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女帝>第247章 无心之言

  众儒生于郊中耕一事, 经由某些添油加醋以长了翅膀的速度飞出京畿,传遍天下。

  在一道一道加工过后的传言里,儒生成了毁田庄、逆节候、伤稼穑的废物, 是朝廷和天下的癣疥,趴在万千农人身上吸血还要嫌血少不够吸的鬼蜮。

  不少州县都揪出了些犯事的秀才举子, 强卖田地的、不事父母的、盗窃的、甚至杀人的, 凡此种种,无不骇人听闻。

  “癣疥之疾不可轻忽, 若长久放任,终有一日将成附骨之疽。”审刑院知事独孤容秀当殿上表,请朝廷严惩士子违法乱纪,还有那些沽名钓誉之徒, 也该小惩大诫,以儆效尤。

  朝中众人岂会不知独孤容秀这是在借题发挥, 独孤容秀不知何时就倒向皇后那边去了,他此番动作定然是皇后授意的。

  皇后要打压士子儒生, 打压所有反对她的读书人, 其心之毒,其行之恶,前所未有。

  以吴慎为首的文官集团自然不能让皇后的阴谋得逞,在殿上与独孤容秀等刑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早朝从卯时持续到巳时五刻还未结束。

  王妡端坐于御座,看着下头吵成一团的景象,没有半点不耐之色。

  终于, 有性刚烈的大臣被激得说了犯上之言,紫微殿里悚然一静,众臣工一齐望向了御座。

  王皇后还是那喜怒难辨的模样, 让人猜不出她的心思。

  “众卿不吵了?”王妡淡淡道。

  “臣失仪。”众臣工齐跪下请罪。

  王妡轻哼了一声,起身走了。

  典仪见状立刻唱道:“退朝——”

  待仪仗彻底离开紫微殿,跪地伏趴的众臣工才慢慢直起身来,依次退出紫微殿。

  已近午时,殿外廊下光禄寺供膳正在收走杯盘,这是不给廊下食了?

  “这怎么回事儿?”有人拦住一名供膳。

  “殿下吩咐撤了廊下食,”供膳道:“言,诸位上官精力旺盛,想来是用不上吃食的。”

  刚刚吵了几个时辰架正是饥肠辘辘的众臣工:“……”

  饿着肚子的朝臣们各自前往各自公廨,吴慎与左槐同为中书门下,一个平章政事,一个参知政事,各自办公的公廨挨着不远,出了嘉德门后两人走在了一块儿。

  “吴相公,下官有事想请教吴相公,不知吴相公可否移步?”到了中书门下官署外,左槐拦住了吴慎,姿态谦卑,语调客气。

  吴慎捋了捋长须,沉吟片刻才道:“端横有请,老夫自不会不应。”

  二人遂去了左槐的值房,遣退了当值的令史,且让心腹守着门不叫任何人靠近,左槐试探着说道:“前日下官在春柳茶舍见到陆家那位才子,听闻他因替友人做保,惹上了官司,瞧着整个人萎靡不振。”

  “此事老夫亦有所耳闻。”吴慎说道:“说来他那友人不过是借了银钱不还,区区百两而已,陆公子替友人还上即可,偏被判了个识人不明,革了功名。唉……”

  “这些日子,儒生们动辄得咎,谈朝政色变,长此以往,将于国不利呐!”左槐叹道。

  吴慎看着左槐忧虑的模样,边说着模棱两可的话试探,边在心中衡量左槐的目的。

  左槐知吴慎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两人东拉西扯了一盏茶的功夫还没到正题上,他并不着急,皇后打压士林,蒙受损失最大的绝不是他左槐。

  他已给出了信号,吴慎疑心重或不接受,那……便罢了。

  左槐家中亦有子侄被裹挟进了这场针对士林的浩劫中,若非他及时出手相护,便要被革了功名,且祸及家人。

  王皇后要杀士林的威风,也有人借此机会铲除异己,谁是螳螂谁是黄雀还犹未可知。

  左槐对王皇后此举是极大不满的,即使他与保皇党不对付,到底还是文官集团的,他官至副相参知政事,代表的是大多数文官的利益。

  王皇后这些年来处处表现得重武轻文,对文官打压愈来愈烈,还逐步加重了刑罚,左槐几次三番表达了自己的不赞同,都被无视了。

  他的不满越积越深,与后党就越走越远。

  摆平了他家那个差点儿被革除功名的子侄的事情后,左槐找到王准,直接言明他反对王皇后对士林的种种举动,要王准同他一道去劝谏王皇后,行事留有余地,莫走极端。

  王准只有一句“皇后自有打算,我等只需静观其变”。

  左槐积压的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与王准大吵了一架,然后拂袖而去。

  当天,王准左槐不和的传言就在各家流传开来。

  吴慎消息灵通,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有人说,不如乘此机会将左槐拉到己方阵营来,他却摆摆手并不心动。

  不过一次争吵,还是为了左槐从兄家中不争气的侄子,并没有动到此二人的根基,吴慎不信左槐会因此与王准分道扬镳。

  左槐一开始就是旗帜鲜明的后党。

  左槐与吴慎两人东拉西扯,比着谁更能装傻、更会绕弯子,就是不明说,扯了小半个时辰终究是谈不到一块儿。

  随后吴慎借故告辞,左槐独自在值所静坐良久。

  对外的说辞是两人商议信州盐税案后续的处理。

  “公爷,左相公真是只与吴相公在商议信州盐税案?”事情传到王准耳中,他养的门客之一彭富深感怀疑,“商议信州案需要关起门来,不让旁人靠近?”

  “此事不必多言。”王准摇了摇头。

  彭富不罢休,再道:“公爷,您真信左相公?他此前与您争吵,已有离心之意,您不可不防呐!”

  “仲礼兄,稍安勿躁。”另一门客敬星笑盈盈说:“信不信左相公不在公爷,而在殿下。”

  彭富哑然,思忖片刻,朝敬星拱手:“德辉兄所言甚是。”

  敬星又道:“殿下对天下儒生施以重拳,自有她的用意。君心深似海,殿下心思岂是我等可以猜度的。”他看着王准说:“公爷,在下还是那句话,静观其变。”

  王准仔细品鉴案上铺开的一幅圣手丹青,片刻后,对彭富招了招手:“彭先生长于书画,来帮老夫瞧瞧这画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这私章似乎不太对。”

  彭富立刻过去帮王准鉴画,敬星坐在一旁看着两人旁若无人地讨论圣手丹青的真假,眼中闪过一道嫉恨的锋芒,等了又等,终于坐不住了,站起来对王准潦草地拱了一下手告辞,不待王准回应就径直离开了洗笔斋。

  敬星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王准抬起头来深深看了一眼,也没有更多心思谈画,挥手将彭富打发走,头疼地按了按鼻梁。

  大约是年纪大了,这两年他渐渐感觉到身体不如往年硬朗,对诸多繁杂事务的耐心也大不如前。

  这么多年下来,他养的门客不知凡几,有的被他送上高位,有的被他驱离京城,心怀叵测的也不在少数。

  往年他都有耐心慢慢与其周旋,把心怀叵测的家伙的利用价值榨干,让其后悔胆敢算计他王准。

  现在他只想直接揭穿了画皮,再把人扫地出府,赶出京城。

  “左端横。左槐。你究竟想做什么!”王准皱眉低喃。

  今日不同往日,王妡已不是姽婳,皇后不再是你看着长大的小姑娘,她狠起来连自己的血亲都不放过,你以为你还能如从前那边充大拿捏她不成。

  “公爷,敬先生出府了。”半个时辰后,仆役来报。

  王准睁开眼,问道:“叫人跟着没?”

  仆役回:“跟着的。都是好手。”

  王准又问:“彭先生还在府中?”

  “在。”仆役道:“彭先生回了如云院西厢后便没有再出来。”

  王准嗯了声,叫仆役去把王确唤来。

  王确正在母亲的康安堂里逗弄他的长孙,小家伙还不到周岁,长得虎头虎脑,一逗就笑,甭提多可爱了。

  “父亲叫我?”王确抱着小家伙,听仆役来传话,微感诧异。

  自从二弟王格被流放连州,二弟妹带着家小跟着一道走了,父亲看着消沉苍老了不少,平日在府中多在洗笔斋里待着,也不爱叫儿子们过去说话。

  这会儿派人来叫,是所为何事?

  “快些去吧,别让父亲等急了。”谢氏从王确怀里抱过小孙子,她猜测:“或许是为了大郎外放之事。”

  王妡早就派人送来消息,入秋后她就会将王端礼外放到西都凤翔府任少尹,家中抓紧时间团聚。

  王确理了理衣袍,朝母亲拱手告退,往洗笔斋走。

  “父亲,您叫我?”到了洗笔斋外,王确敲了敲门。

  “进来。”

  王确推门进去,行礼请了安,在王准的示意下坐在了左上首,问道:“父亲,您叫我是有何事?”

  王准盯着长子看了许久,直把长子盯得忐忑了,才说道:“你领进门的那个门客敬德辉,知道是什么人吗?”

  王确微愣,道:“儿叫人查过,此人并无问题,身份、籍贯都对得上。”

  “他私下左槐,不止一次,你知道吗?”王准问。

  “左世叔?”王确诧异:“私下去见了左世叔有什……”

  “左世叔是有什么问题吗?”王确低问。

  王准说:“现在还没有问题。”

  王确沉默。

  王准叹气。

  他这长子年近不惑依旧赤子之心,要说好呢,也不是不好,只是他总往好处想别人,他总担心他哪天被人卖了还会帮人数钱。

  将来他入土了,偌大的临猗王氏交到长子手中,也不知他能不能撑得起来。

  次子为人出事小心思甚多,擅使的手段也多鬼蜮,王准也是不喜次子这般小家子气的,这样的人终究成不了大气候,还容易败光基业。

  王准有时会想,若是长子和次子的性子能够融合一下就好了,不说完美,守住临猗王氏几十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长孙王端礼的性子与长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甚至比长子更正直更磊落更光风霁月。

  而孙女王妡……

  若王准自诩是一头狼,那如今王妡在他眼中已然成了一头恶虎。

  孤傲,凶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士潜,防人之心不可无。”王准叹道:“为父不知还能教你多久,将来临猗王氏要靠你撑着门楣,你不能总如此不长进。晋明已去了连州,今生有无回京的可能还不一定。克弘、汉桓、太冲都资质平平,能帮上你的寥寥。小宗皆有自己的盘算,我们大宗若不能制约小宗,总有一日会出大乱子,整个家族都会分崩离析,从此衰弱。”

  王确安慰:“父亲,您也不必太多忧虑,现在咱们王家不都在姽婳的掌控之中么。有姽婳在,王家乱不了。”

  王准:“……”

  无心之言,直点真相,最为致命。

  “……你退下吧。”王准不想再教子了,教不下去。

  王确觉得自己好似惹父亲生气了,又想不明白自己那句话惹了父亲生气,看父亲不想再多言,只好起身,惶惶告退,走到门边时,他停了一下,觉得自己该说一句宽慰的话:“父亲,您定会长命百岁的。”

  “退下吧。”王准并没有觉得被宽慰道,只觉迟早有天会让儿子气死。