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大内特种兵>第155章

  皇上之昏庸无度

  第三个关注冷风和公主的人莫不过康熙皇帝。

  整个紫禁城,整个大清朝,没有谁比他更关注高梓霖了。

  听蓝灵公主说,高梓霖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冷风,他十分惊讶,又感兴趣。

  他觉得这个名字带有一种冷酷的味道,宛如金戈铁马,戈壁狂风,带有一种肃杀的味道。

  他喜欢这种味道。

  凡是阻挡他前进的人,杀无赦!

  正是凭着这种杀伐果断的冷酷,他一路有惊无险的走过来了,成为这大清的皇帝。

  康熙宠爱冷风,人人自知。

  但康熙宠爱冷风的原因,几乎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十八年前,康熙微服私访,便衣南巡,在扬州的时候突遭暴雨,曾任扬州知府的秦明镜冒着磅礴大雨去送伞,盛情邀请他到府内避雨。

  去了秦府才知道,堂堂正正大学士在扬州的府邸,居然是三间大瓦房加一道低矮的院墙。

  望着家徒四壁的秦家,他当时就感慨,如果大清的朝廷官员都像秦明镜两袖清风,为官清廉,何愁老百姓不安居乐业?大清江山不稳固?

  秦明镜穿着一介布衣,为皇帝送来一碗姜汤驱寒。

  他问秦明镜:“你怎么穿这身衣衫?”

  秦明镜当即跪倒,称早已不在官场,前两年已辞官回家,如今过着田园耕读与世无争的生活。

  康熙颇为诧异,关心的问道:“难道有人打压你?说出来朕为你做主!”

  秦明镜诚惶诚恐答:“也没有,微臣只是觉得力不从心,怕耽误了朝廷正事,才做出辞官的下策。”

  人各有志,就算康熙有意启用,人家早已下定告老还乡的打算,只得应允了秦明镜的做法。

  康熙有另一个诧异埋在心底,他轻车简行,带的随扈不多,只有两人,秦明镜是怎么认出他的身份?

  在康熙的心中,秦明镜与他没有交集,区区一知府,还是过去的,很少见到自己,他是怎么认出自己的?

  面对皇帝的好奇,秦明镜微微一笑,解释道:“是微臣小女无意发现的。”

  原来,扬州风景旖旎,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美称,康熙一行3人流连忘返,在廋西湖畔连逛两日,无意间与秦明镜之女秦曦之相遇。

  康熙虽貌不出众,但谈吐不俗,举止文雅,引起了少女的好奇心,禁不住多看了两眼,居然发现了康熙腰间的香囊系着杏黄色的丝带。

  还有腰带上的图案,居然镶着一条腾空而起的蟒蛇。

  在清朝,蛇是小龙,普通人是万万不能拥有的。

  为此姑娘暗暗猜测,这人一定是康熙皇帝。

  加上皇帝南巡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江南省扬州府耗尽全力,正在准备迎接皇上南巡。所以姑娘当时断定他就是康熙。

  恰好下了一场大雨,康熙3人躲在亭子里避雨。秦曦之看他们怪可怜的,赶紧回家向父亲禀告。

  秦家的三间大瓦房就在西湖之侧,秦曦之没用多长时间,便回到了家中。

  当她把皇帝淋雨的事告诉给父亲时,秦明镜大惊,赶紧拿着两把雨伞匆匆往湖堤上跑。

  康熙为此与秦家结缘。

  其实他们是故人。

  小时候曾经还见过面。

  秦明镜的父亲秦文博曾是顺治爷的师傅。小时后在学院曾经打过照面,只是说不上名字,再加上身份悬殊,过了这么多年没见面,双方感到陌生罢了。

  有了这层关系,康熙当晚在秦家住下。

  一连住了数日。

  秦明镜命掌上明珠秦曦之作向导,带着皇帝游山玩水,足迹遍布扬州各地。

  秦曦之自小读书,性情温柔,相貌出众,凡是皇帝有所要求,总是想办法满足。

  一来二去,彼此熟悉了,也有了情愫。

  后来江南总督苗鉴义率官员迎驾,皇帝还把秦曦之带到轩辕住了数日。

  南巡结束后,皇帝带着军队接姑娘回京。

  秦曦之却以祖训为由,拒绝进宫为妃为嫔。秦家子女皆为读书人,性情高傲,这是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

  况且秦文博在世时,尤为痛恨以女色攀附富贵,也立下规矩,命小辈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权贵低头。

  这条路就断了。

  秦曦之就留在了扬州。

  不过姑娘向皇帝发誓:今时今日,只爱一人,这人就是皇帝。

  如果皇帝还记得她,下次南巡时,还在秦家留宿。

  康熙抱着遗憾的心情回到京城,他还是不死心,屡屡派人送钱送物,生怕秦曦之过得不好。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这件事慢慢放下。

  只有心情郁闷的时候,特别是下雨的时候,他会站在窗前,回想起半年前,廋西湖那场不期而遇的约会。

  越是得不到,越是想念。

  后来高福在前线打了胜仗,皇帝便想了个办法,封高福为大将军,为他指婚。

  新娘就是扬州佳人秦曦之。

  说起来也奇怪,高福与秦曦之结婚的第二天,房内的两个侍奉丫鬟莫名其妙暴亡。

  高梓霖出生时,接生婆和几个老婆子也莫名其妙暴亡。

  那时候人们纷纷传言,高福的这个夫人是个「小鬼托生」的恶煞。专门收人的性命。

  也因为这个原因,高福将军常年征战不回家,将秦曦之凉到一边,就算高梓霖出世,也未见他有半点问候。

  直到纳了第二房侧室,才肯回京探望,也有了高梓钱。

  高福的夫人秦氏死后,也是秦曦之死后,皇帝便把所有的怨恨全部发泄到高福头上……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①

  康熙怨高福不懂事,那么好的佳人,才貌双全,他居然不懂得珍惜。

  居然纵容一个侧室,乃至高府的下人、家丁去欺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

  况且这个女子才华横溢,貌若天人。

  皇帝的怨恨注定了高福的命运。

  他只能死,高家的奴才也只能死的死,逃的逃,从此再无庇护之地。

  可怜的高福永远不会知道,是皇帝在背后使绊子。

  或许高福早知道有此一劫,才毅然举刀自刎。

  ……

  ① 解释:三国时期曹植的诗,题目《杂诗?南国有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