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他被迫抢了主角攻的戏份>第64章 第五个小世界(6)

  一条小巷入口, 旁边种着一棵苍天大树,一位青袍公子和一位僧袍少年站在树下定睛打量着这片区域。

  姜荀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就是这儿了。”

  他率先撑着伞慢步踏进小巷中,那温润飘逸的身影与长满青苔的老旧小巷格格不入。

  似是察觉到身后的人没有跟上来, 他不由转身,疑惑地喊了声:“小师父?”

  雨已经小了,丝丝细雨如绒毛般轻缓地落在墙垣上,也隐隐模糊了青袍公子那张端丽秀美不似女子却胜似女子的面容。

  即便他只是简简单单地撑着伞站立在那儿,都令人下意识屏气凝神, 眼中只剩下他一人。

  镜清也被吸引了视线,对上那双上挑的恍若含了情的眼眸, 他仿佛被烫着了般立即垂下眼睑,顿了顿才“嗯”了声。

  只有他自己知道,刚刚那一刻, 他素来古井无波的心境又一次出现了动摇。

  第一次是他初次见到坐在喜轿中作新娘打扮的对方时, 第二次是在宋府对方凑到他耳边含笑为他提出建议时。

  这是第三次, 感知到心口那处的跳动毫无预兆地加速, 他抿紧唇避开青袍公子的目光, 不言不语地走到对方身侧。

  姜荀看着刚刚还好端端的小和尚突然间神色就庄重肃穆了起来, 像是遇到了什么世间难题一样, 一言不发地绕过自己往巷子里走去, 那步伐看上去不快,但姜荀却要快步才能勉强跟上。

  真是怪了。

  姜荀盯着僧袍少年挺拔的背影, 皱眉思考了下。

  他刚刚好像也没干什么啊?

  “喂,你走那么快做什么, 那嬷嬷又跑不了。”

  前面少年的速度缓慢了些许。

  “你慢点, 我跟不上了。”

  闻言, 少年才算是真正停了下来。

  姜荀略微喘着气停在他身旁:“你怎么了?理都不理我一下。”

  镜清摸了摸自己心口处, 发现那股不受控制的情绪已经消退了,他看着还在缓着气的年轻公子,踌躇了下,低声道:“抱歉。”

  姜荀抬眸,看到小和尚一脸的愧意,怔了一下,随即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没关系,我也没有真的计较,走吧,没有我带路,这错综复杂的小路你绕不出去的。”

  大约行了半刻,两人终于停在了一处破旧的小屋门前。

  姜荀随意看了眼周围破败的环境,不由感叹道:“好歹也是陪了宋小姐十几年的嬷嬷吧,没想到一朝疯了后就落得这般田地,那宋员外也是当真心狠。”

  他喊了两声见没人应,便试着上前推了下那扇木门。

  门嘎吱一声很轻易就被推开了。

  姜荀还没有反应过来,手臂就被一股巨力拉扯导致整个人瞬间往后退了两步,而眼前从门内突然伸出的利爪则抵在了横出的那只手臂上。

  镜清挡住利爪,念了一句佛号,腕间的念珠闪过一阵金光,顿时腐蚀得那利爪缩回了屋内。

  来回不过须臾,却让这位年轻的公子在生死之间走了一趟。

  镜清戒备着屋内,没有回头,语气却含着一丝关心:“施主可有受伤?”

  “没有。”姜荀摇了摇头,见还没有自己高的少年挺直了脊背小心地把自己护在身后,他不禁微微歪头,眼里有着不易察觉的触动。

  “小师父,你又救了我一命。”

  “施主在此稍等片刻,小僧先行进去探查一二。”镜清扬起那张还有些稚气的清俊面庞,郑重叮嘱道。

  姜荀应了一声。

  镜清步履轻巧地进了屋内,里面漆黑一片,少年进入后再不见半点身影。

  姜荀站在檐下,抖了抖手中的油纸伞,把伞上沾到的雨滴轻甩出去。

  此刻他的神情哪还有方才的惊慌,反而透着一丝悠然。

  不知等候了多久,僧袍少年才皱着脸从屋内出来。

  姜荀连忙收起伞,询问道:“怎么样,发生什么事了?”

  镜清面上带了些疑惑:“这妖物……好生奇怪。”

  “嗯?哪里奇怪?”

  “遇水即溶,遇地便钻。”

  姜荀低头看了眼手中黑红相间,有种奇异美感的油纸伞,顺着问道:“所以那妖物跑了?”

  他正想安慰,就听僧袍少年语气随意:“没有,小僧已经超度了。”

  “……”姜荀噎了下,过了会才神色如常地接着道,“超度了也好,说来那位嬷嬷去哪儿了?被那妖怪吃了不成?”

  镜清摇头:“那妖物就是施主说的那位嬷嬷所化的。”

  姜荀轻叹一声:“可惜了。”

  正巧此时,远处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你们是……”从拐角处出来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婆婆,穿着蓑衣,手里还拿着一个菜篮子,眼角的皱纹以及那身粗布麻衣都象征着她饱经风霜。

  镜清念了声“阿弥陀佛”。

  姜荀微笑着解释:“婆婆,我们是来找那位从宋府出来的嬷嬷的,但我和这位小师父刚刚看了眼,她好像不在家。”

  镜清嘴巴微张,但看着老婆婆那已经快到了风烛残年之际,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事实。

  “怎么会不在家呢?”老婆婆绕过他们,进屋子看了一圈,当真没有发现人,出来后不解地自言了一句。

  姜荀一边上前扶住她,一边问道:“婆婆认识这位嬷嬷吗?”

  老婆婆反问道:“你们找她有什么事啊?”

  姜荀指了指镜清,温声道:“您看这位小师父,他正在破一门案子,专门来此就是为了向宋府的嬷嬷了解一下情况。”

  “她是三天前搬来这儿的,来的时候就已经疯疯癫癫的了。”

  姜荀笑了笑,语气意味深长:“疯了的人可不会这么会搬家,还是挑得这种复杂偏僻的深巷。”

  “……”老婆婆沉默不语。

  镜清面无表情,但显然他不是很明白此时此刻的情况,不过他仍然没有开口打断,而是静静地听着姜荀和老婆婆的聊天。

  “唉,你们是为了宋小姐的死来的?”老婆婆终究没有撑着不松口,而是轻轻叹了口气。

  “我们只是想简单地询问一些问题,仅此而已。”姜荀笑容温暖。

  老婆婆拂开姜荀扶着她的手,转身重新进入屋内,把手中的篮子放在了桌上,随后从里面端出一碟小菜和一碗白饭,把筷子摆在一旁后,她才拎着篮子又走了出来。

  “宋小姐的事我也了解一些。”

  “听说她喜欢上了北街那个卖油纸伞的年轻人,两人情投意合,两情相悦。”

  “但是宋员外看不上杜家小子,明里暗里打压了男方好几次。”

  “半个月前,宋员外强硬地让自己女儿和县令独子定了亲,打算等女儿及笄了就把女儿直接嫁过去。”

  “县令家的公子在这镇上是什么名声也无需我多说了,嫁给那么个纨绔,宋小姐哪肯呀,心急之下便打算和杜家小子私奔。”

  “两人约好了时间约好了地点,却没料到宋小姐遭了从小奶她到大的嬷嬷背叛,那杜家小子被带着家丁的宋员外当场抓获,一扭头就被安了个罪名送进了牢里。”

  “得罪了宋员外和县令大人,杜家小子根本没熬过两天,就死在了里面。”

  老婆婆一下子说了许多话,嗓子干痒,咳嗽了两声:“咳咳,你们还想听什么?”

  姜荀略微颔了下首:“多谢婆婆告诉我们这些,我们已经了解了。”

  老婆婆点点头,一步一步有些摇晃地往来时的路走去。

  等看不见她的身影了,姜荀这才侧头看向僧袍少年:“我们也走吧。”

  镜清蹙眉,犹豫着说道:“这说法和宋施主完全不一样。”

  姜荀看他一脸纠结的样子,挑起唇角:“这老婆婆知道这么多,甚至还给那嬷嬷送饭,两人明显很熟捻,小师父,你猜她们是什么关系?”

  镜清愣了下,迟疑地给出了自己的猜测:“母女?”

  姜荀边走边笑道:“那你再猜猜那嬷嬷是真疯还是假疯?”

  “施主既然都这么直白的问了,那答案早已出来了。”

  大抵还是少年心性,即便平日里再老成,发觉这个案子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后,僧袍少年的情绪不由有些低落。

  姜荀抬头看向阴沉昏暗的天空,语气放缓:“小师父成日都待在庙里,不擅长辨别人心很正常,宋员外未必不知道那嬷嬷装疯,但还是放任对方搬进了这里。”

  念了两句清心咒恢复自己外泄的情绪后,镜清真心实意地对着年轻公子道:“施主是小僧见过除师父外最聪慧的一人。”

  姜荀失笑:“你能见过多少人?”

  镜清刚想回答,就见身旁的人突然身体不稳朝侧边栽去,他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手就已经先一步伸出去扶住了人。

  “嘶——”姜荀微微蹲下,捂着左脚腕,可怜兮兮地仰头看着一旁的少年:“小师父,我脚崴了。”

  镜清有些无措:“那施主……还能走吗?”

  出了巷子大概再行一百米就有家医馆。

  姜荀尝试着动了一下,顿时皱起了眉头:“不行,好疼!”

  他看着眉间隐隐有些着急的僧袍少年,突然提议道:“不然……小师父背我好不好?”

  姜荀感觉到少年登时僵住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