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建设领地>第82章

  明钰眼睛闪亮,侧着脑袋思索了一会儿,皱眉道:“没想过,缘分这事儿说不准的。”以前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不过现在看来,这个问题有些难住他了。

  以他自己的想法,他绝对不可能接受盲婚哑嫁,不可能会接受一个陌生人突然就闯入他的生活,这是很可怕的,两个人相互不了解,却要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这……这简直就是不能想象的。

  两个人的性格,脾气,乃至于喜好不说要完全相合,总得投机吧。如果没有,他宁愿舍弃,也不愿意将就。

  至于他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的终身大事并不是一件小事,可他不想被别人操纵自己的人生。看来还是要想想办法才是,自己能够脱离皇宫,来到这广袤的边地,就是想要一个自在,不被束缚。将来的人生他也不希望被人左右,所以,还是得提前找皇帝老爹给下个定心丸才是。

  想到皇帝老爹,明钰又有些头疼起来,此次自己的事情,迟早都会被父皇知道的,要是父皇因此怪罪下来,到时候自己该怎么安抚啊!

  想到这里,明钰摇摇头,不愿再去想这些糟心事儿,避开话题说道:“走吧,回去看看该准备些什么。”

  此行往北,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毕竟人烟稀少,路上说不定还有猛兽出没,危险肯定还是有的。

  谢宜修看他的背影,眼中神色难辨,就这样吧,远远看着他就好。

  王爷消失一事自然不可能被瞒多久,上报朝廷是必须的。魏大将军已经头秃了,索性脖子一梗,豁出去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快马加鞭将情况上奏朝廷,就忐忑等着结果。

  皇宫之中,皇帝见到奏报,当时几乎就快晕了过去,宫人手忙脚乱,连忙传来太医,这才将皇帝给稳住了。

  听到皇帝突然传太医,宫中的人几乎全部惊动了,各宫妃嫔娘娘,皇子公主俱都前来探望。

  最后皇帝一个不见,让他们都散去,只是让太子明烨进去了。

  惠妃气的牙痒痒,甩甩袖子,气鼓鼓的离开了。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次皇帝突然昏厥,请太医的缘由不到半日就有了风言风语传了出去。

  “听说皇帝陛下是因为边地夷人大举进攻石崇关,眼看着石崇关快守不住了,凉城危在旦夕,所以陛下气急攻心,这才会晕了过去。”

  “你哪里来的消息?我却是听说是因为三皇子与人争风吃醋传到皇帝耳朵里,这才气晕过去的。”

  “瞎说,这种没影的事儿也能瞎传。”

  “怎么就瞎传了?三皇子的那点事儿谁还不知道?当年与太子为了个男人争风吃醋,京城中几乎没人不知道。”

  “快住嘴吧你,要是传进惠妃娘娘耳朵里,你这小命还要不要了?”

  “你们都别争了,皇帝晕倒之事听说与哪位痴傻的爷有关。好像是那位爷在边地出事了……”

  众人闻得此言,都围了过去,纷纷询问打听起自己不知道的消息来,“真的假的?你又是哪里得来的消息?快说来听听。”

  “是啊是啊!快说说,那位爷出什么事儿了。早在出京之时,就有人说这位爷是真傻,去边地送死的事儿,谁都不愿意去沾上,这下好了吧?闹腾着要去,这才多久,啧啧……”

  “照这么说,这位爷岂不是白白送了命?嗐!难怪皇帝原本还好好的,一下子就不好了。”

  在外面传的沸沸扬扬之时,德毓宫中太子端了一碗汤药,正在一勺一勺喂给皇帝。直到喝完了,宫人才将东西端下去。皇帝挥挥手,让人退下,只留了贴身大太监侍候。

  皇帝脸上有明显焦虑感,叹了口气道:“夷人胆子怎么就这么大呢?竟然明目张胆敢在凉城中劫人走?你说说,朕派去给老十四的护卫是干什么用的?”

  “父皇勿要动怒,十四弟不会有事的。”明烨劝慰说道。

  “不会有事?这还叫不会有事儿?”皇帝又动怒起来,气喘吁吁的骂道:“没一个是省心的,朕的边地驻军好几万人,竟由得那些人来去自如,呵呵!好!真好!这个魏无忌,当真无用至极。”

  明烨心中也焦急,十四弟被人掳走,如今生死不知,可他却不能在父皇面前表露出来,还得好好安抚才是。

  “夷人奸猾,任谁都不会想到他们会出如此下作的手段。边地还需仰仗魏家,父皇放心,十四弟是福大命大之人,会平安归来的。”

  “你叫朕,如何能够放心!”

  “父皇不相信别人,还不相信谢宜修吗?他可是父皇亲封的战将军,万军之中取敌性命如探囊取物。有谢宜修在十四弟身边,就一定能够将十四弟平安带回来的。”明烨说道。从奏折中他已经了解了大概,知道谢将军带着十四弟逃走了,那就有希望。

  这话的确不错,皇帝也心气儿平静了些许。点点头,“若是能够平安逃出来就好,否则老十四要是有半点的损失,朕定会让夷人血债血偿!”

  不用多说,夷人将明钰掳去的打算,谁都心知肚明,要是真被他们捉住,当成威胁大燕皇帝的筹码,朝中上下只怕会闹翻天。

  当年皇帝凭一己之力,将朝中议和的声音打压下去,这些年来无人敢触霉头,要是夷人用明钰前来威胁。那么皇帝是答应还是不答应?若是答应下来,多年来的强硬政策就会功亏一篑,可若是不答应,谁又敢保证十四皇子的安全,这就会让皇帝陷入两难之境。

  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谢宜修,希望他能够将明钰毫发无伤的带回来。

  “太子替朕拟旨,禁卫军中再调遣一千精卫立即前往边地,护卫端王。”皇帝直接决定道。有了这批人马,以期能够尽早将人救出来。

  明烨吃惊不已,父皇说的禁卫军精卫,这可不是一般的护卫军,而是皇帝的贴身护卫,这些人可是千军万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个都能够独挑大梁。皇帝竟然给明钰送一千人过去,这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这……这个,父皇,这些都是禁卫军精锐,是父皇身边的得力之人,送去边地护卫端王会不会不妥?要是传出去,朝中上下只怕会哗然一片。”明烨明显有些顾虑,他能理解父皇此刻的心情,只是这样做,只怕会落人口实。

  一个边地王爷,怎么可以用帝皇的贴身护卫,这样一来,岂不是大逆不道,图谋不轨?

  “哼!朕自然知道后果,按照祖制,亲王随身护卫三百人足矣。当初老十四的五百人马那些人不也说人数过多违制了吗?可看看边地的情况越来越错综复杂,五百人手如何够?新加一千人也算少的了。他们要说什么尽管来找朕就是了,朕何惧于人?”

  明烨头疼,皇帝老爹任性起来也是可以不讲道理的。眼见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他也不敢再劝,只能代为拟旨。

  反正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还有父皇在前面吸引火力呢。

  他也知道边地的情况错综复杂,那些人竟能在眼皮子底下掳人,可以想见该如何危险,若是敌人派出刺客什么的,想都不敢想象。

  对于父皇说派出禁卫精锐一事,他心中也是赞同的,至少有这一千精卫,十四的安全能让人更放心一点。因此,他才只是劝了一句就照做。

  他以前不了解明钰为何死活要去凉州,现在才明白了一点明钰的心思,明钰所说的规划是个很长远的时间线。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商队,并且成功将商队的作用极大化。

  明钰是一步一步在按着他的计划走,现在他开始相信明钰所说的。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创造一座商贸城市,将昔日荒州打造成一个不输于南方的任何一个州城,让大燕国经济腾飞,让万邦来朝。这一切明钰都能做到,也只有他能够做到。

  他从来没有想过明钰这样破天荒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他从小总是一个人不说话不动弹,最多的时间就是发呆。是不是就是想着这些天方夜谭,荒诞不经的无法实现的东西?明烨知道他的想法跟世上所有的人都不一样,这也是被人当做傻子的缘故。

  当明钰写信告诉他自己的规划之时,他也是从一开始自认为的荒谬,到后来的将信将疑,再到现在相信明钰一定能做到这一切。他真的像是中了蛊一般,认定了,这世上只有明钰能够做到这一切。

  到那个时候,他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定能开创出大燕建国以来的盛世纪元。这将是大燕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明钰许给他的,他拭目以待。

  旨意一出来,朝中果然掀起轩然大波,朝里朝外都知道皇帝对于十四皇子的宠爱。

  当初十四皇子自请封出之时,皇帝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一开始就将京畿之地册封于他,被拒后,依他之言封了凉州。后来明明应该随身护卫三百人数,硬生生给提到了五百人。这还不算,十四皇子的随车行装可比历来的皇子丰厚多了,皇帝的私库中不少的好东西都有一份填补。在当时让京城的百姓津津乐道好一阵子,谁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的?当今皇帝可不一样,对小儿子那也是疼入骨子里了的。

  “陛下万万不可,此举实在有违祖制,天子护卫精锐岂能护卫一个王爷?”礼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阻止。有违礼法之事,他责无旁贷应该站出来指正。

  皇帝凉凉看了他一眼,“边地情况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今端王遇险,你们说说,谁人去救?徐爱卿,不如你去?”

  徐尚书脸色一变,这如何使得?皇帝的性子,在朝各位谁人不知?决定了的事一向雷厉风行,近些年来虽然收敛了些,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年倒下大半朝臣的事还历历在目,谁还敢捋虎须?

  “臣,臣以为,端王遇险,边地守军不无责任……”徐尚书喏喏说了一句,收回站出来的脚,默默缩回朝臣队伍中。要是皇帝陛下心血来潮,真的下旨让他去边地,他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何必为了一个傻皇子,赔上自己的仕途。

  有人看戏,这不是废话嘛?现在首要目的是救回端王,岂是追责之机?徐尚书目前站队三皇子,自然不希望太子一脉的端王好,此时站出来也不知道被谁当枪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26 11:54:56~2020-12-27 11:45: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善舟者 20瓶;沫|*雅轩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