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

  感受到赵瑜情绪不对,柏清宇抬起他的脸颊想要细看。

  病

  “怎么了?”

  感受到赵瑜情绪不对,柏清宇抬起他的脸颊想要细看。

  不想让他看出异常,赵瑜故意埋首在他怀里:“没,我就是想着最近咱俩每次见面都是聊政事,许久都没这么好好的说会话了。”

  柏清宇闻言默默环紧他,两人静静坐了一时,柏清宇忽而出声问道:“陛下现在身体怎样了?”

  赵瑜随口说:“云深大师走之前给我诊过一次脉,说近一年都无碍了,我也觉得最近挺好的,怎么了?”

  “之前陆太医说你的身子要养一个多月,如今时间也差不多了,你体内余毒也清了……”

  柏清宇没再说下去,而话中的意味已不言而喻。

  赵瑜一开始没反应过来,等他听出其中深意耳根顿时烫了起来:“再……再等等吧,现在……还不合适。”

  姜映禾刚离世,毕竟也是他这具身体的母亲,依礼是要三个月内清心寡欲的。

  柏清宇在他耳侧轻语:“我知道,我只是想让陛下知道,不论臣在哪何处,也都时时刻刻想着陛下。”

  要是没问那个问题之前,赵瑜只会觉得柏清宇在简简单单的说情话,但在他问了那个问题后在说这些,赵瑜很难不联想到别的。

  他的脸一点点红了起来:“我也是想你的。”

  柏清宇最爱小陛下明明害羞却又诚实回应的模样,低头细细密密吻上他的唇。

  逐渐沉溺在其中,赵瑜将所有杂乱烦忧都暂时抛到一边,只想时间停留在这一刻。

  这一念头刚刚出现,系统就大煞风景的发出滴滴警报声,让赵瑜微微一顿。

  “怎么了?”柏清宇气息也略有粗重,嗓音带着沙哑的问。

  垃圾系统,老子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任务,命都快没了几次,想谈个恋爱还得看你脸色,我又没拖延进度,教导主任也没你管得宽!

  我还就非跟柏清宇一起了,看不惯就换个人来做任务,我还就不伺候了!

  愤愤在脑中把系统骂来一遍,几秒钟之后警报停了,好像是回应赵瑜,一股比上次强了一倍的刺痛狠狠袭来。

  而赵瑜只是微蹙了下眉宇,轻笑着对柏清宇摇了摇头,主动攀上他吻了回去。

  阴寒之毒我都受住了,你这点简直毛毛雨,有本事就直接弄死我。

  赵瑜在脑中冷冷说,停了几十秒钟疼痛猛地停止了。

  舒了口气,赵瑜收紧的身体放松下来。

  他就赌系统不会轻易换人,目前来看他暂时赢了。

  ——

  殿试的日子很快到了,地点是在宫中保贤殿。

  二百多名贡士天不亮就进来了,又经过点名、行礼等诸多环节,开始发卷已经到上午十点多了。

  赵瑜虽是主考,但不需要全程都在那,只在正式开考前接受考生的跪拜,等开考后在殿内转了几圈。

  一开始赵瑜只随意转着看看试卷写的怎样,能坐在这里的毕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从字迹到文采大都是极为出色的。

  但许是大晋立国后都无大的水患,近年科考题目也都未涉及到,有些考生拿到题目后就眉头紧皱苦苦思索。

  但凡这种的,所写文章虽也辞藻华丽,看似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实则内容空洞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赵瑜看了几个都是这种不由有些失望,直到走到个不甚起眼的黑面考生面前瞥了几眼卷子,意外发现他的观点格外务实思虑全面且有独到创新之处,便不由停下又仔细看看那考生。

  这一看之下赵瑜好像觉着在在哪见过他,但又一时想不到。

  直到看到他考卷上写着的名字,赵瑜脑中才把人对上了号。

  这考生正是李辛。

  他在会试中果然顺利通过,对殿试也是自信满满。

  当皇帝到场后,李辛行礼时迅速望了一眼,果然如他所想,那日在慈济局的少年真的便是这天下至尊。

  李辛暗暗生出些感慨,他若不是在慈济局也不会遇到皇帝和柏相,也很有可能无心这次恩科。

  看来冥冥之中有些事早已有了联系。

  很快试题发下,李辛凝集心神开始审题。

  水患……

  看到这一题目李辛有些意外,但又觉得在意料之中。

  科举所出题目很多时候会受主考官的喜好影响,有些主考严谨务实,有些则喜文采华丽。

  而这殿试的主考是皇帝,必然跟皇帝的喜好有关。

  但对这刚登基一年多的新帝,考生们也所知不多且意见相差很大。

  有说皇帝随心所欲喜好奢华,却也有说他心思缜密务实重干的,总之各种猜测,说什么的都有。

  李辛自然也听过这些话语,他想到却是那日在慈幼局半分也没嫌弃环境简陋,对孤儿一团和气的少年。

  如果这样的人真是皇帝,李辛相信他定然也是有爱民之心的好皇帝。

  因此会试结束后,李辛便有意多读多写关乎社稷民生求实务真的文章,如今果然用上了。

  感觉到皇帝站到自己身侧,李辛也不免生出些紧张,但很快便收回心神继续作答。

  赵瑜看了一会儿觉得李辛写的确实不错,但也没有影响他,站了一会儿便转到其他地方。

  真正如何,待到收卷之后细看吧。

  殿试结束试卷并没有立刻送到赵瑜这儿,而是由翰林院的人审阅斟酌后,定下拟录的名册呈给赵瑜。

  翰林学士章怀虚揣着拟定的名册到紫宸宫书房,在外面为首的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内侍。

  章怀虚记得他叫苏顺,近来跟着赵瑜上朝的都是他,而非张德福了。

  苏顺年龄不大却很稳重,问明章怀虚后谦和道:“学士稍等,待小人前去通传。”

  并没有天子身边侍从常有的那种倨傲张狂。

  不多时苏顺出来请他进去,章怀虚忙跟在苏顺身后,忽然想起来之前苏内侍一只脚有些跛,现在却不见一点异常,难道是他记错了?

  “柏大人也在里面跟陛下说话,章大人请进。”

  正想着苏顺已将他引到殿内屏风,顺便提醒了句。

  一听柏相也在,章怀虚更打起几分精神,对苏顺道了谢绕过屏风进去。

  柏相果然也在书房,正站在皇帝身边说着什么,态度自然随意,章怀虚望了眼便赶紧行礼,一面将手中名册呈了上去:“陛下,这是臣等审阅过文章后拟定的录取名额,此次殿试共237人参加,拟录180人为进士,另有臣等拟定的头三甲名单,请陛下过目。”

  苏顺将名单转呈上去,赵瑜接过先把下面的一百多个进士名单大概看了一遍,一边问:“章翰林,这里出身世家的进士有多少?”

  章怀虚赶紧回想,答复道:“回陛下,八九个还是有的。”

  他之前也没想到皇帝会有此问,幸而录取的那些世家子弟章怀虚也都认识,大概也能算出来。

  虚虚笑了下,赵瑜也不知是讲给柏清宇还是说给他道:“朕记得先皇在世最后一次殿试也是录了一百多人,那时候世家子出身进士可是占了半数左右。”

  “这些世家的儿孙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柏清宇拿过名单也看了看,道:“之前科举对门第有诸多限制,平常人拿不到名士推荐便连考也没法考,何况有些主考有所偏向,世家的子弟自然是占了多数。”

  章怀虚听的汗津津,他忍着心悸道:“此次招录的名单是臣等仔细阅卷后筛选多次才定下的,绝无藏私偏向,请陛下和柏相放心。”

  他自己也是世家出身,若是以前的确有柏相说的情况,对世家子弟略有……

  咳,颇有关照,但这次开的恩科他是真的一点人情也没敢讲。

  全是实打实的该怎么评都怎么评,最后定出来的名单便是如此,与以往相比,名单上世家子弟的数量的确是太打脸了。

  不过幸好还有一点能让章怀虚挽尊,他小心道:“这次世家子弟是少了些,不过陛下您请看前三甲的拟录名单,暂排在第一的宋灵安便是世家出身。”

  他又拿出几张试卷:“这是拟定的前三甲所作文章,陛下请过目。”

  接过文章,赵瑜先看了下他们的名字,前三甲从前往后分别是宋灵安,李辛和周言君。

  见到李辛名字时赵瑜眼睛一亮,看来他果然没看错。

  不过他没出声说什么,先依次把三人的文章看了一遍,又交给柏清宇传看。

  柏清宇见到李辛名字也想起那个黑面书生,与赵瑜交换了下眼神,将几份文章看完。

  章怀虚在下面忐忑等着,最终排名已经无所谓了,要紧的是这两位别觉得他徇私舞弊,有所偏袒就好。

  “前三甲的文章做的确实不错……”柏清宇放下文章,对赵瑜道,“三人虽文风各有不同,但皆构思精妙,有理有据,都是可堪大用之才。”

  他瞧着局促不安的章怀虚,淡淡夸了句:“翰林院这次是用心了。”

  章怀虚忙道:“是下官等应尽之责,万不敢有负陛下和柏相所托。”

  柏清宇未置可否,又问赵瑜:“陛下觉得前三甲的名列可还用再更换?”

  赵瑜也有些犹豫,主要是犹豫宋灵安和李辛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