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炮灰自救系统>第650章 036:本世界完结

  如果是自己这里的百姓要移民到别的人家那边去,肖妄钧肯定是不乐意的。

  但既然是别人那边的百姓要移民到自己这里来,肖妄钧当然还是乐意的,也就是让下面查清楚移民过来的百姓是不是别有用心。然后就是针对那些百姓做一些筛选,若是那种真的安心过日子的,那么边关的百姓多了,也能够更繁华一些。

  此外肖妄钧还发了一些补助下去,基本上都是对那些想要移民过来的百姓有好处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之后的五年时间里面,又有不少百姓要移民过来。并且整个大周朝的版图都扩大了不少,因为人家大温那里的边关,百姓都跑光了。人都没有了,肖妄钧他们这里的人自然可以顺利的往那边延展。

  这几年来,大温那边的情况一直都不大妙,虽然皇帝早就已经抉择出来了,可因为不买那个皇帝的人太多,所以,各方势力的角逐之下,他们对于边关这里的情况,基本上就都看不上了,或者说是不放在心上,只打算追求自己的名利。

  这也就可以说便宜了肖妄钧。

  现在的小太子已经有十一岁了,很小大人的模样。

  肖妄钧觉得对方的年纪不小了,所以从这一年开始就让对方接触朝政。并且还会拿一些事情直接给对方练练手。

  底下的文武百官自然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嘀咕的,因为小太子现在的年纪是不是太小了一点,这么小就让对方接触朝政了吗?历代以来的帝王好像都没有让自己的太子,或者是自己的皇子,这么小就接触朝政的。

  但即便这些人的心里有那么一点点嘀咕,面上也是一点都不敢表现出来的,别看这么多年以来,皇帝都并不太过问朝政,对于内阁一直都非常的信任。可大家谁都能看得明白,这个天下的主人就是皇帝。

  内阁中的那些大臣们这么多年来都是兢兢业业的,那是半点都不敢胡作非为。由此可见,皇帝对于内阁的把控力有多高,所以别看皇帝干的活比较少,但是,皇帝要是真想做什么事情,那绝对都是他的一言堂。

  就算是内阁想要反对都是没用的。

  没见这么多年以来,皇帝想要做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成功吗?

  皇帝的后宫就那么遣散了,皇帝自己的儿子变成了侯。

  原来的皇后和贵妃等人这些年来也是什么都不敢做,反正据说已经很适应了现在的生活,随着小太子进入朝堂之后,小太子掌控了朝政,小太子的人手越来越多,那么皇帝原来的皇子,那就更别想做什么了。

  这些都是他们皇帝做的事情,看看哪一样没成功,现在他们的皇帝就是跟那位顾统领在一起,现在的顾统领已经变成了顾大将军。但依然是统领掌控着皇宫当中的御林军,还有两处的禁军。

  其实那些文武百官都在想皇帝给予的权力这么多,如果皇后想要做什么的话,也许都能把皇帝从那个位置上拉下来,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信任皇后到这个地步,感觉就好像把自己的生死都交到了对方的手上一样。

  可是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这明明应该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都说帝王会多疑,虽然历代以来的帝王都是明君,但也不是一点怀疑都没有。前面的那些个皇帝虽然都是明君,但是对于边关的那些将领也不会信任到这样的程度,就不怕人家直接造反吗?比如说现在的顾家,那个太子的身上流着顾家的血脉。

  那位顾将军又掌握着那么多的御林军和禁军。

  顾之黎的大哥,顾霆安将军现在已经变成了元帅。这要是顾家想要对皇帝做什么的话,恐怕皇帝就真的很麻烦了,按理来说,皇帝不应该再给予顾家这么多的权势才对。

  可偏偏皇帝就是给了,而且还一给这么多年。

  文武百官们也只能表示自己真心不大看得懂,不过大家这些年来也看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只要你别有太多的小心思,那么不管你手中有多大的权力,皇帝大概都是不介意的,所以内阁中的那些文臣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

  也所以其他的几处边关,那些将领都没有换过,皇帝更是很少过问边关的事情。

  并且每一年的军饷等等从来就没有过半分拖欠,都说现在在边关从军对于穷苦的百姓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就是因为皇帝从来不曾拖欠过边关的响应。

  而且时不时的都会有一些奖励发下去,听说现在在边关从军的那些个士兵,每年都能够分到半头猪。

  别看半头猪并不多,但是边关那么多的士兵,而且那些也只是最底层的士兵。到了年底就有奖励半头猪,而且还有三两银子,这可都是一笔很不小的数目了,但是他们每年都能够拿到,据说那些士兵的家里到了年底的时候都挺开心的。每家每户的日子都好过了很多。

  这还是最底层的百姓的生活,他们都觉得好过了很多,更不用说是中上层的那些阶级。

  现在朝中的官员不敢太过贪婪,因为超过一定的数目,皇帝就会问罪。每个地方的监察史,管的就是这方面的事情,你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一旦你越过那个界限,你可以看看有没有人来找你的麻烦。

  平常一些并不多的孝敬,这是允许你收下的,朝廷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但你如果守不住自己的本心,那就有人来找你的麻烦了。

  抄家那都是最轻的,如果碰到了灭族,那也只能算你倒霉。

  此外的话,因为在这方面管得比较严厉,所以肖妄钧对于朝中的文武百官的心水都有大大的提拔。现在文武百官的薪水是过去的好几倍,用肖妄钧很直白的说法,那就是我给你这么高的薪水了,你要是都管不好自己的手,那就只能代表你不适合做官,你要是贪的多了,那就杀了你,再抄你的家。你的子孙后代也别做官了,所以在你们贪婪之前就先想一想自己的子孙后代。

  正因为对于这样的贪官,肖妄钧从来都没有放过,所以这些年来,文武百官在这方面都十分的收殓,他们都很清楚那个底线在哪里。

  也正因为这样这十多年的发展,整个大周朝更加的昌盛繁华,更不用说肖妄钧还鼓励从商。

  如果说原来还有是农工商的阶级,那么现在这个阶级已经很模糊了。

  但依然有一点,从商者不可从政。哪怕你把自己的买卖挂在了自己的亲戚名下,挂在了谁谁谁的名下,好像你这个当官的并不是在做商人。只要你的那些买卖加起来不会超过一个多,那么朝廷也是不管的,但如果超过了那个度,要么就是罢了你的官要么就是停了你的那些营业。

  之前的几年就有一些官员,他们在做官的时候平平常常的,可是挂在自己亲戚名下的那些个店铺什么的,都经营的非常好,并且这些做官的还会为自己的铺子保驾护航,肖妄钧在这方面就抓了一次,但凡他们的铺子超过一定的规模,超过一定的数量,那你就别做这个官了,反正现在做商人做的成功了,银子也是大把的来,你这么会做生意,那你就做生意去吧。

  就这样罢了好几个官,哪怕那些个官员说自己从此之后不做生意了也没用,因为上头已经抓到了你的头上,现在说不做生意了,那就晚了。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还想要这么干的官员,他们顿时把自己的手缩了回去。

  世人总会都是自私的,你自己一个当官的,你底下的那些买卖你能不自己看着吗?你那些买卖要是做不过别人,你难道什么都会不做吗?你那些铺子里面碰到一些什么问题,你不会想着帮把手吗?是个人都会帮把手的,这样的自私算是人之常情。

  所以在这方面肖妄钧才会看着紧一些。

  究竟是行商还是做官,这就要看个人的爱好了。大部分的人肯定还是爱好做官,那你自己就得把握好这方面的分寸。

  总之当皇帝不做一个暴君之后,其实底下的那些文武百官的日子还是挺好过的,至少不用担心自己犯点错误,然后立刻就脑袋不保,更不用担心自己不犯错误的时候还会脑袋不保。

  也因为这样,所以支持皇帝的人自然就更多了,一些如果说以前只是因为害怕皇帝而不得不支持,那么现在就是皇帝做的事情,他们心里明白其实都是对的,所以也算是打心眼里支持。

  尤其是那些一心为民的官员对于皇帝的政策,那就更加的支持了。

  小太子十一岁的时候开始接触朝政,十六岁的时候对方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已经有模有样了。

  对方十六岁开始,皇帝就把对方直接安排到了内阁。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肖妄钧管的事情越来越少,经常好几个月都不会呆在京城里面,而是在外面四处跑,在他离开的这些时间里面,太子监国。

  内阁的诸位朝臣作为辅助。

  太子十九岁的那一年,皇帝居然跑到了大温,并且还跟里面的人有了冲突,这可把不少人都给吓坏了,因为皇帝最后从大温出来的时候杀了不少的温的人,边关那边的将士直接打进了大温,皇帝这才从大温的包围圈里面出来了。

  然后就是皇帝说,既然人家这么喜欢打仗,那么就打吧。

  反正他们的朝廷休养生息了这么多年,现在正好来一场战争练练手。

  于是从这一年开始,大周朝对大温正式宣战。

  据说大温那边对于之前得罪了大周,朝皇帝的那些人是砍了一批又一批,尤其是在他们大温打不过大周朝,而且大周朝还不接受投降的时候,龙椅上的大翁的皇帝迁怒之下,又砍了许多的人。

  这场战争,皇帝并没有让顾之黎参与其中,只是让边关那边的元帅将领,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打。不过后勤方面就做得很不错了,基本上是缺什么给什么,甚至因为边关那边的将士不够多,而且还派了不少的支援过去。

  第一年的时候就把整个大温打下了四分之一。

  后面第二年的时候打下了一半还多。

  这一半打下来的时候,大温就已经要投降了,可惜大周朝根本就不接受,但也从这一年开始,这个战争稍微放缓了步伐。

  肖妄钧说打下来的那些领土也是要好好的消化的,所以可以慢慢的打。

  大周朝这边慢下来了,大温却一点都不高兴。

  要是大周朝这边一直都这么快的攻打速度,那么也许大温那里还能用哀兵必胜的策略。

  偏偏大周朝这里放慢了速度之后,那边想用这样的策略都不行,眼看着自己的领土一点点的减少,可大周朝那边打下来的领土之上,对于普通百姓大周朝,竟然像是对自家的百姓一样。一点都没有区别对待,而且还多有帮助。

  这些年来,本来就有很多百姓往那边移民,移民过去的百姓还会传回来一些消息,说是在那里过得有多好。这让本来还待在大温的百姓就有点想往人家那里去,现在人家打过来了也没有虐待他们这里的百姓,还让他们休养生息,只说这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跟底下什么都没做的百姓是没有关系的。

  现在这些百姓已经是他们大周朝的百姓了。既然是大周朝的百姓,那肯定是同等的对待,让大家放心,以后过好日子就行了。

  肖妄钧让人不断的宣传这些,又因为他们是真的没有对底下的那些百姓不好,所以从第三年开始在攻打一些城池的时候,竟然有里面的百姓主动把城门给打开了,至于大温的士兵,这些士兵的家人也是百姓。就算这些士兵自己不想开门,可架不住自己家里的人一封封的信传过来,说是现在在大周朝的手底下,还能够活得更畅快一些,等等等等。

  于是从第三年开始,这个保障就更加的顺利。

  就算是大周朝这边放慢了速度,可是到第四年的时候,现在也只有大温的京城那里还在顽抗。加上京城的那座城市,现在只有两座城市在大温的手中了。

  大温的皇帝依然还是只想投降,说是自己愿意归顺,但是他以后还是大温的王还让大周朝这边原来吃进去的城市都吐出来,他们愿意上贡什么的。

  肖妄钧就觉得这样的皇帝真的是脑门有坑,自然不会答应这样的要求。

  大温的皇帝果然就倒霉了,本来就只剩下两座城池而已。现在这个皇帝也一点都不得明星,除了自己的身份还能耍一耍之外,其实已经没什么人听他的了,所以肖妄钧这边的军队还没有往那边去呢,就有人出来投降了。

  对于出来投降的那些士兵,肖妄钧自然全部都接受了,但如果是那些贵族,你们也可以投降,但必须按照大周朝这里的规矩来,以后还想做贵族,那么,你得有那个能耐,你要是没有能耐对国家作出贡献,那你就只是平民百姓,你想要投降过来之后直接当官,那你就别做这个梦了。

  我们大周朝的官员你必须自己考得上去,你要是没那个本事,自己考上去就想凭借原来的身份来做官,还想对着百姓作威作福,劝你早点别做这个梦。他们大周朝本来就不怕打仗好吗?

  小太子二十四岁的这一年,整个天下一统。

  虽然这些年一直都在打仗,但大周朝这边真的是没有多大的损失。等到整个天下一统,肖妄钧就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坐到这里可以了。

  他如果想一直做这个皇帝,当然还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做很多年,但他觉得真没这个必要,所以在太子二十五岁的这一年,他把皇位传给了对方,然后潇洒的带着顾之黎就走了。

  这个时候的太子其实都还没有成婚。

  在太子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有朝中的官员瞄上了太子妃这个位置,代肖妄钧说,太子二十三岁之前不成亲,太小了,并且还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管理措施,比如说现在的女子结婚太早。必须要过了十八岁之后才允许定亲,过了二十岁之后才允许成亲。

  这样的规定是在太子十六岁的那一年发出来的。

  这算是强硬的措施,哪家要是做不到了,那么是会有惩罚落在自己的头上的。

  当时这条措施出来的时候,有很多人都挺懵逼的。

  怎么还管他们什么时候成亲呀,而且在以前女子过了十八岁都还没有成亲,那这就已经是老姑娘了,更不用说现在还要过了二十岁才允许成亲。

  但可惜的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竟然皇帝颁发了这样的命令,那么不管哪里都必须这么坐起来,哪怕是最穷苦的山村里面,你要是做不到这一点,也会有县太爷来找你问罪。

  所以大家都只能够照做。

  这么些年来大家也算是都习惯了,家里的姑娘都会留到二十岁之后。甚至有姑娘会到二十二三岁,二十三四岁才会结婚了。

  至于男子的话会更大一些,就算是二十五六岁都不结婚的都有了。

  要是家里有人说什么的话,他们会说太子都已经二十五岁了,太子这不是都还没有成婚吗?难道我还能比太子更金贵一些吗?

  顿时那些反对的人就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总不能说自家的孩子比太子还要金贵吧,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说出去了还会被砍头的,好吗?好吧,虽然说被砍头好像要严重了一些,但是这样的话那也肯定不能说出去啊。

  不管那些的风雨,反正在太子二十五岁的这一年,肖妄钧就在一个很寻常的早朝里面直接宣布了退位,这把太子和其他的那些文武百官都给吓得愣住了,太子更是跪了下来。

  肖妄钧可不管他们怎么想,也不管是否有人阻挠,反正他现在是皇帝,他说的话是最大的,别人都只需要听着,至于以后的话没人惹到自己头上也就算了,如果有人惹到自己头上的话,那他还是太上皇呢,反正也不会有人这么不开眼的。

  太子二十六岁的这一年终于成婚了,不过这个时候肖妄钧和顾之黎在遥远的海边,所以谁都没有回去。

  现在不能说是太子了,应该说是新皇。

  新皇这一生也只娶了一个女人,就是当今的皇后,一共生了一男一女。儿子成为了皇帝,女儿一生也很过的幸福。

  顾家荣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