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异能>校园规则怪谈>第55章

  支线任务中说,游乐园电力只能维持两个小时,但是还有孩子没玩够,所以请帮助员工发够足够的电量,以维持游乐园正常运行。

  明桥一开始猜想整个支线任务可能有两个方向,一是让“孩子”玩够,二是发电。可所有原本就在图书馆的学生现下全部获救,换句话说,“孩子”这个前提条件已经消失,状况却依旧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只能说明,要么游乐场还有“孩子”,要么就是他们只能靠“发电”来解决问题。

  可他们现在,与其去费劲心力找那个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孩子”,不如把发电当作救命的稻草。

  反正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按照任务乖乖发电虽然不一定对,但肯定不会错。

  距离支线任务中说的两个小时还剩下不到三十分钟,时间步步紧逼,留给明桥他们调整的时间并不能算是充裕。

  经历了之前的事,学生们对发电任务都跃跃欲试,明桥有心想让他们表现,但又隐约有些担忧。这种时候并不是学生锻炼勇气和身体素质最好的时候,之前允许让他们分批去设备中救人明桥想想就觉得后怕。可是话又说回来,明桥一个人不可能踩这么多的跑步机,反而是学生们提议的分组接力跑是最稳妥的办法。

  一帮学生不论男女都是活力充沛,而且人多胆子也大,放出豪言说要鬼挡杀鬼,神挡杀神。

  有江宿给一帮学生作保,明桥再怎么权威也只能向这帮年轻人妥协,排好分组后,开始不厌其烦地跟所有人强调注意安全。

  给游乐场发电的任务很简单,只需要站在跑步机上跑就行,但是跑多少,有没有时间限制,会不会遇上别的危险,他们统统不知道。

  ——未知的风险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手机屏幕上的时间跳到17:55分整,再有五分钟,游乐场将彻底断电,他们的发电任务也会正式开始。

  “曹海博。”明桥把曹海博叫到最前面:“你带着大家做跑前热身吧。”

  “啊?”曹海博脸又开始由白转红:“在这么多人面前啊?”

  “是啊。”明桥点头:“这里就你最专业,来吧,我们都需要你。”

  曹海博被迫站在所有人面前,低着头嘟囔一句:“我……做热身。”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紧转过了身,把后背留给所有人。

  “大点声。”江宿在后面喊道。

  “我带着大家做跑前热身。”曹海博红着脸,终于憋出这么一句。

  队伍里发出几声轻笑,可大家笑完之后都很配合地站好方块队,跟着曹海博认真做起来。

  曹海博害羞归害羞,但做的动作专业又标准,很放得开,他会借着转体或者动作变化的间隙时不时瞥一眼身后的队伍,确定大家都在认真做,再故作淡定地转回去。

  时间过的很快,明桥做完热身,额头已经热出一层薄汗。

  他跟曹海博还有另一个女生分在了同一组,一起站在离门最近的一台跑步机旁边。这里可以算是整个屋子的最前端,便于目前观察外面情况并及时做出反应,而且发出命令也更快更容易。

  明桥看着那台老年机,其他戴着手表的学生也都低头盯着指针的转动。

  最后十秒。

  “准备。”明桥的声音回荡在小小的发电室内,没人回应,只有越来越紧凑的呼吸声,彰显所有人的紧张情绪。

  “跑。”

  灯光都没来得及灭,就被第一批接力的学生齐刷刷发电接了回去,他们用尽全力奔跑,为自己也为所有人争夺一线生机。

  明桥组第一个是曹海博,明桥在旁边观察情况,就在所有人开始在跑步机上狂跑的时候,外面游乐场的墙壁上出现了两个倒计时,一个是单纯的数字1000,一个是明显就是时间的倒计时05:00:00。

  就像电子时钟的红色灯光一样,从墙上由内到外地透出来,配合五颜六色闪耀的霓虹灯,并不能算多么可怖。

  可是那个倒计时……

  明桥看向满屋子的跑步机,又回头看了眼那一串数字。

  不到半分钟,数字1000变成了999。

  是公里。

  五个小时,二十多台跑步机,要完成一千公里的路程。

  平均下来一台跑步机要跑到接近五十公里,比一次全程马拉松都要长。

  明桥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把这五十多公里平均到人头上,三人的小组一个人要跑十六公里左右,而两个的小组则要跑二十五公里,伴随着的是累加的时间,倒计时比正计时还要让人心脏发紧。

  而且如果有的小组没有完成自己的指标,就需要别的小组来替他们完成。

  这几乎成了一种不可能的极限。

  “明老师?”曹海博不明所以地看着站在下面的明桥。

  “我得告诉你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明桥脸色沉重:“我们得在五个小时之内跑完一千公里。”

  曹海博不太灵光的脑袋算了一下,很快也惊出了一声冷汗。

  “明老师。”曹海博跑步的速度越来越快:“你先通知他们,让我想想怎么安排。”

  “好。”

  明桥又看了眼外面的倒计时,此时数字变成了987,时间成了04:56:03。

  现在才刚开始,这个速度维持不了多长时间,随着各小组体力的逐渐消耗,速度也会慢下来,虽然是接力跑,但依然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

  “正在跑步的同学请继续,不要停,剩下的同学请听我说。”明桥深呼吸了两次,让自己语气尽可能平稳中带着一点鼓励:“我们需要在五个小时内完成一千公里的目标。”

  他话音刚落,发电室内就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讨论。好在他事先说过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场骚乱也很快平息。

  “其实是可以完成的,我们得相信自己。”一个女生率先挑起话头。

  出乎明桥意料,这帮学生没有一个出来反驳,好像默认了这个女生的说法。

  “是的,按照现在我们的速度,可以完成。”明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但是到了后面,所有人的体力都会下滑,这是不可避免的。”

  “放心老师。”另一个男生结果话茬:“人心齐,泰山移,现在只是跑个步,我们一定能行。”

  明桥难得没有用理性的思考去反驳这些学生,在他们看来,只要集体一心,没有办不到的事,就跟他们之前敢结伴冒险去救被困的学生一样。

  明桥心头一暖。

  和西方崇拜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我们最推崇集体的力量。现在在这间发电室的学生,没有一个退缩,没有一个对这种传统力量提出质疑,他们拧成一股绳,誓要冲破这场残酷的游戏。

  “明老师,我们换。”曹海博在跑步机上跟明桥说道。

  明桥知道曹海博想到了最好的办法,很爽快地跟他换了下来。

  “我的办法是这样的,每个人在自己跑步期间,尽量保持匀速,到最后撑不住的时候,用力冲刺十秒,换下一个人,循环往复,在一个人跑步时,另两个人休息,但休息不是让你坐着,而是原地拉伸,或者在周围走路,保持运动,不要携带。”

  曹海博的声音很洪亮,他必须保证自己的声音能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好。”江宿带头给曹海博鼓掌,陆陆续续地开始有人跟上,最后整个屋子都是经久不衰的掌声。

  他们鼓励曹海博,也鼓励自己。

  时间一点点流逝,几乎所有人的跑步速度都逐渐慢了下来,外面倒数的数字跳跃变化也越来越慢,但是没有一个学生停下。

  他们即使累到极致,喝两口水,吃块饼干,就继续拉伸或者做热身动作。

  他们的接力没有停过一秒,这种氛围感染所有人,学生们互相影响,也互相信任。

  直到时间停在00:34:29。

  原本的1000的数字从三位数减少到两位数,再到一位数,最后从1跳到0。

  倒计时消失的那一刻,明桥正在跑步机上艰难地跑着。

  他的速度已经到了比爬都慢的程度,其他小组也都是这样,但所有人都在坚持。

  “老师,停了。”曹海博不可置信地揉揉眼睛,确定那个悬在人脑门上的倒计时停下来,再消失,他踉踉跄跄地跑出发电室,然后止不住失声大喊:“我们做到了!”

  “我们做到了!”有学生回应他。

  明桥双腿失去力气,瘫软在跑步机上。

  他们做到了。

  “明老师!”曹海博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几个A4大小的白色的积木块。

  “怎么了?”明桥气弱玄虚地问。

  “看这个!我在外面捡到的,之前从来没有这个东西!”曹海博是他们这一帮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违反规定,看不见积木的人,他激动地举着手里的A4纸:“是半份论文。”

  明桥双手颤抖,接过来看了一眼。

  正好是他之前获得的那份孙归平的论文的残缺部分。

  明桥慢慢地闭上眼。

  他们完成了支线任务,这半份论文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