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夺嫡【完结番外】>第207章 世事难料

  孟近竹轻轻拐了他一下,“你且退下。”

  王彦军愣了愣,随即会意,快步向前走了几步,正要藏进城垛口里去。

  可是那人来的好快,话音刚落,就已经匆匆上了城楼,王彦军刚一转身,与他迎面撞了个正着。

  两人静静的站在那里,彼此凝视了一阵,王彦军率先开了口,“彦民,你……你怎么在这里?”

  来者正是王彦军的孪生弟弟王彦民!

  至于王彦民为何会现身在叛军中,这话得从骆钰英设计征讨南离说起。

  王彦民在京中谋了个非常安逸的闲职,整日里无所事事,总觉得朝廷辜负了他的满腹经纶,又看见哥哥得到孟近竹的倚重,心头更是不舒服,几次缠着祖父为他出头,想要爬到更高的官位上去。

  王阁老因为朝局不明,更不敢在这节骨眼上,随意开口去求人,因此狠狠地骂了他几次。

  王彦民正因追求孟近竹无望,心中十分气馁,此时负气之下,索性辞官不做,整日里混迹在帝都的纨绔子弟之中,当他听说太子骆钰英率军南征,灵机一动,觉得机会来了,便主动找上门去,一番毛遂自荐,硬要投入军中。

  骆钰英正因王阁老与骆钰昭结成联盟而懊恼,此刻见王彦民主动来投靠自己,自然是求这不得,希望通过王彦民,进一步说服王阁老转变立场。

  两人各取所需,一拍即合,骆钰英当即让王彦民入了军中幕府,随大军一道南征。

  骆钰英事败之后,王彦民害怕受到牵连,一直躲在外地不敢回到帝都来。

  当然,他所做的这一切,全都瞒着祖父和哥哥,出发之前,他跟祖父说被上司派到外地公干,王阁老信以为真,也没有深究,以至于他们都被他蒙在了鼓里。

  骆钰英擒了乌千里,班师回朝的时候,王阁老也同百官一道出迎,倒是见到王彦民随着大军返回,当时他只以为这一切都是孙儿的上司授意的,也就没有追问原因。

  王彦民藏了一阵,听说骆钰英已经被圈禁起来,慕容大运已经举兵造反,顿时万念俱灰,觉得自己在朝廷再无出头之日,一不做二不休,设法跑到叛军之中,投靠了慕容大运。

  刚好慕容近山也到了军中,两人曾经同在骆钰英军中共过事,相谈甚欢,此时见了,顿时生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来。

  有慕容近山的大力举荐,慕容大运立刻给王彦民授了个参军的文职。

  王彦民初来乍到,急于立功,经常在慕容大运面前献计,到底是孟近竹的弟子,很多计策都被慕容大运采纳,他也因此而飘飘然起来。

  慕容大运挥兵南下,便将后方交给了慕容近山和他。

  王彦民为了报答慕容大运的知遇之恩,干起活来倒也十分卖力。

  今夜,他亲自从后方押运粮草,准备送雨山大营去,刚入了大散关,便听说慕容大运亲临大散关查防,心中奇怪,因此便急匆匆的赶来参见。

  此时,王彦民没有答话,怔怔的看着他身后的假慕容大运,顿时明白了什么,转身就往楼下逃去。

  孟近竹的易容术再高明,也无法将一双眸子变得跟别人的一样。王彦民猛地见到哥哥,便下意识的想到了孟近竹,再仔细一看哥哥身后的慕容大运,那双如春水一般澄净的眼睛,分明就是曾经让他痴迷,让他朝思暮想,夜不能寐的孟近竹。

  他又怎能忘怀!

  更何况,王氏兄弟与孟近竹从小在一块长大,王彦民对他的一举一动再熟悉不过。

  长大之后,两兄弟由亲近到敬重,由敬又生爱,对孟近竹是情有独钟,无奈孟近竹早已心有所属,他们的情敌又是当今的三皇子,因此,他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所爱的人投入了骆钰昭的怀抱。

  王彦军心怀坦荡,拿得起放得下,虽然心里依然爱着孟近竹,却把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对他而言,只要孟近竹活得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了。

  而王彦民则不同,一向锱铢必较,眼见孟近竹与骆钰昭越走越近,自己再无半分机会,又觉得孟近竹事事偏向大哥王彦民,慢慢地因爱生怨,因怨生恨,当初他辞官投军,与其说是不甘久居人下,不如说是一种与孟近竹对着干的心理在作祟。

  王彦民的出现,对王彦军来说,不啻为一个晴天霹雳。

  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沉浸于痛苦之中,入关之前,他就一直感到有些心绪不宁,等见到王彦民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原来困扰他的竟然是自己的这位孪生弟弟,大概是心灵感应的缘故,才让他老早就察觉到了异常。

  虽然无法确知王彦民出现在叛军之中的原因,但他完全能够猜想到,弟弟肯定干了什么见不得人你的事,说不定投降了叛军也未可知。

  孟近竹千算万算,也算不到王彦民会在此刻出现在大散关。

  孟近竹将弟兄俩相对的场面一一瞧在眼里,从王彦民慌乱的眼神中,便已经读懂了一切,此人在这种时候出现在叛军中,又直呼慕容大运为主帅,而且认出自己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转身逃跑,这一切都足以说明,王彦民已经投靠了敌人,于是他一声断喝,“拦住他!”

  王彦军却心潮起伏,对孟近竹的话充耳不闻,任由王彦民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孟近竹明白,一旦放走王彦民,今夜不但功败垂成,而且他和这一百位弟兄只怕都要葬身于此了,当即纵身而起,追了过去,无论如何,必须将王彦民拦下。

  暗九自认识孟近竹以来,还是头一次见他如此紧张,顿时明白刚才上来那人事关重大,不做他想,也仗剑追到。

  王彦民听到身后风声响起,一边逃一边大喊,“速速捉拿奸细,敌军假扮成了主公,混进关来了。”

  他这一喊不要紧,立刻惊动了内城中的叛军,就听人吼马嘶,紧接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不远处传来。

  孟近竹一听不好,当机立断,改变了行动计划,大声下令,“动手。”

  随即吹响了骆钰昭给他的口哨。

  清脆的哨音划破寂静的黑夜,远远的传了出去。

  前面城楼上的暗三得到了行动信号,长剑一扫,已经刺倒两个人。

  手下人也不示弱,瞅准事先瞄准的叛军,手起刀落,可怜那些人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纷纷到鬼门关报道去了。

  暗三见敌人已经被收拾干净,随即下令,“放下吊桥,准备迎接靖王爷的大军!”

  早已有人跑到了角楼里,只听咕噜咕噜几声响,吊桥缓缓放了下去。

  暗三又道,“将桥上的缆绳全部斩断!”

  他怕敌军攻来时,万一不敌,又被他们将吊桥收起。

  眼见吊桥稳稳当当的落下,横跨在护城河上,暗三这才放心,吩咐道,“关口这边叛军一时攻不过来,你们好生守着,我到后面去助鹰扬将军一臂之力。”

  众人抬头看他时,只见他已从城头跃下,进了瓮城,仗剑冲向了内城。

  山岗上的骆钰昭,从孟近竹走了之后,就一直端坐在马上,连眼睛都不眨的紧盯着前方。

  此时听到前方传来清脆的哨音,知道情况紧急,长剑向前一指,“弟兄们,大家建功立业,痛杀贼人的时候到了!”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

  将士们见主帅如此神勇,谁也不肯落后,数千精骑一阵风似的卷落山岗。

  后面的步兵将士也陆陆续续赶上了先头部队,发一声喊,纷纷扛着攻城云梯跟了上去。

  王彦民刚逃到城楼底下,已经被孟近竹事先布置的人马给迎头拦住,见势不妙,他赶紧抬出祖父的名头来,以期蒙混过关,“本人乃大烈三朝元老、开国元勋王阁老的嫡孙,谁敢动我!”

  孟近竹已经飞身而下,到了他的身后,“亏你还有脸提起阁老,你做出这种辱没门风的勾当来,只怕阁老在此,不用我动手,他老人家也会亲手杀了你这个不肖子孙!”

  王彦民眼见陷入包围圈中,自知难以逃脱,索性将心一横,仰天笑道,“我之所以沦落到这种地步,还不是拜你所赐!”

  孟近竹手中的匕首不由自主的垂了下来。

  自从王氏兄弟向他做了表白,孟近竹内心深处一直怀着某种深深的自责,以他的聪慧,本来不难发现两人对他的这份特殊的情谊,如果他及时全职他们,慧剑斩断情丝,事情还真的不会走到今天的结局。

  “你自甘堕落,却要将责任推给师傅,你根本不配做王家的子孙!”王彦军已经随后赶到,大声怒斥弟弟的卑劣行径,说着举起大刀,“既然师傅不忍动手,就让我来大义灭亲!”

  王彦民一声惨笑,转向王彦军,“还真是我的好哥哥,来吧!”

  就在这时,一员小将飞骑而至,“王参军休慌,末将前来搭救于你!”

  话音未落,便连弩并发,射向孟近竹!

  孟近竹为了截住王彦民,此时正好背对着来将,眼见十几只连弩射到,再也无法躲避。

  属下齐声惊呼,“将军!”

  王彦军和暗九想要上前搭救,却也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