非朝中王国光、曾省吾等大臣无能,也不是新政在南七北六十三省缺乏支持者,甚至张四维的突然叛变都不是致命原因,归根结底最要紧的问题,还是张居正死后,整个江陵党缺乏一个有力的领袖,以至于张四维这王八蛋都被推到了首辅的位置上。

  秦林是个年轻后辈,虽然立了许多功劳,可资历太浅太浅,在讲年谊、论资历的大明官场,想上位就有诸多阻碍,即使是雄才大略的张居正,生前也只敢托他十年后接掌江陵党,继续推行新政。

  事前揭发张四维,事后不顾风险,在江陵党诸位大臣黯然出京时,毅然到长亭送别,已经赢得了王国光、曾省吾、王篆等人的信赖,但要独树一帜、乃至强行上位,那还差了名望,差了士林清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