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建设领地>第138章

  车队行近,刘知府,魏大将军等人早已经迎了出来。

  明钰整理好衣冠,在随从的帮扶下下了车,谢宜修跟在他身后,一起走了过去。

  刘知府等人见到明钰连忙大礼参拜,明钰笑眯眯的将他们扶起,“本王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凉州辛苦大家了。”

  “哪里,哪里。这些都是臣等应该的。”刘知府回应道。

  明钰点点头,“本王不在的时日,凉州没什么事吧?一切事务是否全都按计划在进行?可有遇到什么问题?”

  他一口气问了出来,这些都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如今凉州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明钰一步步规划出来,到最后实施都是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中间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就算想要借鉴也找不到借鉴之处。

  之前明钰在凉州主持大局还好,一有问题可以马上来找明钰,这样就能随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来他去京城,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丢给他们自己。在京城时明钰就担心凉州的情况,只希望他们能按部就班不出乱子就很好了。

  “回王爷话,大体方向都按照王爷所说的走,一切进展还算顺利。有些小问题,能解决的大家也都商量着解决了。剩下的我等解决不了的,也只能先放下,一切等王爷回来再做定夺。”刘知府说道。

  刘振来边地已经多年,明钰初来凉城见到他时,不过四五十岁的年纪就已经须发泛白。多年来的忧心操劳,使他整个人像是老了二十岁不止。

  凉州百姓的民生实在是太艰苦了,他作为一州知府,却不能为他们改善半分,实在是有愧于百姓。以前他也只能尽量上书求朝廷救济,可是朝廷救济始终有限,一开始还能指望朝廷拨些钱粮下来,可到后来连朝廷都无能为力了。

  这些年来朝廷内忧外患,更是花钱如流水。国库也一年比一年空虚,皇帝带头紧衣缩食,连军费开支都开始缩减了不少。哪里还会有人想着凉州的百姓死活?

  因此凉州百姓是一年不如一年,每年冻死饿死的人也不在少数。更别说因为贼匪夷寇家破人亡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样的情况让身为百姓父母官的刘振无比痛心,却又毫无办法可想。

  直到得知十四皇子封为端王,封地凉州,这让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提起了心。凉州分封给十四皇子,他这个知府就成了端王的从属官。也就是说天大的事儿有王爷顶着,封地的开支税收也都交由王爷,然后照规矩由王爷每年上贡朝廷一定数量的钱物。

  十四皇子,一个痴傻之人,凉州根本就不可能寄托在这样一个人的身上。初时他只希望端王此来能不做妖,不在老百姓身上加税,能保持现状就已经很好了。

  因为,很多封地的王,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最后不得不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到百姓们头上。

  端王来了之后也还好,并没有过多参与进州府的事务中来,也没有提什么新的政令条款,甚至州府衙门的事务都从不过问。就在城外划了一块地儿,弄他的护卫营。

  既然端王懂事的没有指手画脚,半点没有给凉州百姓增加税收负担。刘振心中自然是高兴的,他是真怕端王这样的门外汉将凉州的事务给弄砸了。凉州百姓日子本来就过的艰难,要是上面的人胡乱搞,那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可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凉城附近的百姓日子却改变了。许是端王的护卫营清剿了凉州境内的匪患,或许是端王的商队走商归来,带回来不少的稀罕种子,又或许是端王的匠造访制造出很多神奇的物品。一切都那么新鲜稀奇。

  总之,现在的凉州似乎正在悄悄改变着,这不是坏事,一切都朝着好的方面转变。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就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踏实。

  比如,王爷从西域带回来的稀罕种子,那个叫什么西瓜的,从王爷府育种出来,就分给了指定的村子百姓种植。

  他初初一听到这个消息是大吃一惊,端王这是想做什么?百姓不种粮食,来年吃什么?这不是胡闹么?还没等他前去劝说端王,就听说端王给了这些人补贴。

  也就是说,只要种植了西瓜的农户,会按照一季地里粮食出产补偿粮食银钱,对于农户来说也就根本没有损失。

  刘振放下心来,虽然心底知道这样不妥,到底也没有规劝。一来西瓜的种植面不算大,不过几个村子而已,二来,端王此举也没错处,好歹也没让农人有任何损失。

  不过他觉得如果见到端王还是应该提一提此事,这种事情可以不可二。农人还是得以庄稼农作物为主,地里种出粮食来,人们心中才不会慌。

  然而当他提及此事时,端王却不以为然,只笑着安抚他:西瓜这东西他还会大力发展,凉州的地贫瘠,种粮食收成也根本不尽如人意。还不如发展出特色的农产品发卖出去,让百姓获益。

  这样的话他闻所未闻过,这西瓜端王府培育出来时,他也尝过,很甜,很好吃。可这也不能当饭吃啊?

  只是端王确定西瓜能发卖得出去吗?凉州这个穷地方,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买西瓜吃?只能说端王实在是不了解百姓疾苦,他说这话与何不食肉糜又有什么区别?

  他还待再劝,明钰却态度坚决,只让他不必管此事,他自有分寸。没办法,王爷都决定了,反正端王自掏腰包补贴了钱粮,百姓也乐意种,他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又比如,端王的匠造坊生产制作出奇奇怪怪的东西,他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可端王却在城外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工坊,专门用来大批量制作这些东西。

  既然数量大,那就需要更多的人力来做工,于是各个工坊都大力招人手,给出来的条件也是个顶个的好。不仅每天能吃饱,做工一月就能领到不少的钱粮,比种地还划算许多。许多人将钱粮带回家,能帮补家里不少,家里人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凉城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子都得到了消息,于是就有许许多多村人百姓都过来了,抢破了头,就想能进去工坊做工。

  凉城周边一片热闹繁华,欣欣向荣,这也是好事。可刘振竟也忧心忡忡,百姓都去工坊上工,家里的地怎么办?

  那些工坊生产出来的玩意儿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不过听端王说可以拿去贩卖。可是凉州这个地界儿,连商队都少有,又能贩卖到哪里去?

  再比如,端王计划中的西岐走廊,说是要将西岐走廊划归到凉州境内,成为大燕的地盘。还要将西岐走廊建成一个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他也清楚了解了端王规划出来的未来蓝图,西岐走廊的兴起是为大燕开万世基业,是子子孙孙都能受益无穷,是能载入史册的伟大进程。可他也知道,这是千难万难的事,以他的想法来看,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哪里是端王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端王此次进京,据说就是为了朝廷商议西岐走廊之事,也不知道此事进展得如何了。如果朝廷决议没通过,也是在意料之中,此事本就像是天方夜谭,朝廷的财政又不富裕,怎么可能由得端王胡闹?

  刘振喜忧参半,现在端王回来了。倒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样,现在凉城这个样子,都跟明钰脱不了干系,好坏也都只有明钰能解决了。

  “王爷,不知王爷的事情进行的可还顺利?”刘振问了一句。其实他想说的是,西岐走廊一事不成也没什么关系,可以慢慢来,不必急于一时。

  明钰摇摇头又点点头,“此事说来话长,等会回去再说。”他心情很好,很多事情一时半会儿的也说不清楚,他也得将所有的事情理一理头绪才能做出决定来。

  刘振他看又是摇头又是点头,也不明白到底是成还是不成,听了明钰的话也只能强忍着。

  魏大将军此时早已经心急难耐了,一把拉开刘振,上前两步就问:“王爷,那消息是真的?朝廷真的答应了可以随意招募新兵了?”

  魏大将军是武将,关心的自然就是增兵打仗之事。之前明钰叫人带了信过来,说了朝廷对于招兵改革的决定。可是,这是大事,没有圣旨过来,他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一见到明钰,问出来的自然就是这件大事。

  明钰笑着点点头,“自然是真的,本王连圣旨都带回来了,岂会有假,不过,随意招募新兵也是不可能的,却有一个基本数额的。这是一个新的编制,直接归朝廷兵部所辖。”

  魏大将军摸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好,可太好了!果然还是王爷有办法。这项制度只要运作的好,将来源源不断的新兵输送,也不用愁咱们的人少了。”

  刘振瞪了他一眼,冷笑道:“是,新增的兵多了,军费钱粮开支可也不少呢?你军中的军饷可有几个月拖欠了?”

  一句话让魏大将军再也笑不出来,愤愤不平的说道:“本将军已经凑请朝廷发放钱粮军饷了。只是朝廷这些不干事的老狐狸,成日里就知道内里斗,一点也不关心边军的死活,简直是岂有此理!”

  “行了,你也别怪朝中大臣了,朝廷也难,哪一样不要银钱开支?”

  “哼!朝廷难,可那群蠹国害民之辈却日子风光得紧!”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明钰打圆场,“行了,两位也不用争执了,关于军饷之事,本王也跟父皇提过了,会尽快下发的。”

  魏大将军这才满意了,得意洋洋的看了刘振一眼。刘振摇摇头,也不再理会他。

  莫江此时方才得空上前,拱手道:“殿下,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准备妥当。”

  明钰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辛苦你了。”

  一股灼热的目光落到明钰的手上,明钰意识到什么。侧头便见到谢宜修冷肃的脸,以及盯着他落在莫江肩头的手。

  明钰一愣,然后讪讪的收回手,接着对莫江说道:“以后很多事都要劳烦莫统领了。”

  “为殿下效劳,是属下的职责,殿下尽管吩咐,属下定然全力以赴。”莫江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不喜欢殿下对他这样客套。

  “好!以后莫统领可不止五百护卫军了,新招募的军队便交由你统领。你可有信心替本王带出一只铁军来?”明钰收敛了笑意,肃然道。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订阅!感谢有你们的陪伴,爱你们!感谢在2021-02-20 23:38:47~2021-02-21 23:49: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pipishow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8035613、长安又雨、山人没有喵 5瓶;兰兰子不吃鱼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