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建设领地>第61章

  明钰还以为自己眼花,连忙将刚刚划拨走的那一抹金黄色翻找出来,不多,也就十多粒的样子。

  明钰小心翼翼捧在手心,看着这个在后世很普通很熟悉的东西,声音都有些发颤,“这个种子是怎么来的?”

  布阿檀愣了一下,仔细看了看,发现没什么映象,有点茫然的摇摇头。这些种子的事并非全由他全部经管的,他也只是将任务发布下去,下面的人在外出之际,就留心收集起来,回来再一起交给他保管。否则的话,他一个人又要经管交易买卖的事儿,还有兑换马匹,什么事都由他亲自去做,累死累活也无法做多少事情啊。

  布阿檀有些汗颜,“王爷,不如小人找人去问问,此去西域收集到的种子既多又杂,好多都是小人见都没有见过的。”

  明钰点头,心中已经肯定了这个东西就是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叫做玉米,又叫做玉蜀黍,曾经的本草纲目之中也有“玉蜀黍种出西土”之句。明钰原本以为这个东西怕是一辈子都难以见到的了,没想到今日却再次见到了,怎不令人欣喜。

  要知道,玉米可是有很强的耐寒,耐旱以及耐贫瘠性,环境适应能力强,产出又高,不仅作粮食,还可以作饲料,有了它,百姓就不怕饿肚子了。

  布阿檀将人找过来,那人一脸懵,他收到那么多种子,哪里全都认识?不过看到明钰手中的金黄色种子时,他想了半天,方才说道:“这个有点映象,不过属下也记不太准,听说那人说是遇到一个还要往西过来的人那里得来的,具体是谁,哪儿来的实在无法考证了。”

  明钰其实也是好奇罢了,没想到过这东西会落到他的手上,至于为什么美洲的种子会流落到西域去,又恰恰好出现在了这里,明钰都不想过多考证,也无从考证了。

  不过既然落到了他的手上,那就让这个东西在他手上发扬光大,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来吧。最起码,要让凉州的百姓不再忍饥挨饿。

  “王爷,不知道下一次西域之行会是什么时候,等到确定下来,小人才好做准备。”布阿檀问道。

  这是目前他最关心的问题,王爷说过的,以后还会有西域之行,还会有更多的货品贸易,还会去到西域更多的国家,走到更远的地方。

  他们这个商队,将是第一个起到带头作用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会逐渐引人关注,也会让更多的人争相效仿,带动更多的商队贸易。等走的人多了,在他们的带领下,就会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丝绸之路,能使后辈子孙也能够受益匪浅。

  南来北往的商队,带过来的消息将会使人们不再闭塞,能让大燕的人领略西域各国的风俗民情。也能让更多人知道东方的大燕国,了解大燕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许多神秘而又美丽的物品。

  这样一来,神秘的东方将会吸引到无数的人前来贸易,也会有大燕国像布阿檀那样不甘于平凡的人前住西边找寻机遇。

  凉城作为东西方必经之路上的大城池,来来往往各种各样的商队都会经过凉城。可想而知,这对于凉城未来的发展该是一个多么大的机遇,凉城的繁华将指日可待。

  布阿檀在凉城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凉城也有了很深的感情,能够以一己之力带动一个州城乃至整个大燕国的发展,这将是一个多么光荣而伟大的使命。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给后世子孙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布阿檀迫切的眼神让明钰为难,他们这才刚回来,怎么就又想着要离开?再怎么样也要让他们歇歇缓过劲儿,再安排后续事宜吧。

  “现在提此事还早,你们昨儿个才回来,也是累得极了,好好与家人们团聚团聚,歇上一歇再来讨论下次西域之行的事宜。”明钰笑着劝道。

  布阿檀也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就算他一个人着急,可是底下的人也要休息休息啊!人又不是铁打的,连续几个月的提心吊胆,到现在是应该放松一回。

  他嘿嘿笑了几声,有些尴尬的挠挠头,“王爷,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早安排为是。西域太远太大,耽搁太多的时间,小人怕一辈子都走不完。”

  明钰有些动容,他知道布阿檀是出自肺腑之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人就应该砥砺负重前行。

  明钰站起身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笑言道:“放心吧,等不了多久,西域算什么?在西边的西边,还有更广袤的天地,有望之无涯的大海。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所有的土地上都留下足印,哪怕我们现在做不到,可是我们的后世子孙总有一天能够完成我们的梦想。”

  布阿檀拍拍手,笑道:“王爷说的是,这小人太过心急了。只想着以一己之力踏足河山,却没有想过以一人之力实在太过于渺小,经过一辈辈人的努力过后,后世子孙总能够踏上更远更辽阔的地方。真是期待那一天啊!”

  明钰不似布阿檀那般期待,因为他知道,真的会有那一天。经过先辈们的努力,一代代传承下去的知识积累,将会成为永不可替代的财富。

  “不过,现在趁着还能动弹,小人倒想多去些地方,或者可以将沿路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子孙,让他们不至于走弯路。”布阿檀期待说道。听了明钰的话,他突然灵光一现,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就这么不管不顾的说了出来。

  对于布阿檀的想法,明钰也很赞同,“如此甚好!”他甚至还提了几点建议,听得布阿檀连连点头。

  布阿檀心中激动,知我者,端王也。此番言谈,他获益良多。回去之后,他得好好想想,将这些都整理归纳一番,真正用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次日,明钰一早就召见了还呆在王府中的农人。要不是昨日实在太晚,青萍劝说一番让他歇下心思,他昨晚就想连夜召见商议玉米种子之事了。

  刘老带头行过礼,王爷召见得这么急不知道所谓何事?他寻思着王爷看中的西瓜秧苗长势一直挺好的,也没什么问题啊?难道是因为玻璃大棚之事?他们早前听王爷说过等一种透明的玻璃制作出来以后,就会将琉璃大棚全部都换成玻璃大棚,听说这样采光更加好,作物的长势也会更好。

  他们世世代代种地,自己一辈子也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里的事儿不说精通,可作物生长习性也都一清二楚的,是么天气下种,什么时节出苗,何时浇水施肥,他们无一不按照自己的判断来做。

  可到了这里之后,才知道这竟然也是一门大学问。什么温度,湿度,采光,授粉,从王爷口中说出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些东西跟种地有什么关系?

  王爷从小生活在皇宫之中,只怕是连麦苗与杂草都分不清楚的吧?一个从未种过地之人,在他们这群老农面前指手画脚,简直不要太可笑。王爷又怎么样?便是皇帝老子也不可能让老农改变自己的种地方式吧?

  王爷也不能拿种地当儿戏,民以食为天,地里种不出粮食来,说什么都白费,在种地的问题上,他们几人达成了协议,绝不能妥协。

  然而事情发展到后来,他们却被深深的打脸了,事实证明了,只要温度湿度得宜,哪怕反着天时也能让长出很好的庄稼来。现在他们巴不得王爷能够多讲解几句关于什么光合作用,什么肥料微量元素,什么嫁接技术,都是他们从未听过的东西,像是天方夜谭,却又让人觉着很有道理。

  他们现在已经不敢小看王爷了,王爷是有大智慧的人,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他们凉州百姓的。不管怎么样,他们只要按照王爷所说的去做就行了。

  “王爷此番召唤我等前来,不知所谓何事?”刘老问道。

  明钰朝他们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过去。几人不明所以,还是凑了上去。就见到一节绸布,上面摆放着几粒金黄色的颗粒状东西,这个是什么?他们谁也不认识,几人互看了一眼,都摇摇头。

  “我也不知这是何物?”刘老疑惑的问道。

  明钰心中高兴,看着这几粒种子。眼中是满满的珍惜喜爱。“这是玉米又叫做玉蜀黍,这个东西营养价值高,可以当成小麦那样的主粮,而且产量也特别好,耐旱耐寒,成活率又高,有了它,咱们凉州的百姓就不用挨饿了。”

  几个老农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居然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如果真像是王爷说的这样,那么凉州的百姓可就真的有好日子过了。

  王爷实在是博学多才,对于庄稼种子,似乎懂得比他们这些老农还多,就像西瓜种子,明明是大燕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可王爷却认识,不但认识,还知道如何种植,知道这西瓜的生长习性,就好像生而知之一般。

  现在出现在这里的叫做玉米的东西,也如西瓜一般,大燕国无人知晓,王爷却能对它知之甚详。也不知这玉米是从哪里得到的?王爷真是能人之所不能。

  “玉米?这个真如王爷所说?能做主粮,易成活,产量还高?”刘老惊叹道。

  明钰笑笑,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实践出真知。只要将它们种出来了,大家都能亲眼见到了,就知道他所说的是真是假了。

  “如果真是这样,咱凉州的老百姓那就有福了。”刘老搓搓布满茧子的粗糙双手,心中有豪气万丈,他们一定要将这个玉米种出来看看是否真如王爷所说,看看此物是否真令百姓不受饥饿之苦。总之,多了一样新的粮食作物,对于他们这样的穷苦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儿。

  明钰点点头,将种子包好,郑重的递给刘老,“此物得来不易,是从很遥远的西边传过来的,本王费尽心力也才得了这么十来颗,必须用心将他们种出来才是,否则错过这一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你们应该都明白这些种子的重要性了。”

  大家的心中一凛,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王爷这般看重一样东西,还如此严肃的吩咐过,说明了这个东西在王爷心目中的确是很重要的。

  刘老小心翼翼的接过,就这么十几粒种子在他手中,却仿似有千钧重,这是王爷的托付。此时的他们并不知道,王爷托付的不仅仅是几粒小小的种子,而是整个凉州的民生大计。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05 11:48:36~2020-12-06 11:24: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无言 10瓶;月黄泉、元宝.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