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大秦读书人(穿越)>第118章 请辞

  淳于越的脸色相当难堪, 陈慎之又道:“这烧糊的猪手汤,不正是急功近利,物极必反的结果么?慎之相信,淳于仆射是聪敏之人, 自然听懂了慎之的言辞。”

  他说着又将一样东西陈列在案几上, 推给淳于越看, 淳于越却不看, 凉丝丝的说:“这是何物?”

  陈慎之笑眯眯的道:“还是淳于仆射亲自过目, 才更有冲击性。”

  淳于越皱眉, 但还是拿过来展开看,是……认罪书!

  司马中大夫写的认罪书,上面陈列了当年章邯被冤枉的种种,甚至还有淳于越教唆他不要认罪, 打死不承认的事情,简直事无巨细,一条条写的十足清晰。

  “这……这是假的!!”淳于越否认。

  陈慎之道:“假的真不了, 真的……也假不了。这是真,还是假,咱们你我心中都有数, 当然了……”

  他说着,拱了拱手:“陛下心中也有数。”

  “你的意思是……”淳于越不确定的说。

  “无错, ”陈慎之好像知道他的意思, 不需要他明说,已然道:“陛下完全知晓此事,昨日里圄犴来了刺客, 还是陛下亲自到场缉拿, 不止如此, 这司马中大夫的认罪书,也是当着陛下的面儿,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写下来的。”

  淳于越的脸色铁青,浑身发抖,已然没有了方才的猖狂。

  陈慎之幽幽的道:“猪蹄汤的确好喝,又有营养,还能美容养颜,但淳于仆射你知么?这猪蹄汤其实可有可无,少了这一口,顶多几许遗憾,不食也就不食了,这遍天下如此多的美味儿,少了甚么不行呢?又不是害口坐月子,你说是不是?”

  “你……你……”淳于越已经开始慌张了:“你到底要说甚么?”

  “罢了,”陈慎之摆了摆手,道:“开场白咱们便说到这里,现在说道说道点儿正经的罢。”

  叩叩!

  陈慎之敲了敲案几上的认罪书,道:“现在证据确凿,一会儿子羣臣来到政事堂,陛下亲自庭审,认罪书一拿出来……啧啧,淳于仆射可能想象到羣臣的脸色?儒士的脸色?法家的脸色?”

  他每说一个字,淳于越的脸色就会更差一分,刚才还是铁青,这会子变成了烧焦的大黑锅锅底。

  陈慎之又道:“因着你淳于仆射一人,普天下所有的儒士都要蒙羞,不止如此,儒士口碑直线滑坡,在朝廷中的地位还会一落千丈,从此之后法家崛起,将儒士打压一番,你……淳于仆射,便是天底下最大的恶人!”

  淳于越浑身打斗,他似乎已经想象到了陈慎之叙说的境况,在脑海中不可抑制的成形,没错,他说的没错,法家那些人,一定会借机会扎筏子,做文章,引导舆论,狠狠打压儒士,朝廷中的儒派将无法生存,威信一落千丈。

  “都是因为你啊,淳于仆射。”陈慎之幽幽的道。

  淳于越艰难的抬起头来,眼珠艰涩的滚动着,看向陈慎之。

  陈慎之笑道:“你真的甘心做这个千古罪人么?你真的甘心眼睁睁看着儒士被打压么?你真的能让信仰被人踩在脚下,不断践踏么?”

  淳于越的呼吸也变得艰难起来,仿佛空气稀薄,只有深深的吐息才能让他苟延残喘下去。

  “不要九九八!”陈慎之笑眯眯的道:“只需要淳于仆射的一方请辞书。”

  “请辞?!”淳于越还没从陈慎之的「九九八」里挣脱出来,又被请辞二字震慑住了。

  “你让我请辞?!”淳于越不敢置信。

  陈慎之很自然的点点头:“只要淳于仆射主动请辞,离开官场朝廷,陛下已经首肯,认罪书中关于淳于仆射和儒士的一干内容,全都可以抹掉,当做甚么也没有发生,如此一来,儒法不需要对立,法家也不会趁机打压儒士,淳于仆射还能保住自己的清明,也算得上是一种功成身退了。”

  淳于越的脸色扭曲着,似乎在做争斗,让他在这时候退出朝廷,他自然是不甘心的,他走了,儒学怎么办,如今真正的儒士在朝廷中占据的地位本就不大,自己走了,儒学会不会被法家打压?更何况,淳于越身为大公子扶苏的老师,足见他的学识和地位,如果就这么走了,岂不是转头成空,一切都化为泡影了?

  陈慎之看出了他的不舍,幽幽的道:“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舍和得的取舍,淳于仆射若是此时舍不得,那就只能赔上你的晚节,赔上儒士的名誉,赔上……你的信仰了。”

  信仰……

  淳于越突然开始迷茫了,他如此激进的支持儒士,政治和爱情一样,都是满含占有欲且排他的,如果没有信仰,只是贪婪财币与名誉,淳于越早就不会坚持自己的执着了,的确是信仰,支撑着他在这个朝廷中游走、沉浮。

  而他的信仰,就是儒学,是他的全部。

  陈慎之指着烧糊的老妈蹄花汤,道:“淳于仆射,不要等到蹄花汤烧焦了,完全不能入口,才觉得悔恨呢,这世上甚么都能用财币买到,唯独后悔药是不行的。”

  淳于越放在案几上的双手颤抖,甚至带着案几上的耳杯都在哐哐哐颤抖,过了良久,陈慎之也不再催他,淳于越终于开口了。

  “我……该如何做?”

  陈慎之了然的一笑,成了。

  “其实很简单,一会子羣臣来到政事堂,陛下亲自庭审,在司马中大夫认罪之前,你主动提出请辞,陛下便会顺水推舟的应允,如此一来,这份认罪书中将不会出现淳于仆射和儒士的任何一句话、一个字儿。这个案子,便会了结。”

  “便会……”淳于越喃喃的道:“了结……”

  他的眼神中有些沧桑,因为了结的不只是一个案子,而是他的官途,而是他将儒学发扬光大的抱负,在这个年代,想要发扬抱负,只能在官场之中,淳于越明白,自己只要做出这个决定,一切就难以回头了。

  但他没与任何选择的余地……

  淳于越咬着后槽牙,道:“好!我答允了!”

  陈慎之点点头,站起身来,笑道:“那就有劳淳于仆射,哦不,应该唤作淳于儒士了。”

  他说着转身要走,淳于越震惊得道:“你便这么走了?”

  陈慎之奇怪的道:“不然呢?留下来一起食蹄花汤?想必淳于儒士没有和慎之好到可以一起用食的地步罢?再者,这老妈蹄花汤就这么一豆,另外那豆是糊的不能食,淳于儒士一个人食估计还不够呢。”

  淳于越哪里是要说这些?他震惊得道:“谁与你说蹄花?我说的是……你不打算让我留下字契?你便这么走了,我若反悔,你可想过该如何收场么?”

  陈慎之一笑,他的笑容十分恬淡,甚至可以说是冷漠:“淳于儒士不会反悔的。”

  “为何?”淳于越皱眉。

  陈慎之道:“在慎之眼中,淳于儒士虽不是个做好官的料子,但却是个十足十的儒士,你不会背叛自己的信仰,将自己的信仰推上绝路的。”

  淳于越浑身的力道突然松懈下来,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释然感,双肩耷拉下来,听着陈慎之离开的跫音,突然发问:“你还相信信仰么?”

  陈慎之离去的脚步顿住了,回头看向淳于越,唇角挂着一丝微笑,淡淡的道:“「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说罢,又抬了抬手,指着案几上的老妈蹄花汤,道:“淳于儒士,友情提示,蹄花汤很是美味,凉了便有些腻口了,趁热食。”

  说罢,直接离开了政事堂,施施然翩翩然离去,那离开的背影判若惊鸿,竟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独留淳于越一个人颓然的坐在政事堂中……

  陈慎之走出来,他的背后一阵跫音,有人从政事堂的背面绕了出来,那人一身黑色的朝袍,头戴冕旒,腰配象征着权威的宝剑,身材高挑高大,面容威严俊美,可不正是嬴政么?

  嬴政抱臂走过来:“难得三弟起得早,竟是去熬蹄花汤了。”

  陈慎之一笑:“陛下,淳于仆射已经答应请辞,一会子庭审,必然平平安安,保证陛下母子平安。”

  嬴政好气的说:“甚么母子平安。”

  陈慎之挑眉道:“陛下之于这个朝廷,之于儒法的争斗,不正像是一个看着孩子争斗的老母亲么?”

  嬴政更是无奈,这比喻当真粗俗的紧,但莫名还是有点道理的。

  嬴政又道:“你倒是有法子说服淳于越。”

  “全都是嘴皮子功劳,”陈慎之道:“且淳于越是内明之人,他有底线,有信仰,有坚持,说服这样的人再简单不过。”

  的确如此,人生在世最怕有底线,有底线就是有软肋。

  而且陈慎之觉得,淳于越如此退出朝廷的舞台也是好事儿,毕竟在他所知的历史之中,淳于越的出现少之又少,忤逆了权相李斯之后,没有甚么明确的收场,如此功成身退主动请辞,也是好的。

  陈慎之搓了搓掌心:“陛下,膳房里还留着老妈蹄花汤,要不要早膳的时候来一碗?”

  嬴政挑眉道:“你又尝不出滋味儿。”

  陈慎之道:“不妨碍,陛下食完,给慎之留一豆,晚上慎之再食。”

  嬴政:“……”这小子用朕的身子进食,已然如此自然了。

  嬴政回了路寝宫太室,让赵高端了一份老妈蹄花汤来,汤头熬制的奶白浓郁,蹄花脱骨软嫩,再配合着陈慎之秘制的调味酱汁,不沾酱汁的时候醇香肆意,回味浓长,沾了酱汁开胃微酸,隐隐约约的辣味十足爽口,特别解腻,这两种口味搭配着食用,完全不会腻口,越食越开胃。

  嬴政啃了一整只蹄花,他平日里不喜猪蹄,难得今日有这样的食欲,还是一大早上,陈慎之眼巴巴的看着,托着腮帮子,口水几乎要滴下来,那模样哪还有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都是骗人的。

  嬴政食完猪蹄,还用小匕一勺一勺的舀着汤头,姿仪端雅的喝着蹄花汤,咸香的汤头回甘,说不出来的鲜美,整整一豆全都喝光了。

  因为蹄子分量很足,蹄花汤也很多,吃完这个都不需要用其他早膳了,完全饱足。

  陈慎之抹了抹嘴角无形的口水,说:“陛下,咱们去政事堂罢?”

  嬴政净了净手,优雅的擦了擦嘴,这才道:“走罢。”

  陈慎之先进入政事堂站好,嬴政最后一个进入,羣臣立刻拜下作礼:“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嬴政在上手席位展袖端坐下来,道:“提审章邯罢。”

  “提审罪臣——”

  章邯身上戴着枷锁,被虎贲军押解着走入政事堂,不只是章邯,还有司马中大夫,也一同被押解上来。

  司马中大夫咕咚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和昨日里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他的目光还在四周搜寻,很快锁定了淳于越,哐哐磕头:“陛下!!罪臣招认!罪臣全都招认!!”

  羣臣哗然,司马中大夫的表现实在不同寻常,难道章台宫卫尉章邯真的是被冤枉的?而且司马中大夫频频看向淳于越是甚么意思?那眼神还充满了歹毒,完全不像是师徒的模样。

  “陛下!”淳于越突然站起身来,从班位上迈出,拱手道:“老臣有事起奏!”

  “陛下!陛下!”司马中大夫突然大喊着:“不要听他的,不要听信他的!都是他教……”

  “教唆”二字还没说出口,淳于越已经心如止水的朗声道:“老臣希望陛下准许……老臣的请辞。”

  “请辞?”

  “仆射博士要辞官?”

  “淳于越不是大公子的师傅么?怎么突然辞官?”

  “正是啊,太突然了。”

  “你不曾看到司马的反应么?这其中一定有甚么端倪。”

  羣臣哗然,对于淳于越的突然请辞,众说纷纭,都隐隐约约觉得不太对劲,这其中必然有猫腻,但也不敢贸然猜测。

  但无论觉得如何,羣臣都感到十分惊讶,十足意外,谁也没想到淳于越会主动请辞。

  整个政事堂上,只有两个人一点子也不惊讶,其中一个便是端坐在最上首的秦皇嬴政,他泰然若之,平静自若,尽显君主风范。

  而另外一个,则是嫌犯之一,却负责主审的陈慎之了,这一切都是陈慎之主导的,他自然不会意外,满脑子都想着,快点结束,快点天黑,老妈蹄花还等着慎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