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短命昏君他还没活够>第18章 、元宵灯会

  赵瑜一看也有点意外,等着这老外……啊不,等着这位外邦友人公;

  安德鲁耸了耸肩:“上帝保佑,从罗陀到大晋他们写了快有一百封信,每封信都一样,你再替我回一封就好了。”

  快出门时候他又伸回头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告诉他们我要在这里多停留几天,起码等过了那个……灯笼节?让他们不要着急,我会带精美的首饰和丝绸给他们做礼物的!”

  说完他飞快溜了出去,埃蒙头疼的在后面纠正“是元宵节——”,之后认命的拿出鹅毛笔和墨水,开始日常代写工作。

  [尊贵的大人:

  使团已抵达京都,我现在正在驿馆中给您回信。我们今天刚觐见了大晋的新皇,他看起来真是年轻又光彩照人……

  大晋一如既往的神秘又迷人,事实上安德鲁殿下已经被这里深深的迷住了——

  我是说他在这里很好,并且提出要在此多停留几天进行学习、参观……

  总之使团返回的时间可能会比预计的要晚一些,请您不用为我们担心,我一定会照料好殿下的。

  您谦卑而又忠诚的仆人埃蒙敬上 ]

  等写完信埃蒙怕烫了手一样赶紧丢下了鹅毛笔,连检查都懒得检查的把信封好,叫来随从把信寄出去。

  做完这一切埃蒙觉得自己离秃头又近了一步,天知道他这一路上替安德鲁写了多少信,往往是回信刚寄走就又接了一封。

  当初他是怎样的天真才会自信满满接下这个任务,名义上他是译官,安德鲁是使节。

  实际上那位殿下什么也不管,使团所有的事都要由他安排,这本来也是埃蒙的本职工作,他倒不是抱怨这个。

  虽然为防止有意外耽误时间,他们已经比原定时间早出发了半个月,可一路上安德鲁总会有各种新奇的想法和念头,不是要去游历景色,就是要出手惩罚强盗。

  一路上走走停停,紧赶慢赶终于在昨天到达京城,差一些就赶不上大朝会,那样可就要耽误大事了。

  虽然大晋与罗陀相距遥远,罗陀也不像大晋其他周边国家一样是其附属国,可罗陀对大晋所产的瓷器、香料、丝绸等的需求一直非常大。

  两国间的商贸往来不断,因而在新帝登基之后来朝见拜年,送来贺礼进而维护两国的友谊是非常必要的。

  好在最终没有耽误了正事,接下来几天他还需抽空去和大晋的官员洽谈以后几年的贸易计划。

  虔诚的在胸前划了个十字,埃蒙默默祈祷,他现在只希望在接下来几天安德鲁殿下不要再生出什么乱子,让他们顺利结束此处大晋之行吧。

  ——

  从正月初一往后那几天可把赵瑜累够呛,不是设宴款待大臣就是接待使节,到了正月初五便安排了各国使节去城郊皇家围场比赛射箭,大晋也会排擅长射箭者去参与。

  当然不论输赢皆有赏赐,相当于增进各国感情的友谊赛。

  让赵瑜高兴的是这种场合他就可去可不去了,便找了个由头推辞没有出场,终于能歇息一时了,但也只是一时。

  这些歌舞不休的日子一直延续到正月初七才算告一段落,各国的使臣也都基本回国了。

  大晋年假跟现代一样只有七天,当然等真正过完年要等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时候还有几天假期,但是这中间几天还是要正常办公上班的,赵瑜反而松了口气。

  之前那些礼仪性的事务都需要皇帝亲自上阵,他人无法替代,而上班就意味着赵瑜可以摸鱼啦。

  大部分官员在过年期间的状态其实和赵瑜一样,跟往日相比有所摸鱼,晚来早走,甚至有的直接告假回家乡去了,大家都对此睁只眼闭之眼。

  一来过年期间正常没什么要紧的政务,二来每家每户都忙于人情来往各种宴会,也确实疲惫些。

  但柏清宇显然不在其中。

  从正月初八起每日就按时上下班,过年期间政务虽不多但因为之前已经积攒了几天,有时依旧需要加班,那些政事由柏清宇处理完拿给赵瑜过目,他只需批红盖章就行。

  此外每日还需要读书练字,但跟前几天相比简直就是美滋滋。

  当然赵瑜还是很心疼自己金大腿的,这几天他看着柏清宇好像比以前更清瘦了些,来见也是匆匆说完公事就走。

  赵瑜自然不敢嫌他冷淡,换位思考任谁大过年的还得处理一堆工作心情都不会太好,心虚愧疚之余便时常让内侍去送汤送菜给柏清宇。

  日子美了没几天,转眼到了元宵节,对大晋百姓来说元宵的热闹程度甚至要高于正月初一。

  京城大街小巷的树上都要用彩灯布花装饰一新,而从冬至起就在城中搭起的山棚更是灯烛高涨,其内摆放各类用纸扎成的神兽、菩萨、百戏人物等皆栩栩如生,到了夜晚棚内灯火点亮,观之可谓金碧辉煌。

  不仅如此,城门和各处道观佛寺也设有道场和乐棚,来往百姓有烧香祈福,也有观戏听曲儿的,城内的酒肆茶坊在年间也不歇业,人潮涌动,香车宝马在街巷上川流不息。

  这样大街小巷的热闹景象才是大晋最正宗的年味儿,然而赵瑜也是看不到的。

  当然了,为表与民同乐,年前宫里在明德门前就搭好了一个露天的大台子,台边则挂着各种坠着灯谜的灯笼,到了元宵节晚上赵瑜坐着御辇和仪仗浩浩荡荡到了这边。

  下了车辇登上明德楼后,百姓和护卫乌泱泱跪倒一片,赵瑜稳了稳神让诸人平身,又讲了几句场面话,大致意思就是大家今晚吃好喝好过年好,一阵欢呼谢恩后赵瑜才终于落座。

  看着下面个个好奇伸头张望的老少百姓,社恐患者赵瑜勉强摆出笑脸点头示意,恍然生出一种自己不是来参观,而是被参观的错觉。

  而且……台子周围虽然都是百姓,但禁卫显然比百姓更多,加上仪仗灯架等的遮挡,完全看不到更远处的街景。

  本来想感受大晋原滋原味元宵气氛的希望落了空,赵瑜不免有些失望。

  好在表演很快开始,众人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只是看了没一会儿赵瑜的兴致就下去了。

  这些杂耍舞曲儿精彩归精彩,但他毕竟是看着各家卫视春晚长大的现代人,这些节目再精彩也比不过现代的舞美灯光。

  而且……大正月的坐在这四处透风的楼上,即便旁边烧得有炭火也实在是太冷了!

  与其在这边端坐着看节目,赵瑜更想去这街头巷尾走一遭,不过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幽幽叹了口气,赵瑜吸溜着鼻子看了看四周,发现周围的人都面带兴奋,其下的百姓更是时不时欢呼叫好,好像没什么人觉得冷。

  想来还是他自己体质太弱的缘故,好想裹条被子在身上……

  还好张德福了解他的体质,看赵瑜坐了没多久就蔫蔫儿的,赶紧取了汤婆子来给他暖上。

  抱着暖洋洋的汤婆子续命,赵瑜终于熬到最后高潮节目猜灯谜,数十个宫人从灯架上随机取下灯笼。

  台下百姓只要猜中便可答题,答对了便可得到皇帝赏赐,可以说是大晋版的官方现场互动游戏,由是人人情绪高涨,气氛分外热闹起来。

  赵瑜也提起了精神,他的智商是猜不出几个灯谜,不过看人猜灯谜还是挺有意思。

  很快十几个灯谜都被猜出来的,猜中者有耄耋老者,有中年读书人,亦有小儿和女子,赵瑜皆让他们到楼上来亲自赐了吉祥物件作为赏赐。

  得到赏的人都欢喜不已叩谢皇恩,东西倒是其次,能得见天颜才是求不来的好福气哩。

  而没抢到作答机会的人则捶胸顿足失落不已,倒是赵瑜又展示了自己的亲民和平易近人,刷了一波好感。

  看着昏君改造进度快到8%,赵瑜觉得被冻一晚上也值了,虽然涨得不多,总归是个好的开端嘛。

  看了看还有最后一个要猜的灯谜,宫人把谜面念了之后赵瑜乐了,这个谜语他之前恰好听过。

  台下众人倒静了一静,这个谜底其实很浅显易懂,但猛一下可能会想不到。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下时长……”

  张德福也一旁苦苦思索,见赵瑜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凑过去道:“陛下您这么快猜出来了?老奴就觉着这谜底就在脑子里转了,可就是想不出来您看这……”

  赵瑜谦虚一笑:“这谜底确实不难,就是有点讨巧。”

  他遗憾的瞅了瞅下面,小声嘟哝:“要是柏清宇在的话,指定不用想就知道了。”

  可惜今日元宵节假,柏清宇此时应该陪着家人呢。

  收回神来赵瑜摇摇脑袋,他现在怎么干嘛都能想到人家柏清宇啊,这么下去可不行,一定得改改……

  就在赵瑜走神之际下面有人举手叫着猜出了灯谜,宫人看清何人后愣了愣,但也依照规矩让他到台上来公布谜底。

  那人也不走阶梯,身手敏捷的两下跳到大露台上,台下的众人也看清来人,不由一阵哗然。

  只因上来的并不是大晋人士,而是个金发碧眼的外邦男子。

  在京城常居的外邦人并不少,但上来猜灯谜的这还是头一个,由是台下百姓都分外新奇的望向他。

  赵瑜一看也有点意外,等着这老外……啊不,等着这位外邦友人公布谜底。

  这个外邦友人赫然便是安德鲁。

  只见他潇洒上了台对台下微笑致意,然后对着楼上赵瑜行了个像模像样的上揖礼,之后自信满满的张开了口:“日!”

  赵瑜差点没忍住笑出声,这答案是没错,可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就那么像是骂人呢。

  作者有话说:

  这个谜语相传是王安石出的,借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