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国色朝酣(重生)>第69章 及笄宴(上) ·

  “母亲!”

  和敏心亲热完, 徐徽铎又扑向了江氏的怀抱。

  徐徽铎十一岁,个子还没抽条起来,长得虎头虎脑, 穿一身鹅黄色的学子服,十分讨喜。

  打抱他回来后,便是江氏和敏心两个人亲自带他, 不曾假手于人。后面铺子里的事越来越多,江氏也愈发忙碌时, 是敏心接过手照顾这个孩子,吃穿用度无不精心。

  两年前,江华秋因故拜访永平侯府时, 见这个外甥生得喜人, 脑瓜子又灵光,而江氏苦于铎哥儿年纪小, 跟不上府里兄姊的读书进度, 便起了念头带铎哥随他离京去江南的书院读书。江氏原是不肯的,敏心也舍不得,这么小的一个娃娃, 才被她们抱回来养了没几年, 就要离家去读书。可是铎哥儿自己愿意,加上江华秋劝说,终是依依不舍地送了这舅甥俩离京去了。

  望着徐徽铎只是长大了一号的个头和他熟悉的笑容,敏心不觉也翘起了嘴角。

  江氏微微弯腰抱了抱徐徽铎, 抚摸着他的额发, 笑盈盈道:“铎哥儿, 怎么就你一个人,你舅舅呢?”

  徐徽铎赧颜束手道:“是孩儿想念母亲和姐姐, 就先跑回来了……”

  江氏嗔道:“你这孩子,没礼数!”话是这么说,见这孩子这般依恋她和长女,江氏心里只有高兴的份。而她也清楚大哥一家不会因此生了芥蒂,故而也只是口上责怪两句,并不曾放在心上。

  这个时候,派去招呼徐徽铎的小厮才气喘吁吁地扶着墙进了院子。

  敏心立在台阶上,瞧那小厮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不禁失笑,对江氏和幼弟说:“看来铎哥儿出去这两年,除了读书,连跑步也比书琴强上不少。”

  书琴便是才进门的这个小厮。

  徐徽铎眨了眨眼,扑闪着他的一双大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敏心望来,声音还是和他小时候一样,清脆婉转:“七姐姐,我有好好吃饭的,每天早上还会和先生一起跑步。书琴没有和我一起跑,他就跑不过我了。”

  敏心含笑点头,伸手招呼他到自己身边来,头碰头说着悄悄话。

  江氏听这姐弟俩时隔两年未见,已经一点儿也不生疏地说起小话,笑着摇了摇头,叫过方才来报信的丫鬟仔细地问起了前面的情形。

  敏心换过正式的见客衣裳,牵着铎哥儿的手,跟着江氏身后,一家人一起去迎接大舅父江华秋,还有只在书信里打过照面的舅母关氏以及二表姐江巧龄。

  江华秋一家人此番举家上京,一是为贺敏心十五岁生辰,参加她的及笄宴;二是为把铎哥儿带回燕京;三是和小妹团聚,待外甥女生辰后顺道接小妹一家一齐回乡为生母祭奠二十周年忌辰。

  故带的人多,东西也多,车马长队堵在二门口,吵吵嚷嚷好半晌才算拎清。

  敏心一手挽着江氏的臂膀,一手拉着铎哥儿,步伐姗姗走出没多远,就见远远的有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几个人影往照妆堂方向来了。

  江氏的步子不自觉加快。

  走得近了,就看见正前方一个穿着酱紫色袍子的高大男子面色焦急地向这边看来,他右手边是一个容长脸儿,皮肤白净的妇人,左手边则是一个娉娉婷婷,身姿袅娜的小姑娘。

  敏心一望便知,这就是她的大舅父江华秋一家了。

  那高大男子看到江氏,三步并作两步疾走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到了她们跟前。

  “小妹!”他似是极为激动,一双眼睛紧紧看着江氏。

  “大哥!”江氏热泪盈眶。

  敏心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和她的家人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只是……敏心抬头看着比她和母亲要高出两个头的大舅江华秋,却忽然发现有点不对劲。

  许是敏心的目光太过惹眼,江华秋敏锐地发现了。

  他微微低头,亲切地望着妹妹唯一的骨血,朗声笑道:“可是舅舅身上有什么脏东西,竟叫外甥女儿看了这许久?”

  敏心下意识摇头,正要说话,脑海里一个念头忽如一道霹雳闪下,蓦地想明白了。

  敏心展颜一笑,顽皮说道:“看舅舅刮了胡子,竟像年轻了十几岁!我一时都差点认不出呢。”

  江华秋哈哈大笑,感慨道:“也是。两年前我来时,还走蜀道压货,若没个慑人外表,看着白白净净的,少不了被人欺辱。这两年却是常在江南活动了,此地人又尚文气,我就把胡子刮去,也做起了文人打扮。”

  他目光温柔,又带几分遗憾,轻轻叹道:“我还是来得少了些,外甥女见了面都险些不认得我了。”

  江氏又是哭又是笑:“大哥,你能来瞧我们,妹子已经很欢喜了。你持家也不易,哪能那么轻松就抽身上京来啊。”

  江华秋正要说话,关氏带着女儿已赶上来了。

  他左看看是妻子女儿,右看看是妹子和两个外甥,直率笑道:“既然人都到齐了,不如进屋说话?”

  江氏拭着泪,连连点头道:“合该如此。大哥大嫂,往这边走,前面就到了家里。这是巧娘吧,都长这么大了——”

  好在这段路不算很长,进了照妆堂,敏心悄声吩咐下去叫丫鬟备茶上点心,才安稳坐了下来。

  江华秋便为江氏和敏心正式介绍了大舅母关氏,还有他们的小女儿巧龄。

  关氏人生得小巧,性子也温柔,目光如水。江巧龄容貌上像江华秋多过关氏,看上去比敏心也就大上一两岁,个头已经比关氏还要高了。她鹅蛋脸,柳叶眉,笑起来又十分酷似江氏。

  怪道旁人都说,侄女像姑。敏心在心里悄悄叹道。

  敏心笑着上前蹲身行礼,乖巧唤道:“敏心见过大舅母,见过二姐姐。”

  关氏十分亲切地叫起了,而后便拉过敏心的手,仔细地打量着她,目光中满是赞叹,笑眯眯道:“好孩子,一看便知是你娘的女儿!是江家的血脉!”

  然后吩咐丫鬟给了敏心一个匣子,口中道:“你长这么大了,舅妈才见到你。这是舅妈的一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敏心笑着谢过,绿莺上前代敏心接过。

  江巧龄有些沉默,只是和敏心互相见了一礼,并不曾说话。

  江华秋又向关氏和女儿介绍了江氏。主要是让江巧龄认识认识姑姑。

  江家兄妹几个年纪都差得有些大,关氏嫁到江家时,江映秋才十二岁,半大姑娘,也算是关氏带大的,在庶母肆无忌惮的手段下,姑嫂关系很是不错。江巧龄却是江华秋夫妇二人在江氏出阁后才生下的小女儿,她上头还有一个姐姐,却是已经出嫁了。

  众人用过几口茶,简单叙过话后,有丫鬟来报:“太夫人听说大舅爷带着大舅奶奶还有表小姐到了,心里十分高兴,想请大舅爷、大舅奶奶、四夫人带着几少爷小姐过去说说话。”

  江氏答:“知道了。你去回太夫人,我们这便去向她老人家请安。”

  小丫鬟一溜烟地跑去回话了。

  江华秋就笑道:“咱们远道而来,是该去给太夫人请安了。”

  一行人就都起身,向寿安堂走去。

  路上,江巧龄追着父亲走在最前面,敏心跟在江氏后面,看她和关氏紧挨着头说些体己话。

  尽管她们声音已经压得极低,但还是有一两句短促的话语随风漏了出来。

  “……失信……毁婚”

  敏心赶紧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