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小五还有些犹豫不敢吃,赵瑜笑道:“你带我去慈幼局便是帮了见李小五还有些犹豫不敢吃,赵瑜笑道:“你带我去慈幼局便是帮了我大忙,这些吃食不值多少,快吃吧。”

  他这才道了谢,小口吃了起来,虽然吃得很快,吃相倒很文雅,应该是有人教过的。

  等他吃完酥饼也出锅了,黄灿灿的葱油酥饼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引得李小五止不住伸头去看。

  得知赵瑜他们是要送给慈济局去,摊主定要多送几个,还叹道:“那慈幼局的李押司倒是个好人,只是,哎……”

  话没再说下去,赵瑜所有疑惑也不好再问。

  让侍卫拿了饼,柏清宇与赵瑜并排而行,跟着李小五往后巷走去。

  吃了馄饨的李小五对赵瑜亲近许多,也不那么拘谨了,一蹦一跳走在前面给他们带路。

  一路走着赵瑜也问了他一些问题,李小五一一答了。

  而当赵瑜问他是不是在慈幼院吃不饱才会去街上找吃的,他忙摇头解释:“不是哩,李押司对俺们都好,只是官中定的收养人数有限,给的米粮也是有数的,李押司心软,但凡有孩子被送来他都一并收下,慢慢的……吃食就紧张了。”

  他又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其实也够吃的,就是俺天生饭量大,旁人一碗俺要三碗才饱,李押司老把他的饭菜给俺,俺不想吃他的就跑出来干活换些吃的。”

  一直没出声的柏清宇忽而问:“李押司可曾教你们读书写字?”

  李五儿有点怕这位看起来就冷冷的男子,不自觉往赵瑜那边靠了靠才道:“教的,慈幼局里也有先生,可他嫌俺们愚笨,都是隔几日来教几个字就走,还是李押司平常教俺们的多。”

  他又想起了什么,道:“他们说李押司学问可大哩,就是得罪了大官才被指到俺们慈幼局的。”

  正说着他们拐入到一个巷口,李小五指着前面不远有几个五六岁小孩玩耍的一个院门道:“就是那里了。”

  说罢他快走几步到跟前把玩闹的小孩子叫起来,让他们赶紧回去,一边领着赵瑜他们进了院中。

  小院进去倒是宽敞,此刻正是晚饭时间,有一两个老妇人在院中喊着开饭,一时间院中各处的孩子都飞快的往院后跑去。

  也有大些的孩子看见李小五和他领着人的,好奇看了几眼,但都很有规矩,没有围着过来。

  赵瑜注意到这些孩子身上衣服虽都不甚新但也足够暖和干净,体态都也适中,没有面黄肌瘦吃不饱饭的样子,心中便有七八分信了李小五说的话,不过到底如何还得一会儿再看看这位李押司。

  李小五把他们领到正堂里坐下,道:“两位哥哥稍等,俺去叫李押司来。”

  待他走后赵瑜在这屋内打量,这里面四处简陋,连个像样值钱的摆设都没有,但却收拾的干净整洁。

  “都道京城繁华,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角落……”赵瑜看着外面的孩子感慨,“若不是遇到这孩子我怕是一辈子都见不到这地方。”

  特别是看过昨夜奢华热闹的灯会之后,更显得这处小院格外简陋又真实了。

  “鳏寡孤独,这些人事都无法避免……”柏清宇道,“前朝只有民间自筹的慈幼院,先帝时朝廷设立这慈幼局,虽不能把问题一概解决,也比之前要好许多。”

  正说着李小五领着一个书生模样皮肤格外黝黑的男子进来,那人正待唱喏行礼,见了柏清宇不由呆住了:“柏……柏大人?”

  柏清宇:“你见过我?”

  那人这才回过神来行了一礼:“小吏李辛,曾有幸远远见过柏相,不知柏相尊驾来此,请恕小吏失礼!”

  领着他来的李小五也呆住了,他虽不清楚相是个什么官职,但也知道是了不得的人物,当下惶惶不安的望望柏清宇又看看李押司,生怕自己是不是给李押司带来了麻烦。

  看出他想什么,赵瑜招手让他过来,道:“你带我去把酥饼分下去吧,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李小五看李押司点头这才拉着赵瑜出去到了后院伙堂,约摸有四十多个年龄不等的孩子正在吃饭。

  见了李小五有个孩子一溜跑过来从怀里拿出一个藏起的馒头:“你咋才来啊小五哥,饭都打完了,亏得俺给你留了个馒头呢。”

  边说边好奇的看着赵瑜,问:“这是哥哥是谁呀?”

  李小五把馒头推回去:“俺在外面吃过了,小八你自己吃吧,这位是……”

  他想到李押司对那位男子恭敬的态度,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介绍赵瑜了。

  赵瑜让跟着他的侍卫把酥饼打开,虽然没有刚出锅时候酥脆,但依然香气扑鼻,一下把伙堂里孩子的注意引过来。

  但孩子们虽眼巴巴的却都没有乱动乱问,连离得最近的小八也只是咽了口水,看看手里的馒头,继续慢慢啃着。

  “我是来给慈幼局捐资的,这些酥饼是给小五的谢礼,大家吃吧。”

  见李小五也点头孩子们欢呼一声围了过来,都自觉得一人领一个道了谢,坐回位置上珍惜的小口小口吃着。

  对着随和的赵瑜,李小五不像在柏清宇身边那么拘谨,他看着吃得开心的其他孩子也不由弯嘴笑了起来。

  还不忘给李辛刷好感度:“李押司发了俸禄也给俺们带好吃的,就是他俸禄也不高,家里还有老母亲要养,才不能给俺们常带,不过平日里的饭菜也能管饱,年节也有肉吃呢。”

  看他随时不忘维护李辛,赵瑜便知这位小吏的确是个好人。

  他把随身带的荷包取了下来递给李小五:“这里面的银钱便当是捐给你们了,一会儿拿去给你们押司。”

  想到柏清宇的身份李小五一时不敢伸手接,赵瑜故意道:“我是当真许了愿的,你要是不收我可就找别处捐了。”

  李小五这才双手接住,还像模像样的行了个上揖礼答谢。

  赵瑜笑问:“这也是李押司教你的吗?”

  李小五点头:“押司说俺们虽无父母,却也不比平常孩子差,该学得礼节学问都要学,如此等出了慈幼局也能好生过活,万不能因处境困顿就放纵自身。”

  赵瑜了然,这李辛虽然只是个小吏,品性见识倒是难得,比赵珂之流要强出多倍,只做个小吏倒是屈才了。

  随口跟李小五聊了一会儿,赵瑜又让他带着自己去孩子们的住处、学堂等逛了圈,虽然各处都是一样简陋,但也都收拾的井井有条,偶尔能见到一两个妇人在洒扫整理。

  李小五解释说:“这些婶娘都是周围穷苦人家来帮工的,白日来晚上走,每夜留两三个在府里轮值照顾。”

  赵瑜点头,虽然孩子们的衣食住称不上富足,但就当前的社会条件来看这慈幼局已然做的不错了。

  一圈逛下来他们又回到正堂,不知柏清宇刚刚和李辛说了什么,他此刻脸上带着沉思之色,连赵瑜他们进来都未觉察。

  柏清宇神色一如既往淡淡的,见赵瑜进来眸内才带上一抹不易察觉的柔意,问他可要回去。

  赵瑜本来还逛得有些意犹未尽,但外面天色已暗他也知道要尽早回去,便点头答应。

  只这一会儿李小五已经颇为喜爱这个和气温柔的哥哥,他不舍的同赵瑜道别,同李辛一路将他们送到慈幼局外,侍卫已将马车停在那里。

  “回去吧,有空我再来看你们。”赵瑜摆摆手上车,李小五重重点头,同李辛一起行礼送别二人。

  直到马车拐过巷口,李辛才牵着李小五往回走去,李小五拿出刚才赵瑜给的荷包:“押司,这是刚才那位小公子捐给咱们慈幼局的,可香哩,你也去尝尝吧!”

  李辛接过荷包却是一愣,他没去看其内的东西而是仔细验看荷包的样式材质,反复看了几遍后一个猜测浮现在他的脑中。

  再结合着柏清宇的身份,这个猜测便十有八九便是准的。

  “押司你咋了?”李小五看着忽然一动不动的李押司疑惑道。

  猛得回过神的李辛拉着李小五往回赶,等拐过巷角那辆马车已不见了踪迹。

  李辛面露失望,不过立刻又珍而重之的将那荷包捧起,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行了个稽首礼。

  一头雾水的李小五挠了挠耳朵,虽不明所以也跟着行了个礼。

  李辛站起来后又仔细问了李小五刚才是怎么遇到那位小公子的。

  李小五就把下午的事说了,又惴惴道:“押司,俺是不是做错事了?”

  拍了拍他的脑袋,李辛笑叹:“你是傻人有傻福,能吃到那位公子请的馄饨,你这一辈子的福气都有了。”

  接着他又喃喃道:“有君有相如此,大晋的百姓都有福喽。”

  天色全然暗了下来,马车外挂的灯笼也燃了起来,随着行进颠簸烛光忽明忽暗的闪着。

  逛了一下午赵瑜这会觉得两腿酸痛,靠在靠垫上休息,脑中回想着下午在街上见到各种新奇事物,特别是刚刚从慈幼局看到的一幕幕。

  手腕震了一下,赵瑜打开系统查看参观慈幼局的任务已经完成,而且又发布了一项后续任务。

  作者有话说:

  过渡章节,下章走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