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其它小说>【全本精校】瓷王>第61章

  少年冷笑一声,没有任何反应。

  林沐风打量着少年,心头便有了一丝好奇。明明是燕王余孽,来见自己本来就是怀着乞降的心思,但这少年见了自己居然这般傲慢,倒是咄咄怪事了。

  “小哥儿,见了本王何以这般无礼?”林沐风淡淡道。

  少年哼了一声,“我又不是大明人,为什么要跪拜你一个大明的王爷?”

  林沐风更加奇怪了,不由哦了一声,“哦,这倒是有些意思了……”

  孟老三见势不对,赶紧慌声解释道,“王爷,这小子并不是燕王——燕王的余孽,是小人当日在海上救起的一个是琉球岛土著的孩子,跟在小人身边做个随从的……”

  “琉球?”林沐风眼前一亮,这所谓的琉球不就是后世地台湾岛吗?原来这少年竟然是来自台湾地土著。望着眼前这个来自宝岛台湾的少年,林沐风刚刚浮起地不渝之色渐渐退去,笑了笑,“小哥儿是琉球岛的高山族人?”

  少年傲然道,“不错。”

  ……

  ……

  林沐风冷笑着,“于公,此人是燕王余孽,朝廷叛贼,死有余辜!于私,他是行刺本网点刺客,难不成他要来杀本王,本王还要笑脸相迎代之以酒乎?”

  林沐风顿了顿,勃然喝道,“来人,此子狂妄不堪,见本王大有不敬,给我拖出去打30杀威棒!”

  黑衣少年面色一变,就要反抗,却被两个冲上前来的锦衣卫死死摁倒在地。不过,在拖他出去的片刻,一个锦衣卫突然疑惑地抬头道,“王爷,这杀威棒是……”

  “杀威棒者,杀杀此子之狂妄也,杖责!”林沐风挥了挥手,朗声道。

  孟老三心里一阵忐忑,却也不敢说什么。

  望了他半天,林沐风这才缓缓道,“本王也不跟你废话,本王给你一个期限,如果你能在一月之中将朱高煦生擒来济州,并将所有叛军完完整整带到济州向朝廷请罪,本王可以请皇上下旨赦免了你们的从贼之罪,准你们回乡!”

  耳边传来少年那忽高忽低的惨呼声,孟老三迟疑半响,这才低低道,“王爷,能不能给小人一些凭信……”

  林沐风心中一阵冷笑,知道孟老三这是怕自己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行那无耻的诱降之计。万一他拿下朱高煦率队来归,却被明军一网打尽,岂不是冤枉之极。

  林沐风淡淡一笑,从怀中掏出一面令牌,扔了过去,“这是本王的令牌,你拿去!”

  孟老三大喜,急急从地上捡起令牌,汗颜道,“王爷,不是小人信不过王爷,只是小人需要一些凭信去取信于岛上的兄弟们……王爷但请放心,小人一定会将那朱高煦拿下,带来向王爷请罪!”

  林沐风笑了笑,“不是向本王请罪,而是向朝廷和皇上请罪!”

  孟老三连连拱手应是,“是,向朝廷请罪!”

  “你去吧,这琉球岛的少年就留在此地吧,本王看他年轻气盛不太懂礼,就替你管教管教!”林沐风嘴角一晒,摆了摆手。

  孟老三连道不敢,匆匆拿着令牌出帐而去。此时此刻,他哪里还能顾得上黑衣少年。少年虽然跟他多时,也对他忠诚不二,但总是一个下人,又是一个蛮夷土著子弟,孟老三如何肯为了他得罪林沐风。

  林沐风这才缓缓起身,去了帐后。见黑衣少年被捆绑伏在地上,而那些锦衣卫的杖子却狠狠地砸在地上,带起呼呼的风声。而那惨呼声,居然是一个锦衣卫番子坐在地上“模仿”而出。

  见林沐风过来,学惨呼的番子赶紧起身过来躬身道,“王爷!”

  林沐风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做得不错。叫什么名字?回头就留在本王的身边做事吧。”

第七卷 瓷韵流风 第324章 一个信手拈来的阴谋

  海边的落日无比瑰丽。去过海边的人都知道,那薄暮的夕阳徜徉在波光浩渺的海面上,景象是如何地壮观。在这个台风的季节里,济州岛海岸线总是半天的狂风尔后偶有半日的晴朗。

  就在这个瑰丽的海边落日中,济州城外的明军营地被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而我们的大明诚靖王林沐风,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金光地里,静静地望着面色冷酷不善的黑衣少年,不过在他看来,这个倔强的少年面上的冷酷,大半是故作出来的。

  或许,少年紫铜是想要用这般故作的冷酷去掩饰他脸上那些许的稚嫩。

  “紫铜是吧,知道本王为什么要留下你吗?”林沐风的声音很慵懒,慵懒地有些像妓院里花枝招展的娘们儿。

  “要杀便杀,无需废话。”少年咬了咬嘴唇。

  “本王为什么要杀你?”林沐风笑了,只是那笑容让少年觉得很虚伪很可恶甚至很无耻,“我之所以留下你,是因为你是台湾的土著……因为,本王不久之后,将要登上那座富饶的宝岛……”

  (关于台湾的古称,有书友有不同意见,其实在隋唐时台湾被称之为“夷州”或“琉球”,当然也有不同说法;老鱼又去仔细查了一下,也没有找到准确答案,故折中一下还是叫“台湾”吧,左右无关书的大局,请兄弟们谅解。)

  “……”少年心里一惊,抬起头来盯着似笑非笑的林沐风。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他隐隐听得出来,这大明朝廷似是有意要染指自己地家乡了。

  明初的台湾已经在大明的管辖之内,只是正式的统治还没有覆盖全岛。大明朝廷只是象征性地在台湾岛的外延附属岛屿——澎湖之上,设立了一个小小的衙门,驻扎少量军队,行驶主权。

  台湾岛本土并没有如大明内陆一般设立州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