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异能>末日预言(出书版)>第四章 《圣经》——受众最多的预言书

  预言经典书

  提到预言书,《圣经》是永远都无法绕过去的话题。

  因为西方盛行的是基督教,因而《圣经》一书也便是阅读量最大的书籍。作为基督教的经典之作,《圣经》从诞生至今已经有大约3000年的历史了。在《旧约》和《新约》两部分中,各自均有不同的侧重点。《圣经》是从上帝耶和华如何创造这个世界开始讲起,以上帝和古犹太人之间的历史和传说为主要线索,讲述了耶稣和门徒之间的故事。

  但综观《圣经》全书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充满了各种各样预言以及先知的书籍。神的预言以先知们的口讲出来,并在世间得到印证和发展。据统计,圣经自问世直到今天,发行量累积已超过40亿本,是历史上印刷量最大的图书,即使是在今天,平均每年的印刷量依然超过3000万本,堪称全世界最畅销的书。由此足见这本宗教圣典的巨大影响力。

  《圣经》中著名的预言有许多,如千禧年危机到末日审判的言说等,这些无疑不受到众多预言界人士的狂热追捧。但为了避免因为预言的失败而对这部经典的影响力造成影响,正统的基督教派的信徒们一直在竭力反对这种有关于《圣经》的预言学说。

  但自从《圣经》问世,就是被当做预言经典来看的,甚至是《圣经》中的最后篇章完全可以看做一系列的预言。而这一部分,通常被称之为《圣经·启示录》。在整本书中,也只有这一章节毫不吝啬笔墨而对人类的最终宿命进行了详细讲解。《圣经·启示录》对人类做了这样的一个预言,人类的末日最终将会来临,在这之前人类将会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劫难,劫难之后,所有的人都将会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该入天堂的入天堂,该下地狱的下地狱。

  众多预言中提到的“天启”、“末日审判”和“世界末日”等词汇,其实全都脱胎于《圣经》。因而,纵然遭到了宗教界的反对,在众多热衷于预言的研究者和读者的心目中,《圣经》一书仍然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和价值。

  《启示录》里的正邪之战

  《圣经》中的《启示录》部分,是传道士传教的重要依据。其中许多神话和比喻,成为基督教世界艺术经久不衰的源泉。

  《启示录》被称为耶稣基督的启示。据传,罗马皇帝图密善迫害基督教会,使徒圣·约翰被放逐到了拔摩海岛上,主就在那里向他显现,把“现在的事和将来必成的事”都一一指示给他。圣·约翰就把自己所看见、所听见的真道和见证全都记录下来,随之也就成为《启示录》一书。

  《启示录》是《圣经》各卷中最难懂的一卷,解经家各作不同的解释,大致可归为四类:第一种解释的方式被称作“过去式解释法”,此说认为本书诸表征是指当时发生的事,所以已成过去,与现时代没有关系。

  第二种解释方式被称作“历史式解释法”,此说认为本书是用预言的手法,写下自当时至主再来时的人类历史。各表征是显示在这段历史中陆续发生的事件。

  第三种解释方式被称作“未来式解释法”,此说认为本书第四章以下皆为对未来的预言,它们将应验于教会被提之后,即七年大灾与千年王国时代。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的方法,被称作“灵意解释法”,此说认为本书的一切表征是指示真神支配人类历史的原理与原则,不是预言特定的事实。所以当以原理或灵意解释之。

  《启示录》共有22章,其预言了在一定时期人类将要面临的天灾、病疫、战争、正邪之战(上帝及其信徒们是正义的一方,一个反上帝或反基督的魔鬼领导一批邪魔是邪恶的一方)、上帝大审判和人类每个人的根本归宿。不论是哪一种解释方法,似乎都脱离不开预言两个字,这才应该是《启示录》的最中心思想所在。

  和其他预言不一样的是,在《启示录》的结尾严重警告不许任何人对《启示录》作任何更改,否则将受到惩罚,口气之大和强硬在《圣经》中少见。在西方国家中,最有影响力的预言书莫过于《圣经》了,而《启示录》又是《圣经》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章节,能够和其相提并论的只有《旧约》中的丹氏预言书。《启示录》预言全面、系统、庞大,是《圣经》预言中最精华的部分,影响力最大。

  在《启示录》中,详细记载了人类的末日大劫,这似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正邪之战,在战斗的最后,双方都没有得到最好的结果。虽然光明总是要战胜黑暗,但为了这场战争而付出的代价也着实过于惨烈。

  书中如此写道:

  “我又看见另一个天使在空中飞着;他有永恒的福音要向世上各国家、各部落、各民族和说各种语言的人宣布。第二个天使跟着说:‘倒塌了!大巴比伦倒塌了!因为他拿那淫荡的烈酒给万民喝。’”这个大巴比伦就是那个罪恶之城,在不到一个钟头,灰飞烟灭,那曾经与之有过肮脏交易的地上诸国诸王痛苦哀号,那些世上最有势力的商人眼见着自己的财富化为灰烬。之后大城被一块大石压到了海底永不再现。据说人们将再也见不到能工巧匠的工艺品,再也看不到丝竹管乐的歌舞升平了。

  “第一个天使去了,把他那一碗倒在地上,于是有既恶且毒的疮长在那些有兽的印记和拜过兽像的人身上。”

  “第二个天使把他那一碗倒在海上,海水变成了血色,海里的生物全都死了。”

  “第三个天使把他那一碗倒在河流和水源里,水就变成了血。”

  “第四个天使把他那一碗倒在太阳上面,使太阳可以用它的炎热烧灼人。人被炎热烧灼,却亵渎有权支配这些灾难的神。”

  “第五个天使把他那一碗倒在兽的王座上,于是黑暗笼罩了兽的国度,人因痛苦而咬自己的舌头。他们因所受的痛苦和身上所受的疮而亵渎天上的神,却仍然不离弃他们邪恶的行为。”

  “第六个天使把他那一碗倒在幼发拉底河上,河水就干了,为要给那些从东方来的诸王预备一条路。”

  “第七个天使把他那一碗倒在空中,于是有闪电、雷鸣和可怕的地震。自从地上有人类以来,没有过这样剧烈的地震。那大城巴比伦裂为三段;各国的城市也都倒塌了。神记得它的罪恶,叫它喝上帝杯中那义愤的烈酒。所有的岛屿都不见了,所有的山岭也消失了。”

  “谁敬拜那兽和兽像,在额上或手上受了印记的,就得喝上帝的烈酒,这酒是未经冲淡倒在他义愤的杯中的!他们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受烈火和硫黄的酷刑,那折磨他们的烟永远不得停地往上冒,那些敬拜那兽和兽像以及额上有它名号的印记的,日夜不得安宁。”

  圣经《启示录》中描述的最终结局是:“我们的弟兄已经藉着羔羊的血和他们所宣布的真理胜过了赤龙;他们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无可否认的是,正义将战胜邪恶,而人类最终将得到救赎。这就像是基督教中一直秉持的天启和末日审判思想一样,只有善者,才能够得到永生。只是永生是需要用历尽磨难的躯体交换而来。《启示录》中的这一场正邪之战,看似是在写天神和恶魔的战争,但若是放在预言中去理解的话,不难想象成这是对未来世界的启示。“各国的城市也都倒塌了……所有的岛屿都不见了,所有的山岭也消失了”等语句,恐怕并不是带有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了。

  圣经密码

  《圣经》中不仅有着关于末世的恐怖预言,更还存在着一种令当今所有的科学家都难以置信的“圣经密码”。

  科学家们在《圣经》中发现了一种能够预示后世历史发展轨迹的密码存在,即成书于3000年前的《圣经》已经鲜明指出了后世人间的一切密码。只要破解了这个密码,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似乎就会变得有迹可循。

  与所有预言的不同点在于,这一密码并不是由神职人员,或者是预言家等人提出来的,而是由代表着严谨精神的科学家提出的,因而“圣经密码”的可信度也就大大提高了。

  在这部宗教圣典中,真的存在着天人连接的“密码”吗?

  这一切还要从“圣经密码”的发展史来追溯。据说,第一个发现“圣经密码”的人是14世纪的一个名叫巴切莱尔的犹太教徒。巴切莱尔是个虔诚的信徒,他对于《圣经》的痴迷远超过一切事物,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随身带着一本《圣经》。某一天,正在洗澡的他突然灵光乍现,急忙转身去翻阅身边一本希伯来文的《圣经》。当他的手指最终停留在《摩西五经》上的时候,传说中的“圣经密码”就被他偶然间发现了。

  原来在这本希伯来文的摩西五经的字母里面,出现一种所谓的字母密码,例如,每隔7个字母,就有TORAH这个单词出现,摩西五经里布满了“TORAH”,而这个TORAH单词正是人们对于摩西五经的一个另外的称呼。

  这也是“圣经密码”最早被人们发现时的情景。

  “圣经密码”是被一位以色列的数学家破解的,当他的这份学术报告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之后,包括哈佛、耶鲁等知名大学教授在内的数学家们对其作出了一致肯定。而媒体曝光的一件新闻,更加重了“圣经密码”身上的神秘色彩。

  在驻扎于阿富汗的美军部队使用的狙击步枪上,使用着一种比较特殊的战斗瞄准镜,奇妙之处不在于这种光学瞄准镜有多先进,而是在于这种瞄准镜刻印的一种特殊的编号,也就是传说的“圣经密码”。

  据说,这款新的光学瞄准镜在前线士兵群体中受到了普遍欢迎。有人相信此瞄准镜可以借助于神明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而信奉基督教的制造公司也对士兵们的想法表示完全支持。

  牛顿的努力

  当“圣经密码”被提出来之后,不只是在宗教界引起了一片研究热潮,更在科学界成为一种现象级的事件。在研究“圣经密码”的科学家里面,最大名鼎鼎的非牛顿莫属了。

  牛顿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数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创造了微积分,对于后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但却少有人知道,牛顿著作的60%都是有关于神学的,并且他还是一个在宗教学和占星术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学者。牛顿用了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来研究“圣经密码”,他认为《圣经》不只是一个宗教中的经书,其中还暗含着对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探测。也正是这些“密码”,铸就了后世人类命运的变迁。

  因而在晚年时期,牛顿开始致力于“圣经密码”的研究与破解。他从整本《圣经》开始着手,试图从中找到隐藏的“密码”。甚至于直到他临终前,仍在孜孜不倦地探求着《圣经》中的小细节。有传言说,牛顿其实已经解读出了很大一部分的内容,但在他死后,所有的研究成果都神秘消失了。也有人说,是牛顿在临死之前托人把自己的手稿全部焚毁了。

  而在最近的调研中,有人却提出了相反的结论。此结论指出,牛顿的手稿其实并没有被完全烧掉。在当今耶路撒冷的希伯来民族文化博物馆中还残留着牛顿的一部分手稿。经研究发现,这些都是牛顿在晚年时期留下的论文。而那一时期的牛顿,已经将全部精力放在神学研究上了,因而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推论得出这些论文全都是有关于神学研究的结论。

  再仔细看论文的内容就会发现,牛顿在论文中正在试图用十分复杂的计算公式来推算并破译“圣经密码”。在这套复杂的公式背后,在最后一张字迹潦草的纸上赫然写着2060年。如果牛顿的计算没有出错的话,他从“圣经密码”中推断出来的世界末日应该是定在2060年。

  同时,牛顿还预言,世界末日将会随着瘟疫和战争而来,圣人将会再次降临地球,而他本是历史上的圣人之一。

  在2060年到来之前,没有人敢判断牛顿得出来的这一结论究竟是否正确。而今天大家公认的唯一一件事情是,牛顿预言中的圣人虽然不知道是谁,但他已然成为历史中的圣人之一。

  美国曾有人同样痴迷于“圣经密码”,当他把牛顿的名字“Newton”放在万有引力“Gravity”这个单词旁边的时候,神奇的化学反应出现了。这两个词组刚一接触到,旁边就出现了另一组词“Bible Code Newton”,意为“圣经密码牛顿”。这是不是意味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是从“圣经密码”中寻到的结论呢?或者说,牛顿对《圣经》的研究,早就被“圣经密码”计算在内了。

  如此神奇的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是单独的案例。

  编排好的后世伟人

  有关于“圣经密码”的研究,几百年来一直没有终止过。

  直到20世纪80年代,对“圣经密码”的研究才终于取得一项重大成就。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数学家利普斯和物理学家韦斯特姆利用一套精密的数学运算模式,从《圣经》里提到的摩西从上帝手中接过《圣经》一书的传说中寻到了“字字相连,无一中断”的概念,于是他们便把希伯来文的《圣经》中所有字间全都去除掉,于是就连贯出一个304805个字母组成的单词。然后再用计算机采取跳跃读码的方式,在这个字符串里面去寻找和名字、地名等一切有关的信息,结果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科学家发现,他们最终寻找出来的名字竟然是自从《圣经》问世以来最知名的32个伟人的出生和死亡日期,这些内容全都巧妙地编纂进了《创世纪》中。也就是说,这些后世伟人的出现,也都被“圣经密码”成功计算在内了。

  这个结论一发表,就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轩然大波。后经过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希伯来大学多名数学家验证,他们用更为严格的数学方式进行了分析之后发现,如果说这些伟人的生辰和《圣经》中的内容完全是巧合的话,那么这个巧合的概率就只有二十五亿分之一。后又经过一些测试,发现巧合更是降低到了五万亿亿分之一。

  这也就证明,之前两位科学家计算的方式是绝对正确的,而“圣经密码”中出现伟人生辰的日期基本可以把巧合之说排除在外。因而,《圣经》一书便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这一结论在杂志上发表之后,引起了众多媒体人的关注。十几年之后,《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多罗宁写成了一本《圣经密码》,此书倾尽了篇幅来讲述《圣经》中的各种预言和难解密码。作者多罗宁历时7年的时间深入调查采访,最终通过既有的“圣经密码”他找出了一个词组,“Year of Bible Code Revealed 1997”,意思是说,“圣经密码”将会在1997年被完全解释出来。

  而巧合的是,多罗宁的这本书正好是在1997年出版,这难免不会让人想到那个词组有可能只是吸引人的噱头。

  而多罗宁在书中还大胆提出预言说,2000年到2006年将会是世界末日带来的一系列大灾难。虽然《圣经密码》这本书成功地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但却遭到了众多科学家的反对,这些人中甚至还包括“圣经密码”的发现人之一利普斯。利普斯向一家报纸宣称:“我本人并不支持多罗宁对‘圣经密码’的见解,凡是从摩西五经中撷取信息或以其为预言的根据,是无益和没有价值的。”

  然而,作者多罗宁却极力坚持自己对“圣经密码”的理解和看法,他说,“圣经密码”是要告诉人们究竟什么事情有可能发生,而不是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他甚至认为,即便“圣经密码”预言了世界末日,它也应该是有益的,因为人们只有认识到了末日后,才能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家园。

  从这一层意思上来说,“圣经密码”中的每一个字句都足以作为人类警戒自我的标准。

  多罗宁的“圣经密码”

  鉴于《圣经》的巨大影响力,“圣经密码”刚刚被发现,就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宗教神话色彩。更何况,在预言家的解读下,尤其是后世历史的许多重大转变和变革都如同“圣经密码”曾经预言的内容一样,因而人们自然就对这一神秘的“密码”多了几分猜测。

  在被“圣经密码”预言中的所有事情中,不仅包括历史发展的轨迹,更包含不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甚至还有谋杀、恐怖袭击等人为灾祸,基于此,“圣经密码”才值得人们不断地去研究破译。

  而《圣经密码》一书的作者多罗宁则认为,在3000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没有破解“圣经密码”。然而,借助于计算机的力量,这个“密码”已经被揭开了神秘面纱。多罗宁说,根据“圣经密码”的指示,人类完全可以对未来尚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出大胆推测。多罗宁自称根据“圣经密码”对未来的预示,他成功地预测到了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的消息。

  而多罗宁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他解释“圣经密码”的方法是经过许多专家验证过的,并且也得到了专业期刊的承认。但当下最常见的“圣经密码”公认是来自于《创世纪》篇章中的,多罗宁在向多位数学家求教之后,又声称自己从《摩西五经》中也找到了隐藏的“圣经密码”。他说自己不仅从中看到了以色列总理遇刺的预言,更看到了美国肯尼迪和林肯两位总统,以及印度总理甘地遇刺的事件,日本神户、美国旧金山的大地震、世界末日与广岛原子弹轰炸等大事件。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史实,但在《圣经》成书的时候,这一切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不可知的未来。

  许多人依旧对多罗宁的言论表示怀疑,许多预言的业余爱好者还发现,多罗宁所用的方法和以色列专家利普斯等人在那篇知名的论文所用的方法相比,相当不严密。他们由此推论出,多罗宁所有自称是根据“圣经密码”得出的预言,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牵强附会的嫌疑,这更像是事后故意向其靠拢,而不是事情没有发生前的准确预测。

  这些爱好者也发表言论声称,按照多罗宁所谓的破译方法,几乎在任何一本书里都能够找到相似的“密码”。面对批评,多罗宁也展开了反击,他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说:“假如我的批评者,能够在《白鲸记》里,找到某位总理被刺杀的密码讯息,那么我就会相信他们。”

  这已经是很明显的挑衅了。然而很不幸,澳大利亚的一位数学教授马克尅接受这个挑战,他按照多罗宁的方法在《白鲸记》中找到了前印度总理甘地被刺的讯息。

  至此,多罗宁和他的“圣经密码”的传奇才算是落下帷幕。而他曾公开声称“圣经密码”在1997年会被完全破译,至此看来,更像是一句蒙蔽所有人眼球来为自己的书做的一句广告语。

  一场恐怖天启

  天启,称为末日审判,在基督教中意味着上帝把这一天选定为自己的审判日,他要用一系列的手段淘汰那些信仰不虔诚的人们,只有上帝忠实的信徒才能够通过审判,进而进入一个全新世界。

  天启一词出自《启示录》,圣·约翰在这个章节中写道,他鲜明地预见了世界末日。上帝交给他一个卷轴,上面有七个封印,他打不开,他见一只羔羊(耶稣)将打开封印引发大审判。原文如下: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

  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

  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你来!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

  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灰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做死,阴府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或作:死亡)、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上帝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啊,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

  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

  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又看见地大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

  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

  地上的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和一切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里,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吧!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

  这六个封印逐一打开,就像是逐个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样,人类的世界将要遭受末日般的煎熬。

  在诸种圣经预言之中,末世预言是非常普遍的,即使是在圣经的原文中,尤其是在旧约《但以理书》和新约《启示录》都预言空前大恐怖,人类的末日将会在不久之后的一天到达期限。

  《启示录》中预言,世界末日来临时的一场规模巨大、空前惨烈的人类大劫难。书中描述了一场由一个被称做“羔羊”的人——借指上帝——和他的信众与被称作“兽”的势力之间所发生的激烈较量。由于许多人都受到了“兽”的迷惑,助纣为虐,犯下了大罪,所以人类会经历巨大的灾难。

  在这一场浩劫中,地球上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火灾、地震、蝗虫、瘟疫等。就像是所有故事的最终结局一样,被称之为“羔羊”的上帝和他的信徒们最终取得胜利,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很多人只是把《启示录》里的章节当做神话故事随便一读,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或许正是上帝对于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的一种警告。

  那么,“圣经密码”就是这种警告的具体表现,“圣经密码”预言的后世诸多具体的事情,正是最好的例证。

  据传,牛顿曾试图烧毁的那份手稿便是对“圣经密码”的最好注解,而牛顿也成为研究“圣经密码”的最早科学家之一。

  在牛顿的一生中,他花费了大约50年的时间写下了4500页研究手稿,试图预言世界末日何日到来,但是一直以来牛顿对于“圣经密码”的解读都不为人知。在后世的科学家利普斯借助于计算机的辅助力量成功破译了部分“圣经密码”之后,他们从重新拼凑起来的单词中“希特勒”、“大屠杀”;“毕加索”、“艺术家”;“爱因斯坦”等词语,而这些预言都与几百年前牛顿焚烧的手稿中写下的预言不谋而合。

  虽然牛顿的这份预言手稿已经在耶路撒冷展出,但许多学者和专家还是对“圣经密码”存在着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当今流传的《圣经》版本和古抄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甚至连句读都不一样了。而且所解码的希伯来文《圣经》,只有辅音字母,没有元音字母。因此它完全不值得相信。他们认为当今借助电脑解读“圣经密码”只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行为,丝毫没有科学性可言。

  牛顿科学家的身份,严重阻碍了后世人们对他神学家身份的认同。黑格尔曾说:“行伟大之思者,必有伟大之误。”这句话成为世人攻击牛顿研究成果的最得力武器,他们认为牛顿的末日预言只是一个“伟大的错误”而已,丝毫没有可信性。

  上帝究竟是什么样的意图,徒留愚蠢的凡人们各自猜测,他却始终未露真容。

  《圣经》与预言

  把《圣经》当成一本预言集来看,就免不了要去追究那些曾经被《圣经》命中的预言。《圣经》中的很多预言,记载了将来要发生的事,但《旧约》里记载的预言在《新约》里都得到了应验。

  以耶稣的降生为例,在《旧约》中至少有七处讲到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已经提到耶稣在世上将会遭受到的磨难。

  第一处提到,神说:“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当时,和神正在说话的是一条蛇。在基督教中,蛇代表着撒旦,而耶稣便是神所指的“女人的后裔”。耶稣在以十字架为代表的基督教方面的成就,将会和以撒旦为代表的魔鬼展开世世代代的仇恨之战。

  第二处提到,神还要为人类得到救赎而做好准备。耶稣基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神曾经应许亚伯拉罕说:“万族都要因你得福。”而在《新约》中,圣徒保罗则说:“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以当下的观点来看,耶稣能够有如此高的宗教地位,很明显是受到了上帝光辉的遮盖。

  第三处提到,童女怀孕。《圣经》中提到:“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这也便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未婚先孕的事情。

  第四处提到了耶稣降生的地方。《圣经》原文是这样写的:“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而耶稣最后降生的地方,正是伯利恒。

  第五处,则讲到了耶稣被犹大以三十块钱的代价给出卖的悲剧。《圣经》记载:“我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于是他们给了三十块钱,作为我的工价。耶和华吩咐我说,要把众人所估定美好的价值,丢给窑户。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这段话中的“我”,便是犹大形象的映射;那“众人所估定美好的价值”,除了代表着神的思想的耶稣之外,别无他选。这一段,正是在描写犹大出卖耶稣基督的事情。

  第六处,提到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情况。《旧约》中写道:“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我的骨头,我都能数过,他们瞪着眼看我。”很明显,这里的“我”完全可以理解成耶稣本人。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的手脚和肋骨都受到了严重伤害,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第七处,发生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圣经》中鲜明地提到耶稣的一根骨头也不曾折断。上帝曾要求他的选民们献祭一只羔羊,但羔羊的骨头一根也不能够折断。而在充满了罪恶的国度里,耶稣正是替无知的人们背起了所有的罪过,他就像那只被“献祭的羔羊”一般,代替所有人赎了罪过。只是在《圣经》中记载,本来兵丁要把钉十字架者的腿打断,使他们早点断气,但轮到耶稣时,发现他已死去,便没有打断他的腿骨。这便是前后相呼应的结局。

  《圣经》中除了有大量的篇幅提到耶稣的事迹和有关他的种种预言之外,还有大量的预言内容和后世的历史发展相吻合。

  如在《旧约》中提到:“我要将他们分散在列国,四散在列邦,按他们的行动作为惩罚他们。”作为上帝选民的犹太人,因为信仰的不虔诚而四散在世界各地。之后,书中又写道:“我必从各国收取你们,从列邦聚集你们,引导你们归回本地。”1948年,以色列重新建国,这应该是对《圣经》预言的最好验证。

  此外,最让所有人感到恐怖的末日预言,《圣经》也提到了各种迹象。

  第一个迹象便是战争。《圣经》中写道:“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这不仅是在指打仗的国度,更是在提醒其他人要听到“打仗的风声”,是要自保还是出面止戈,全都凭人们自己去作决定。

  第二个迹象是内战。《圣经》中写道:“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这一句话,在当今世界上最为应验。民族内部的攻讦,已经成为最为严重的内政问题,世界各国均无例外。

  第三个迹象是天灾。《圣经》中写道:“多处必有饥荒和地震。”现如今,非洲地区和印度地区经常出现成片饥荒,地震现象更是频频发生,很难说明这些都不是末日的前兆。

  第四个迹象是基督徒被迫害。《圣经》中写道:“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因为信仰不同的原因,彼此之间便会起争执以至于迫害基督徒。这在人类历史上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闻了,尤其是以犹太人被迫害的惨案为血的教训。

  第五个迹象是道德沦陷。《圣经》中写道:“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只因人们丧失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才让整个社会秩序陷于崩塌,在逐渐放弃了信仰之后,更放弃了自己所能把握住的未来。

  第六个迹象则是旅游业的兴盛和知识大爆炸。《圣经》中写道:“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世,必有多人来往奔跑,知识就必增长。”这里把人类文明的增长和知识爆炸当成世界末日的前兆来书写,恰和当年当地害怕人类铸造的通天塔危及自身的安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最不可思议的末日迹象,同时却也有可能是最终导致人类文明走向覆灭的根源。科技的失控所带来的灾难,好莱坞的各种科幻大片早已经用尽口舌来向我们展示。或许,这就是《圣经》中对人类最后的预言。

  人们可以偏执地认为这一切都只是《圣经》自圆其说的一种方式,因而真正能不能够把《圣经》看成预言书,真正的重点要放在《新约》中的预言部分上。

  耶稣再临人世间

  流传于西方的各种预言中,最常见的类型便是世界末日。《圣经》中把这样的劫难称之为“天启”。而所有的末日审判,最终的目的都不是要把人间变成地狱,而是要以上帝的名义对人类重新进行选择,剔除糟粕。执行上帝审判的人,从来没有被指出过是谁,但预言中却从来不乏拯救世人的神者出现,这个人便是耶稣。

  耶稣是基督教里的核心人物,在基督教里被认为是犹太《旧约》里所指的救世主,即弥赛亚,他是神子和神的转世。耶稣在传教中经常宣扬如何才能够进入天国,他是作为人类的拯救者的角色出现的。但根据福音书记载,在耶路撒冷的犹太祭司压力下,耶稣被古罗马犹太行省执政官彼拉多判处在十字架上钉死,并且死后复活升入天国。

  而在末日预言中,当人类面临大的劫难的时候,上帝并不会把他的所有作品都毁掉,耶稣正是上帝派来人间甄选信徒的使者。因而,人们相信,末日之前耶稣一定会再一次降临人间,以拯救苍生。

  但在历史上破产的各种预言中,曾多次出现过耶稣再临的预言,且耶稣降临世间的方式也千奇百怪。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些预言尚还没有一个变成现实。

  1.《马太福音》中有一段引自耶稣的话非常有趣,它是这么说的:“我老实对你说,这里站立着的一些人应该没有体验过死亡的滋味,直到他们看到来自其王国的‘圣子’。”这明显暗示着末日审判会发生在这些人的一生当中。《启示录》也曾暗示一个更加逼近的最后审判日的到来:“我很快就来了,我的报答就是根据每一个人的工作把我赏给他们。”这个预言很明显是个重口味的,第一段话有着死亡的意味,而第二段话若是仔细琢磨起来则更像是古代的凌迟之刑,着实过于血腥。

  2.公元2世纪的时候,孟他努教教徒们纷纷认为耶稣基督即将重返人间,并在土耳其中部的安纳托利亚建立了一个基地,以在此一起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这样的预言,在后世的各种预言中并不新鲜,但能够让所有的教徒都把此预言当成一件必定会发生的事情来看待,这足以说明了这位宗教领袖强大的演说和洗脑能力。

  3.1814年12月25日,英国德文郡一位名叫乔安娜·苏斯考特的女人自称是先知,并断言自己将是新耶稣之母。她还声称,自己将会在1814年圣诞节那天分娩。然而,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到60多岁都是处女之身,她仍然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新耶稣之母,因为圣母玛利亚在诞生耶稣的时候也是个处女之身。尽管听起来像是一派胡言,可还是有许多人非常相信苏斯考特。

  甚至到1927年的时候还有人在相信她的连篇鬼话。当时有人当着主教的面打开一个神秘的密封盒子,据苏斯考特留下的遗言说,在这个盒子里面留有一条重要的信息。然而,等盒子打开之后,里面留着的内容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不是什么惊世预言,而是一张彩票。

  4.1847年8月7日,德国曾出现一支很小且被遗忘的邪教组织——和声学教,其教父乔治·拉普坚信耶稣会在他死前重返人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拉普也未曾动摇过这种信念。他说:“我不知道尊敬的上帝是让我见到耶稣呢还是让我生命的最后一刻到来。”结果是后者应验了。

  耶稣是唯一一个自己决定要来到世间的人,也是极少数甘愿受死的人。耶稣曾经说过,他降世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人类而死:“人子来……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都是以耶稣为主角的,前者是庆贺耶稣的出生,后者则为纪念耶稣从死里复活。

  《圣经》中记载,耶稣虽然像犯人一样被钉十字架,他死并不是因为他有罪,而是要按上帝的计划替世人赎罪。现在他从死里复活,表示他为人类赎罪的行为获得了成功。任何人只要信靠他,向他认罪,就可得上帝赦免。而耶稣的复活,代表他胜过了死亡,所以凡是信靠他的人,都有永生,就是可以永远和耶稣在一起。复活确实令人有些费解和惊喜。人人都不免一死,但从来没有听过人能胜过死亡。若耶稣真的可以从死里复活,那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其重新降临人世间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可这个时间点究竟被定在什么地方,恐怕所有的预言都只是一种猜测,在没有发生之前,任何定论都是带有预言者严重的主观臆想,值得相信的程度将会被打上巨大的问号。

  关于信仰和灭亡

  在西方宗教中,巴比伦永远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

  先知以赛亚曾经向巴比伦发预言说:“巴比伦素来为列国的荣耀,为迦勒底人所矜夸的华美,必像神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其内必永无人烟,世世代代无人居住;阿拉伯人也不在那里支搭帐篷;牧羊的人也不使羊群卧在那里。只有旷野的走兽卧在那里;咆哮的兽满了房屋;驼鸟住在那里;野山羊在那里跳舞。豺狼必在它宫中呼号;野狗必在它华美殿内吼叫;巴比伦受罚的时候临近,它的日子必不长久。”

  很明显,这是对巴比伦衰亡的预言。2000多年前的巴比伦,正处于最兴盛的时候,没有人会相信仅仅凭借一个先知的预言,就会毁掉这么一个繁荣的国度。然而,人们认为最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却在现实中奇妙地应验了。

  古文明巴比伦究竟是如何灭亡的呢?

  历史记载,住在巴比伦北面的亚述人十分强悍。公元前8世纪,亚述成为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巴比伦被它征服了,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埃及,也都先后归入它的版图。除了希腊和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几乎都被它占领了。亚述的首都叫尼尼微,那里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宫殿。

  公元前612年,居住在巴比伦的迦勒底人联合东边的米堤亚人进攻亚达。他们手执带血的长矛和盾牌冲进了尼尼微。全城居民遭到屠杀,甚至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亚述最后一代国王辛沙立希孔和他的宫殿一起被烧成灰烬。从此,这个庞大帝国连同它的首都就从地面上消失了。

  而在所有有关巴比伦最终消亡的原因推测中,起最根本作用的必定是内人。据说,当时的巴比伦民众中淫乱现象十分严重,社会风气日渐恶化,这个庞大的古文明最终因为自身的堕落而衰亡。

  也就是说,人们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信仰,才导致道德沦丧。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圣经》中提到的“神”竟然提前预知到这一点,而假借先知之口说出了恐怖的灭亡预言。

  和巴比伦衰亡的预言相似,在一则2500多年前的预言中,神借先知以西结之口说:“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我必与你为敌……他们必破坏推罗的墙垣,拆毁它的城楼;我也要刮净尘土,使它成为净光的磐石。它必在海中作晒网的地方。”“将你的石头木头尘土都抛在水中。……你不得再被建造,因为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推罗本来是一古代有名的城市,那里居住的人原来都是腓尼基人。腓尼基人在航海、经商和探险等方面,都有着超越常人的成就。推罗的城墙建筑得很坚固,因为其位置在地中海东岸,占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所以腓尼基人有着很强的自我防卫意识。

  在它正强盛的时候,所有的腓尼基人都相信推罗城也必定会永远存在下去的时候,神却看到了推罗的罪大恶极,于是就借先知以西结发出预言,要刑罚他们。这一个预言刚刚从先知口中传播出去,巴比伦就在公元前587年出兵围困了推罗。后来两个国家经历了长达13年的争斗,巴比伦的军队最终才攻入推罗城。

  但推罗国王早就预先把他的财宝搬运到一个海岛上,巴比伦军队在进城之后根本就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愤恨交加的他们把这城市完全拆毁了。到这里为止,先知所做的预言中“拆毁它的城垣”这一部分完全得到了应验。

  而之后城市中荒凉的场景和不得再被建造的预言,却还没有应验。并且,已经没有人认为这段预言再有实现的可能了。毕竟,侵略军没有做下的事情,还有谁还会去注意一个荒城中的废墟,甚至还要如此强暴地来破坏它以使它不能再生呢?

  推罗城的废墟,一直巍巍屹立了240年。

  此时,亚历山大王的名声开始崛起。此前已经被毁灭的推罗城在海岛上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城池,但很不幸,他们再次被亚历山大给盯上了。当亚历山大来到城下后,推罗人并不肯投降,坐井观天的他们以为城池建造在小岛上,敌人必定不能渡过急水来到岛上攻城。这便是最好的天堑。

  但亚历山大早已经下了攻城的命令。他把被毁掉的老城中的“木”、“土”、“石”抛在海里,修了一条约有200尺宽的大路直通到岛上,此后他便通过这条人造的通道对推罗城展开了进攻。如此一来,预言中提到的石头、木头都要被抛在海中的话便得到应验。

  而最末一段的预言提到的“使它成为净光的磐石……作晒网的地方……不得再被建造”等似乎还没有应验。又经过了若干年的时间,当年亚历山大修路时抛进池塘里的泥土都被雨水冲洗干净,不久就显出石头地,后来海边的打鱼人竟然在那里开始晒起鱼网。

  此地自此之后终于变成了只是打鱼人休息和劳作的地方了,而再也不是恢弘一时的城池。

  两个城市的覆灭,都在《圣经》中被准确预言了出来。这恰似是一场有关于信仰和灭亡的故事,只是这种故事在当今以及未来还会不会上演,不到最终的时刻,人们永远都得不到答案。

  尚未实现的预言

  没有《圣经》的启示,人类对于逝去的漫长岁月将无可稽考,所剩下便只是那些无凭无据的猜想和荒诞不经的传说了。《圣经》不仅忠实准确地记载了从世界受造之初的历史,而且还将未来永恒世界的奇妙展示给世人。

  信仰基督教的人,对《圣经》所言必定深信不疑,甚至有许多人穷尽了一生的精力去研究《圣经》中的各种预言,以此来让自己成为一名预言家。威廉·米勒就是其中一位,可惜的是他的预言并没有成为事实。

  米勒只是一个农夫,但正是因为他的聪明好学而在牧师的引导下学会识字,他所接触到的教材便是《圣经》。基于这个原因,《圣经》对他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后来,他也变成了一个牧师,开始向人们布道,讲解《圣经》中神的旨意。然而,对这部经典越是熟知,他也就越发现其中的奥秘。尤其是《旧约》里提到的种种迹象在《新约》中都得到了应验,而《新约》中提到的迹象,也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实现。

  于是,米勒就突发奇想,他认为在《圣经》中一定提到了世界末日的存在。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苦苦研究。几个月不出门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上帝敲定的毁灭地球的时间。他说,这一天应该是1843年3月21日至1844年5月21日的某一天。

  米勒便把自己的结论印制成各种小册子开始广泛宣传,后来又经过米勒追随者的推论,这个重大的日子就定在了1843年4月23日。追随者们纷纷变卖自己的家产而同米勒一起守候着世界末日的到来。他们聚集在教堂中,期望能够得到上帝的恩惠。然而,1843年4月23日跟每个普通的日子一样到来了。尽管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但这一天却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失败的预言让米勒名誉扫地,然而却让更多人开始投入研究《圣经》以及预言的行列中来。后来者都相信,这次失败的预言只是米勒个人的误读,并不能说明《圣经》中的预言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解开《圣经》预言的人,人们似乎开始乐此不疲地想要寻到世界末日的迹象。

  其实,在全本《圣经》中,预言的数目可以达到千条之多,而其中绝大多数已按其所预言的时间与地点而准确应验了。如许多国家的兴亡更替,这些早就在有文字可查寻的历史发生之前,《圣经》就做到了准确的预言。这已经完全超乎常人的智识了,而耶稣基督曾和蔼地道出了上帝发预言的目的。他说:“现在事情还没有成就,我预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就可以信。”

  由此推断,《圣经》中所做的预言,反倒更像是上帝和人们开的一个玩笑,他只是用预言来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值得信仰。

  而在《圣经》中最知名的预言中,尚有还未实现的预言,依旧在一步步煎熬着人们信仰的力量。这些预言包括:第一,敌基督的出现。《圣经》中提到,世界上将会出现一个和基督作对的人,他将会抵挡主,高抬自己。

  第二,耶稣的再临。这已经不再是个新鲜的预言了,但在《圣经》中出现,确实是所有此类预言的最原始版本。《圣经》中提到,耶稣说,在末世你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他要差遣使者,用号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召聚了来”。

  第三,信仰者最终被拯救。《圣经》中提到:“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当主再来时,基督徒必能与主相遇。这恰是人们在天启之前所能想到的景象,信仰者得拯救,这是上帝甄选的过程,也是末日开启的前兆。

  第四,地上有大灾难。毫无疑问,这便是最后预言的结局了,一场灾难后,便是众人恐怖已久的世界末日。

  因为相信当下的世界已经腐坏到极致的时候,必定会招致上帝的审判,因而在天启之前,耶稣基督便会再一次从天国来到人间,《圣经》中提到:“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却要打碎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他是在甄选那些真正属于上帝的子民,从而加以拯救。

  只是类似的预言已经被所谓的先知们做出了许多次,迄今为止尚没有成功的定论。尽管《圣经》有着庞大的阅读基础和宗教基础,但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之前,任何预言都不具备有足够的说服力。因而,对于这些尚未实现的预言,人们除了多出一份虔诚之心外,别无其他选择可循。

  我们所能够做的唯一事情,便是等待!

  意指中国

  很少有人会想到,在这部西方宗教经典中,会提到中国。中国人口庞大,在当今世界上,每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如果这部预言典籍对中国只字不提的话,似乎又说不过去。

  那么,《圣经》中究竟有没有提到中国呢?

  《以赛亚书》第1章第1节的记载,以赛亚是阿摩司之子。传统认为以赛亚就是《以赛亚书》全书的作者。他的服务时期始于公元前720年,大约在公元前681年结束。《以赛亚书》的羊皮书卷被鉴定为与成书相距仅470年。这些书卷是从历史典籍《死海古卷》中寻得的。有趣的是,这些古卷中竟有些汉字文物。

  在《以赛亚书》中的记载中,也鲜明地提到了对中国的预言。

  书中写道:“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原文中的词语是“sinim”,在被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译者就直接翻译成为了“秦国”。因为原文是希伯来文,从字根的意思上来解释的话,现在英语中“China”一词便是起源于“sinim”。

  经过历史学家的考据中可以发现,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始于秦王朝。而秦朝的出现,是在以赛亚之后的500年。以赛亚生活的时代,在中国还只是东周时期,那时的秦国只不过是一个诸侯国而已,若是以秦国来代表中国,未免就显得过于武断。也就是说,如果以赛亚要指代中国的话,必定会用东周。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当时秦国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于西方人来说,这里就是打开通往中国大门的钥匙。按照如此理论去推算,似乎用秦国来指代中国,也并没有什么不合适。

  耶稣基督也曾亲自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座席。”很明显,“从东从西”乃是指外邦信徒而言。而以赛亚在把秦国作为中国的代称的时候,是不是早已经预见到了其日后的强盛,甚至足以称霸整个中原。

  《圣经》中,曾准确地提到了巴比伦古国的灭亡,但在对于中国——或者称之为秦国——的预言上,却从来没有提过动乱或者是消亡。以今天的中国版图来看,秦朝时期的国土范围基本仍保留在内。这也将可以理解成是《圣经》预言中很少提及到中国的一个原因所在,毕竟,预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和灾难相伴的。

  这一切的答案,还是留给历史和未来两方面去评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