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第十五章 事不宜迟

  南阳府的城门外不少的流民聚集在那里,守城的官差拦着不让流民入城。马上 就到秋闱考试了,城门守着这么多的灾民,他这个南阳府府尹若是放置这些灾民不 管,任由灾民在城门外饿死,他这个南阳府府尹说出去的名声也不好听。

  自古当官大多的为名为利,为的是自己的名声和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民谋利 ,姚大人为自己也是自己的名声着想。

  在考虑到种种原因之后,南阳府府尹姚大人还是让人在城外搭建了两个棚子,

  派了几名官差在外面负责给流民施粥。每日城外就有许多灾民在等着领吃的,最少 有一口吃的他们就能活下去,不会活活饿死。

  大锅的粥水一抬出来,等在外面的灾民们一哄而上,手上拎着大勺子的大汉喊 道:“排好队,统统都排好队……”

  “胡乱占位的都赶出去!”

  前面的汉子占着身强力壮的,把老弱妇孺挤到后面去,他们排在了前头。带着 孩子的妇人揽着怀里的几岁大的孩子,拿着个破碗排队领吃的。

  “大爷,给多一点吧。”

  “下一个。”拎着勺子的官差舀了一勺粥上来,喊道。

  这段时间读书人说的最多的就是太子殿下去往平洲赈灾一事,说的有板有眼, 就跟亲眼所见一样。

  在知道姚大人的给灾民施粥一事之后,学子们在夸太子殿下的同时也梢上了一 位南阳府府尹姚大人。

  不过李问在知道这一位姚大人的这种行为之后,并不是太赞同他的这种做法。 你能施舍十天半个月的粥,能施一个月的粥,难道还能施舍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吗 ?若是知道躺着就能有饭吃,那不是所有的人都躺着等着别人给施舍一口吃的了, 这是助长了这些难民们的懒惰性。

  李问从来就不赞成人可以不劳而获,不劳而获只会造就人的懒惰。

  现在只有少部分的流民到了南阳这里,伴随着更多的流民到来,就需要的粮食 就更多,到时候哪里能拿的出这么多的粮食?而且还有马上就要入秋了,这一入秋 就是冬天的到来,天一冷,这些聚集到城门外的流民连一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岂 不是是活活的冻死在外面?

  李问不是不赞同那一位姚大人给灾民一口吃的,只是他不赞同姚大人用这样的 方法来帮助灾民罢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临近八月秋闱了,他这段时间都是全力在准备考试的事情,是以李问这段时间 也没什么空到庄子那边去,有什么事都是让庄子那边的人的直接到他这边来,他吩 咐下面的人去做。

  在知道城门外聚集了流民之后,李问的心里对此还是有点想法的,他便让小廝 过去通知管事的过来一趟,有些事吩咐管事的去做。

  “你每日抽点时间到城外去看看,若是遇到合适的人,可以多招几个短工回去 庄子那边干活吧。能干活的,人老实本事的都行,庄子那边不是还有一些没人住的 旧房吗,就安排人住在那边去,每日负责一日两顿饭吃。”李问让庄子那边负责的 管事到城外去走走,庄子那边需要人手做事,若是遇到好的,多招几个回去干活都 行。

  前期是要考察一番,酬劳不必多给,这些人要能干活的就给地方住、给一口饭 吃。若是干的好的,人品也不差的,再挑出来另行安排,李问把这些事和管事的交 情清楚,知道管事的就处理好。

  “是,还是小公子想的周到,我明早就过去瞧瞧。”管事的知道他们小公子心 善,不然也不会对庄子那边的农奴和佃农们那么好了。就连他们这些管事做的好的 ,一年还能提一次工钱,还有各种的奖励。

  可不就是,他们庄子那边现在缺人干活,至于住的地方也有,现在去招回来的 人能给一口饭吃,就能给他们干活。如果是做的好的,再按公子说的挑出来另行安 排。

  “哦,是了,还有一事,你看看庄子那边还是悃农那里,有合适的人,挑几个 脑子聪明的,学东西快的,会干活的,往每个区的负责人那里加派两到三个人过去 跟着学习做事。”区域那边的管理人太少了,李问是觉得要多调几个人上去跟着学 习,他有预感,日后这些人没准还会派得上别的用场。

  这天底下种地的农民很多,但是真正的能种的好地、懂得如何去种出更多粮食

  的农民,他可以说除了他这里之外,整个大成都找不出几个了。他手下这一批人是 他花费了好几年的心血才培养起来的人才,这一个个都是种地的好手0

  好人才就要多培养出几个,免得日后要用人的时候找不到人手来用。

  “行行,

  “我刚才说的几件事你记得就行了。我这儿没什么事了,你回去忙你的事吧。 ”吩咐完了事情后,李问就让人回去了。

  这会儿大家都忙,等到七月庄子那边的粮食也要收了,到时候地里的活计多, 往后的这两三个月要做的事多,需要的人手也多。往年读书没那么忙的时候,他还 会下地去帮忙干活,美其名是跟着体验生活,学习各种种田知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事情还是要亲自去做了才知道怎么做。

  “小公子说的我都记得了,小公子这里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回去做事了啊。” 管事的把小公子说的话一一的记在心里,对小公子行了一个礼,就往外面出去了。

  把事情交给管事去忙后,李问就不怎么去关注庄子那边的事了,把全部的精力 都投入到了读书当中。

  

  六月都过去了一半,坐等右等,李问才接到了家中的来信。

  信中告知他阿爹平安回到了家中,家里人知道他马上就要参加科考,他阿爹还 想到南阳来陪他考试。李问接到来信,赶紧的就写信让人加快送回去,让他爹不要 过来。

  现在外面还乱着呢,路上肯定是不太平,哪怕他阿爹是从家里那边过来是乘船 走水路,李问也不想他阿爹这个时候跑来南阳。这个时候不管是走水路还是陆路风 险都太大了,前面他才担心的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直到接到他阿娘的来信,知 道他阿爹是平安到家了才放下的心。

  李问的信寄出去没几日,清平镇那边就收到了南阳寄过去的信件,信是送到了 李家饼铺。

  掌柜的接到人送来的信,正准备差人送进去村里给他们东家,就见到他们东家 到店里来了,掌柜的把信给了他们东家,笑着说道,“老爷,是南阳来的信,想必 是大公子那里来的。”

  “哈哈,应当是了,这一次三宝的信回的这么快。”李山谷接过掌柜的信,往 怀里一揣,等着回家再看。

  这几年李家饼铺的生意是一年好过一年,镇上各府的夫人小姐们都是李家饼铺 的常客,李家铺子做出蛋糕和饼子之类的小点心都很受大家的欢迎。每年一到七月 往后,店里的生意就会更好些,每年都有经过清平镇的商家到李家铺子来预订月饼 ,运到外地去卖。

  外面不是没有人打李家饼铺做饼方子的主意,只不过这些人在知道李家的大公 子年纪轻轻就考了秀才,因而一些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了。

  在镇上忙完了这边的事情之后,李山谷的怀里揣着儿子寄回来的信,匆匆的往 家中赶回去。

  等到大家都回来齐了,孙怡展开了儿子寄回来的信念给一家人听,信的开头如 同往常一样同家中人问好,而后便是提起了科考的事,信里提了流民一事,让家里 人近来不要到南阳去。

  来信还提醒村里人要注意防范流民一事,若是流民到了他们村中乞食,让他们 如何处理会更好。

  “三宝告诉我们,他在南阳一切都好。孩子阿爹,三宝这信里说让你不用到南 阳去,外面现在不太平,这事你怎么看? ”读完了儿子寄回来的信后,孙怡从信中 得知现在外面不太平,她在村中很少听到外面的事,是以也不太清楚。

  不过既然儿子特意的写信回家告知,她这个当娘的从信中看出了儿子的紧张和 担忧。

  “南边的事我从过路的商人那里也打听到一些,我在镇上也遇到过几个南边来 的流民。既然如此,我就晚些时候看看,什么时候再过去南阳看看三宝吧。”李山 谷每日来往村中和镇上,他在镇上是见过几个外地来的流民,在镇上乞讨。

  他从南边的商人那里知晓了一些外面的事,外面现在是不大太平。如果是按照 这样说的话,流民可能很快就会到他们附近的村子来,他们李家村如今是大家口中 相传,这十里八乡日子过的最好的村子,怕是到时候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李山谷说到了这个事,心中就起了警惕,当即就说道,“等明日我到村长那里 去说说,咱们村子最好是建一道护墙起来,夜里咱们还能睡个安稳觉。”

  他们的心里都知晓,流民固然可怜,但是这些人里面也不乏一些坏人,三五成 团就会成了盗匪,杀人夺食,人一旦饿了肚子,什么事都会做的出来。

  “嗯,这个事是要的。只是我们现在才动工,会不会时间上来不及了啊? ”听 到夫君的这一番话,孙怡的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等明日我与村长他们商议商议,大不了我让作坊那边停工几日,把人手都调 过去建护墙,不够的话再从外面请一些人过来做。”一想到这个事,李山谷的心里 就有点等不及了,他站起了身,准备往外面出去,说道,“趁着这会天还没黑,我 现在过去与村长他们说说这个事吧。”

  “这个事事不宜迟,那你快去吧。”李王氏的心中也是担忧,说道。

  “行,阿娘,小怡你们在家中,还有你小子在家里,不要到处乱跑。”李山谷 摸了一把小儿子的脑袋,大步的往外面出去了。

  李浩鹏小朋友仰着小脑袋,眼睁睁的看着他阿爹大步流星的走了。

  “你阿爹去村长爷爷家了,咱们在家里头。”孙怡也伸手摸摸小儿子的小脑袋 ,跟小儿子说道,“你要在外面见到不认识的人,不要与他们说话,知道吗?”

  “坏人是会吃小孩的,你长的这么可爱,很可能是会被坏人抓走吃掉的,那这 样以后就见不到阿爹和阿娘,见不到奶奶,也见不到你哥了,怕不怕?”

  小儿子从一出生家里的日子就过地好了,小孩吃的好,从小就养的好,白白胖 胖的,模样长的也可爱,万一这要被坏心的人瞧见了,可还真的会动了坏心思。孙 怡觉得她这个当娘的有必要告诉孩子不要相信陌生的人,更不要靠近陌生的人,谁 知道会不会有打小孩主意的人贩子。

  会见不到哥哥?

  “怕! ”李浩鹏一听到被坏人吃掉会见不到他哥,忙的点头,一脸认真的跟阿 娘保证,“阿娘,我见到不认识的人一定不和他们说话,不要被坏人吃进肚子里。

  李王氏听到儿媳对小孙子说的话,也出语吓唬小孙子两句。

  “阿娘,我怕。”李浩鹏扑进了他阿娘的怀里。

  “不怕不怕,阿娘在这儿,会保护好小宝。”孙怡看到小儿子的模样,知道儿 子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他们夫妇两就只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小小年纪就去了那么 远的地方读书,只有小儿子是养在跟前,一家人都是疼的很。

  小儿子虽不如大儿子聪明,在读书上也肯用心,事事都跟着亲哥学习,打小就 立志像哥哥那样考中秀才。

  孙怡的眉眼带着笑,小儿子若是能考上秀才就最好了,若是以后不想读书,留 在家中跟着阿爹做买卖也是成的。大儿子必定是一个有出息的,这一次参加科考没 准还能考中一个举人回来,到时候也没人敢欺负他们。

  这几年的日子过的一年好过一年,孙怡是希望这日子能继续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