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完结】>第一百六十六章 吃豆腐饭 ...

  竺年的话一出,满朝哗然。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还有人跟。

  几名言官和刑部、大理寺的官员,也一同出列。

  有要求严惩卫家的,有要求废后的。

  这不是竺年收买了,也不是觉得竺年说的有道理,除了一小部分正义的因素,主要还是因为饼就那么大一块,卫家多吃一口,别人就少吃一口。

  要是这回能把卫家扯下去,那谁喝汤谁吃饼还说不定呢。

  而且明摆着的两个把柄在手上,沃州那边的民变是竺年一手操办的,又经过刑部和大理寺的复核,其中涉及到的案件之多,手段之残忍诡异,竺年只是说了两三件,就让许多原本置身事外的官员义愤填膺。

  “果真妖人!”

  “必不能留下!”

  眼看着要无法收场,姜卓赶紧叫停,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当然也包括竺年:“到御书房来!”

  “啧。小气鬼,说两句就动气。”竺年撇了撇嘴,特意对身边一个吹胡子瞪眼的老头笑了笑,“真觉得我得求着你?家里有个皇后了不起?你教出来的女儿,还比不上我二姨呢。”

  其实这话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是先是家里面了不起,才能出得了皇后。

  竺年的二姨就是罗娥,曾经的大月皇后。可以说皇后要是能排一个不学无术的排名,罗娥能稳进前十。

  但这不表示罗娥就没有才能。她不仅仅是能歌善舞,而且谱的曲子创作的舞蹈广为流行。如今在南泉开了个成衣店,早就已经成为了南地的潮流,有一些商人还会把这些成衣拿到京城来卖,极为畅销。

  这要是在竺年上辈子那会儿,罗娥高低也是个艺术家。

  她就是一根筋,觉得自己得受宠。为了固宠,她从来没想着自己生个儿子什么的,而是靠着美色去斗,路线十分专一。

  当然,外人不知内情,对她最大的标签就是亡国之后。

  把卫皇后和罗娥相提并论,不就是说要是卫氏继续当皇后,姜国也得跟着灭国吗?

  卫国公气得眼睛都要翻白:“竖子!”

  竺年一点都不客气地骂回去:“老贼!”

  两人一直到御书房,还在互骂。

  姜卓看得头疼不已:“住嘴!还想打起来不成?”

  竺年率先说道:“那倒不至于。老匹夫一把骨头,别我还没碰上,他自个儿就倒了。到时候他要是赖上我,我可受不了。”

  卫国公要不是被人扶着,已经气倒在地:“竖子!无赖!”

  姜卓只能对竺年说道:“你少说两句。都坐下说话。”又让人上茶上点心。

  这倒不是安抚。大朝会时间早,朝臣们天不亮就要来候着,怕吃多了喝多了殿前失仪,一般只吃一点点东西垫垫肚子。大朝会的时间又长,这会儿早就饿了。

  不过点心毕竟是点心,比不得真正的饭食。

  竺年稍微吃了两口,就放下了。

  姜卓就说他:“你家里拿来的方子做的点心,你还不合胃口了?”

  “想吃饭,不想吃点心。”竺年把点心盘子推开一点,然后就见旁边伸出一只手,唰一下把他盘子拿走了。他下意识伸手扣住,“你干嘛拿我点心?”

  伸手的白胖老头瞪眼:“小子松手,反正你也不吃,不如给老夫!”他挣了挣,竟然没挣动,不由得胡子都飞起来。

  竺年看着好玩:“你的胡子还能这样哒~”

  白胖老头更气了,但是手上却一点不慢,把点心唰唰吃完:“哼!”

  “咳!”姜卓倒是还蛮乐见插科打诨缓解气氛的,但是他怕气氛再缓解下去,他岳父要气昏了,“不吃点心就说正事。”

  竺年掏出帕子擦干净手,拱了拱手说道:“是,陛下。以臣在沃州所见,天罗教妖人聚集,祸害苍生,实为邪|教,必须除尽。卫玉在沃州任知府期间,与天罗教勾结,疯狂搜刮民脂民膏,如今还有不知道多少没有追讨回来。倒是在此期间,卫玉从沃州到京城抬了不少东西,敢问卫国公,敢不敢让大理寺搜一搜国公府?”

  “大胆!你血口喷人!”

  竺年慢吞吞道:“哦,你不敢。国公夫人戴了一套百花齐放的头面,您倒是说说是哪儿来的?您不知道,我倒是知道。那是我祖母赠与前皇后,又由前皇后赏赐给沃州女学的。沃州此前受灾严重,多处房屋毁损,沃州女学就被改成了福寿堂。百花齐放这套头面,就一直收在福寿堂内。福寿堂,还是蒙太后娘娘寿辰,才修葺好的呢。福寿堂的东西,怎么到的您家里?”

  “区区一套头面,相似的多了去了!”

  “呵!您给我找一套相似的来!宫中应该还有造册,查一查不就清楚了?你儿子勾结妖人,你老婆戴着贼赃招摇过市,您敢说您不知道?老匹夫,你以为王法管不到你家吗?”

  竺年有理有据,一句句往人的心窝子上戳。

  卫国公气得拍案而起:“竖子!你不平民变,反倒谋害朝廷命官,你该死!”

  “呵!就你儿子那德行,食君之禄,不为君分忧,弄得民不聊生,还朝廷命官?我就应该把他和那妖道一起一把火给点了,他倒是命大,竟然还活着。”竺年突然拍手一笑,“哎呀,我说怎么皇后娘娘突然把我关进天牢里呢?是卫玉终于死了?这是好事啊,死了一个贼子,今年一定能风调雨顺吧。沃州这么多年一直都好好的,又是大水又是大雪的,都是老天爷在生气这个知府大人呢!”

  鬼神之事,谁也不好说。

  要说都不相信,那天罗教这种漏洞百出的教派,也不至于这么盛行。

  要说相信,那他们还是更相信自己的权势。

  但是吧,毕竟沃州这种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大灾大难的地方都出了事情,而且最近沃州那边确实天气还不错的样子。

  卫国公气得整个人都在发抖,但他气成这样,也还记得这里是皇宫,没有冲上去打人,双目充血地瞪了一眼竺年,再转身向姜卓跪下:“世子殿下所提之事,老臣委实不知。恳请陛下容臣回去查明后禀报。”

  竺年冷笑一声:“自己查自己,能查出什么来?给你时间糊弄吗?”他也转头向姜卓请示,“未免瓜田李下,臣请卫国公避嫌,由大理寺、宗人府、御林军,再由太后派遣一部分宫人来搜查,好还卫国公一个……清白。”

  “你……不要欺人太甚!”

  “事无不可对人言。你要是没干什么亏心事,为什么怕搜查呢?这又不是抄家。这么多人盯着,保管连一片花瓣都不会给您碰掉。”竺年向姜卓拱手,“臣请负责这件事,要是没查出什么来,臣的项上人头就当是给卫国公赔个不是!”

  “嘶——”

  一众大臣都倒抽一口冷气。

  这位南王世子是真的想要弄死卫家啊。

  不过卫家自入京以来,确实行事高调。竺年所说的那套百花齐放的头面,卫国公夫人戴着出席过几次宴会,往宫里头也戴过,确实非同一般。他们倒是不会去注意人家的装扮,但听家中的夫人提起过。能够让她们入眼的东西,显然不是什么“相似的多了去了”。

  但是今天竺年要是能够借此扳倒卫国公,那他接下来是不是也能扳得倒他们?

  几个被一起叫来之后,一直在装聋作哑的大臣面面相觑。终于有一位大理寺的官员站了出来:“殿下所言,应当不完全是凭空捏造。天罗教在沃州行事,天怒人怨,人证物证皆在。至于这些行事,究竟和天罗教本身有多大关联,还需查明。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不宜接触巫蛊之事。只是娘娘久居深宫,如何认识天罗教徒?

  老夫人所戴头面,想来不是一两人所见,稍微查一下就知道来源。”

  他这话说的四平八稳,听着有理有据,翻译一下就是——把责任全都推给卫玉,反正人都快死了,再把“贼赃”交出来,这事情就结了。

  姜卓听得也觉得胸中舒了一口气,刚想同意,却见竺年在冷笑,头又痛了起来:“你还有什么话说?”

  竺年就说道:“敢问这位大人,沃州的卷宗交到大理寺多久了?”

  所有人一听,顿时心里面咯噔一声。

  不等人回答,竺年就说道:“最早是年前送来了三趟,年后又全都搬了来。你们复核案子,应该不会比审案查案花费的时间更久吧?我在沃州的时候,都没有正经官员,临时搭的草台班子,您这儿可是有着一众大理寺的能臣。不然沃州带回来的官员都已经‘清白’放归了,有几个都已经去别处赴任。”他报了几个名字,“这几位还高升了呢。吏部的考评倒也有意思。皇叔,您知道?”

  姜卓当然不会对几个小官的升迁贬谪一一过目,闻言反倒面无表情,对竺年说道:“你继续说。”

  竺年的视线又对准了大理寺的官员:“差点跑题了。大理寺核查了那么多卷宗,就没去查一查天罗教?卫公子知道往家里面搬东西,你猜,通天王会不会给他们教主孝敬?还是说你们确实查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就轻轻放下了?是不是你们也收了孝敬?”

  大理寺的官员没想到自己只是想做一个和事老,结果却引火烧身,心中后悔自己多嘴,脸上已经冷汗涔涔,对着姜卓跪下:“臣有罪。”

  他怕自己再说什么,引来更多的错处,干脆果断把事情先认下了再说。

  反正现在左右逃不过两条,一是办事不力,二是收受贿赂。

  他自己没收,最后查明了顶多判一个监管不力罢了。

  要说刚开始的时候,姜卓还是只是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而感到头疼,这会儿是真的生气了:“诸位这些天就留下。竺年跟着,随朕一起去卫国公府。”

  竺年立刻就跟上:“皇叔是带我去找东西吗?您放心好了,找东西我最擅长了。”

  姜卓坐上在外等候的御辇:“你最好是能找到,不然就去陪你干奶奶多待些时日。”

  “奶奶想我了?”竺年没有步辇坐,跟着御辇跑,半点不喘,“皇叔啊,一会儿我们先去吃个饭不?”

  姜卓听着他不自觉带着点撒娇的软调子,突然觉得胸口的气都散了一些:“不会饿着你。”

  御辇走出去一段,换了马车。

  这一回,姜卓让竺年跟他同乘:“跟朕说说,天罗教的事情。”

  一提这个,竺年立刻不插科打诨了,条理清晰地把自己最早接触天罗教,到最近处理通天王的事情,最后还不忘上眼药:“说起来,皇叔您不像是会认识这种歪门邪道的人,怎么当初和这种人搅合在……嗯……”

  姜卓一时间还真想不起来:“朕再想想。”

  当初他一心伐月,事情又多又杂。有一股能够在月内部起作用的势力,管它究竟是什么,能用起来就用。而且伐月的进展并不如他想象中那么顺利,涉阳关、黑荥关两座雄关哪怕他都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在实际攻打中,却还是对己方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但这话不能对竺年说,这小子的不怀好意这么明显。只是把他关了两天天牢,还能在牢里面吃锅子,就已经记着要把他岳家扳倒了。

  呵,这小子当然是更想把他也给扳倒的。

  竺年见他不说话,就掀了车帘子吩咐一旁的侍卫:“劳烦跑个腿去我家,让准备三人份的饭食。”

  侍卫看了看姜卓,姜卓摆了摆手,示意他照做,问竺年:“你一个人要吃两人份?”

  “那是。我早饭都没吃,饿着呢。”

  马车到的时候,卫国公府已经被围了起来,卫家一群人正在跟御林军对峙,不让人进去,威胁的话一套一套往外撂。

  御林军统领黑着脸不为所动,毕竟是陛下的岳家,要是人有什么损伤,他可说不清楚。

  别以为这群贵人老爷们多有风骨,碰瓷之类的小动作那和市井小民也没什么区别,使得溜溜的。

  姜卓一来,也不理会卫国公府的人,对御林军统领说道:“所有人都出来,还用朕亲自去请吗?”

  他的话一出,刚才还嚣张跋扈的卫国公府众人都不敢吱声。

  竺年听到后面有车马的声音,还以为是自己家的午饭送来了,心想速度好快,没想到是卫国公从马车上下来,后头还有几辆车马,下来一群宫娥。他都脸熟,是太后宫里头伺候的。

  姜卓和卫国公都在,还有女官,卫国公府内的男女分了两个院子先关了起来。

  国公府的形制都是差不多的。

  竺年做了个样子请示之后,就带着人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开始搜查起来。

  国公府既然是府,那自然有一套自己的行政班子在,相当于一个独立运行的公司。

  卫国公自认为自己行得正做得直,看竺年一群人翻检东西,并不出声阻止。

  前面人多眼杂,竺年只是把账本先归拢起来,放在箱子里贴上封条,稍后再仔细查验。期间翻出几件珍奇的摆设,卫国公一一说了来处。

  竺年就让身边的文书先记下。

  文书记得手抖。

  人群进入后宅,这时候竺年家里的午饭送了来。

  众人就先吃了饭,之后一刻不停,继续搜查。

  这一查可就精彩了。

  明面上的摆设确实珍贵,但作为老牌的国公府很正常。但是床底、箱笼里搜出来的东西,就很不正常。

  只一个不大的小院子里,就抬出来十箱金子。

  倒也不是太大的箱子。

  “太后娘娘当初修缮福寿堂,给了我这么一箱,一百两金子。”竺年比划了一下。

  十箱金子,就是一千两。

  铜钱是主要流通货币,但是铜钱毕竟又沉又大,还得用线绳串起来,年年都得重新穿绳,很是麻烦。富贵人家都会存金。

  要是国公府内,存了一千两黄金,那绝对不多,甚至还能说少。但眼前只是一个普通的不大的小院子,就搜出千两黄金,还不提其它的各种贵重物品。

  竺年让人把屋里头的家具搬开,指着其中明显有区别的两块方砖:“打开瞧瞧,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两个箱子,存着的果然是好东西,上面还有贡品的标记。

  卫国公的脸色已经不能再难看,刚想说什么,就听姜卓说道:“继续。”

  一行人又去到接下来的屋子里。

  大部分的屋子都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不正常的屋子就格外的不正常。

  参与搜索的有习惯于打扫的宫娥——她们平时在宫中的打扫要求是卫生无死角,非常清楚任何一个历能“藏污纳垢”的地方。

  有大理寺的官吏——他们是一线工作的老入,最是清楚一些藏东西的能位置。

  剩下一个竺年更是擅长机关,一路上清扫过来,浅一点的床底撬几块砖,深一点的搞个墙壁的夹层、密室之类,没有一样能够逃出他的法眼。

  他们下午过来,在前面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现在天已经黑了,也才搜索了小半个后宅。

  晚饭是宫里头送来的。

  卫国公府里的东西暂时都不好动,竺年干脆就坐在一个小花园的石桌上吃饭。

  姜卓和卫国公也坐在一旁。

  姜卓还从自己碗里夹了一块羊肉给竺年,又从竺年家里送来的食盒里舀了几勺小葱拌豆腐,还给自己岳父也舀了几勺:“这小子家里做的豆腐比外面的考究,您尝尝。”

  此时的卫国公哪还有在御书房里的怒发冲冠。

  他们家的财富多,这不是问题。他们家是姜国的元老,有从龙之功,在从龙之前就已经有不小的势力,财富多是正常的,少才不正常。

  有来路说不清楚的东西,也不是问题。既然他们家都这么有钱了,谁知道家里有多少东西呢?

  但是先给皇帝的贡品、沃州来的贼赃,就餐前还搜出了三十套甲胄,卫国公是觉得脖子发凉。

  这年头,兵器管制其实不那么严格。除了弩之外,其余的也还好。像伊人这种周边店,都能卖没开刃的剑。

  管制严格的是甲胄。甲胄这东西是有明文规定私人不允许拥有的,超过五套就视为谋逆。

  虽说一些勋贵家里都有,但大都自己是武职,身上的甲胄在军中挂了号的。要不就是干脆拆成零部件,说成是给自己甲胄修补用的,勉强也能说得过去。但是卫国公府的这三十套,是怎么都圆不过去的。

  竺年看着卫国公吃饭的手微微颤抖,心想,在他们南地,吃豆腐饭是办白事的另一种叫法。老匹夫这是提前吃上了。

  “咦,这个羊肉好吃。”竺年眼前一亮。

  姜卓就又给他夹了一筷:“好吃吧。明天给你送两头,想吃的时候自己杀了吃。”

  “谢皇叔!”

  “小孩子,有口吃的就高兴。快点吃完,早早把活干完了,看看能不能睡一两个时辰。”

  这话里面的意思,显然是要通宵干了。

  “好勒!”

  本来就是便餐,他们很快吃完,卫国公是没心思吃饭,也跟着放下筷子。

  人多,搜寻的进度很快。主要是接下来的屋子都还算正常,顶多就是有一个搜出了放贷的证据。

  眼看着就要结束,竺年搓了搓手:“开胃小菜吃完了,咱们上正席。来,我给大家变个戏法。”

  说着,他带着人回到先前吃饭的小花园,提着灯绕着走了几圈,这边踢两脚,那边伸手推一推,很快就听到一声机关触动的声音,真的像变戏法似的从花园的小土坡上打开了一扇门:“原来应该就有,先等会儿进去。”

  这地方作为都城已经有几百年,权贵富商不知凡几。别说是一些高门大户,就是一些普通人家,也有不少家里隐蔽的所在。

  竺年让人先守着,转道出去:“得劳烦他们换个地方,还有剩下的两个院子得搜。”

  他看向一众宫娥,带头的嬷嬷笑道:“奴婢带着夫人和姑娘们去别处,仔细看看她们身上有什么不该戴的。”

  她们是太后宫里头的人,根本不怕皇后。而且这一遭下来,皇后还能不能当成皇后得两说。

  卫家是皇后的娘家。要是皇帝执意要保,哪会有今天这一出。

  这一番下来,卫家颜面丧尽不说,少不得要元气大伤。也是因为卫家行事太过嚣张,陛下看不过,借着一个由头敲打罢了。

  但是看看这一地搜出来的东西,哪怕是敲打,也是冲着天灵盖打过去。

  后宅没搜的两个院子,一个是女眷集中的卫国公和夫人住的,一个是男丁集中看管的卫玉住的地方。

  卫国公轻声对竺年说道:“我儿病得严重,能不能别移动?”

  竺年说道:“放心好了,有担架抬着,御医候着,令郎保管可以移动。他最好是活着,等着大理寺判下来,在天牢里多待几天。”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立威的作业

  糕儿╰( ̄▽ ̄)╭:大家看我凶,其实我只是在做作业。

  糕儿 (?ω?=) :作业已经拖很久了,再不做要被先生罚。

  糕儿 (?ω?=) :先生很可怕哒!

  先生(〃ω〃):怕什么,顶多就是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