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女帝>第259章 惊涛暗流

  王妡朔朝上一句诛心之言虽然暂时将立皇太子之事给压了下去, 然这种事情不提则已,一提,满朝文武的心瞬间就长了草。

  现今皇子一共五位, 最大的皇长子萧祚虚岁六岁,最小的皇五子萧祐虚岁四岁, 无一嫡子。

  虽说按照礼法,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然而礼法这种东西是很微妙的,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皇权争斗喋血宫闱了。

  既然有人已提立皇长子为储君,那么其他皇子都安排一下。

  萧珉的五个孩子,每个背后势力都不同,各个都有自己的支持者。

  王妡案头上请立皇太子的折子, 才不到半月就堆得老高,拿来烧火取暖都能暖上一两个时辰。

  诸皇子当中, 自然是以有吴慎等人支持的皇长子萧祚最为突出。

  临近年关,朝中无大事, 在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投向立储之争时, 幽州将军、同知枢密院事沈挚上奏——判太常礼院、同知枢密院事罗仁,延误军机,导致军令不通,幽州碛口镇两万将士被大雪困在关外, 生死难料。

  “太史局早有上奏,腊月北方有暴雪将至,政令下达枢密院, 由诸位知事一同审定,冬月中旬就要将越冬物资送去北方边塞,并下令边塞守军往关内收缩, 以越严冬。公文送到罗仁罗判院处时,罗判院不仅没有及时审定,还刻意叫书令史将其押了十日有余,导致军令下达边塞时,暴雪已至,幽州碛口镇有两万将士被困,其他边州尚未上报,恐情形不乐观。”

  “这是检详所与发敕司的记录。”

  “亦有枢密院吏与太常礼院吏佐证。”

  内侍快步下来将沈挚手中的奏本和证据接过,呈给王皇后。

  王妡仔细地一页一页看,紫微殿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到。

  罗仁隐秘地瞥着沈挚,眼神怨毒。

  那么多“知枢密院事”,他单挑他来搞。行,你不仁我不义。

  罗仁正要出列反将沈挚一军,不了御史台的先出列。

  “臣,弹劾枢密院上下,以及永兴军路转运司上下,渎职,贪赃枉法!”

  御史仗弹,被弹官员必须离班待罪,枢密院列班者全部出列。

  御史台此番仗弹并非无的放矢,显然是调查了许久的,给出的证据厚厚一沓,再结合前头沈挚参罗仁之事,明显这是王皇后在剑指枢密院。

  她把枢密院搅成一团泥淖,如今终于要出手清理了。

  吴慎紧紧握住手里的笏板,如今朝堂为立储之事争辩激烈,王皇后在这个时候发难枢密院,恐怕是想将立储之事压下去。

  尤其是枢密院里那一群“知枢密院事”,文官武将、中书门下牵涉到不少衙署,若是皇后铁了心要查,恐怕中书门下好些个衙署都要被查个底朝天。

  难怪这半个月王皇后一直对立储之事不置一词,想必是之前御史台没有收集齐所谓的证据。

  “皇后,”待仗弹的御史话音一落,吴慎就出列,道:“贪墨武备军储,渎职延误军机,此乃大罪。臣以为,无论是京朝,还是边塞,该从上到下彻查到底,对有罪者,绝不姑息。”

  王妡伸手,机灵的内侍立刻将她手上拿的奏本和证据接过,捧好。

  “吴卿以为,何人能胜任此差事?”王妡问。

  吴慎道:“此事关于朝廷根基,臣以为,该由三法司共同推鞠,审刑院审议。”

  接着,他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认为这些人督办此事最为合适。倒是不偏不倚,各方势力的人都有。

  可在王妡看来,太过不偏不倚而显得正直,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

  “年关将至,闹得人仰马翻的未免晦气,省得你们元节也过不好,此事待来年再说吧。”王妡轻飘飘按下,御史台的要再争上一争,还被她给斥责了。

  典仪唱退朝,一直把心提到嗓子眼的阮权舒了一口气,暂时先将心放回肚子里,可又不能全放。

  “吴公,吴公,您说皇后这什么意思?大张旗鼓叫枢密院弹劾,又不让查。这是什么意思?”阮权实在忍不住,人还没出紫微殿,就找到吴慎问个不停。

  “仲平。”瞿纯仁唤了一声,示意阮权不要急躁。

  罗仁在一旁阴阳怪气道:“在下都不急,阮枢副你急什么。”

  阮权狠狠剐了罗仁一眼,他与罗仁是越来越说不到一块儿去,道不同不相为谋,要不是……要不是……

  “行了,诸位,大殿之前,别再被御史参一个殿前失仪。”吴慎说道。

  阮权和罗仁瞬间收敛了浑身的刺。

  左槐和刘敏走在一起,两人一齐看着吴慎那边,旋即两人互相客气地引手请对方先行。

  对刘敏没有与吴慎一道,而是有意无意走到自己这边来,左槐只全做无知无觉。

  吴慎等人暗中筹谋扶持皇长子为储君,刘敏却不是,相比与他八竿子打不着的皇长子,他肯定支持与他拐了个弯的姻亲云淑仪所生的皇四子萧祎。

  吴慎几人要请立皇太子没有跟刘敏商量过,刘敏是在朔朝上才知道吴慎等人要请立皇长子为储君,并且暗中将太后与皇长子接回京中。刘敏对此虽然没有说什么,然双方有了分歧,也就越走越远了。

  王准致仕后,左槐没再与后党走得近,之前与吴慎等人来往了一段时间后也淡了,他自成一派,也不与清流过从甚密,在朝堂上虽不至于左右逢源,却也无人敢得罪,也无人去拉拢。

  刘敏可能是想给皇四子再添一道助力,对左槐多次相邀,左槐推了两次才赴约,此后两人的交往多了起来。

  “昨日在下族中来人送年仪,其中有一副《鹤鸣山游春图》说是前朝画圣展遣的真迹,可我瞧着那印鉴似乎有些不对劲儿。”刘敏对左槐拱了拱手,“听闻左公对前朝书画颇有心得,在下想请左公鉴别一二。”

  展遣的《鹤鸣山游春图》?

  左槐闻弦歌而知雅意。

  这京中要说对前朝画圣展遣的画作最有心得的,非王准莫属。

  左槐知刘敏所求,而他亦有所求,遂道:“要说对展画圣的作品,私以为当世之中王伯平为魁,在下不过是班门弄斧。”

  刘敏道:“听闻荣国公致仕后醉心书画,不问世事,就不知在下这幅《鹤鸣山游春图》能不能入得了荣国公的法眼。”

  “入不入得了,还得王伯平看过之后才知道。”左槐捋须道。

  刘敏懂了,朝左槐拱手作揖:“那就有劳左公了。”

  廊下,吴慎目光扫过相谈甚欢的刘敏左槐二人,眸色沉了沉。

  -

  那日早朝过后,仿佛就如王妡所言,年关将近,朝堂内外全都消停了下来。

  枢密院的、三司的、请立储的,一个个都没了声音。

  就连庆安宫里的那位太后,也不三天两头要王妡把皇长子送回她身边,或者是要王妡接萧珉回京,或者在庆安宫里召见各家女眷。

  “那位会消停就是怪事来了。”聚荷殿里,方贤妃叫宫人给自己打扮得端庄且不张扬,“快些,皇后快下朝了,别误了给皇后请安的时辰。”

  王妡下朝后不会立刻去庆德殿处理政务,而是先回凌坤殿用膳。

  方贤妃便是趁着这间隙前去给王妡请安。

  王妡是不耐烦萧珉后宫的那群女人来给自己请安的,她们在下面战战兢兢演姐妹情深,她看着也累。她每日里够忙的,并不想再应付无关紧要的人,早就免了她们请安。只要她们老老实实在后宫待着不给她找事,她是很愿意给她们体面的。

  方贤妃被夺了孩子之后,整个人都有点儿了无生趣,可在后宫被太后夺走孩子是荣耀,她不能表现得半点儿不愿,又实在不能强颜欢笑,最后干脆装病躲在聚荷殿里,成了后宫里的透明人。

  如今孩子被皇后送回来了,方贤妃要留住自己的孩子,不能再像往日那般颓废,她要去讨好皇后,去求皇后,不要再让他们母子分离了。

  王妡下朝回到凌坤殿,方贤妃已经站在殿外候着了,见到她立刻行礼:“妾给殿下请安,殿下金安。”

  “免礼。”王妡往东偏殿走,那里已经摆好早膳。

  方贤妃跟在王妡身后,待王妡坐定后,她接过宫人呈上的茶奉给王妡,又动手为王妡布菜,极尽殷勤之能事。

  “这些事情自有宫人做,哪用得着你一个正一品妃来做。”王妡淡淡道。

  方贤妃笑着说:“能伺候殿下,是妾的福气。”

  王妡用完早膳便起身去庆德殿,方贤妃同前几日一般跟在王妡身后直到出了凌坤殿才停在原地福身恭送。

  今日却不同,王妡除了凌坤殿脚步一停,转头看着方贤妃。

  “前朝诸多大臣支持立皇长子为储君,若皇长子成了皇太子,待山陵崩后,你就是圣母皇太后了。”

  “殿下。”方贤妃大惊,猛地跪在了石板地上,惶恐道:“殿下明鉴,妾万不敢肖想。皇长子出生不过三日就被……从妾身边抱走,妾日日思念皇长子以泪洗面。如今好不容易盼得皇长子回到妾身边,却母子情分生疏。妾没想过皇长子今后有什么前程,只想他做个闲散宗室,轻松度过此生。”

  “闲散宗室?”王妡挑眉。

  方贤妃犹豫片刻,用力一咬牙,下定了决心,仰头看着王妡:“殿下,妾非是抱怨,皇长子送回妾身边后,妾观其言行,唯唯诺诺,行事优柔寡断,读书更是死记硬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妾并非抱怨太后将皇长子养成这等畏缩性子,只是……妾是他生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王妡重复了一遍,对方贤妃道:“起来吧,这大冷天的,别伤了膝盖。”

  她说罢,便带着人往庆德殿而去。

  等皇后的仪仗走远了,聚荷殿女官才敢过去讲方贤妃扶了起来。

  “娘娘,您这是何苦呢?”女官接过宫人送上的手炉,塞到方贤妃手中,“您在凌坤殿外这么一跪,明日云淑仪、张婕妤她们又该笑话你了。”

  方贤妃摇摇头,哂道:“让她们笑去。这天启宫里除了皇后,谁又是真的尊贵。真以为前朝那些大臣们支持,她们的儿子就能当上太子。这储君之位,只能是皇后说了算。”

  女官忧虑道:“那您刚才说皇长子那番话传出去,对皇长子有害无益呐。”

  “什么有害无益,”方贤妃直勾勾盯着女官,“我那是保我儿性命。”

  女官被方贤妃的眼神弄得极不舒服,勉强赔笑:“娘娘英明。”

  方贤妃嗯了一声,叫女官去尚宫局一趟取给她取个东西。

  “交给别人我不放心,你亲自去。”方贤妃打发了女官,等人走远了,叫身边宫人,“你去赵宫正说一声,向娥手脚不干净,拿了我不少贵重之物,叫她查仔细了。”

  宫人领命,飞快去找尚宫局赵宫正。

  方贤妃恨得怄血,太后那个老虔婆,夺了她的孩子不算,还安排人在她身边监视她。

  原本她不想发作这个女官,毕竟在她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从未出过纰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可向娥那个贱人,竟然敢离间儿子与她的感情,她如何还能忍。

  “走。去庆安宫给太后请安去。”方贤妃越想越气,不想忍这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