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不夜侯>第69章

  大成的百姓们近来过得精彩纷呈, 瓜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吃。

  尤其是四月初八,皇帝大婚这一日,几乎是一个接一个的大雷砸在众人的脑袋上。

  先是皇帝大婚, 普天同庆, 未来皇后娘娘的凤鸾从驿馆出发, 从正街经过进入宫中, 老的少的活了这么久,第一次有幸见到皇后娘娘的车架, 全都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这件事情。

  之后到了下午,忽然传出来新皇后行刺皇上,被御林军当场击毙。之后一大批兵士携带刀剑闯进驿馆,将所有的北荻人都□□了起来。

  再之后, 一个婢女打扮的姑娘突然冲出来, 说有要事要向靳相禀告。也不知为何,一向骄矜的靳相这次居然特别好说话, 亲自去驿馆见了这个婢女。

  再再之后, 靳相匆匆进宫面圣, 随后由齐王亲自带兵去往侯府,将侯府团团围住,并将李侯“请”入了宫中。

  这一系列事情并不是悄无声息暗中在进行, 而是声势浩大闹的人尽皆知。一天之内,百姓们从开始的普天同庆,到后来的人心惶惶。

  没有人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只看到了纷乱的场面, 以及一个又一个被抓起来的人。

  一瞬间, 整个京城,人人自危。

  又过了两日, 消息才正式传了出来。

  李侯与北荻王室勾结,意欲谋害皇上,自己称帝,且与北荻瓜分大成,有北荻公主贴身婢女投诚献上的来往书信为证。

  百姓激愤不已,随即又收到了新的消息。

  北荻王打猎之时意外落马,如今重伤昏迷不省人事,而大皇子临危受命代为亲政,并送来国书以及众多金银珠宝,以表求和诚意。

  而李侯被捕入狱,李阀一门党羽全部都伏法认罪。

  屹立于京城数百年的豪门大族,又轰然倒塌一座。

  -

  一大清早,忠勇侯旧府门前,一队僧人出现在门前,最后跟着一辆并不起眼的马车。

  为首之人身穿袈裟,眉目清朗,正是姜元修。

  他环顾四方,见到不远处大树底下站着的靳渊和兰思若,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便让僧人们将灵位请出来,重新送进了纪家旧府。

  李阀既然已经倒台,忠勇侯府背上的不实罪名自然容易洗脱。而洗脱了罪名,将灵位重新摆回旧府,也便说的通了。

  此事由姜元修全程出面,京城的老人都知道,纪姜两家关系不同于其他家族,并非简单的姻亲关系。因而姜家长孙来操办此事,合情合理。

  待僧人们全都进了忠勇侯府,兰思若方才问靳渊,“公子为何不亲自接侯爷和夫人灵位回府?”

  靳渊反问她,“那你呢?既然纪家已经洗清了罪名,你又为何不恢复身份,做回你的纪家小姐?”

  兰思若默了默,“我本就是爹爹养在外面的私生女,算什么正经的纪家小姐?”

  纪家家风严谨,自来除了明媒正娶的妻子,是不准纳妾的。

  靳渊的二叔生性风流,虽与二婶真心相爱,却难改风流本性,因而总免不得,有某一位红粉知己,为他添上一儿半女。

  兰思若便是他养在外面的女儿。

  靳渊本来并不知道她的存在,是他那年偷摸着进入侯府拜祭时,她自己找过来的。

  之后这许多年,她便一直留在了靳渊的身边。

  靳渊拍拍她的脑袋,“做不成纪家的小姐没关系,以后做我靳府的小姐,也是一样的。”

  兰思若摸了摸自己被拍疼的地方,“什么靳府小姐,还不如做我的兰管家来的舒服。只是我不明白,既然已经真相大白,你又为何不改回纪元的身份?”

  要知道当年的纪元,无论家世才学人品长相,那都是京城少女们最佳的择偶标准。

  靳渊他,想必也是想做回纪元的吧?

  靳渊苦笑了下,“做惯了靳渊,我已经忘了纪元是什么模样了。更何况,我答应静安要辅佐宁桓成为一代明君,还是靳渊的身份更方便一些。”

  兰思若疑惑,“公子何时答应的长公主?又为何要答应?”

  靳渊想起那日宁枳说的“忠勇侯之子,自然也与其父一般忠勇”,忍不住摇头叹息。

  “那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我就是不想答应,也是不能了。”

  -

  李阀既然已经倒台,宁枳再次入宫时,便没有必要那般遮掩。

  她先去凤栖阁见了温听,告知了温听她与薛朝即将离开京城回去扬州。温听虽然不舍,但也知道这是对宁枳来说最好的结果。

  两人说了一会话,宁枳起身离开,准备去找宁桓,再交代他一些事情。

  温听将宁枳送出凤栖阁,只是两人才刚走到门口,便看到倩秀等候在一旁。见到二人,她福身行了礼。

  “见过长公主殿下,太后娘娘有请。”眼睛望向的,是宁枳的方向。

  温听迈前一步,正要假装不懂自己应付下来,被宁枳拦住了。

  她微不可查地对着温听摇了摇头,示意她放心,随即对倩秀说道:“有劳倩秀姑姑了。”

  将宁枳迎到常宁宫中后,倩秀说道:“太后娘娘在后面的小花园等着公主,吩咐了奴婢们不准靠近,后面一段路,就麻烦公主您自己过去了。”

  说完这话,便退了出去。

  宁枳望着眼前的回廊,略有些出神。

  常宁宫宁枳来过许多回,以前还在宫中时,无论是冬夏还是雨天,晨昏定省她从未缺席过。

  李蔓身子不好,常年在宫中养病,很多时候是不见她的。可即便是这样,宁枳也从未缺席过一日。

  她那时谨小慎微,劳心劳力,事事都要细细琢磨力争完美,就怕有一丝差错,给她和宁桓带来杀机。

  只是现在想来,李蔓或许从未想过要对他们动手,否则她即便再老道想的再多,一个几岁的小姑娘,心思又能缜密到哪里去?

  尤其再后来她开始读书,一个公主,却是由太傅亲自授课。若李蔓不想见她成长,岂会任由先帝如此安排?

  “站在那里作甚?过来这边坐吧。”

  李蔓的话音让宁枳倏然回神,她才发现不知不觉件,她已经走到了小花园的入口。

  今日天气很好,阳光也很好。李蔓坐在花园中,眯着眼睛晒着太阳,声音如宁枳记忆中那般慵懒柔媚。

  宁枳缓缓一笑,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倒是第一次,与母后这样闲散地坐在一处。”

  李蔓稍稍睁开眼睛看向宁枳,“本宫倒是一直想与你亲近,只是你防本宫防的太狠,本宫不愿热脸贴冷屁股罢了。”

  “是,是静安的不是,一直未能理解母后的一片真心。”

  “哼,你明白便好。”

  李蔓未曾提及自己是如何知道她的身份,宁枳也没有问她为何忽然放弃了李阀,转而支持起宁桓来。

  两人安静坐了一会,李蔓才又开了口。

  “你身边那个男人,对你可好?”

  宁枳回道:“薛朝待我极好,护我懂我。与他在一处,我很是安心。”

  “那便很好。”李蔓重又闭上眼睛,“当时将你许给靳渊,我是真心想给你找一个能护你之人。后来阻拦婚事,却有私心。”

  那是她年少时心心念念爱慕了许多年的少年,虽然两人已经陌路,且再无可能。可那阵子,她几乎是本能的,不想让他身边有别的女人出现。

  可是后来她发现,靳渊早已经不是她记忆里喜欢的那个少年,而且有些感情的发展,也不是她阻拦便能成功的。

  “嗯,也无妨。温听她单纯善良,且孩子心性,并不会因此记恨母后的。只要母妃愿意了解她,你们以后肯定可以好好相处的。”

  李蔓闭着眼睛没有出声,似乎已经睡着了。宁枳坐在她身侧,耐心地等待着。

  又过了一阵,“跟我讲讲吧,那个孩子的事情。”

  宁枳温柔一笑,“好。”

  -

  从常宁宫出来时,晚霞已经染红了半个皇宫。

  宁桓早早便等在了常宁宫外,见到宁枳出来,赶紧迎了上来。

  “阿姐,太后找你什么事?怎么那么久?”

  “没什么,只是随便聊了聊。你怎么会过来?”

  宁桓摸了摸后脑勺,嘿嘿傻笑着不说话。

  宁枳虽然示意温听无碍,但她到底不放心,因而去找了宁桓当救兵。

  只是宁桓才刚掌权,而且没有李太后的扶持压根不会这么顺利,因而对李太后半是感恩半是敬畏,并不敢有不敬之举。

  好在倩秀就守在殿前,她告诉宁桓李太后只是找宁枳聊聊天,让他安心。

  宁桓无奈,只得在殿外等着。

  这一等,便从日头正盛,等到了太阳落山。

  两人回到崇英殿,宁桓便吩咐吉祥赶紧传菜。他像小时候那样坐在宁枳身边,伸手便要去抱她。

  宁枳赶紧拦住他,“不可以。”

  宁桓惊愕,一脸委屈地看着宁枳,“阿姐,你都要走了,我连抱抱你都不可以么?”

  “不是这个,”宁枳看着他故作委屈的模样,又是无奈又是好笑,“是不方便。”

  她轻轻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你要当舅舅了。”

  宁桓表情一瞬间很呆滞,继而转为不可思议,直愣愣地盯着宁枳的肚子。

  他火速往旁边挪了好大一段距离,似乎怕离宁枳近一点,就会碰坏她。

  “你你你,他他他,我我我…”宁桓手指从宁枳指向她的肚子,最后又指回了自己,“我要当舅舅了?”

  宁枳含笑看着他,“嗯,你要当舅舅了。”

  宁桓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他挣扎了半晌,慢吞吞地重新靠近宁枳,伸出一根小指头,轻轻地戳了下宁枳的肚子,又火速收了回来。

  宁枳看着他小心翼翼地动作,笑意愈深。

  她摸了摸宁桓毛茸茸的脑袋,“所以桓儿,即便我不在你身边。你也要努力做一个明君,为我的孩子做一个很好的榜样。”

  宁桓用力地点了点头。

  -

  离开皇宫时,天已经彻底黑透了。

  宁桓亲自将宁枳送出宫门,一路上仍旧絮絮叨叨地叮嘱她。

  “阿姐你好好养身子,千万别想太多。我现在很厉害了,靳相也都夸我呢。你放心,有靳相和母后看着,我出不了什么错的。你只管安心养胎,给我生一个大胖外甥。”

  宁枳觉得好笑,“大胖外甥?那若是我生的是个女儿呢,你就不喜欢了?”

  “啊喜欢喜欢喜欢,阿姐生的我都喜欢。”

  薛朝一直靠在马车车辕上等着,听见宫门处有动静,立刻直起身子走了过来。

  宁桓小声跟宁枳嘀咕,“那就是我姐夫么?”

  “嗯。”

  他又打量了一遍,继续嘀咕,“看着倒是挺高大威猛的,就是是不是太老了点?”

  薛朝听见前半句,刚要得意地扬起笑脸。之后听到后半句,勾起的嘴角又重新抹平。

  “见过皇上。”他不咸不淡地给宁桓行了个江湖礼,便去扶宁枳。

  “这一天累了吧,我们回家。”

  并没有准备跟宁桓来一场亲切友好地会谈。

  宁桓踌躇一阵,还是拉下脸主动凑近乎,“姐夫,你跟我阿姐什么时候走,又什么时候会再来京城啊?”

  薛朝被这一声姐夫喊的是心花怒放,面上却丝毫痕迹都不露,“这个,看情况吧,也许就不来了。”

  宁枳暗暗掐了他一把,看到宁桓明显暗淡下去的脸色,轻轻弹了下他的脑门。

  “孩子满月,还望皇上不辞劳苦,亲自登门道贺。”

  宁桓瞬间笑开了怀,“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应该的。”

  他收了笑容,重回正经,“阿姐,我希望你以后诸事顺意,再无牵挂担忧之人与事。”

  宁枳也收了笑意,认真道:“好,承皇上吉言。”

  她回过头去看向薛朝,薛朝对着她伸出手,笑容温暖热忱,一如初见。

  “宁儿,我们回家。”

  世间纷扰之事繁多,有平安喜乐便有忧思磨难。可只要还有心系挂念之人,便不觉得难捱。

  宁枳缓缓笑开,“好。”

  作者有话要说:

  到这里,本文就完结啦

  叨叨一些一直想说的话吧

  其实一开始开文的时候是怀抱着极大的热忱的,后来心态上面转变其实很大,丧气的时候比喜悦的时候要多得多,总是很抗拒不想写,所以拖拖拉拉到现在才算写完,要跟一直蹲在坑底的几位小朋友说声很抱歉,辛苦你们啦,陪了我等了我那么久还有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剧情发展就不按照我的大纲走了,我也不知道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错,总之就是各个人物的性格都出现了偏差,导致我一度不知道要怎么圆回来我其实不太敢回头看自己写了什么,总觉得故事跟我预想的差很多,但我尽力将她引向另一个相对来说还算完满的结局了近期应该不会写同类型的文了,专栏里放了一本心血来潮想开的武侠,在不能完完整整写好一个剧情不跑偏的故事之前,就先不开了没有准备番外,但是想把之前的人设和一些写了但是没用上的片段当做番外放在下一章(但我不会说我主要是为了凑个70整哈哈哈哈),你们不想看的话就别买最后一章,还有就是看了也别说想看那个故事哈哈哈哈,因为我不会写的!

  废话有点多啊哈哈哈哈

  我们江湖再见,后会有期(手动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