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建设领地>第107章

  文丞相府这几日门都快被那些官员们给踏破了,自从文丞相跟皇帝透过气,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回府就挥笔疾书,写下了关于西岐走廊一事的奏折,第二日就呈到了皇帝的案头,于是早朝之际,皇帝便将此事拿出来商议。

  这下子像是捅了马蜂窝,朝中重臣俱都议论纷纷。西岐山属于绥西国与乌梁国,要是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定还会造成三国纷争。如今大燕内忧外患,根本就无力进行领土扩张,文丞相一向行事谨慎,为何突然就会呈上这样的奏折来?

  有反对的,认为多此一举,劳民伤财的。有唯丞相马首是瞻的,认为此事利国利民,虽然目前会多付出一点人力物力,不过在将来却能为后世子孙谋福利。更有人采取观望态度,两边都不占。

  此事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决定的,有聪明人琢磨起皇帝的态度来,可是皇帝对此事并没有任何的表态。这就让人有些捉摸不定了,想想看,西岐属于边地吧?边地以前到也没什么,可现在还有一蹲大佛端王在那里呢。

  而且以前从没有听过有什么西岐走廊这么一回事,现在端王回京了,就有了这回事儿,此事中间要没有端王的影子谁会信?

  皇帝没有态度也很让人回味啊,端王是什么人?那可是圣心在握的主,当初被分封去凉州,所有人都以为端王失了宠信。然而,回宫第一天就传出来十一皇子,十二皇子因他而受罚,而端王却什么事情没有。就连惠妃听说此事,在皇帝跟前哭闹求情,都没能让皇帝改变主意。这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皇帝心中,端王的圣眷未减半分,地位还是排在众皇子之前的。

  那么这就足以说明,此事与端王有关,而皇帝的沉默,正是默默支持端王的态度。这么一分析,也有一部分人转了态度,决定看皇帝的眼色行事。

  朝中上下吵吵嚷嚷,上朝吵一通,下了朝,各自还得吵一通,简直没个清静。

  文丞相无奈之下,只能到德毓宫皇帝这边来躲清静来了。他不是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所产生的后果,不过,他如果不去做,谁又敢去做呢?

  “你看你,还笑话我……”文丞相抱怨的话一出口察觉不对,连忙请罪,“陛下,臣请恕罪。”

  皇帝笑意盈盈的脸僵了僵,原本很温馨的气氛一下子有些沉闷起来。这人,这些年来改变了太多太多了,以前的他肆意洒脱,哪里像如今这般小心谨慎?

  皇帝笑了笑,用不经意的语气说道:“恕什么罪,天天都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你不累,朕都累了。”

  文丞相有些懊悔局促起来,刚刚的氛围太好,让他忘了此时处境。还以为是回到曾经年少,两人没有身份隔阂,相交莫逆,才会如此倾诉抱怨。

  皇帝这话一出,更让他不安起来,早知道不该来此的。

  皇帝看向他,手上的棋子在棋盘上敲了两下,提醒道:“该你下子了,朕可是事先提醒你,落棋无悔啊!”

  文丞相回神,却发现自己东想西想之际,手中的棋子已经放到了棋盘之上。这一落子,堵死了自己的后路,眼看着辛辛苦苦快要做活的角被这么一堵,成了一块死棋。

  等反应过来,连忙伸手想将那颗棋子捡起来,皇帝却伸手一把按压住他的手,笑道:“提醒过你的了,不许反悔。”

  两只手一接触,文丞相脸色一白,手上如过电一般,连忙缩了回来。

  皇帝有些失落,却状似浑然不觉,笑眯眯的快速落子,“文卿,这一局承让了啊。”

  文丞相苦笑,“臣输了。”一步错步步错,错局无法挽回,早认输迟认输总归是个输字,何必苦苦挣扎,让自己输得难看呢?

  文丞相已经没有了下棋的兴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时,皇帝将棋子一推,摆摆手道:“不下了,不下了,继续下下去,只道是朕欺负了文卿。”

  这话令文丞相松了一口气,站起身正打算告辞,却被皇帝叫住了,“朕看你这几日也烦透了,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那浑小子惹出来的事,还是让他自己出面解决问题得了。”

  文丞相抬眼,皇帝还是那副淡然的模样,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他垂下眉眼,恭恭敬敬的道:“但凭陛下做主便是。”

  便在刚刚,皇帝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他心乱了一分。皇帝日理万机,能注意到他的情绪也是万幸了。但也仅仅如此而已,只不过是皇帝对臣下的关怀罢了。

  文丞相告退离去,皇帝叹息了一声,文卿这几日憔悴了好些,混小子竟然拖文卿下水。得让那混小子早日解决此事,也免得他再劳心劳力。

  明钰找到长公主时,长公主正准备让人来叫他们参加游园会必不可少的环节,那就是吟诗作对谈古论今之类的风雅之事。

  其实这样的环节都是大同小异,或击鼓传花,或曲水流觞,总之文人雅趣必不可少。明钰也只不过是想看看热闹,真要让他上场,他却是不行的,谁都知道他肚子里那几本书,也就看图认字的份儿。

  今日长公主准备的是曲水流觞,也就是说在流淌的溪水边,席地而坐,上流中放下一只盛着酒的觞,觞随水流而下。流经各人面前,待鼓声停看它在何人面前停下,便是这人即兴赋诗作文,若是答不上来,便罚酒三杯,以为助兴。

  这是当代文人雅客最喜欢的一项高雅文事,一般来说,每次活动总有那么些得意之作流传出去。若是能够出现些名篇佳作,便会受到世人敬仰,说不定还会传承千古,何乐而不为。

  长公主与明钰坐在上游处,作为主持评判之人,一声令下之后,鼓点密密响起,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准备一展所长。

  明钰也就看个热闹,听这些人吟诗作对还挺有意思的,至少是个乐子不是。

  长公主还记挂着明钰的终身大事,现在闲暇下来,便想着问问看有什么进展没有。就算没进展也无所谓,反正多举办几场文会,让明钰多来玩玩,怎么也能有作用的吧?

  “十四,刚刚本宫看你投壶玩的还挺开心的嘛,技惊四座,京城中只怕没有谁能及的吧?”长公主开了话头。

  刚刚投壶的事情她已经听说了,想到之前明钰又特地打听了上官菱这丫头的事儿。上官菱这个丫头就爱投壶,明钰前去,定然就是看中了那个丫头吧?不然也不会施展一技之长,惊艳众人的目光了。男人嘛,哪一个不是想着在自己中意的姑娘面前尽全力展示自己的所长?

  刚刚跟谢宜修的事情,他就已经抛到了脑后了。然而提起这一茬,明钰就想起谢宜修手把手的教他投壶,这般亲密的接触。

  之前还不觉察,现在回想起来,又联想到谢宜修刚刚跟他的表白之事。这才明白谢宜修原来一直处心积虑,离得那么近,都能闻到彼此身上的气息。他狠狠瞪了一旁的谢宜修一眼,自己却恨不得有个地缝给钻进去,脸色不自觉又泛红起来。

  长公主见状,还以为明钰是因为上官菱而红了脸。笑着道:“上官菱这个丫头是不错,本宫也觉得挺好的。十四弟要是喜欢,本宫倒也可以帮你们撮合撮合。”

  谢宜修闻得此言,脸色微沉,他早就看出来长公主的意图。也只有明钰这个傻瓜不清楚罢了,也幸好自己先下手为强,否则以明钰的性子,说不定就被拐跑了。

  对于其他的事情明钰精明的很,可是遇上感情上的事情,他就彻底抓瞎,懵懂的如同一张白纸。

  明钰果然没有弄清楚情况,听长公主这么一说,茫然道:“撮合?撮合什么?”

  长公主白了他一眼,还在这里跟她装傻呢,“撮合你跟上官菱啊,你不是对她有好感,喜欢她吗?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嘎?”他什么时候对上官菱有好感了?他只是替谢宜修相中了而已,可惜现在也泡汤了。

  长公主还以为他羞涩难言,“十四弟你不用怕,本宫亲自替你向父皇请旨,定了如了你的愿。”

  这话让明钰一惊,他看了谢宜修一眼,谢宜修不知在想什么?脸色阴沉,周身的气息降了好几度。天啊,要不要这么刺激?刚刚才听了谢宜修的表白,转头这边又在谈他的婚姻大事,这是将他放在火上烤啊。

  他心惊胆战的连忙摇手分辨道:“别,别,这是没影儿的事。我跟上官连菱话都没有说上一句,更别谈什么喜欢不喜欢的,阿姐你可别乱说,坏了人姑娘的名声。”

  明钰说的郑重其事,长公主将信将疑,“你说的是真的?真没看上上官姑娘?”

  明钰只差对天发誓了,急急的说道:“没有,没有,真没有。”

  “没有看上上官姑娘,那其他的女孩子呢?可有入眼的?”长公主狐疑地问。

  明钰都快哭了,“没有,阿姐你就别为我操心了。我已经跟父皇提过此事了,这事儿得我自己拿主意。”

  长公主一愣,明钰说的这是什么意思?父皇竟不管他的终身大事了吗?自己拿主意,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别看她举办什么雅集文会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年轻男女可以聚在一起相互钦慕,吐露心声。可是谁都知道,他们的婚姻大事,都必须是有父母考量权衡的,因为他们的背后牵扯的是家族利益,这是他们每个人的责任,绝不能违背。

  皇帝竟然能答应明钰的婚姻大事自己拿主意,也就是说明钰可以随心所欲。没有什么利益关系能够牵扯到明钰身上,而明钰也脱离了联姻的枷锁,也不会有任何亲族的助力了。

  皇子的婚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强大的亲自族助力,说不定便是最终至高的筹码。所以几乎每一个皇子的母妃都会很早就开始物色对自己儿子前途有利的家族。然后再从这样的家族中选取一个女孩子,求皇帝赐婚为妃。哪怕两个人从没见过,从没有任何感情,也不妨碍利益的牵扯。

  明钰这般做也不知道对他是好是坏,长公主有些惋惜,“你呀!父皇怎么也就由你任性呢?罢了!随你去吧,不过你要真有中意之人,阿姐能帮的一定帮你。”

  明钰松了一口气,怕多说多错,他连忙转移话题,将自己想打听的宋涟的事情问了出来,“阿姐,你知不知道一个叫宋涟的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1-20 11:33:15~2021-01-21 10:14: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五讲四美好青年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窥暗 10瓶;rgmau 2瓶;五讲四美好青年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