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山河静阔>第56章 回京(3)

  “宵别公子现在已经离开卓州,继续往西边去了。”

  书案前汇报的人声音冰冷,犹如机械般没有感情,书案后的男人更冷,低低的嗓音,降了四周的温度。“随他去吧。”

  “是……”

  “让丁行动吧。”

  “是。”恭敬地答应了,男子随后悄悄退下。

  书案后的男人静静地坐着,昏暗的屋内没有点灯,男人习惯于融在夜色里,黑暗给他安全感,让他有一种生于黑暗走于黑暗的满足感。

  “我们的族人从黑暗中来,往黑暗中去,生于黑暗行于黑暗死于黑暗,一辈子不面向光明,黑暗,滋生我们,不因为邪恶的力量,而是天地之初,便是黑暗一片,黑暗才是一切的起源。”

  他们从小信仰黑暗的力量,信仰蛰伏在暗处的伟大。可是数百年前,生活在大陆南面的先祖不小心放出邪恶的凶灵,酿成了大祸,族人受尽苛责,凋零四散。

  祖父口中的故事在男人心中无限被无数次回味,“有一块神石,有着强大的力量,拥有这块石头的人,坐拥了江山呢……”

  尽管祖父说这话的时候不太清醒了,男人却当了真,一直记在心里。

  手指轻敲椅子的扶手,男人仰起头,放松地向后靠,无意识地敲着节奏,男人心里一点一点梳理他的推断:周氏就是拥有神石一族,陈氏定然不知道神石的存在,坐拥江山后,神石一定还在这宫里,死去的末代帝王景帝绝不会带着神石,可是神石究竟是什么样的,男人不知道。

  他只好慢慢找。这一找,又是三年。三年来他找遍了皇宫,国库更是找了四次,明天又将开国库清点,他承认自己有点儿着急了。

  可是一个计划酝酿了十年,足够久了,不是任何人都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从江湖到朝堂,从钱财到人力兵器都发展得如此壮大。

  英雄造时势——他感觉到迫切,要实现自己的壮志雄心。

  “叩、叩叩。”敲门声轻轻,能感觉到来人的小心翼翼,男人缓缓睁开眼睛,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老爷,王大人来了。”

  男人应了一声,走出了房门。

  天色还没有亮,灰蒙蒙的,管家提了一把不太明亮的灯,见男人走出来,又把火光压了压,他知道男人不喜欢光亮,这间书房三年来他只进去过三次,屋里挂满了厚厚的帷布,终年陷在黑暗里,少有能拉开帷布的时候。可他能在这位大人身边待上三年,便是他能不多看不多问。

  “无碍。”男人不去看那灯,示意管家直接带路,甚至好脾气地微微一笑,只是笑得表面,不达心底。

  管家只觉得浑身冷,明明这位大人长得不差,朝野内外都赞他和煦有风度,可管家就是极为害怕,害怕大人一不高兴,他也同先前死的那些家仆一个下场了。

  在前头引路,管家只把灯照在自己面前,男人视力极好,看得清楚,只是男人有个很大的问题,没有方向感。

  偌大的宰相府,空空荡荡,没什么人气,园林楼阁相间,小径曲折,男人住了三年,去哪儿都需要人领着。

  “严大人。”户部尚书王晋一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幸好六月的早上寒气不重,王晋一静静地等着,没有半句怨言。

  严客卿给了王晋一一个习惯性的微笑,如同管家的反应,王晋一低下头,躲开严客卿的目光。

  “走吧……”

  “是。”两人各自上了轿,摇摇晃晃往宫里去。

  看着严客卿上了前头的轿子,王晋一猫身跨进轿子里,放下轿帘,才松了口气。

  严客卿十年前来到京城,先是任职大理寺,在大理寺一待就是六年。

  头两年的时候只是个小职,后来却相当「走运」地破了谨王案,受了宣武帝的青睐,官至大理寺少卿。

  然而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又是四年,第六年的时候平调户部,第七年任在宰相,直至今日。

  十年仕途,不可谓不坦荡。提起严相,便是「顺风顺水」、「青云直上」的代名词。

  朝野上下对严相的评价极高,跟着严客卿的王晋一,当年也只是户部不起眼的一个小人物,现在能有这般风光,就是站对了地方,跟对了人。

  王晋一窃喜,只是伺候严客卿,不比伺候皇上轻松多少,庆幸的是,王晋一早就找到了诀窍——要跟着严客卿,只要好好做个瞎子聋子哑巴、做个听话的木偶人就行。

  轿子摇摇晃晃地入了宫,国库门口已经候着几多户部的官员,对于清点国库,他们已经有了前四次的经验,看见严客卿,恭敬地问候。

  温和地微笑,严客卿一抬手:“免礼。今天的工作还要再辛苦各位了。”

  “严大人客气了。”

  “严大人真是好脾气啊……”

  听着众人的吹捧,严客卿还是保持着同一个弧度的微笑,下令道:“开国库……”

  听见严客卿的命令,众人却面面相觑。

  “怎么?”严客卿挑眉看向王晋一。

  王晋一虚汗直下:“康公公还没有来。”

  “那就等。”严客卿道,众人忙一叠声答应,随后又不敢轻易开口,国库前陷入诡异的寂静。

  看出严客卿有些不快,王晋一也有些着急。先前四次开国库时康公公都事前一刻钟到国库,四个时辰后再准时收回钥匙。

  昨天他去找康公公,康公公笑着应了,也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居然迟了。

  一刻钟过去了。

  天亮了……

  “严大人,下官差人去问问吧。”王晋一只觉得一脑门冷汗。

  严客卿一颔首,默许了。

  去的人很快回来的,确是一个人回来的。

  “康公公呢?”王晋一看手下匆匆忙忙的,不满地看着他。

  “康公公说钥匙不在他手上。”

  “那在哪?”

  眼看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王晋一害怕严客卿回头怪罪于他。不由得急得嗓子冒烟,其他人也不敢吱声,看得出严相不太高兴了。

  “康公公只说是,再等等。”

  原话是:等着吧。他不敢照着原话的语气说,只好委婉了些,还是惹来了严客卿略带恼怒的一瞪。

  “走吧,兴许要我亲自去见康公公。”严客卿一甩衣袍,正要迈步,却见一顶轿子悠悠地过来。

  “严大人,这好像是……”王晋一看看严客卿,又看看轿子,轿子上挂了一只黑色的镂空挂牌,上面写着一个「仁」字。

  是仁王的轿子。严客卿一眼就认出来了,只是,仁王应该远走京城,在追查魔教吧?严客卿心里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轿子停下,旁边的正是全公公。全公公俯身掀开帘子,恭敬道:“王爷,到了。”

  陈恪缓缓走下轿,许是睡的少了,陈恪的心情不太好,完美演绎了「冷面阎罗」的形象。

  众人齐刷刷跪下,衣角摩擦的声音让严客卿觉得刺耳,他保持着微笑,躬身,和着众人:“参见王爷。”

  陈恪略一点头,不多话,递给全公公一串钥匙。

  全公公恭谨地双手接过,又呈给严客卿:“严大人,多有得罪,来晚了。”

  严客卿看了全公公一眼,微笑道:“公公有劳。”

  接过国库钥匙递给王晋一:“开国库!”

  国库厚重的大门缓缓打开,钥匙一共三把,三道门后,便是王朝根基的重中之重。陈恪也不曾进过国库,抬步往前去,严客卿却微微一拦。

  “王爷吓了微臣一跳。”这话听起来很是亲昵,不知情的人兴许会误以为严客卿和仁王十分熟悉。

  陈恪看了严客卿一眼,难得陪着人寒暄:“是吗?”

  这话让人怎么接?严客卿却不介意,“是啊,王爷不是在追查魔教么,怎么的突然回京了?”严客卿摆出闲话到底的姿态。

  看着鱼贯而入的官员们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清点,陈恪便也止步于国库门口,看着严客卿,跟他玩起语言游戏:“是啊,查到京城了,就回来了。”

  严客卿吃惊不已:“这、魔教……”

  陈恪摇摇头,严客卿适时地闭上嘴,又问道:“那今日王爷怎么有空过来,莫不是这国库也也魔教有关联?”严客卿眉头紧蹙,十分担忧。

  “严大人哪里话,近日政事繁忙,连带康公公都抽不开身,本宫替皇上分忧,也是应该的。”

  “是,王爷说的是。”

  “清点国库需要多长时间?”

  “五天。”

  “嗯,明天起每天卯时三刻由全公公把钥匙送来……”陈恪说着,全公公对着严客卿福身行礼,“申时回收。”

  “是……”

  “每日清点后整理清单直接交给全公公。”

  严客卿一怔,随即道:“是……”

  仁王这是几个意思?亦或者皇上是什么套路?严客卿心中百转千回,面目上维持着平和,领着陈恪进入国库,一一介绍国库的划分和各部分的职能,并详细解释了清单表上会怎么记录这些东西。

  听着严客卿的介绍,国库十分丰盈,只是前几年的户部官员太过于浑水摸鱼,留下的账目都是混乱的,国库一时清点不明白,这回严客卿亲自出马,誓要细数国库的情况,并针对国库的情况,研订之后的富国法。

  “富国,富百姓才是啊。”

  “王爷说得是,只是这几年南边多有大水,还得要充盈国库才行。”

  “嗯。”陈恪停下脚步,站在兵器库前,这里离清点的人群有一定距离。

  陈恪压低声音,听起来更冷了些,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眼睛里的神色令人看不明白,“严大人,八年前的谨王案,还有印象吧?”

  八年前死去的谨王,谨王案后兄弟离间的仁王和当今陛下,远走京城又悄悄回京的仁王,一时间严客卿脑中闪过无数想法,最终串成线,贯通一气。

  原来今天仁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严客卿恍然。

  “自然,当年正是微臣经手的谨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