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绛被镇住了。

  他知道这八成是苦肉计,可他眼前的少女,发丝凌乱,裙子缺了一截,杏仁眼中盈着泪,鼻子上还有一道擦伤……

  高绛张口,想要训斥她几句,说出的话却是,“别哭了,快上来。”

  清熙被扶着,上了高绛的马车。

  离得近了,高绛才发现清熙身上的伤远不止他刚刚看到的那些。

  手上的青红,脸上的擦伤……林林总总,凄凄惨惨戚戚。

  高绛从暗格里找出药,道:“伸手。”

  清熙乖乖的伸出一双白如牛乳,柔弱无骨的手。

  高绛执着她的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上药。

  他的手和清熙截然不同,高绛也很白,但它的白像墙灰,像瓷器,是冷的没有一点温度的白。

  手指修长如玉,骨节分明

  手掌又大又冷,托着清熙的手像一个凉丝丝的冰盘,夏天解暑肯定特别好用。

  清熙好奇的捏了捏高绛的手指,感叹道:“哇!好硬!和我的一点也不一样!”

  确实是不一样的。

  清熙温暖又柔软,掌心的肉尤其多,软软弹弹当时猫咪的肉垫。

  小姑娘捏着他的手指也是软乎乎的。

  高绛:“……老实点,别闹腾。”

  他的神情实在是冷若冰霜,清熙乖放开了手,想了想,又把高绛的手摆回自己面前,再把自己的手搭上去,摆回之前上药的姿势。

  然后得意又邀功的朝着高绛笑。

  高绛不理她,仔细上药。

  他神情凝重,执着药匙的手极为稳定,没有一丝颤抖。

  但是,

  清熙看着手上铺的厚厚一层药膏,陷入了沉默。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她这只手上好像只有一点小小的擦伤?

  高绛还在继续自己的工作。

  他拿起来干净的细纱布,细细的绕过清熙的手掌,缠的一只纤细的手活像一只熊掌。

  清熙一本正经道:“请不要过度包装。”

  她将自己的手抽回来,举在眼前,就这一个轻微的动作,细纱布全散开了。

  清熙又动了一下手。

  雪白的纱布上沾着些许膏药,飘然而落。

  清熙和高绛大眼瞪小眼。

  系统都无语了:【他这不是完全不会包扎吗!】

  清熙充分相信他此前从来没有给人上药包扎过。以公主殿下的尊贵,不做这些琐事也正常。

  清熙真诚道:“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人来包扎。”

  比如让清熙自己来,她皮惯了,处理这些小伤口很有经验。

  高绛不语,他误解了清熙的意思,他身边并没有宫女随伺,都是一些男人,他并不太想让这些人来给清熙上药。

  他周身气压显著相降低。

  清熙弯腰凑近他,像个小动物一样,用自己的脑袋顶了顶他的胸膛。

  淡定哄道:“我是怕累着姐姐了,毕竟姐姐对我这么好!我手上厚厚的药膏,都是姐姐对我的爱意!”

  高绛瞪着这个毛茸茸的脑袋,耳朵红了。

  清熙乘胜追击,“所以还是让我自己来吧!”

  附赠不灵不灵的期待眼神,和甜甜的笑容。

  高绛头昏脑胀,愣愣点头。

  清熙利索的处理了她能解决的伤。

  但还有一个最严重的伤在背部,当时结结实实的挨了一个成年男性的一掌,劈的她两眼一黑喉咙一甜,背上一直在痛。

  清熙转过身体,侧对着高绛,开始扒自己的衣服。

  她理直气壮道:“姐姐,你帮我看一下我背上的伤。”

  “……!”

  高绛飞速伸手拉住清熙的衣服。

  对着清熙满眼不解的目光,他顿了顿,又顿了顿,也没能从一脑袋浆糊里面挑选出合适的词句糊弄人。

  干脆板起脸,外强中干道:“不许!”

  清熙满脑袋问号。

  很快,马车到了慈悲堂,高绛翻脸无情,将清熙赶下马车,独自离开。

  顾瑟瑟心疼的要命,跑前跑后的为清熙上药,又叮嘱道:“你背后的伤需要静养,这几天就不要来慈悲堂了,好好在家里呆着。”

  清熙一口答应。

  系统缓缓道:【你是否觉得这个对话非常眼熟?】

  数天前,弘法寺,清熙和高绛上演了一模一样的剧目。

  清熙一本正经道:【人生就是一场轮回,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这没什么可稀奇的。】

  清熙回家养伤,却一点都没闲着,每天都在脑海里翻原著,寻找慕容裕的蛛丝马迹。

  她,清熙,非常记仇。

  她问系统:【你说,我把他套麻袋打一顿怎么样?】

  【祖宗,】系统道:【咱们等你伤好了再造,行不行?你现在这个战损状态,我怕你一出去就给人拿下了!】

  【那你就不懂了,】清熙道:【这就叫趁他病要他命!】

  系统无语。

  皇天不负有心人,真让清熙找到了一个好机会。

  第二天,清熙美美出门,直奔月下坊。

  系统:【记不记得你答应过的那些话?】

  清熙淡定道:【人生就是一个轮回。】

  找原著的描述,这几天慕容裕会去月下坊,招揽人才,呛声情敌。

  剧情线中,这个时间段里慕容裕和顾瑟瑟如胶似漆,甜蜜恩爱。

  慕容裕的谋反大业也是顺顺利利,发展的如火如荼。

  月下坊的群策会,就是他招揽人才的渠道之一,他还会定期在月下坊开座谈会,招揽英杰。

  这一次的群策会慕容裕,结识了一个智多近妖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良多。

  清熙当然要搅黄。

  她到达月下坊的时候,群策会已经接近尾声。

  正中间的高台之上,剩下两名辩手,坐而论道,侃侃而谈。

  他们的身前摆着许多玉如意,是来自楼上贵人们的邀请,玉如意的数量,意味着辩手们得到了多少观众的认可。

  今天的题目是关于边疆的战事。

  北边的狄人是大盛的老邻居和老对手,他们是草原上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每年冬天都会到边境骚扰一番。

  而每当大盛落魄之时他们就会攻城掠地,深入大盛的腹地。

  几十年前,狄人强,而大盛衰,大盛甚至派出公主去和亲求和。

  直到当今天子天成帝登基,国力日强,现任镇国公,就是清熙的父亲驻守边关,征战数载,眼看就要将狄人彻底打败。

  可胜利之后,如何处理狄人,保后代百年安稳,朝上一直争论不休。

  这两名辩手正在讨论如何处置降兵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