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复唐>第31章

“请太后勿要推辞!”群臣也跟着一起起哄。

刘冕放眼看了一眼堂中。心道这其中或许也有许多良臣、忠臣吧?在这种事情上,他们也不会犯傻跳出来与武则天作对讨个没趣。喜欢出这种风头的人,恐怕都该杀的杀、该抓地抓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识时务的。至少不会当面直逆龙鳞如同裴炎一样跳出来触怒武则天,为这种虚无的事情讨个不得好死。

半晌后,武则天长长的叹了一声“哎,尔等这是为何?先请站起来吧。予其实也正有一事,要与皇上、众卿商议。”

“请母后示下?”李旦谨小慎微的道。

群臣都依言站了起来,心怀忐忑的惊疑不定太后还要说事?

武则天悠然的开讲了“数月前,扬州爆发出一场叛乱,震惊天下。徐敬业不思皇恩公然造反,给大唐带来极坏的影响。如今叛乱已然平定,予建议大唐可以改元、大赦天下以庆祝。皇上和众卿以为如何?”

“此举甚妥。”李旦别无二话。对于这样的事情,尤其是改元,满朝大臣们也几乎是习惯了。武则天临朝称制没多久,都已经改了好几个年号了。

改吧改吧,你爱折腾就折腾吧。对于这种表面上地事情,群臣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也没什么意见可提。

“改元与大赦天下一事,宜早行。予以为,皇上可于今日朝堂之上当众颁旨,大唐改元垂拱,大赦天下。”武则天继续道,“同时向天下人宣称,予大唐太后,正式还政于皇帝陛下。从此幽居于后宫,不再过问政事。”

“呵!”这一下,如同一枚重镑炸弹扔在了朝堂之上,群臣彻底哗然。连李旦也似乎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被吓着了,当时就惊道“母后……何故如此?这万万使不得!”

刘冕木然的站在当场,身上也轻轻的震了一震倒抽一口凉气武则天,又要玩什么?!

群臣也按捺不住了,当时就像炸开了锅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刘冕听到的最多地声音,当然是太后要还政,这如何使得?、叛乱刚平天下初定,不可造次啊!、是啊是啊,此举伤筋动骨动摇国基,万万使不得!

“肃静众卿听我一言!”武则天长声一喝,满堂顿时安静下来。然后,她再声音悠长地道“予身为太后,也是当初的皇后和李家地媳妇,与众卿一样同样也是大唐的子民。此次,仅因为我一人之故,而酿出扬州兵变这样的惨祸,予心何安?”

说到这里,满堂寂静。武则天的嗓音如同从天空滚来,朗朗震烁

“扬州之地,伏尸百里尸骸成山,孤儿寡母呼天戕地千里无人烟,予心何安?“大唐基业,伤筋动骨国体飘摇,内乱之际外敌觊觎中原受危,皆因我一人之故,予心何安?”

“先帝托孤之重,临终淳淳曾言,让予善辅皇帝安民抚国,如今大唐动荡飘摇,扬州数十万军民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予心何安?!”

此时,武则天的声音已经有些激动,甚至还略带上了一点哭腔“予之初衷,无非是振兴大唐安抚黎庶。如今,却适得其反。予还有何面目居于朝堂之上涉足朝政皇帝陛下英明仁德,当亲临金銮宝殿专断国事。予年岁已高不堪劳累,当退居后宫颐养天年。皇帝陛下,诸位爱卿,予字字真言发自腑肺,请明断。”

刘冕听完眉头轻轻一皱,心中暗忖好一招问客杀鸡、以退为进,实在是狠、高、妙!

第二卷 烈火乾坤 第120章 李贤登场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7-6 17:06:17 本章字数:3369

武则天撂出的话实在是太狠了。吓得李旦三魂失了七魄,居然慌忙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跑下金銮殿,惊世骇俗的来到了朝堂之中,当堂拜倒在地“母后在上,请听皇儿一言先帝临终之时,一再嘱托母后辅政安邦。先帝遗旨,不可违备。徐敬业之流祸害江山荼毒百姓,与母后何干?贼人打出的旗号是匡扶皇兄庐陵王,反武复唐然,大唐未失,谈何匡复?徐敬业之流不过是混淆视听、蛊惑人心!”

“况,皇兄永寿郡王挂帅出征,成功平灭了徐敬业叛党,已经在天下人面前击穿其骗世谎言。肖小作乱实是难免,母后何故因此而蒙生退意,岂不是因噎废食恰好中了歹人奸计?皇儿年幼无知朝堂百废待举,何时何地都离不得母后周全。愿母后以天下江山为念、以社稷万民为重,不可枉生退却之念!皇儿肯请太后三思,万望收回成命!”

文武百官都快要被吓傻了。皇帝在金銮殿前下跪,绝对是古往今来闻所未闻的奇事一棕。与此同时,大家也都知道,这事要越闹越大了,今天这朝堂之上,注定了要一声接一声的惊雷劈个不停!

皇帝都跪拜下来了,文武百官哪里还敢站着不动。连刘冕和明以及站在班列之外戍防的十二千牛备身也都面向金銮殿拜倒下来,一起高呼“请太后收回成命!”

含元殿外的宦官宫女、龙尾道上戍卫的千百羽林军和千牛卫卫士全都一同拜倒,齐呼请太后收回成命!

谁也看不清珠帘后的武则天,此时作何表情。连离她最近的上官婉儿,也惊慌的拜倒在地头也不敢抬起。

她就这样端坐如钟纹丝不动,听着金銮殿外此起彼伏的呼喊声,轻轻的、微微的牵动了一下嘴角,露出了一抹稍闪即逝地微笑。

“尔等……”武则天开腔了,声音中满是不情愿。“当真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么?”

跪在下首的武承嗣扯着嗓门儿就开始吼了“太后,微臣死罪斗胆上谏太后如若弃政才是真正的不孝不仁不义!”

武则天愠怒的一拍身边座椅“大胆武承嗣,你何出此言?”

武承嗣也似乎是嚯出去了,以头磕地连声大呼“微臣肯请太后先赐微臣死罪然微臣的话,仍然要说太后受托孤之重却不思报效意欲退政,便是不忠;李唐先祖创业艰难。此当国家危难之时太后要撒手不管,便是无视祖宗基业,是为大不孝;太后日理万机明察秋毫明断乾坤,是万民之所望。如今退政养闲而弃万民求一己之安,是为不仁;太后为念一己之私名顾全小义而弃天下大义、弃民生国邦于不顾,即是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太后如何办得?微臣身为社稷之臣眼见太后犯下如此大错,虽受千刀万剐而死也要拼死谏上愿太后明察!”

刘冕跪在一旁心里直打鼓这个武承嗣。可以啊!这一番说辞正气凛然大气磅礴,还真的有几分气势。听上官婉儿所言,此人野心虽大但资质鲁钝才疏学浅,哪里能在一时间组织起如此强有力地说辞?想必是早有腹稿精打细算多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