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异能>女出马仙>第19章 莫家开席

  昨天晚上到家已经是深夜,娘仨暖和了一下,姥姥叫着我们在灶膛前面,每人朝里面都塞了两根柴火,主要就是叫里面的火光照射一下全身,去去身上的寒气,去过丧事人家的煞气、晦气都被这灼热的火光驱散,叫我们全身暖洋洋的别提多舒服了。

  简单的洗了一下,就爬上火炕,梦周公去了,一夜无话,转天一早,原本姥姥准备继续带我们过去临村莫家去一趟,毕竟昨天晚上老人家倒头,今天才是各家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行礼,上份子的日子。

  昨天李倩既然已经给出去了,按照规矩,我们还是要过去给老人上柱香,磕几个送行的头。

  我们收拾妥当,穿得暖暖和和的刚出门没多久,就碰到村里和莫家有姻亲人家也朝那边走,就撑了一个顺路的牛车,昨晚走上去感觉挺远的路,在这太阳照射下,冰面已经被行人车辆踩化,好走了很多,就是翻起了泥浆,好在我们不用步行,很快就到了莫家。

  这时候莫家门前人来人往,每一个进门的人基本都是素色衣裳,脸上不带笑容,进门,里面的孝子贤孙就要等候在册,双手客气的接过人们 提在手上的一刀纸钱,规规矩矩的跪下,磕头表达感激。

  来人把小子们搀扶起来,朝里面已经妆点好的灵棚走去,我们这边家里办白事都有先生主持操持,也会帮来人点燃草香,送到手上,高声喊着一叩首,二叩首,再叩首,四叩首礼成!孝子谢……

  当我们走进去的时候,不光是应该迎上来的那些儿媳妇孙媳妇们跪了一片,感念我们昨天大半夜来帮忙叫老爷子顺利上路的其他人也都迎上前,呼呼啦啦跪了一大片。

  这真是,实在叫我有点尴尬,手脚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摆才合适。

  轻轻一个礼,姥姥就把为首的矿诺川搀扶起来,说了一句节哀顺变,就把手里的两刀纸钱递了过去。

  之所以我们要用两刀,那是因为姥姥算是替黑家而来,我则是代表的巫家,两家两个姓,自然就要送上两份,就连昨天的那些礼钱,都是写成两家的。

  行礼完毕,我和王铁锤已经和跟大人来坐席的小孩子上一边疯玩去了,就这个时候,小孩子们即便滚在雪地里,身上也腾腾都是热气,一点都感觉不到寒冷的,脑门子还挂着汗珠子。

  姥姥在院里和矿诺川说着什么,八成是在叮嘱白事相关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也算是额外给他开小灶,实在是这汉子的为人办事,这性情叫人很喜欢,下意识的酒香多帮衬些。

  我可是知道姥姥对有些不太识数的人家,并不像现在这样友好,就比如说,我们村刘婆子那一家人。

  唢呐一响,黄金万两,不是娶妻就是开席。

  吹鼓手那边的哀乐一开始,我们这帮皮猴子就知道,这是开席的讯号,都撒丫子比着赛的朝回跑,找到自家大人,几个地方就拿起筷子开始抢饭吃。

  要说抢,这个字一点都不夸张,有跟农村大姨们一块做过席的人都能理解原因,不抢是真的吃不饱。

  我们不知道的是,就在我们刚出门不久,就有人过来敲门找人,要点香问事,

  锁着的门板被敲的邦邦响,看意思应该是真着急,这要是规矩大的老人听到了绝对会冷哼一声,教训道,“敲门就好好敲,你这样不想敲门,倒是像钉棺材板呢!”

  这人正是锲而不舍,直接把我家邻居都给撬出来了,隔壁住的大娘打量了来人一眼,嚷嚷道,“哎哎哎,说你呢,别敲了,黑大娘一家都出门了,家里没人!”

  “您知道他们上哪了不?啥时候回来?”

  要说在在农村,只要这家人的为人处世不到天怒人怨的地步,都会有几个相处不错的,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原因,隔壁的大娘伸着头说道,“上临村吃席去了,没说啥时候回来,实在不成你就明个再来。”

  在任何地方,说出去吃席了,这都是说参加葬礼的意思,娶媳妇可没人敢这么说,不怕被打死就试试!

  这人并不死心,问清楚了去的哪个村子,直接转身架着马车就去找人,看样子真是碰上了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非要马上寻到我们不成。

  就在那些大人还在忙着收拾桌面残席,分装那些残羹冷菜,双手开启神速模式的时候,我们这帮填饱了肚子的又窜到了村口附近的荒地里开始撒野的疯玩疯跑去了。

  一辆牛车从远处而来,停在到边上冲我们招呼,“喂,小同学们,这村里今天办丧事的人家怎么走?”

  孩子堆里那几个淘气的都做个鬼脸,也不回答,使坏的撒丫子就跑远了,只剩下我和王铁锤,要说我们留下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人叫我们小同学。

  我俩都是超龄尚未入学的大龄文盲儿童,对这个称呼很是喜欢也新奇,就朝着莫家方向指了指,说道,“那边,直走人多的地就到了。”

  原本以为是来上香祭拜的人路不熟找不到地方,随手给指了个方向,没当一回事,可没过十分钟,我们就听到姥姥坐在车板上招呼我们。

  同时我的耳边又出现了黄堂主带笑的声音,“来活了,赶紧回家别疯玩了。”

  答应一声,我和铁锤跑到近前的时候一抬头才看到驾牛车的正是之前叫我们小同学的那个问路的人,他也认出了我们俩,姥姥看出我们相互认识,问道,“你们见过了?这两个就是我们家的大神和二神。”

  姥姥退居二线,我家仙堂换了弟马,还是个小姑娘的事,已经传开了,这人看着我们露出带着恭敬的小笑容,找我们快上车,这样的态度对待两个小孩子虽然有点奇怪,但是他这样对我们,我倒没多不适,毕竟最近见到的人大多都是这个态度。

  并不把我们当孩子,而是一种比较尊敬的长辈那样,恭敬有礼,很是客气。

  牛车在路上开始形式,这时候正是一天里太阳最暖和的午时前后,一点左右,在到家的阴阳学说中讲,这个时辰并不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而是阳气开始衰败,阴气抬头的邪乎时辰,要知道老人们多年传承下来的习惯,都是浓浓的智慧累积出来的。

  古时候的人们生活中没有太多歪在的干扰,基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午时这个邪乎的时辰都是在家小憩并不出门,可见其中的高明。

  走在路上的时候,因为牛车的摇摇晃晃,轻微颠簸,叫我和玩疯了的铁锤都有点昏昏欲睡,倚在姥姥身上睁眼闭眼的。

  姥姥总是在我们快要睡着的时候拱我们一下,我再这样迷迷糊糊的情况下看到牛车经过我们村子转弯的路口,没有停顿,继续朝着前面行驶,看来这人并不是伏龙村的,应该是另一边村子的村民。

  之前灵光一现说了一句话就没影了的黄堂主出现在牛车的车斗上,就坐在我旁边的架子上,姿态随意。

  我注意到在他出现的时候,前面老实拉扯的牛出现了一分钟的慌乱,晃得我们三个人都朝一边歪了一下,抓紧车旁的架子才保持中身体的平衡,没有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