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完结】>第二百三十六章 宠妃 ...

  竺瀚本来想得很好。

  现在大道修通了,上都虽然远,但回京一趟顶多就半个月。

  来回一个月的时间确实不算短,可每年能见着儿子一面,比起以前要好多了。

  反正秋收过后,朝廷就没什么大事,竺年和尉迟兰完全可以整个冬天都待在京城过。

  万万没想到啊,儿子这一去就是三年没回来。

  第一年,姜地闹了反贼,竺年虽然不需要亲自去平叛,但少不得要坐镇,不回家说得过去。

  第二年,要招待安昌国的特使,建立两国的贸易线路,虽然他对来使的身份很不感冒,但名义上说得过去,他也就忍了。

  眼看着都第三年了,臭小子一点都没回来的意向,竺瀚就急了。

  罗英安慰也没用。

  “出门就像是丢掉!他是整个大梁的太子,不是姜地的皇帝,哪有出门不回家的道理?”

  后宫一处宫殿中,美貌的妃子低眉顺目,说话柔声细语:“姜地百废待兴,太子又一心为民,家里疏忽一些也是难免。”

  说话间,一个小孩儿哒哒哒从门外跑来。高高的门槛显然阻挡住了他的脚步,就停下来,伸手让宫人把他抱进去,再又哒哒哒跑到竺瀚和妃子跟前:“青,拜见父皇、母妃。”

  竺瀚一把将小孩儿拖着咯吱窝抱到胳膊上坐下:“腿比门槛还短,说话倒是利落。去哪儿了?”

  “去太学听课了。”

  “听懂了吗?”

  “听不懂。”白嫩的小孩儿往老父亲的肩膀一趴,“父皇,青想和哥哥姐姐一起读书。”

  这是在新朝建立之后,出生在京城皇宫中的孩子,也是整座皇宫中年纪最小的孩子,难免更受宠爱。

  小孩儿叫竺青,并没有和宫中其他庶子女一样由皇后罗英抚养,而是由他的生母荣妃亲自抚养。

  荣妃笑道:“你连笔都握不住呢,去了只会打扰你兄姐。”

  竺青就把脑袋往竺瀚的肩头一拜:“父皇~”

  竺瀚的心都软了:“好好好,父皇先给你找个先生开蒙。”

  皇宫的另一处,罗英和宋婉坐在一处吃饭。

  老太太问:“不等竺瀚?”整个宫中,也就她能连名带姓叫竺瀚的名字。

  罗英张罗着给她布菜:“不了,他去了荣妃那儿。”

  宋婉笑眯眯地吃饭,等吃完了才说道:“规矩该立还是得立。”

  罗英没有直接应下:“我心里有数。竺家人丁单薄,到这一代才算是开枝散叶,总得有些不同的气象才行。”

  以前她不能主持后宫,让那些女人纷纷起了异心。

  现在她当家,庶子女们全都由她教导,好,也不好。

  要是庶子成才,那是理所当然。

  庶子要是不成才,那她不就是故意把人往废了养?

  而且成才不成才的,什么叫成才?

  难道个个都得像竺年、竺婉那样,才叫成才吗?

  她已经四十多岁了,可不想再操这份心。

  既然别人有心要和她、和她的子女比比,那就比比,希望到时候别死得太难看就行。

  宋婉听她这么说,倒是高兴:“我啊,很多事情都是到了七十以后才想开的。你比我通透,今后日子还长着呢。”

  吃过晚饭,罗英给宋婉念了一会儿书,等宋婉要睡下了,才起身回宫,竟然看到竺瀚在,很是意外:“不是去了荣妃那儿?”

  “对啊。”竺瀚挥退宫人,上前给她解下大氅,“我就是去看看阿青。小孩儿吵着要读书呢,不知道糕儿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罗英微微一笑:“那肯定不是。糕儿从小到大就不爱念书,他就喜欢看别人念书。”

  竺瀚想到竺年小时候气跑的一大串先生,也忍不住失笑:“亏得老祖母是亲的,不然也得被气跑。”

  “是糕儿得被打肿屁股。你儿子小时候那个皮的样子,谁能管得住?他也就在你面前听话一点,好像还是当年你打仗把他吓到了。”

  别什么阿猫阿狗的都像她儿子,配吗?

  小小的孩子,聪明点是应该的,可别因为大人自作聪明。

  姓竺的孩子,死的又不是一个两个。

  这话竺瀚还是第一次听说,看着宫人伺候罗英洗漱:“啊?我怎么能把他吓到?那小子胆子可大。”

  让小孩儿送个粮,他在前线担惊受怕,没想到小孩儿直接一路杀穿过来。

  那些个盗匪,难不成还敢有胆子动军队?不是小糕儿主动挑事吗?

  “糕儿也就这几年,算是认真打了几场仗。他打仗的路子跟我们也不一样。”

  “也是。赢得莫名其妙的。”竺瀚也有这个感觉。

  其实在游戏中,这叫经营。苟住偷发育,把经济滚上去,不一定非得杀多少人,当优势一点点积累并且扩大到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时候,自然就赢了。

  这种游戏对局,对观众和解说都不算友好。比赛不够精彩,又很耗费时间。

  但游戏要的结果只有一个,赢。

  游戏看起来还算简单。要把这一套落到实际国家局势上,其中的操作非常困难。

  “等糕儿回来了,让他说说。”罗英能摸到一点,但具体操作的细节方面还得再摸索,“你没见他小时候第一次杀人,人都被吓傻了。等糕儿这次回来,你别骂他,好好说话。”

  竺瀚显然也想了起来。

  那年竺年九岁,带着四岁的妹妹,从南泉回到梁州。

  他在前线,情况十分糟糕,身为南王妃的罗英不得不亲自率军支援。

  整个南王府,竺年就成为了真正的主人。

  但是一个九岁的小孩儿,刚回来连自己母亲都没来得及见一面,对自己家里的路都还不熟悉,谁会买他的账?

  盛元长公主教出来的又怎么样?

  老太太都多大岁数了?

  几个大臣又不可能全天候地伴随竺年左右。

  倒是竺年,还有一个更加幼小的妹妹需要照顾。那会儿他身边可没有今天能力卓绝的亲卫营。

  后宅之中,人心浮动,就有人想做成既成事实——把竺年杀了。

  得亏竺年见机快,竺婉又是天生神力,兄妹俩成功将人反杀,但也牺牲了好几个身边的护卫。

  他知道其中的经过,多少次为此后怕,但还是第一次考虑到一个九岁的孩子杀人,会不会害怕。

  伺候的宫人低头加快动作,不敢出声。

  罗英摆摆手让她们退下,等房门被关上,才招呼竺瀚休息:“行了,都过去了。糕儿现在都几岁了,回头笑话你。”

  竺瀚叹了一口气:“他笑话我就笑话我吧,反正我是他老子。我就是愁啊,你瞧着他和芳儿这幅样子,将来可怎么办才好?”

  罗英把他拍进被窝:“那是将来糕儿愁的事情,你愁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学学太皇太后,凡事想开点。”

  “那我大概是更像我娘。”

  “像娘,那你就跟着去海外打仗去。娘先前不是说发现了一块不错的地?”

  “那还是算了。我打仗都快打吐了,不想再打仗了。”

  竺年这次回来的时间,比他们夫妻俩预想中要快得多。

  一来是他本来就打算今年要回家的,接到圣旨的时候,他行礼都已经准备完了。

  二来,他走了一条新路。

  一路风尘仆仆回来,刚洗了个澡,头发还没干,竺年就坐在罗英身边,还特别小心眼地把宋果果往边上推推:“我从汾州那边过来哒~从汾州直着过来,能省好几天。”

  六岁的宋果果已经是个稳重的小朋友了,不和幼稚的堂兄计较,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拿圆溜溜的眼睛去看他印象已经不深的堂兄:“从汾州过来从银城走吗?”

  “不是啊。从汾州到京城的隧道修通了,可以直接走了。”要是没有山峦阻隔,汾州几乎就在京城的正北。以前无奈有山水阻隔,现在既然连炮弹都有了,火药用来炸山更是理所应当。主要是从汾州往南的山,并没有像蒙山和迁山那么险峻,以现在的人力还能够勉强搞搞移山的事情。

  “隧道是什么?”

  竺年把宋果果抱在自己腿上,抬手朝他肚皮一戳:“隧道就是把山怼个窟窿出来。”

  宋果果立刻瞪圆眼睛,捂住肚皮。

  竺年看得哈哈大笑:“果果真好玩,要不要跟叔叔去看看隧道?”

  宋果果觉得自己失态了,调整回严肃的表情,摇头又点头:“不跟你去,果果可以自己去看隧道。”

  屋里头地龙烧得旺,加上干燥,头发没一会儿就干了。

  尉迟兰招呼竺年去内室换衣服:“先去看看高祖奶奶。”

  “哎!”竺年应了一声,把宋果果抱起来交给罗英,“娘,你等我一会儿!”

  两人只是换了一身常服,倒是没太多需要打扮的地方,没一会儿就和罗华、宋果果一起,去了宋婉所在的宫殿。

  宋婉自从来了京城之后,就一直住在宫里头,没再说去南泉,倒是经常去糖巷逛逛街,去梨园听听戏。

  她做了抱月书院的名誉祭酒,每年开学的时候,就会给新生上一堂课。

  她在宫里头,见自己的学生,多过见自己的子孙。看到竺年和尉迟兰来,她还是很高兴的,拄着拐杖站起来走了两步。

  竺年注意到,眼眶一酸,就跪下来给磕了个头:“高祖奶奶,糕儿回来给您请安。”

  他印象中的老太太,手中不是拿着书册,就是拿着藤条,整个人气势十足,现在竟然拄拐杖了。

  “哎哟,快起来!”宋婉笑呵呵地抬抬手,自己重新坐下,“糕儿、蛮蛮,坐高祖奶奶身边来。”

  宋果果坐在下首。他知道自己堂兄的小名叫糕儿,还是头一回知道姜王的小名叫蛮蛮。

  尉迟兰的长相符合小朋友对自己未来的一切期许,温文尔雅芝兰玉树,怎么能被叫蛮蛮呢?

  竺瀚下朝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围着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竺年和尉迟兰已经把礼物都发完了。

  罗英笑道:“你倒是来得巧,刚赶上发礼物了。”

  竺瀚看着容貌并没有多大变化,却明显沉稳了许多的长子,心情还停留在儿子九岁遇刺上面,情绪涌上来,抱着儿子就先痛哭了一场。

  竺年被哭得莫名其妙:“父皇……老爹?老爹,你怎么了啊老爹?”

  同样是宋婉教出来的,老太太看着竺瀚就皱眉头:“都当了几年皇帝的人了,还一点都不稳重。糕儿来,别理你爹。”

  到底是亲爹,不理肯定是不行的。

  竺年满脸懵懂,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罗英能猜到:“你随便哄哄就好了。”又对宫人说道,“准备开席。”

  宫人领命而去。

  竺瀚也不好再哭,但非得坐在竺年身边,拉着自己儿子的手不放:“阿钧夫妻俩大概还得过两天才能回来。等他们回来了,咱们再办一次大宴。”

  竺年一听就不赞同:“阿钧刚生完孩子,今年回来?这一路舟车劳顿的……”

  “她都生完一年了,什么叫刚生?”罗英这个亲娘纠正。

  一家人围坐在圆桌边,其乐融融地说着话。

  宫殿外头,不少宫人和妃嫔以及小皇子小皇女来去,全都被宫人劝走。

  荣妃拉着竺青重新回到轿子里。

  等轿子行走起来,竺青小声问道:“今天大哥回来,我不能见见大哥吗?”

  他虽然聪明,但也只是虚岁三岁。小孩子的印象中,兄姐都是天天能够见到的——白天在太学,晚上在皇子皇女们的宫里头。

  他现在还太小,所以和母妃住一起。等他再长大一点,他就能和兄长们住一起了。

  大哥岁数比他们都要大很多,有单独的东宫可以住,地方比其他兄长的要大很多。虽然大哥不住在东宫,但是东宫里头人很多。

  在四面帘子都挂下的轿子里,荣妃的脸上没有笑容,说话的声音依旧很轻柔:“太子殿下刚回来,等他休息好了,就能见到了。”

  她垂下眼,看着无忧无虑的小孩儿,想到刚才细雪下的宫殿,想象里头的一家团聚,再看看自己带着儿子只能站在宫墙之外……终究,人家那才叫一家人。她和她的儿子,和这宫里头的任何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差别。

  第二天,竺年就在东宫见了自己众多的弟弟妹妹们,给他们发了礼物,考校了他们的功课。

  看到一个小豆丁睁着眼睛看自己,他招了招手让人过来:“十五怎么了?”

  个头勉强比凳子高的竺青走到竺年面前:“大哥不考校我的功课吗?”

  “倒是我疏忽了。咱们家十五现在认了多少字了?”

  宋果果在一旁看着竺年和竺青一问一答,凑到尉迟兰身边。

  尉迟兰好奇,指着屋子另一边问:“怎么不去和他们一起玩?”

  那边一整个大屋,铺着柔软厚实的地毯,里面全是大大小小的玩具。孩子们显然在皇宫里被拘得狠,在被竺年怂恿了几句之后,一个比一个玩得疯。

  宋果果看了看,不屑:“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才不喜欢玩玩具。”

  一个六岁的小孩儿,说自己不是小孩子了……尉迟兰听着都弯了弯嘴角,摆出一副对待大人的严肃认真的样子:“这样啊,那果果想做什么?”

  “芳哥能陪我下棋吗?”他是大人了,当然要下棋,还要喝茶!

  棋这种东西,竺年有很多。

  尉迟兰就直接在柜子里,找了一堆棋出来。

  这里的屋子,包括里面的大屋,都是竺年的游戏室。市面上有的没的玩具,竺年都有。

  没一会儿,宋果果就和尉迟兰隔桌对坐,下起了斗兽棋,边上还摆着奶茶。

  宋果果一番审视,有棋有茶。

  很好,很大人。

  竺年没一会儿也跟着看,看了几局又带着竺青去大游戏室玩。

  只是玩了没一会儿,小张公公就过来叫人:“两位殿下,陛下请你们去御书房。”

  “噫!这个老头子,刚回来还不许人休息两天。”竺年骂骂咧咧,把宋果果抱起来,“走,大哥带你长见识去。”

  竺年他们很快换好了衣服,连宋果果都换了一身比较正式的衣服,被牵着进到了御书房里。

  御书房还是同样的摆设。

  竺年和尉迟兰进来先行礼,然后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下,把宋果果夹在中间。

  宋果果两眼晶亮,看着一群胡子一个比一个长的重臣,把腰背挺得笔直,没注意到自己用力过猛,把肚子给凸了出来。

  一名大学士把一叠会议记录给他们送上来,细心地翻到正在讨论的议题。

  竺年低头一看,有些意外,听到竺瀚问他意见,就说道:“蒲岭不仅大道要拓宽,还应该增加一条从东州到萍州的。开山修路的时候,注意山中的居民,路边的山体也要注意加固,防止落石的风险。”

  一条蒲岭,从东萍府出海口一直横贯到丹州蒲水,将北地一整片富饶的平原硬生生划分出一道界线。

  比起蒙山、迁山、阳海渊,蒲岭的高度和长度都不值一提,但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蒲岭两地的百姓,也只依靠一条狭窄的“大道”相连。

  山中虽然有一些可供通行的小径,但野兽多、盗匪多,一般除了猎户、药农之类,哪怕是住在山里头的,也不敢轻易走。

  虽说蒲岭的两侧都是比较富裕的地区,但正因为如此,只要把交通加强一些,不就可以让物品流通更快,整一块地方就都能盘活了。

  让竺年感到奇怪的是:“怎么还没修?”汾州往京城的路都修通了。当然现在路还比较简陋,有很多段还是土路。

  他问这句话的意思,真的只是单纯感到疑惑,以为施工中遇到了什么不可测的难题。毕竟有些难点,没有具体实施,根本不可能提前知道。

  结果有个大臣站起来大声说道:“蒲岭是龙脉,怎么可以挖断龙脉?这是坏祖宗风水!是自掘坟墓!”

  竺年一脸疑惑:“敢问这位大人,你是家在蒲岭吗?”

  大臣在站起来的时候,就做好了会面对太子暴怒质问的准备,没想到太子的语气很平和,弄得他提起来的气有点下不去,但依旧梗着脖子:“不是。”

  竺年又问:“那你家是在江州、蒲州、东州、萍州的任意一个地方吗?”

  大臣又回答:“并不是。下官出身京县。”

  “哦。那你去一趟东州,再从东州走一趟萍州,翻山走。”竺年看着大臣的眼中没有半点玩笑,“我是离开太久了吗?都有人敢在我面前搞什么龙脉不龙脉的了。姑且不论蒲岭就是一道山,它就是真龙,拦了我大梁百姓的路,我也把它斩了。”

  他说话时候的声音没有提高半分,语速也不快,但谁都感受到他的怒气。

  有人面带冷笑,想着这位斩黑龙的事情又不是吹出来的,人家是真斩过龙,全沃州都知道。

  沃州人不仅知道当朝太子斩过黑龙,还知道太子是龙王。那可不是区区一般的龙能够比的。

  蒲岭算什么?在他们太子面前,是龙也得趴着。

  大臣被怼得目瞪口呆,还没想要怎么怼回去,就听竺瀚说道:“苏卿,正好年前不忙,你就照着太子的意思,从东州去一趟萍州。其他有意的众卿,也可以一起走一趟,在山里头多住一阵过个年,朕派人护送你们,不用顾虑安全,就当是体验一下山里头百姓的日常生活。”

  竺瀚这一辈子,作战最久的地方就是交山。

  交山在西南,山脚下终年炎热,几无严寒。山顶上终年白雪覆盖。

  交山如此,周围还有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百姓生活其中,生活有多么不便,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所领会。

  和苏姓大臣一起,另有五名大臣也站出来,说要一起去蒲岭山里头。

  竺年这下皱眉头了,被尉迟兰扯了一下手,用眼神示意宋果果,他才放松下来。

  接下来几个议题,都是围绕着年前总结和年后规划,并没有太多争议。

  等到大臣们离开御书房,竺年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父皇专程等我回来当这个恶人?”

  竺瀚喝了一口茶:“倒也不是。朕办法少,总不能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就动不动把人杀了,得让人心服口服。还是你有办法。嘿,那群二愣子,真以为住山里头跟话本里那样春花秋月呢?朕赌他们待不了三天,就得哭着回来认错。”

  作者有话要说:  沃州大臣( ̄ω ̄):太子殿下那是龙王。

  别处大臣⊙△⊙:瞎说。

  沃州大臣( ̄ω ̄):真的,普通的龙说砍就砍。

  别处大臣⊙△⊙:这么凶残的吗?

  沃州大臣( ̄ω ̄):真的,砍了好多,从丹州一路砍到沃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